一种沉淀池用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9083发布日期:2020-06-30 20:1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淀池用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泥机,具体涉及一种沉淀池用刮泥机,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刮泥机,是一种将淤泥从河道里清理出来的一种机器,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直径较大的圆形沉淀池中。

传统用于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沉淀池的刮泥机,如图1所示,包括由驱动件带动转动的主轴01、通过连接杆02与主轴固连的刮泥臂03、沿刮泥臂长度方向设置的刮泥板以及用于收集液面浮渣的浮渣刮板,其中,为了提高刮泥效果,刮泥臂设置成与沉淀池底面坡度相适应的倾斜结构。此种结构的刮泥机其刮泥臂的倾角通常是固定的无法进行调节,不能满足各种具有不同底面坡度的沉淀池的需求,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淀池用刮泥机,该刮泥机可以对刮臂的倾角进行调节,从而使其能够适应于各种具有不同底面坡度的沉淀池,灵活性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沉淀池用刮泥机,所述沉淀池上部设有与出水管相连通的集水槽,所述沉淀池底面呈锥形,沉淀池底部设有与排泥管相连通的集泥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包括中心转筒、连接盘、刮臂、调节结构和浮渣刮板装置;所述中心转筒竖直设于沉淀池中心位置,中心转筒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中心转筒内设有与进水管相连通的进水腔,中心转筒筒壁上部设有贯穿的进水通孔;所述连接盘固设于中心转筒下部,连接盘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凹槽,凹槽内铰接有刮臂;所述刮臂倾斜设置,刮臂与水平面的倾角与沉淀池底面的坡角相同,刮臂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沿刮臂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刮泥板;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筒和螺纹连接在调节筒轴线方向上的调节杆,调节筒远离调节杆的一端与刮臂铰接,调节杆远离调节筒的一端与中心转筒铰接;所述浮渣刮板装置包括浮渣刮板、浮渣耙板、渣斗和排渣管,浮渣刮板水平设置且位于沉淀池上部,浮渣刮板一端与中心转筒相连,另一端与浮渣耙板相连,浮渣耙板的高度与浮渣刮板相同,浮渣耙板下方设有底部与排渣管相连通的渣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调节结构可以对刮臂与中心转轴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从而使该刮泥机能够适应各种具有不同底面坡度的沉淀池,灵活性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刮泥机还包括小刮泥板,小刮板与连接盘固连且位于集泥腔内。通过设置小刮泥板有助于集泥腔的污泥排出,可以有效防止集泥腔发生堵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刮泥机还包括缓冲筒,缓冲筒套设在中心转筒上部外侧且将进水通孔罩设在其中。通过设置缓冲筒可以使从中心转轴上部溢出的进水经缓冲筒辐射流向沉淀池内,减弱进水对池内水流造成的冲击,有利于污泥的沉降从而利于刮泥机工作效率的提升。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刮泥机还包括由电机驱动转动的搅拌轴,搅拌轴位于缓冲筒内,搅拌轴上设有沿搅拌轴纵向间隔分布的搅拌叶。通过在缓冲筒内设置搅拌轴,可以使从中心转轴上部溢出的进水在缓冲筒内与加入至缓冲筒内的絮凝剂充分混合后再流向沉淀池内,加速污泥的沉降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刮泥机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渣斗通过连接管道与集水槽相连,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用于通断连接管道的电磁阀。如此设置可以使集水槽中的水进入渣斗对渣斗内的浮渣进行冲刷,有助于浮渣的排出且能防止渣斗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刮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主轴02.连接杆03.刮泥臂

10.沉淀池11.集水槽12.集泥腔13.排泥管20.中心转筒21.进水腔22.进水通孔30.缓冲筒40.连接盘50.刮臂60.小刮泥板70.刮泥板81.调节筒82.调节杆91.浮渣刮板92.浮渣耙板93.渣斗94.排渣管95.电磁阀101.电机102.搅拌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2所示,一种沉淀池用刮泥机,所述沉淀池10上部设有与出水管相连通的集水槽11,所述沉淀池10底面呈锥形,沉淀池10底部设有与排泥管13相连通的集泥腔12,所述刮泥机包括中心转筒20、缓冲筒30、连接盘40、刮臂50、小刮泥板60、调节结构和浮渣刮板装置;所述中心转筒20通过轴承竖直安装于沉淀池10中心位置,中心转筒20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中心转筒20内设有与进水管相连通的进水腔21,中心转筒20筒壁上部设有贯穿的进水通孔22,中心转筒20上部外侧套设有缓冲筒30,缓冲筒30将进水通孔22罩设在其中;所述连接盘40固设于中心转筒20下部,连接盘40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凹槽,凹槽内铰接有刮臂50;所述刮臂50倾斜设置,刮臂50与水平面的倾角与沉淀池10底面的坡角相同,刮臂50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沿刮臂50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刮泥板70;所述小刮泥板60与连接盘40固连且位于集泥腔12内;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筒81和螺纹连接在调节筒81轴线方向上的调节杆82,调节筒81远离调节杆82的一端与刮臂50铰接,调节杆82远离调节筒81的一端与中心转筒20铰接;所述浮渣刮板装置包括浮渣刮板91、浮渣耙板92、渣斗93和排渣管94,浮渣刮板91水平设置且位于沉淀池10上部,浮渣刮板91一端与中心转筒20相连,另一端与浮渣耙板92相连,浮渣耙板92的高度与浮渣刮板91相同,浮渣耙板92下方设有底部与排渣管94相连通的渣斗93,渣斗93通过连接管道与集水槽11相连,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用于通断连接管道的电磁阀95。

其中,为加速沉淀池10中污泥的沉降速度,所述刮泥机还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作桥上的电机101和由电机驱动转动的搅拌轴102,搅拌轴位于缓冲筒30内,搅拌轴上设有沿搅拌轴纵向间隔分布的搅拌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调节结构可以对刮臂50与中心转轴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从而使该刮泥机能够适应各种具有不同底面坡度的沉淀池10,灵活性高。

2.沉淀池10一般采用静置沉淀的方式对污泥进行沉降,受进水冲击的影响,污泥沉淀速度缓慢,这将造成刮泥机的工作效率降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筒30可以使从中心转轴上部溢出的进水经缓冲筒30辐射流向沉淀池10内,减弱进水对池内水流造成的冲击,有利于污泥的沉降从而利于刮泥机工作效率的提升。通过在缓冲筒30内设置搅拌轴,可以使从中心转轴上部溢出的进水在缓冲筒30内与加入至缓冲筒30内的絮凝剂充分混合后再流向沉淀池10内,加速污泥的沉降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刮泥机的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管道和电磁阀95可以使集水槽11中的水进入渣斗93对渣斗93内的浮渣进行冲刷,有助于浮渣的排出且能防止渣斗93发生堵塞。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