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预混料防尘投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3319发布日期:2020-07-21 12:2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预混料防尘投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饲料制备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预混料防尘投料系统。



背景技术:

预混料是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简称,它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包括各种微量矿物元素、各种维生素、合成氨基酸、某些药物等添加剂)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后制成的中间型配合饲料产品,是全价配合饲料的一种重要组分。现有的预混料投料口将通常由防尘盖和投料筒内的漏网组成,在添加预混料时,通常先将防尘盖掀开,若预混料为粉状料,则直接投放至漏网上,若预混料为块状或膏状料,需将漏网掀开再投放。由于漏网重,取放不方便,作业人员通常掀开后不放回,安全隐患极大;同时防尘盖开关不方便,作业繁忙时,防尘盖会常常处于开启状态,长时间打开对饲料造成污染。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作业效率高、安全系数高、能耗低、设计巧妙、节省人工的全自动预混料防尘投料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预混料防尘投料系统,其中,包括操作台,顶部嵌设在所述操作台上的投料筒,设置在所述投料筒顶部的第一开合组件,由所述第一开合组件控制,位于所述投料筒上方的防尘盖,设置在所述投料筒中部第二开合组件,以及由所述第二开合组件控制,位于所述投料筒内的漏网,由所述第一开合组件对所述防尘盖进行控制,以及由所述第二开合组件对所述漏网进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效率,省时省力,节省人工。

,所述防尘盖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防尘盖体构成,当所述防尘盖封闭所述投料筒顶部时,所述防尘盖呈正方形;所述防尘盖体的形状设置为中部可折叠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防尘子盖,设置在两个所述防尘子盖相对直角边之间的第一折叠体,在每一个所述防尘子盖的斜边各设置一个第一连接筒,以及开设在每一个所述防尘子盖的底角处的第一缺失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漏网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漏网体构成,当所述漏网封闭时,所述漏网呈与所述投料筒内壁横截面相匹配的正方形;所述漏网体的形状设置为中部可折叠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子漏网,设置在两个所述子漏网相对直角边之间的第二折叠体,在每一个所述子漏网的斜边各设置一个第二连接筒,以及开设在每一个所述子漏网的底角处的第二缺失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第一开合组件包括穿设在每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筒内,且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筒相互转动配合的第一铰接件,位于两个所述防尘盖体之间,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铰接件之间的两个第一角部连接件,在每一个所述防尘盖体上的两个所述第一铰接件之间,位于所述防尘盖体折叠部位各设置一个第二角部连接件,以及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角部连接件上,与所述投料筒顶部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另一个所述第二角部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投料筒顶部一角处;

所述第一角部连接件、所述第二角部连接件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缺失部处;

所述第一开合组件的驱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

当需要投预混料时,驱动第一滑块,两个所述防尘盖体相对应向内折叠且同时向上打开,在打开的所述防尘盖中部及两侧均可进行投料作业,且向上支起的所述防尘盖可以防止作业人员坠落于所述投料筒内,提高作业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第一杆体,以及在所述第一杆体两端相对应各设置一个第一铰接座;

所述第一杆体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筒内,所述第一铰接座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角部连接件上,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角部连接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第二开合组件包括穿设在每一个所述第二连接筒内,且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筒相互转动配合的第二铰接件,位于两个所述漏网体之间,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铰接件之间的两个第三角部连接件,在每一个所述漏网体上的两个所述第二铰接件之间,位于所述漏网体折叠部位各设置一个第四角部连接件,以及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四角部连接件上,与所述投料筒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另一个所述第四角部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投料筒中部一角处。

所述第二开合组件的驱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当预混料为粉状时,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将所述漏网封闭所述投料筒的内壁,再进行投料,当预混料为块状或膏状时,驱动所述第二滑块,两个所述漏网体相对应向内折叠且同时向下打开,再进行投料。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第一开合组件和所述第二开合组件之间设置联动组件。

所述第二铰接件包括第二杆体,以及在所述第二杆体两端相对应各设置一个第二铰接座;

所述第二杆体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筒内,所述第二铰接座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三角部连接件上,所述第二铰接座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四角部连接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底面上的连接块,一端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齿面朝下的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条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一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上,齿面朝上的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轴之间的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齿轮的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

当所述防尘盖打开时,所述漏网将所述投料筒内壁封闭,作业人员进行投料作业,可以实现对粉料预混料的均匀漏料,和/或块状或膏状预混料的暂时承载,当所述防尘盖将所述投料筒顶部封闭时,所述漏网打开,将暂时承载于所述漏网上的预混料进一步投放,确保预混料投放完全,此外,所述投料筒在投料作业进行时及闲置时,或由所述漏网进行封闭,或由所述防尘盖进行封闭,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投料筒的一角处设有凸块,所述凸块顶面开设第一滑槽,所述凸块底面开设第二滑槽;

所述第一滑块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

所述第二滑块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穿设于所述凸块内,且分别与所述凸块相互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联动组件外设有机构箱,提高系统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当需要进行投料作业时,开启电机,与电机输出轴同轴的第一齿轮发生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条滑动,进而在连接块的带动下,第一滑块沿第一滑槽向内滑动,带动与第一滑块连接的第二角部连接件向另一个第二角部连接件靠近,带动第一铰接件与第一角部连接件铰接的端部向上翻转,同时第一折叠体向内发生折叠,至第一滑块滑动至第一滑槽端部时,电机停止转动;

在第一齿轮发生转动的同时,在皮带传动机构的带动下,第二齿轮发生与第一齿轮同向的转动,带动第二齿条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沿第二滑槽向外滑动,带动与第二滑块连接的第四角部连接件远离另一个第四角部连接件,带动第二铰接件与第三角部连接件铰接的端部向上翻转,同时第二折叠体向外翻转,至第二滑块滑动至第二滑槽端部,相对应第一滑块滑动至第一滑槽端部,且漏网与投料筒内壁匹配,将投料筒内壁封闭,即可开始投料作业;

当投料作业完成时,开启电机,使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一滑块沿第一滑槽向外滑动,同时第二滑块沿第二滑槽向内滑动,即带动防尘盖封闭投料筒的顶部,同时漏网向内折叠且同时向下打开,实现预混料的完全投放,以及对系统的防尘,当第一滑块滑动至第一滑槽端部时,电机停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自动控制的防尘盖和漏网,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效率,省时省力,节省人工;设置防尘盖体相对应向内折叠且同时向上支起打开,可以实现投料作业的同时,提高作业安全性;设置可以封闭及可以向内折叠且同时向下打开的漏网,可以实现粉状预混料及块状或膏状预混料的投料作业;设置联动组件,可以实现预混料投料完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还可以减少电机使用数量,节省能耗。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操作便捷,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投料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盖关闭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盖关闭状态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投料筒;2、防尘盖;201、防尘子盖;202、第一折叠体;203、第一连接筒;204、第一缺失部;3、漏网;4、操作台;5、第一开合组件;501、第一铰接件;50101、第一杆体;50102、第一铰接座;502、第一角部连接件;503、第二角部连接件;504、第一滑块;6、第一滑槽;7、第二开合组件;701、第二铰接件;702、第三角部连接件;703、第四角部连接件;704、第二滑块;8、第二滑槽;9、联动组件;901、第一齿轮;902、第二齿轮;903、皮带传动机构;904、第一齿条;905、第二齿条;906、连接块;10、机构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预混料防尘投料系统,其中,包括操作台4,顶部嵌设在操作台4上的投料筒1,设置在投料筒1顶部的第一开合组件5,由第一开合组件5控制,位于投料筒1上方的防尘盖2,设置在投料筒1中部第二开合组件7,以及由第二开合组件7控制,位于投料筒1内的漏网3,由第一开合组件5对防尘盖2进行控制,以及由第二开合组件7对漏网3进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效率,省时省力,节省人工。

防尘盖2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防尘盖体构成,当防尘盖2封闭投料筒1顶部时,防尘盖2呈正方形;防尘盖体的形状设置为中部可折叠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防尘子盖201,设置在两个防尘子盖201相对直角边之间的第一折叠体202,在每一个防尘子盖201的斜边各设置一个第一连接筒203,以及开设在每一个防尘子盖201的底角处的第一缺失部204。

漏网3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漏网体构成,当漏网3封闭时,漏网3呈与投料筒1内壁横截面相匹配的正方形;漏网体的形状设置为中部可折叠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子漏网,设置在两个子漏网相对直角边之间的第二折叠体,在每一个子漏网的斜边各设置一个第二连接筒,以及开设在每一个子漏网的底角处的第二缺失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第一开合组件5包括穿设在每一个第一连接筒203内,且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筒203相互转动配合的第一铰接件501,位于两个防尘盖体之间,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铰接件501之间的两个第一角部连接件502,在每一个防尘盖体上的两个第一铰接件501之间,位于防尘盖体折叠部位各设置一个第二角部连接件503,以及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角部连接件503上,与投料筒1顶部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504;另一个第二角部连接件503固定在投料筒1顶部一角处;

第一角部连接件502、第二角部连接件503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缺失部204处;

第一开合组件5的驱动端设置在第一滑块504上。

当需要投预混料时,驱动第一滑块504,两个防尘盖体相对应向内折叠且同时向上打开,在打开的防尘盖2中部及两侧均可进行投料作业,且向上支起的防尘盖2可以防止作业人员坠落于投料筒1内,提高作业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第一铰接件501包括第一杆体50101,以及在第一杆体50101两端相对应各设置一个第一铰接座50102;

第一杆体50101穿设在第一连接筒203内,第一铰接座50102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角部连接件502上,第一铰接座50102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角部连接件503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第二开合组件7包括穿设在每一个第二连接筒内,且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筒相互转动配合的第二铰接件701,位于两个漏网体之间,分别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二铰接件701之间的两个第三角部连接件702,在每一个漏网体上的两个第二铰接件701之间,位于漏网体折叠部位各设置一个第四角部连接件703,以及设置在其中一个第四角部连接件703上,与投料筒1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704;另一个第四角部连接件703固定在投料筒1中部一角处。

第二开合组件7的驱动端设置在第二滑块704上。

当预混料为粉状时,驱动第二滑块704将漏网3封闭投料筒1的内壁,再进行投料,当预混料为块状或膏状时,驱动第二滑块704,两个漏网体相对应向内折叠且同时向下打开,再进行投料。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第一开合组件5和第二开合组件7之间设置联动组件9。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联动组件9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块504底面上的连接块906,一端部设置在连接块906上,齿面朝下的第一齿条904,与第一齿条904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901,一端部设置在第二滑块704上,齿面朝上的第二齿条905,与第二齿条905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902,以及设置在第一齿轮901的轴和第二齿轮902的轴之间的皮带传动机构903;第一齿轮901的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

当防尘盖2打开时,漏网3将投料筒1内壁封闭,作业人员进行投料作业,可以实现对粉料预混料的均匀漏料,和/或块状或膏状预混料的暂时承载,当防尘盖2将投料筒1顶部封闭时,漏网3打开,将暂时承载于漏网3上的预混料进一步投放,确保预混料投放完全,此外,投料筒1在投料作业进行时及闲置时,或由漏网3进行封闭,或由防尘盖2进行封闭,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投料筒1的一角处设有凸块,凸块顶面开设第一滑槽6,凸块底面开设第二滑槽8;

第一滑块504置于第一滑槽6内;

第二滑块704置于第二滑槽8内;

第一齿条904和第二齿条905分别穿设于凸块内,且分别与凸块相互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联动组件9外设有机构箱10。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当需要进行投料作业时,开启电机,与电机输出轴同轴的第一齿轮901发生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条904滑动,进而在连接块906的带动下,第一滑块504沿第一滑槽6向内滑动,带动与第一滑块504连接的第二角部连接件503向另一个第二角部连接件503靠近,带动第一铰接件501与第一角部连接件502铰接的端部向上翻转,同时第一折叠体202向内发生折叠,至第一滑块504滑动至第一滑槽6端部时,电机停止转动;

在第一齿轮901发生转动的同时,在皮带传动机构903的带动下,第二齿轮902发生与第一齿轮901同向的转动,带动第二齿条905滑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704沿第二滑槽8向外滑动,带动与第二滑块704连接的第四角部连接件703远离另一个第四角部连接件703,带动第二铰接件701与第三角部连接件702铰接的端部向上翻转,同时第二折叠体向外翻转,至第二滑块704滑动至第二滑槽8端部,相对应第一滑块504滑动至第一滑槽6端部,且漏网3与投料筒1内壁匹配,将投料筒1内壁封闭,即可开始投料作业;

当投料作业完成时,开启电机,使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一滑块504沿第一滑槽6向外滑动,同时第二滑块704沿第二滑槽8向内滑动,即带动防尘盖2封闭投料筒1的顶部,同时漏网3向内折叠且同时向下打开,实现预混料的完全投放,以及对系统的防尘,当第一滑块504滑动至第一滑槽6端部时,电机停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