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流式水处理构筑物中除浮泥的出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12166发布日期:2020-11-13 13:1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流式水处理构筑物中除浮泥的出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流式水处理构筑物中除浮泥的出水设备。



背景技术:

出水堰是溢流堰的一种,一般用于水处理构筑物或塔板结构顶部。反应器顶部的液体从出水堰堰口中溢流入堰槽,再经过堰槽收集至管路中,向下游运输。在水处理行业中,根据下游工艺的需要,出水堰往往需要不同的功能,如可自动调节水位,可加盖防止微生物增长等。

出水堰一般分为堰口和堰段两部分;根据出水负荷,在堰段上等距开口,当反应器内液体水位到达堰口最低处,则液体开始向出水堰中流动并排出。出水堰的最大流量负荷为当堰中充满液体时,液体的流量负荷。对于以出水堰出水的水处理构筑物来说,其表面常有浮泥和落叶、纤维等大块浮渣,如二沉池或其他构筑物中,因反硝化产生氮气,存在氮气裹挟污泥上浮的问题,影响出水水质及美观。若采用人工捞渣,工作量巨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去除浮渣,往往会对出水堰采用能进行高度调节、可拆卸以及可自动清洗等方面的设计,这样使得出水堰结构相对复杂,不仅成本高且易出故障。对于二沉池而言,常在吸泥车上架设喷淋管,通过喷淋管喷洒,可以将浮泥,冲洗到池子边缘,再由吸泥车上的刮泥板将浮泥和杂物挂进排渣口,但采用喷淋管冲刷浮泥的方式,喷淋水速较大,严重破坏了水体上层流态,造成湍流和回流,进而扰动污泥在池底的沉淀效率,也会造成更多污泥上浮。

目前,有通过在出水堰外侧设置垂直式挡板作为挡渣结构,解决采用喷淋管冲刷浮泥造成的流态变化和污泥上浮问题,但在出水堰溢流过程中,垂直式挡板与出水堰之间的水流为垂直向上方向,直接通过出水堰堰口出流,无法阻挡浮泥,形成挡浮泥的死区,影响出水水质及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流式水处理构筑物中除浮泥的出水设备,能解决现有垂直式挡板的挡渣结构,在出水堰溢流过程中,垂直式挡板与出水堰之间垂直向上方向的出水水流,直接通过出水堰堰口出流,无法阻挡浮泥,形成挡浮泥的死区,影响出水水质及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升流式水处理构筑物中除浮泥的出水设备,包括:

出水堰、多个连接杆和两个折弯浮渣挡板;其中,

所述出水堰横向设置在水处理构筑物内,该出水堰的两端与所述水处理构筑物的侧壁固定连接,该出水堰处于所述水处理构筑物内顶部,与所述水处理构筑物内水面处于同一平面位置;

两个所述折弯浮渣挡板结构相同,均为由上部的竖直段和底部的折弯段构成折弯结构板体;

所述两个折弯浮渣挡板分设在所述出水堰两侧,分别经多个连接杆与所述出水堰固定连接,两个折弯浮渣挡板底部的折弯段均朝向所述出水堰的底部,每个折弯浮渣挡板的折弯段最下沿位于所述出水堰正下方,止于所述出水堰侧壁垂直向下的延长线上;

所述两个折弯浮渣挡板伸出所述水处理构筑物水面的高度与所述出水堰伸出所述水处理构筑物水面的高度一致。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流式水处理构筑物中除浮泥的出水设备,其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出水堰两侧分别设置底部为折弯段的折弯结构的折弯浮渣挡板,并使折弯浮渣挡板的折弯段最下沿位于出水堰正下方,止于出水堰侧壁垂直向下的延长线上,这样使得折弯浮渣挡板的折弯段挡住出水堰的底部与折弯浮渣挡板之间的开口,能使垂直向上的出水水流先经过折弯浮渣挡板,会受到折弯浮渣挡板折弯段的阻挡,裹挟污泥的气体与絮状污泥能在折弯浮渣挡板阻挡下分离,气体向上溢出,污泥下沉,从而截留絮状污泥,避免了絮状污泥和浮渣随出水流入出水堰。这种结构的出水设备结构并不复杂,不会增加成本和能耗,也不会影响出水堰的出水,但能很好的解决现有垂直式挡板存在无挡泥死区,浮泥会随出水水流流出,影响出水水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流式水处理构筑物中除浮泥的出水设备的设置状态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出水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水设备的折弯浮渣挡板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部件为:1-出水堰;2-连接杆;3-折弯浮渣挡板;4-水处理构筑物的侧壁;5-浮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升流式水处理构筑物中除浮泥的出水设备,包括:出水堰、多个连接杆和两个折弯浮渣挡板;

其中,出水堰、多个连接杆和两个折弯浮渣挡板;其中,

所述出水堰横向设置在水处理构筑物内,该出水堰的两端与所述水处理构筑物的侧壁固定连接,该出水堰处于所述水处理构筑物内顶部,与所述水处理构筑物内水面处于同一平面位置;

两个所述折弯浮渣挡板结构相同,均为由上部的竖直段和底部的折弯段构成折弯结构板体;

所述两个折弯浮渣挡板分设在所述出水堰两侧,分别经多个连接杆与所述出水堰固定连接,两个折弯浮渣挡板底部的折弯段均朝向所述出水堰的底部,每个折弯浮渣挡板的折弯段最下沿位于所述出水堰正下方,止于所述出水堰侧壁垂直向下的延长线上;

所述两个折弯浮渣挡板伸出所述水处理构筑物水面的高度与所述出水堰伸出所述水处理构筑物水面的高度一致。

上述出水设备中,折弯浮渣挡板折弯段与竖直段之间的折角为钝角,优选为:120°。可以知道,折弯浮渣挡板折弯段与竖直段之间的折角处也可为弧形结构,只不过折角结构更易于加工。

上述出水设备中,出水堰的侧壁与对应的折弯浮渣挡板竖直段的垂直距离d1与该出水堰的底角与对应的折弯浮渣挡板折弯段的垂直距离d2相等。这种结构能使得出水堰与折弯浮渣挡板之间的出水通道的宽度相同,能使出水更顺畅。

上述出水设备中,出水堰的顶部设有顶盖。能避免出水堰的出现绿藻。

上述出水设备中,由于两个折弯浮渣挡板伸出所述水处理构筑物水面的高度与所述出水堰伸出所述水处理构筑物水面的高度一致,能使两个折弯浮渣挡板在高程上与出水堰保持一致,避免浮渣或浮泥从折弯浮渣挡板上部溢出,使挡渣失效。

优选的,出水堰两端通过膨胀螺栓与水处理构筑物的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出水设备,可根据升流式水处理构筑物的尺寸间隔设置多组,如图1示意了在水处理构筑物上设置了三组该出水设备。若采用喷淋管冲刷浮泥方法,由于喷淋水速较大,严重破坏了水体上层流态,造成湍流和回流,扰动污泥在池底的沉淀效率。通过设置该出水设备,由折弯结构的两个折弯浮渣挡板滗掉可能进入出水堰的浮渣或浮泥。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流式水处理构筑物中除浮泥的出水设备,可有效阻挡浮渣和上浮的絮状污泥,该出水设备设置在水处理构筑物(可以是沉淀池)内,包括:出水堰1、两个折弯浮渣挡板3和多个连接杆2;其中,出水堰1的两端分别通过膨胀螺栓安装至水处理构筑物的侧壁上,连接杆2一端与折弯浮渣挡板3固定连接,连接杆2的另一端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出水堰的侧壁上,两个折弯浮渣挡板3分设在出水堰1的两侧,每个折弯浮渣挡板3的上部为竖直段,底部为折弯段,竖直段与折弯段之间的折角为钝角,优选为120°,每个折弯浮渣挡板3的折弯段最下沿位于出水堰1正下方,止于出水堰的侧壁垂直向下的延长线上,折弯浮渣挡板3的折弯段挡在出水堰1与折弯浮渣挡板3之间的开口中,这样折弯浮渣挡板能阻挡裹挟污泥的气体,使裹挟污泥的气体与絮状污泥分离,气体向上溢出,污泥下沉,从而截留絮状污泥;出水堰1与折弯浮渣挡板3的竖直段之间的垂直距离d1和折弯段之间的垂直距离d2相同,这样能保证出水通道的宽度一致,使出水顺畅。出水堰的顶部设有顶盖,可防止藻类的生长。折弯浮渣挡板伸出水面的高度,与堰板伸出水面的高度一致。随后根据计算,将合适段数的出水堰安装于水处理构筑物顶部。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升流式水处理构筑物中除浮泥的出水设备,该出水设备应用于某污水处理厂生化池上方,生化池采用顶部溢流排水方法出水。在使用该出水设备前,出水水质含有上浮的絮状污泥,出水ss维持在25mg/l~35mg/l之间。设计计算该出水设备的出水堰1尺寸如下:

出水堰1的宽40cm、高40cm和过堰水深为5mm,堰内水深15cm;折弯浮渣挡板3安装于出水堰1外侧25cm,折弯浮渣挡板3的垂直段长度设计为51.9cm,实际加工长度为52cm,折弯浮渣挡板3上部与出水堰1顶部平齐;折弯浮渣挡板3的折弯段设计长度为28.9cm,实际加工长度为29cm,折弯段下部延伸至出水堰1的堰板正下方;出水堰的堰板与挡板间最窄处为25cm,最宽处为29cm,过水断面增加16%,流速减少为原速度的87%。在安装该出水设备后,折弯浮渣挡板3的下部折弯段有效阻挡上浮污泥,出水ss降至5mg/l~10mg/l。

由于传统的出水堰前挡板多为垂直式挡板,在溢流过程中,垂直式挡板与出水堰板之间的水流为垂直向上方向,直接通过堰口出流,无法阻挡浮泥,形成挡浮泥的死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设备能很好的解决传统垂直式挡板的无法阻挡浮泥的死区问题,垂直向上的水流需先经过折弯浮渣挡板的折弯段,在折弯浮渣挡板的折弯段上,裹挟污泥的气体与絮状污泥分离,气体向上溢出,污泥下沉,从而截留絮状污泥,能在不影响出水堰出水效率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挡渣和挡泥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