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用钢轨润滑涂覆的喷头及喷头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7909发布日期:2020-10-09 18:3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车用钢轨润滑涂覆的喷头及喷头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车用钢轨润滑涂覆的喷头及喷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载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通常用于客运列尾涂覆,涂覆装置中的的喷头通过喷头固定装置安装固定在客运列尾车厢底部车轮轴箱体的圆簧底座上。由于工作场所经常变换的特点,需要频繁地从旅客列车尾部车厢上安装和拆下,喷头位置在工作前需要提前调整到位,现有技术中喷头位置调整比较复杂而且位置精度不容易调节,不但操作人员工作量大,还容易出现喷涂位置不准确从而导致润滑剂不能够精确地喷涂到需要的位置,当喷头不能够准确地对准需要被喷涂的钢轨部位时,会导致车轮与曲线钢轨接触位置的过度摩擦和磨损,影响钢轨和车轮的使用寿命,容易出现行车安全运行故障。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客运列尾涂覆的喷头及喷头固定装置也不适应货运线路的安装要求。而本实用新型的机车车载式智能润滑涂覆装置的喷头及喷头固定装置专门安装在ss4b机车上,ss4b机车为双节重联重载电力机车,本实用新型为喷头及喷头固定装置安装于机车车轮轴箱体上的新型结构,满足了这种货运线路的润滑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机车用钢轨润滑涂覆的喷头及喷头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用于客运列尾涂覆的喷头装置及喷头固定装置不同,该套装置安装到位后,无特殊情况、无需像客运列尾涂覆装置中涂覆一次安装且拆卸一次,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调节喷头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极大地减少了涂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喷头定位调整方便可靠,保证喷嘴位置与钢轨涂覆位置处于最佳匹配位置,使润滑油涂覆到钢轨的位置更加准确、润滑油的消耗量更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车用钢轨润滑涂覆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喷嘴、加热体、保温层,所述喷嘴的上部通过螺母与加热体下部上的螺纹连接,喷嘴下部设有与垂直方向成15°夹角的出油口;所述保温层通过螺纹与加热体连接固定,所述加热体上部通过螺纹与输油管连接固定,输油管与输油管固定架连接。

一种机车用钢轨润滑涂覆的喷头固定装置,所述喷头固定装置包括支架、锥形固定盘、长螺栓固定组合、短螺栓固定组合、水平移动管、水平移动管固定螺栓组合、输油管固定架,所述支架一端通过锥形固定盘、短螺栓固定组合、长螺栓固定组合连接固定在机车车轮的轴箱体上,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组合连接水平移动管,水平移动管与输油管固定架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支撑套、导向板、固定板、导向管,所述导向板与支撑套一端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固定板设有两块,两块固定板的上部分别与支撑套在靠近轴向中间位置通过焊接连接、下部分别与导向管一端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支撑套采用无缝钢管制成,支撑套的两端内壁设有孔径较大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与锥形固定盘安装配合,支撑套配合两件锥形固定盘与机车车轮轴箱体上的一对吊装工艺孔通过长螺栓固定组合对支架形成第一固定点。

所述导向板采用钢板结构,所述导向板的一端设有通孔一、另一端加工有开槽螺栓孔,所述支撑套的外圆柱面与通孔一配合并通过组焊成一体结构,所述开槽螺栓孔与短螺栓固定组合配合、用于短螺栓固定组合对支架形成第二固定点。

所述固定板是连接支撑套与导向管的过渡平板,两块所述固定板上端设有通孔二,两个固定板通过通孔二分别与靠近支撑套轴向中间的支撑套的外圆柱面配合并通过组焊成一体结构。

所述导向管包括相连接的水平弯折部一、弯折部二,弯折部一与弯折部二成90°折弯;其中水平弯折部一外侧的外圆柱面与两个固定板的下端内侧配合、并组焊成一体,弯折部二的壁上在靠近外端部设有轴向的长型螺栓槽。

所述锥形固定盘为锥形状的圆柱盘,包括相连接的中间圆锥体、外侧的大圆柱形台面、内侧的小圆柱形台面,圆柱盘设有轴向孔,大圆柱形台面直径大于等于圆锥体大锥端直径,小圆柱形台面直径小于等于圆锥体小锥端直径;所述锥形固定盘的小圆柱形台面与支撑套的台阶孔配合,圆锥体与机车车轮轴箱体的两个吊装工艺孔配合,大圆柱形台面与机车车轮轴箱体的两个吊装工艺孔的外侧面配合。

所述水平移动管包括相连接的套管、平板,套管、平板组焊成一体结构,所述套管上有螺栓孔,套管套在设有长型螺栓槽的导向管末端,利用螺栓螺母组合将水平移动管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平板上设有用于固定输油管固定架的螺栓孔。

所述输油管固定架包括左固定盘、右固定盘,左固定盘与移动水平管的平板通过螺栓螺母组合连接,左固定盘、右固定盘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每个固定盘均有一个半圆槽,左固定盘、右固定盘与圆柱形的输油管末端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喷头固定装置包括支架、锥形固定盘、短螺栓固定组合、长螺栓固定组合、水平移动管、喷头(输油管)固定架。通过长、短螺栓固定组合、锥形固定盘将支架固定在机车车轮轴箱上,通过水平移动管直接固定输油管的方式间接将喷头固定在支架上。将喷头固定装置安装于机车车轮轴箱体上的新型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用于客运列尾涂覆的喷头固定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安装到位后,无特殊情况、无需像客运列尾涂覆装置中涂覆一次安装且拆卸一次,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调节喷头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极大地减少了涂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喷头定位调整方便可靠,保证喷嘴位置与钢轨涂覆位置处于最佳匹配位置,使润滑油涂覆到钢轨的位置更加准确、润滑油的消耗量更少。

2.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采用板材和无缝钢管的焊接结构,结构强度高、刚性好,方便通过冲裁工艺以及焊机工艺制得,受力后不容易变形,能够很好地满足喷头固定和调节的精度要求。

3.本实用新型支架中的导向管采用无缝钢管设计,减轻构件的重量,降低制造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水平移动管采用无缝钢管套管与平板组焊形式的结构设计,其中套管上加工有一组安装螺栓孔,该螺栓孔与支架上导向管末端的长型开槽螺栓孔配合,采用螺栓螺母组合将水平移动管固定在支架上的导向管,导向管末端的长型开槽螺栓孔可以保证水平移动管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调节。水平移动管的平板上利用四组螺栓螺母组合安装固定有一组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输油管固定架,利用开有半圆槽形状的输油管固定架将输油管直接固定、间接固定了喷头,输油管在半圆槽形的输油管固定架内可在垂直方向进行移动调节。通过输油管定位架调节喷头的水平和垂直位置,从而保证润滑剂能够精确地喷涂到需要的钢轨位置,减少车轮与曲线钢轨接触位置的过度摩擦和磨损,延长钢轨和车轮的使用寿命,保证机车安全运行。

5.本实用新型的喷头固定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输油管为塑料与软管材质,由于该涂覆装置及喷头固定装置是安装在机车上进行作业,工作环境振动大,聚四氟乙烯装夹输油管增加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和拥有足够好的弹性。

6.本实用新型的喷头装置包含喷嘴、加热体、保温层三部分。喷嘴采用紫铜材质,导热强且耐腐蚀;加热体中的加热元件为ptc片,空间占用小,加热温度恒定在150°,无需温控电气元件;保温层采用胶木材质,保温效果好,绝缘性高。喷头装置整体小巧简单、重量小,直接通过螺纹结构与输油管连接,无需再对喷头进行单独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机车车轮轴箱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喷头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3-1为图3的俯视图;

图3-2为图3-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支架的主视图;

图4-1为图4的俯视图;

图5为水平移动管的结构图;

图5-1为图5的俯视图;

图6为输油管固定架的主视图;

图6-1为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机车用钢轨润滑涂覆的喷头,所述喷头1包括喷嘴11、加热体12、保温层13,所述喷嘴11的上部通过螺母与加热体12下部上的螺纹连接,喷嘴11下部设有与垂直方向成15°夹角的出油口;所述保温层13通过螺纹与加热体12连接固定,所述加热体12上部通过螺纹与输油管3连接固定,输油管3与输油管固定架27连接。

一种机车用钢轨润滑涂覆的喷头固定装置,所述喷头固定装置2包括支架21、锥形固定盘22、长螺栓固定组合23、短螺栓固定组合24、水平移动管25、水平移动管固定螺栓组合26、喷头(输油管)固定架27。

支架21是喷头固定装置的主体,一端通过锥形固定盘、短螺栓固定组合、长螺栓固定组合连接固定在机车车轮506的轴箱体上,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组合连接固定水平移动管25。

所述支架21包括支撑套211、导向板212、固定板213、导向管214,四部分组焊而成,所述导向板212与支撑套211一端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固定板213设有两块,两块固定板213的上部分别与支撑套211在靠近轴向中间位置通过焊接连接、下部分别与导向管214一端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支撑套211采用无缝钢管制成,支撑套211的两端内壁设有孔径较大的台阶孔2111,所述台阶孔与锥形固定盘22安装配合,支撑套211配合两件锥形固定盘22与机车车轮轴箱体30上的一对吊装工艺孔301通过长螺栓固定组合23对支架21形成第一固定点,固定时,将支架21的支撑套211放在轴箱体两个吊装工艺孔之间,保证两个吊装工艺孔的中心线与支撑套的中心线同轴,两件锥形固定盘22分别从两个吊装工艺孔的外侧穿入并插进到支撑套的内壁中,同时将长螺栓固定组合23中的长螺栓从一端的锥形固定盘的中间螺栓孔中穿入并从另一端锥形固定盘的中间螺栓孔穿出,长螺栓用螺母拧紧。

所述导向板212采用钢板结构,所述导向板212的一端设有通孔一2121、另一端加工有开槽螺栓孔2122,所述支撑套211的外圆柱面与通孔一配合并通过组焊成一体结构,所述开槽螺栓孔与短螺栓固定组合配合、用于短螺栓固定组合对支架形成第二固定点,固定时,先拆除机车车轮轴箱体30上左下方的一件螺栓,该螺栓同时用于固定轴承盖,将导向板212带开槽螺栓孔的一端紧贴轴箱体内侧面,保证开槽螺栓孔中心线与拆除螺栓位置处螺栓孔中心线同轴,将短螺栓固定组合24中的短螺栓拧紧在机车车轮轴箱体30上的固定轴箱盖上,同时短螺栓的末端穿过导向板212的开槽螺栓孔,通过螺母背紧固定导向板。

所述固定板213是连接支撑套211与导向管214的过渡平板,两块所述固定板213上端设有通孔二,两个固定板213通过通孔二分别与靠近支撑套轴向中间的支撑套211的外圆柱面配合并通过组焊成一体结构,

所述导向管214包括相连接的水平弯折部一2141、弯折部二2142,弯折部一与弯折部二成90°折弯;其中水平弯折部一外侧的外圆柱面与两个固定板213的下端内侧配合、并组焊成一体,弯折部二的壁上在靠近外端部设有轴向的长型螺栓槽2143,弯折部二通过螺栓螺母组合与水平移动管连接、用于固定水平移动管,通过长型螺栓槽可以对水平移动管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调节。

所述锥形固定盘22为锥形状的圆柱盘,包括相连接的中间圆锥体221、外侧的大圆柱形台面222、内侧的小圆柱形台面223,圆柱盘设有轴向孔224,大圆柱形台面222直径大于等于圆锥体大锥端直径,小圆柱形台面直径小于等于圆锥体小锥端直径;所述锥形固定盘22的小圆柱形台面223与支撑套211的台阶孔2111配合,圆锥体221与机车车轮轴箱体30的两个吊装工艺孔301配合,大圆柱形台面222与机车车轮轴箱体30的两个吊装工艺孔的外侧面配合。锥形固定盘22成对使用,分别设于211的两端,使用时,大端圆柱面卡在轴箱体两个吊装工艺孔的外侧面,小端圆柱面各自插在支架的支撑套两端内壁中,结合长螺栓固定组合对支架第一固定点进行固定。

所述短螺栓固定组合包含短螺栓、平垫、弹垫、螺母。其中短螺栓安装在机车车轮轴箱体上左下方的一个螺栓孔内,该螺栓孔用于固定轴承盖的其中一个,短螺栓即用于固定轴承盖、同时结合螺母又对支架的第二固定点进行固定。

所述长螺栓固定组合包含长螺栓、平垫、弹垫、螺母。长螺栓固定组合结合一对锥形固定盘同时使用对支架第一固定点进行固定。

所述水平移动管25包括相连接的套管251、平板252,套管、平板组焊成一体结构。所述套管上有螺栓孔,套管套在设有长型螺栓槽的导向管214末端,利用螺栓螺母组合将水平移动管固定在支架上。水平移动管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调节。所述平板上设有四个螺栓孔,结合螺栓螺母用于固定喷头(输油管)固定架。

所述喷头(输油管)固定架27包括对左固定盘271、右固定盘272,左固定盘271与移动水平管的平板252通过螺栓螺母组合连接。左固定盘、右固定盘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每个固定盘均有一个半圆槽,左固定盘、右固定盘与圆柱形的输油管末端配合。使用时,利用左固定盘、右固定盘的半圆槽包夹圆柱形的输油管末端(输油管末端底部连接喷头),通过螺栓螺母组合将输油管(喷头)固定在移动水平管的平板上。输油管(喷头)可在垂直方向上进行调节。由于喷头小巧简单,本喷头(输油管)固定架通过直接固定输油管的方式来固定喷头,通过上下调节输油管的固定位置来调节喷头的上下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