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2324发布日期:2020-08-25 19:0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漆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喷漆机,它属于铸管的喷漆领域。



背景技术:

铸管行业是传统的制造行业,多年来各铸管厂一直采用老结构的简易单工位外喷漆设备,设备喷漆的铸铁管喷漆厚度不均匀,喷漆质量差,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污染工作环境,使得操作工的安全、健康没有保证,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

随着市场对铸管需求量不断增大,对铸管表面处理的强度指标、耐腐性、光洁型的不断提高,普通的人工刷漆和单工位喷漆设备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给整个流水线的批量作业带来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公开日为2017年10月13日,公开号为206549893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用于工件喷涂的小车”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包括可移动的车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车架上的工作台、以及设置在该工作台上的用于放置待喷涂工件的承物板。虽然该小车使用方便、对场地要求少,喷涂时能够方便地把工件要喷涂的面转向工人,但是喷漆厚度不均匀,喷漆质量差,且不能进行铸管定位,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

因此,提供一种减小劳动强度,提高了喷漆效率,定位精度高,喷漆质量好,且使得铸管能够匀速旋转的喷漆机,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全可靠,装拆方便,减小劳动强度,提高了喷漆效率,定位精度高,喷漆质量好,节省空间,且使得铸管能够匀速旋转的喷漆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喷漆机包括前输送轨道、输送链、后输送轨道和机架,所述前输送轨道设置在输送链的前侧,后输送轨道设置在输送链的后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漆小车、烘干房、将铸管加热到适合的温度、保证喷涂效果的加热工位,喷漆小车活动设置在机架上,加热工位包括从动托轮、主动托轮、加热从动托轮、加热主动托轮和加热房,输送链设置在从动托轮和主动托轮之间,加热从动托轮和加热主动托轮设置在输送链的两侧,加热房和烘干房均设在地面上,加热房的热源传送至烘干房。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漆小车包括车架、车轮、减速机、减速机安装座和油缸,所述减速机固定在减速机安装座上,减速机安装座和油缸均安装在车架上,车架下方设置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喷枪的喷枪架、电子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行走链轮、主动轴,所述喷枪架与减速机、油缸相连,实现升降动作,电子尺安装在车架上,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相对应,行走链轮设置在主动轴上,喷枪架通过电子尺控制高度位置,实现不同铸管的定位。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升降的防护门,所述防护门设置在加热房的两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保温棉,所述烘干房的内部设置保温棉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热风管道,所述烘干房的四周设置热风管道。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送链包括驱动链轮组、从动链轮组、链和链支架。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从动托轮、主动托轮、加热从动托轮和加热主动托轮均可升降及旋转;升降采用液压驱动,旋转采用电机驱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从动托轮、主动托轮、加热从动托轮和加热主动托轮的升降动作均采用橡胶空气弹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工位还包括线性加热器,所述加热从动托轮和加热主动托轮上均设置具有火焰检测、自动电子点火功能的线性加热器,该线性加热器采用布置成一排的烧杯加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减小劳动强度,提高了喷漆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电子尺控制高度位置,实现不同铸管的定位精度,喷漆质量好;采用空气弹簧结构,节省了空间,两个减速机使得铸管能够匀速旋转,铸管不打滑,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c-c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d-d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护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喷漆小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喷漆小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喷漆小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e-e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主动托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f-f升高到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主动托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从动托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g-g升高到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热从动托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动托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h-h升高到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动托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从动托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5中i-i升高到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从动托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输送轨道1,输送链2,从动托轮3,主动托轮4,加热从动托轮5,加热主动托轮6,喷漆小车7,机架8,加热工位9,防护门10,后输送轨道11,加热房12,烘干房13,围屏14,热风管道15,保温棉16;

喷漆小车7:车架1-1,车轮1-2,减速机1-3,减速机安装座1-4,油缸1-5,喷枪架1-6,电子尺1-7,电子尺安装架1-8,主动链轮1-9,链条1-10,从动链轮1-11,主动轴1-12,调节杆1-13,导向杆1-14,导向套1-15,拖链架1-16,行走链轮1-17;

加热主动托轮6:主动托轮2-1,主动托轮支架2-2,压盖2-3,防尘盖2-4,导向杆2-5,防尘压盖2-6,直线轴承2-7,防护罩2-8,减速机2-9,空气弹簧2-10,电机防护罩2-11,限位板2-12,限位杆2-13,轴承座2-14,底座2-15,轴承座防护罩2-16;

加热从动托轮5:从动托轮一5-1,托轮支架一5-2,压盖一5-3,防尘罩一5-4,导向杆一5-5,防尘压盖一5-6,直线轴承一5-7,防护罩一5-8,橡胶空气弹簧5-9,限位板一5-10,限位杆一5-11,轴承座一5-12,轴承座防护罩一5-13,底座一5-14;

主动托轮4:主动托轮二4-1,主动托轮支架二4-2,压盖二4-3,防尘二4-4,导向杆二4-5,防尘压盖二4-6,直线轴承二4-7,防护罩二4-8,减速机二4-9,橡胶空气弹簧二4-10,电机防护罩二4-11,限位板二4-12,限位杆二4-13,轴承座二4-14,底座二4-15,轴承座防护罩二4-16,气囊护罩4-17;

从动托轮3:从动托轮三3-1,托轮支架三3-2,压盖三3-3,防尘罩三3-4,导向杆三3-5,防尘压盖三3-6,直线轴承三3-7,防护罩三3-8,橡胶空气弹簧三3-9,限位板三3-10,限位杆三3-11,轴承座三3-12,轴承座防护罩三3-13,底座三3-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28,本实施例喷漆机包括前输送轨道1、输送链2、后输送轨道11、机架8、喷漆小车7、烘干房13、将铸管加热到适合的温度、保证喷涂效果的加热工位9,前输送轨道1设置在输送链2的前侧,后输送轨道11设置在输送链2的后端。

本实施例的喷漆小车7活动设置在机架8上,加热工位9包括从动托轮3、主动托轮4、加热从动托轮5、加热主动托轮6和加热房12,输送链2设置在从动托轮3和主动托轮4之间,加热从动托轮5和加热主动托轮6设置在输送链2的两侧,加热房12和烘干房13均设在地面上,加热房12的热源传送至烘干房13,输送链2依次穿过加热房12、围屏14和烘干房13。

本实施例可升降的防护门设置在加热房12的两侧;烘干房13的内部设置保温棉,烘干房的四周设置热风管道;输送链2包括驱动链轮组、从动链轮组、链和链支架。

本实施例的从动托轮3、主动托轮4、加热从动托轮5和加热主动托轮6均可升降及旋转。

本实施例的从动托轮3、主动托轮4、加热从动托轮5和加热主动托轮6的升降动作均采用橡胶空气弹簧。

本实施例加热从动托轮5和加热主动托轮6上均设置具有火焰检测、自动电子点火功能的线性加热器,该线性加热器采用布置成一排的烧杯加热。

本实施例的喷漆小车7包括车架1-1、车轮1-2、减速机1-3、减速机安装座1-4、油缸1-5、电子尺1-7、主动链轮1-9、从动链轮1-11、行走链轮1-17、主动轴1-12、用于放置喷枪的喷枪架1-6,减速机1-3固定在减速机安装座1-4上,减速机安装座1-4和油缸1-5均安装在车架1-1上,车架1-1下方设置车轮1-2,喷枪架1-6与减速机1-3、油缸1-5相连,实现升降动作,电子尺1-7安装在车架1-1上,主动链轮1-9与从动链轮1-11相对应,行走链轮1-17设置在主动轴1-12上,喷枪架1-6通过电子尺1-7控制高度位置,实现不同铸管的定位。

本实施例的主动链轮1-9通过该调节杆1-13实现链条1-10的涨紧;主动链轮1-9通过链条1-10与从动链轮1-11相连;拖链架1-16固定在车架1-1上。

本实施例的导向杆1-14设置在车架1-1上,导向套1-15与导向杆1-14相互匹配。

本实施例的电子尺1-7通过电子尺安装架1-8与车架1-1连接。

本实施例的减速机1-3通过主动链轮1-9、从动链轮1-11驱动车轮1-2;减速机1-3通过减速机电机座与车架1-1铰接。

本实施例的喷枪采用环保自动喷枪。

喷漆小车7的工作过程如下:减速机1-3工作,驱动主动链轮1-9动作,再通过链条1-10带动从动链轮1-11工作,使得主动轴1-12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主动轴1-12上的行走链轮1-17旋转,使得喷漆小车7行走;油缸1-5上下动作,实现喷漆动作。

本实施例的加热主动托轮6包括底座2-15、主动托轮2-1、主动托轮支架2-2、空气弹簧2-10、减速机2-9、导向杆2-5和直线轴承2-7,主动托轮2-1装在主动托轮支架2-2上,主动托轮2-1同轴与减速机2-9连接,空气弹簧2-10设置在主动托轮支架2-2与底座2-15之间,主动托轮支架2-2与减速机2-9连接,底座2-15上设置直线轴承2-7,导向杆2-5的一端与直线轴承2-7配合,该导向杆2-5的另一端与主动托轮支架2-2相连,减速机2-9为两个,该两个减速机2-9均布设置在主动托轮支架2-2上。

本实施例设置有轴承的轴承座2-14固定在主动托轮支架2-2上,减速机的连接轴与该轴承相连,轴承座2-14的外部轴承座防护罩2-16。

本实施例加热主动托轮6上设置有线性加热器,该线性加热器采用布置成一排的烧杯加热,具有火焰检测、自动电子点火功能。

本实施例的压盖2-3和防尘盖2-4均设置在导向杆2-5的外侧,防尘压盖2-6设置在压盖外部,电机防护罩2-11设置在减速机的外部,防护罩2-8设置在导向杆2-5的下侧外部。

本实施例主动托轮支架2-2的上端限位位置通过限位板2-12和限位杆2-13限位。

本实施例空气弹簧2-10的一端与主动托轮支架2-2相连,该空气弹簧2-10的另一端与底座2-15相连。

本实施例主动托轮支架2-2与减速机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空气弹簧2-10采用橡胶空气弹簧。

加热从动托轮5包括底座一5-14、从动托轮一5-1、托轮支架一5-2、橡胶空气弹簧5-9、导向杆一5-5、直线轴承一5-7和线性加热器,从动托轮一5-1安装在托轮支架一5-2上,橡胶空气弹簧5-9的一端与托轮支架一5-2相连,橡胶空气弹簧5-9的另一端与底座一5-14相连,底座一5-14设置直线轴承一5-7,导向杆一5-5的一端与直线轴承一5-7配合,该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托轮支架一5-2相连,线性加热器采用布置成一排的烧杯加热。

本实施例的托轮支架一5-2的上端限位位置通过限位板一5-10和限位杆一5-11限位。

本实施例设置有轴承的轴承座一5-12,轴承座一5-12固定在托轮支架一5-2上,轴承座防护罩一设置在轴承座一5-12的外部。

本实施例的压盖一5-3和防尘罩一5-4均设置在导向杆一5-5的外侧,防尘压盖一5-6设置在压盖一5-3的外部,防护罩一5-8设置在导向杆一5-5下侧外部。

本实施例的线性加热器具有火焰检测、自动电子点火功能,该线性加热器采用布置成一排的烧杯加热。

本实施例的橡胶空气弹簧5-9设置在主动托轮支架与底座之间;橡胶空气弹簧5-9与底座一5-14通过螺钉固定。

本实施例的主动托轮4包括主动托轮二4-1、主动托轮支架二4-2、底座二4-15、减速机二4-9、橡胶空气弹簧二4-10、导向杆二4-5、直线轴承二4-7、限位板二4-12和限位杆二4-13,主动托轮二4-1装在主动托轮支架二4-2,主动托轮二4-1同轴与减速机二4-9连接,主动托轮支架二4-2与减速机二4-9连接。

本实施例橡胶空气弹簧二4-10的一端与主动托轮支架二4-2相连,橡胶空气弹簧二4-10的另一端与底座二4-15相连,底座二4-15上设置直线轴承二4-7。

本实施例导向杆二4-5的一端与直线轴承二4-7配合,导向杆二4-5的另一端与主动托轮支架二4-2相连。

本实施例减速机为两个,该两个减速机均与主动托轮支架相连。

主动托轮支架二4-2的上端限位位置通过限位板二4-12和限位杆二4-13限位。

本实施例气囊护罩4-17设置在橡胶空气弹簧二4-10的外部,防护罩二4.8设置在导向杆的下侧外部,轴承座防护罩二4-16设置轴承座二4-14的外部,胶空气弹簧二的下端通过螺钉与底座二4-15固定。

本实施例压盖二4-3和防尘盖二4-4均设置在导向杆二4-5的外侧,防尘压盖二4-6用于压盖二4-3的防护,主动托轮支架二4-2与减速机二4-9焊接固定,电机防护罩二4-11设置在减速机二4-9的外部。

本实施例从动托轮3包括从动托轮三3-1、托轮支架三3-2、底座三3-14、橡胶空气弹簧三3-9、导向杆三3-5、直线轴承三3-7、限位板三3-10、限位杆三3-11和防护罩三3-8,从动托轮三3-1安装在托轮支架三3-2上,橡胶空气弹簧三3-9的一端与托轮支架三3-2相连,该橡胶空气弹簧三3-9的另一端与底座三3-14相连,底座三3-14设置直线轴承三3-7,导向杆三3-5的一端与直线轴承三3-7配合,导向杆三3-5的另一端与托轮支架一相连,托轮支架三3-2的上端限位位置通过限位板三3-10和限位杆三3-11限位,防护罩三3-8设置在导向杆三3-5下侧外部。

本实施例压盖三3-3和防尘罩三3-4均设置在导向杆2-5的外侧,防尘压盖三3-6设置在压盖三3-3的外部。

本实施例设置有轴承的轴承座三3-12,轴承座三3-12固定在托轮支架三3-2上,轴承座防护罩三3-13设置在轴承座三3-12的外部。

本实施例橡胶空气弹簧三3-9与底座三3-14通过螺钉固定。

本实施例喷漆机的喷漆步骤如下:

第一步:铸管从前输送轨道1的前侧进管;

第二步:通过前输送轨道1进行分管、对中,再到等待工位;

第三步:进入输送链2,将铸管输送至加热房内;

第四步:加热从动托轮5和加热主动托轮6同时升起并带动铸管一起旋转;加热从动托轮5、加热主动托轮6升起时,防护门下降,下降到位后,检测到位信号后,加热工位9开始点火加热;

第五步:加热至设定温度、时间参数后,点火关闭,加热从动托轮5和加热主动托轮6旋转关闭并下降,下降同时,防护门10上升,上升到位后,再加热从动托轮5和加热主动托轮6下降到位后,输送链2开始输送工作,将铸管送至围屏14内的从动托轮3和主动托轮4上部;

第六步:从动托轮3、主动托轮4同时升起后旋转;

第七步:喷漆小车7开始在机架8上动作行走,并对铸管进行喷涂动作;

第八步:从动托轮3、主动托轮4停止旋转并下降到位;

第九步:通过输送链2送至烘干房13内进行烘干处理;

第十步:烘干完毕后,通过输送链2送至后输送轨道11。

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