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3490发布日期:2020-08-28 17:2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胶塞是药品瓶装密封材料的重要组成成分,注射剂类药品的稳定性与加工成型的胶塞的清洗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医用胶塞,在胶塞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清洗。现有的胶塞清洗机的过滤装置采用将待过滤的水通入至过滤板上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受重力自然下落并外排,这种方式中,待过滤的水受重力的直接下落至过滤板上,一方面长时间的冲击会损坏过滤板,缩短过滤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过滤后杂质残留在过滤板上,并长期堆积,造成过滤板上的微孔堵塞,大大降低过滤速度,甚至完全堵死,加快了更换过滤板的频率,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过滤效果整体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的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的过滤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所述第一过滤箱内设有第一过滤组件和扰动组件,且所述扰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滤箱远离所述第二过滤箱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高度,所述第一过滤箱靠近所述第二过滤箱的一侧侧壁上设有溢水口,且所述溢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箱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二过滤组件,且所述溢水口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箱远离所述第一过滤箱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上端口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的过滤装置,通过水流自下而上的溢出方式过滤,避免了水流对第一过滤组件直接冲击,并且过滤产生的杂质相对不容易堆积在第一过滤组件上,同时通过扰动组件对第一过滤组件下方的水流中的杂质分离并沉降至底部,提高了过滤效率,并且通过第二过滤组件二次过滤,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延长了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过滤板。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待过滤的水在上升过程中直接穿过过滤板,并且由于溢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过滤板,这样待过滤的水只有闯过过滤板并进行过滤后才能溢流进入第二过滤箱,实现了初步过滤、

进一步:当所述过滤板的数量为多个时,相邻两个过滤板之间竖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柱。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过滤板可以实现多次过滤,提高过滤效果,并且通过所述支撑柱可以实现相邻两个过滤板之间连接稳固,在过滤过程中不发生相对位移。

进一步:所述扰动组件包括固定轴、叶轮和电机,所述固定轴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底部,所述电机水平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外周并与所述电机连接,且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叶轮相对于所述固定轴转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叶轮转动,这样可以使得待过滤的水及其携带的杂质分离,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杂质可以快速下沉至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底部,这样初稿初步分离的作用,关于待过滤的水穿过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并且减少了附着在所述第一过滤组件上的水中杂质,提高了第一过滤组件的过滤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内底壁呈中间低边缘高的漏斗状,且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内底壁最低点设有第一排渣口,所述固定轴的下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渣口外周的支撑杆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箱的中心轴线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内底壁呈中间低边缘高的漏斗状,可以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叶轮转并使得待过滤的水及其携带的杂质分离时,下沉的杂质直接落至所述第一排渣口附近,并在过滤结束后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排渣口直接排出,非常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箱内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水口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上端口上方或伸入至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上端口内。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引流管可以将所述第一过滤箱中引流出来的水直接通入至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内,并进行二次过滤,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下端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内底壁上,且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与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下端开口设置,这样经过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过滤后分离的杂质直接可以沉降在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底部,不影响过滤效果,并且便于后续清理,同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与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可以起到蓄水缓冲水流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内底壁呈中间低边缘高的漏斗状,且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内底壁最低点设有第二排渣口,且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与所述过滤箱在竖直方向上共轴线设置。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内底壁呈中间低边缘高的漏斗状,可以使得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过滤后分离的杂质自动下落至所述第二排渣口附近,这样在过滤结束后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排渣口直接排出,非常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的顶部分别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检修盖。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检修盖可以方便对所述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及其内部部件进行维护,非常方便,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内底壁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过滤箱和第二过滤箱可拆卸设置,这样可以在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需要清洗或者更换至直接拆下并进行清洗或更换,提高了维护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过滤箱,2、第二过滤箱,3、第一过滤组件,4、扰动组件,5、进水口,6、溢水口,7、第二过滤组件,8、出水口,9、第一排渣口,10、引流管,11、第二排渣口;

31、过滤板,32、支撑柱,41、固定轴,42、叶轮,4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的过滤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滤箱1和第二过滤箱2,所述第一过滤箱1内设有第一过滤组件3和扰动组件4,且所述扰动组件4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滤箱1远离所述第二过滤箱2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进水口5,且所述进水口5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的高度,所述第一过滤箱1靠近所述第二过滤箱2的一侧侧壁上设有溢水口6,且所述溢水口6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所述第二过滤箱2内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二过滤组件7,且所述溢水口6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二过滤箱2远离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出水口8,且所述出水口8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的上端口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胶塞清洗机的过滤装置,通过水流自下而上的溢出方式过滤,避免了水流对第一过滤组件直接冲击,并且过滤产生的杂质相对不容易堆积在第一过滤组件上,同时通过扰动组件对第一过滤组件下方的水流中的杂质分离并沉降至底部,提高了过滤效率,并且通过第二过滤组件二次过滤,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延长了过滤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包括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过滤板31。在待过滤的水在上升过程中直接穿过过滤板31,并且由于溢水口6的高度高于所述过滤板,这样待过滤的水只有闯过过滤板31并进行过滤后才能溢流进入第二过滤箱2,实现了初步过滤。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过滤板31的数量为多个(图中仅示出了两个时的情形)时,相邻两个过滤板之间竖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支撑柱32(图中仅示出了两个时的情形)。通过设置多个过滤板31可以实现多次过滤,提高过滤效果,并且通过所述支撑柱32可以实现相邻两个过滤板31之间连接稳固,在过滤过程中不发生相对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扰动组件4包括固定轴41、叶轮42和电机43,所述固定轴41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底部,所述电机43水平套设在所述固定轴41上,所述叶轮42设置在所述电机43的外周并与所述电机43连接,且所述电机43可驱动所述叶轮42相对于所述固定轴41转动。通过所述电机43驱动所述叶轮42转动,这样可以使得待过滤的水及其携带的杂质分离,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杂质可以快速下沉至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底部,这样初稿初步分离的作用,关于待过滤的水穿过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并且减少了附着在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上的水中杂质,提高了第一过滤组件3的过滤效率。这里,所述电机43采用现有的空心外转子电机。

实际中,为了起到更好的扰动效果,或者为了调节扰动幅度(效果),所述叶轮42和电机43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图中示出了两个所述叶轮42和电机43的情形),所述所述叶轮42和电机43二者数量相等并且一一对应,并且多个电机43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轴41上,且所述叶轮42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电机43上。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内底壁呈中间低边缘高的漏斗状,且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内底壁最低点设有第一排渣口9,所述固定轴41的下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渣口9外周的支撑杆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中心轴线上。通过将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内底壁呈中间低边缘高的漏斗状,可以在所述电机43驱动所述叶轮42转并使得待过滤的水及其携带的杂质分离时,下沉的杂质直接落至所述第一排渣口9附近,并在过滤结束后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排渣口9直接排出,非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箱2内设有引流管10,所述引流管10的一端与所述溢水口6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的上端口上方或伸入至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的上端口内。通过设置所述引流管10可以将所述第一过滤箱1中引流出来的水直接通入至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内,并进行二次过滤,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的下端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箱2的内底壁上,且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与所述第二过滤箱2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通过将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的下端开口设置,这样经过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过滤后分离的杂质直接可以沉降在所述第一过滤箱2的底部,不影响过滤效果,并且便于后续清理,同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与所述第二过滤箱2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可以起到蓄水缓冲水流的作用。实际中,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呈上下两端均开口设置的圆筒状,侧壁上设有若干过滤孔,进入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内的水经过侧壁过滤后进入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与所述第二过滤箱2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内,然后从所述出水口8排出。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箱7的内底壁呈中间低边缘高的漏斗状,且所述第二过滤箱2的内底壁最低点设有第二排渣口11,且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与所述过滤箱2在竖直方向上共轴线设置。通过将所述第二过滤箱2的内底壁呈中间低边缘高的漏斗状,可以使得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过滤后分离的杂质自动下落至所述第二排渣口11附近,这样在过滤结束后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排渣口11直接排出,非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箱1和第二过滤箱2的顶部分别设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检修盖(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检修盖可以方便对所述第一过滤箱1和第二过滤箱2及其内部部件进行维护,非常方便,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箱2的内底壁上。通过将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和第二过滤组件7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过滤箱1和第二过滤箱2可拆卸设置,这样可以在第一过滤组件3和第二过滤组件7需要清洗或者更换至直接拆下并进行清洗或更换,提高了维护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可通过螺钉与螺孔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内壁上,也可以采用卡扣与卡槽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内壁上,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过滤箱1的内壁上,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同理,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也可以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箱2的内底壁上,这里不在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