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2085发布日期:2020-08-18 18:05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泥水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质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水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保已越来越重视,废物再利用是一种最常见的环保手段。拆除废旧建筑时会产生大量的建筑残渣,将这些残渣进行粉碎、搅拌、筛选等过程后,会形成泥浆和水的混合物,将泥浆从混合物中分离后,泥浆可以用于烧制砖块,从而得到再次利用,水从混合物中分离后,可以导入至粉碎、搅拌、筛选系统中再次利用。

但现有采用的沉淀手段,沉淀速度慢且不彻底,导致效率较低且分离效果较差。

如何高效率且较为彻底地将水与泥浆从泥水混合物中分离是实现水与泥浆再次利用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泥水分离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沉淀池、进水桶和分隔桶,所述进水桶的一端设于所述沉淀池的底壁,相对的另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沉淀池的高度,所述分隔桶套设于所述进水桶外,且所述分隔桶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顶部齐平,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进水桶具有第一容腔,所述进水桶的外壁与所述分隔桶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容腔,所述分隔桶的外壁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三容腔,泥水混合物进入所述第一容腔,并从所述第一容腔溢出,经第二容腔流入所述第三容腔,所述第三容腔设有朝向所述沉淀池底壁方向倾斜的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减缓所述第三容腔的泥水混合物向所述沉淀池的顶部流动的速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连接,相对的另一端突出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分隔桶的外壁连接,相对的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分隔桶的外壁,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具有供泥水混合物流过的间隙。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挡板和多个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沉淀池的高度方向上分层布置,多个所述第一挡板和多个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沉淀池的高度方向上交错布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桶的内壁与所述沉淀池的底壁之间设有第一斜坡,所述第一斜坡环绕所述进水桶的内壁的四周设置,所述第一斜坡用于将所述第一容腔的底部的尺寸缩小,便于沉淀后的泥浆的归纳。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与底壁之间设有第二斜坡,多个所述第一挡板的部分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斜坡。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桶的外壁与所述沉淀池的底壁之间设有第三斜坡,所述分隔桶与所述第三斜坡之间具有供泥水混合物流过的间隙,所述第二斜坡和所述第三斜坡用于将所述第三容腔的底部的尺寸缩小,便于沉淀后的泥浆的归纳。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沉淀池的底壁开设有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所述第一排出口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所述第二排出口与所述第三容腔连通,所述第一容腔底部的泥浆通过所述第一排出口排出,所述第三容腔底部的泥浆通过所述第二排出口排出。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泥水分离系统还包括泥浆泵和泥水分离器,所述泥浆泵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排出口和所述第二排出口连接,所述泥水分离器与所述泥浆泵连接,用于将所述泥浆泵输送的泥浆分离形成泥饼和水。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沉淀池的靠近顶部的侧壁开设有清水孔,所述清水孔用于排出沉淀后的清水。

通过合理设置上述沉淀池、进水桶和分隔桶的结构与位置,形成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和第三容腔,增加泥水混合物流动的路径,使得泥水混合物分别在第一容腔和第三容腔内沉淀,分离效率高,分离效果好,有利于泥浆与水的再次利用;另外,设置挡板,减缓第三容腔的泥水混合物向沉淀池的顶部流动的速度,从而加快了泥水混合物在第三容腔的沉淀过程,再次提高了分离效率和提升了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泥水分离系统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泥水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b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泥水分离系统,该泥水分离系统用于将泥水中的泥和水分离,最终得到干燥的泥块和不含泥的洁净水,可应用在建筑废料的回收利用上。请参阅图1和图2,泥水分离系统包括沉淀池10、进水桶20和分隔桶30。进水桶20的一端设于沉淀池10的底壁11,相对的另一端的高度低于沉淀池10的高度。分隔桶30套设于进水桶20外,且分隔桶30的一端与沉淀池10的顶部齐平,相对的另一端与沉淀池10的底壁11之间具有间隔距离。进水桶20具有第一容腔101,进水桶20的外壁与分隔桶30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容腔102,分隔桶30的外壁与沉淀池10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三容腔103。泥水混合物进入第一容腔101,并从第一容腔101溢出,经第二容腔102流入第三容腔103,第三容腔103设有朝向沉淀池10底壁11方向倾斜的挡板,挡板用于减缓第三容腔103的泥水混合物向沉淀池10的顶部流动的速度。

具体的,进水桶20的底端固定在沉淀池10的底壁11,进水桶20为筒状结构,可以是方桶状结构或圆筒状结构,优选为圆筒状结构,本实施例中,选用圆筒状结构的进水桶20;进水端的顶端低于沉淀池10的顶端。分隔桶30的顶端与沉淀池10的顶端平齐,底端未与沉淀池10的底壁11接触,使得分隔桶30的底壁11与沉淀池10的底壁11有间隔距离,与进水桶20类似,分隔桶30也是筒状结构,优选为圆筒状结构,本实施例中,选用圆筒状结构。沉淀池10为人工圆池,可以设置在地面上,也可以设置支架将其支起,便于收集分离物。泥水混合物从进料道100源源不断地进入第一容腔101,泥水混合物主要的成分为泥和水。

泥水混合物在第一容腔101内沉淀,泥浆与水的分离,同时,随着泥水混合物的进入,泥水混合物从第一容腔101溢出,流入第二容腔102。泥水混合物通过第二容腔,进入到第三容腔103内,由于重力作用,在泥逐渐沉降的过程中,泥水混合物的上层泥含量逐渐减少,形成清水。

通过合理设置上述沉淀池10、进水桶20和分隔桶30的结构与位置,形成第一容腔101、第二容腔102和第三容腔103,增加泥水混合物流动的路径,使得泥水混合物分别在第一容腔101和第三容腔103内沉淀,分离效率高,分离效果好,有利于泥浆与水的再次利用;另外,设置挡板,减缓第三容腔103的泥水混合物向沉淀池10的顶部流动的速度,从而加快了泥水混合物在第三容腔103的沉淀过程,再次提高了分离效率和提升了分离效果。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挡板包括第一挡板151和第二挡板152。第一挡板151的一端与沉淀池10的侧壁连接,相对的另一端突出于沉淀池10的侧壁。第二挡板152的一端与分隔桶30的外壁连接,相对的另一端突出于分隔桶30的外壁,第一挡板151和第二挡板152之间具有供泥水混合物流过的间隙。

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例中,请参阅图3a,第一挡板151通过第一部1511(与沉淀池10内壁吻合)固定在沉淀池10的侧壁上,第一挡板151的另一端(第二部1512)突出于沉淀池10的侧壁,第二部1512为直线轮廓,在沉淀池10内壁上可以设置多个,以加强减缓泥水混合物上升的效果;

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b,第一挡板151整体为二分之一的圆环,第一部1511为外环,第二部1512为内环,如此设置,第一挡板设置在沉淀池10内壁上的数量相对上一实施例可以更少,另外,第一挡板151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圆环,或者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圆环。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a,第二挡板152通过第三部1521固定在分隔桶30的外壁上,第四部1522突出于分隔桶30的外壁,第四部1522为直线轮廓,在分隔桶30外壁上可以设置多个,以加强减缓泥水混合物上升的效果;

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b,第二挡板152整体为二分之一的圆环,第三部1521为内环,第四部1522为外环,如此设置,第二挡板152设置在沉淀池10内壁上的数量相对上一实施例可以更少,另外,第二挡板152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圆环,或者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圆环。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挡板151和第二挡板152配合工作,使得泥水混合物要绕过第一挡板151与第二挡板152才能朝沉淀池10顶部流动,进一步减缓了泥水混合物上升的速度,加快泥水混合物在第三容腔103内沉淀的速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a至图4b,挡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具体的,通孔可以在挡板上规律分布,相邻的通孔间距相同,第一挡板151的第一通孔1513和第二挡板152的第二通孔1523的直径相同。另外,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圆形通孔,本实用新型对通孔的形状的不做限定。通过设置多个通孔,泥水混合物上升后,在挡板上方的泥可以通过通孔沉降,避免过多的泥停留在挡板上,导致第三容腔103内沉淀不彻底。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第一挡板151和第二挡板152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第一挡板151和多个第二挡板152在沉淀池10的高度方向上分层布置,多个第一挡板151和多个第二挡板152在沉淀池10的高度方向上交错布置。具体的,同层的第一挡板151和第二挡板152在沉淀池10的高度方向上可以不重叠。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第一挡板151和第二挡板152的数量,对泥水混合物的上升进行多次阻挡,进一步提高减缓泥水混合物上升的效果,同时,在高度方向上分层布置和交错布置,增长泥水混合物上升路径的路程,进一步加速第三容腔103内沉淀的进行,提高了沉淀效率和提升了沉淀效果。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进水桶20的内壁与沉淀池10的底壁11之间设有第一斜坡21,第一斜坡21环绕进水桶20的内壁的四周设置,第一斜坡21用于将第一容腔101的底部的尺寸缩小,便于沉淀后的泥浆的归纳。通过设置第一斜坡21在第一容腔101内,避免第一容腔101中泥水混合物中的泥沉降后停留在沉淀池10的底壁11上,使得第一容腔101内的沉淀更为彻底,从而提高了第一容腔101内的沉淀效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沉淀池10的侧壁与底壁11之间设有第二斜坡13,多个第一挡板151的部分第一挡板151的一端设于第二斜坡13。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斜坡13相当于沉淀池10的内壁的一部分,第一挡板151相当于设置在沉淀池10的内壁上。设置第二斜坡13,避免泥水混合物中的泥沉降后停留在在沉淀池10的底壁11上,使得第三容腔103内的沉淀更为彻底,提高了第三容腔103内的沉淀效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进水桶20的外壁与沉淀池10的底壁11之间设有第三斜坡14,分隔桶30与第三斜坡14之间具有供泥水混合物流过的间隙,第二斜坡13和第三斜坡14用于将第三容腔103的底部的尺寸缩小,便于沉淀后的泥浆的归纳。通过设置第三斜坡14,避免泥水混合物中的泥沉降后停留在沉淀池10的底壁11上,进一步使得第三容腔103内的沉淀更为彻底,进一步提高了第三容腔103内的沉淀效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沉淀池10的底壁11开设有第一排出口104和第二排出口105,第一排出口104与第一容腔101连通,第二排出口105与第三容腔103连通,第一容腔101底部的泥浆通过第一排出口104排出,第三容腔103底部的泥浆通过第二排出口105排出。通过设置第一排出口104与第二排出口105,便于收集沉淀池10中第一容腔101和第三容腔103中泥水混合物沉淀形成的泥浆,有利于下一步工序的进行。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泥水分离系统还包括泥浆泵40和泥水分离器50,泥浆泵40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排出口104和第二排出口105连接,泥水分离器50与泥浆泵40连接,用于将泥浆泵40输送的泥浆分离形成泥饼和水。

具体的,第一管道41连接第一排出口104,第二管道42连接第二排出口105,第三管道43连接第一管道41、第二管道42和泥浆泵40,泥浆泵40通过第四管道44与泥水分离器50连接,泥水分离器50通过第五管道51与泥池60连接,通过第六管道52与水池70连接。泥浆泵40通过电机驱动,而电机的功率可变,使得泥浆泵40能够根据泥水混合物的进料速度而设置抽泵的功率,以平衡沉淀的速度和沉淀的效果。泥水分离器50可以为压滤机,将泥浆中泥与水较为彻底地分离,获得泥饼和清水。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多个工序的同步进行,减少人工的介入,实现自动化作业。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沉淀池10的靠近顶部的侧壁开设有清水孔106,清水孔106用于排出沉淀后的清水。具体的,第三容腔103通过斜料插管层130将第三容腔103分为上层的清水区140和下层的沉淀区120,而清水孔106则开设在清水区140的侧壁上;清水孔106可与水池70连接将清水与泥水分离器50分离出来的清水收集在一起。通过上述设置,可回收泥水混合物中的水成分,充分利用泥水混合物,提高泥水混合物的利用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