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喷淋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0362发布日期:2020-09-29 09:3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喷淋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喷淋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常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在排入大气前应采取净化措施处理,使之符合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这一过程称为废气净化。常用的废气净化方法有:吸收法,净化法,冷凝法和燃烧法四种。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然而现有的废气喷淋净化设备对于废气处理效果较差,无法对废气进行充分净化处理的,无法满足日益苛刻的废气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废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效果,实现分层处理的多维净化,提高净化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喷淋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腔,所述净化腔的下部连通设置进气管,所述净化腔的顶部连通设置出气管,所述净化腔内还设置有净化组件和喷淋组件,多个所述净化组件包括沿所述净化腔的高度方向所设置,由所述进气管所排出的气流经所述净化组件进入所述出气管,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储液腔和多个与所述储液腔连通设置的喷淋管,所述储液腔设置于所述净化腔外并用于存储净化液,所述喷淋管设置于所述净化腔内且沿朝向于所述净化腔的底部所倾斜设置,所述喷淋管上设置多个筛孔,存储于所述储液腔内的净化液在所述喷淋管导向下所运动并经由所述筛孔落入至所述净化组件上,

所述进气管包括进气主路和多个并行布设且连通所述进气主路的进气支路,所述进气支路连通于所述净化腔内,多个所述进气支路沿所述净化腔的高度方向所间隔设置;

所述净化组件包括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所述第一湿膜和所述第二湿膜呈“v”型布设且所述第一湿膜和所述第二湿膜的夹角为60°,所述第一湿膜和所述第二湿膜夹设所形成的开口腔朝向于所述净化腔的侧部;

所述开口腔与所述进气支路相连通,经由所述进气支路所输送的气流进入至所述开口腔内与所述所述第一湿膜和所述第二湿膜相接触,并由所述出气管所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腔的外壁上设置托板,所述储液腔固定设置于所述托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湿膜和所述第二湿膜的侧部设置拉手。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净化组件的下方,所述喷淋组件位于所述净化组件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腔内且位于所述净化组件的下方设置离心风扇。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喷淋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腔、净化组件和喷淋组件,净化腔内连通设置进气管和出气管,由进气管所排出的气流经净化组件进入出气管,喷淋组件包括储液腔和多个与储液腔连通设置的喷淋管,喷淋管沿朝向于净化腔的底部所倾斜设置,喷淋管上设置多个筛孔,净化液在喷淋管导向下所运动并经筛孔落入至净化组件上,进气管包括相连通的进气主路和多个并行布设的进气支路,净化组件包括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呈“v”型布设且所形成的开口腔朝向于净化腔的侧部,进气支路所输送的气流进入至开口腔内与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相接触,由多个沿高度方向所间隔布设的进气支路将气流分层输送至与其对应的多个净化组件内所形成的开口腔内,实现对废气的多维分层喷淋净化处理,提高喷淋净化效果,且“v”型布设的湿膜所形成的开口腔可提高废气与湿膜接触面积,提高净化效率,净化腔内设置滑槽,方便用户将湿膜安装拆卸于净化腔内,通过磁吸方式提高湿膜与第三滑槽的装配稳定性,保证整机装配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效喷淋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效喷淋净化装置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效喷淋净化装置中第三滑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喷淋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腔100,净化腔100的下部连通设置进气管200,净化腔100的顶部连通设置出气管300,净化腔100内还设置有净化组件400和喷淋组件500。其中,进气管200包括进气主路210和多个并行布设且连通进气主路210的进气支路220,进气支路220连通于净化腔100内,多个进气支路220沿净化腔100的高度方向(参考图2中a向所示)所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净化腔100内且位于净化组件400的下方设置离心风扇120,由离心风扇120推动废气向上方运动以充分与净化组件400相接触。

废气在本发明申请所提供的高效喷淋净化装置内的处理路径为:废气经进气管200的进气支路220流入至净化腔100内并经由净化组件400净化作用后由出气管300排放,由喷淋组件500对净化组件400进行喷淋加湿,以使净化组件400内填充净化液。

为提高废气净化处理效果,将废气进行多维分层进行喷淋净化处理,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多个进气支路220沿净化腔100的高度方向所间隔设置,将废气由多个进气支路220所分别输送,以使废气在净化器100不同高度方向上进行输送,与多个间隔设置的进气支路220相对应,多个净化组件400包括沿净化腔100的高度方向(参考图1中a向所示)所设置,具体地,净化组件400包括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呈“v”型布设且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的夹角为60°,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夹设所形成的开口腔430朝向于净化腔100的侧部;

开口腔430与进气支路220相连通,经由进气支路220所输送的气流进入至开口腔430内与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相接触,并由出气管300所排出,所设置呈60°夹角布设的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可保证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之间的抵接支撑力,提高呈斜向布设于净化腔100内的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装配稳定性,与水平布设相比,斜向布设的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可提高与废气的净化接触面积,提高净化效果和效率,在限定净化腔100内宽度尺寸的情况下,以此可提高废气的净化净化效果。

呈“v”型布设的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夹设所形成的开口腔430,开口腔430朝向于净化腔100的侧部,开口腔430与进气支路220相连通,经由进气支路220所输送的气流进入至开口腔430内与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相接触,也就是说,经由进气支路220所输送的进气排放至净化腔100内且处于开口腔430内,进气与朝向其进入方向的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进行净化接触,实现对进气的二次净化,v型布设的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可提高与进气的净化面积,提高二次净化效果。

由喷淋组件500将净化液喷淋于净化组件400上,其中,喷淋组件500包括储液腔510和多个与储液腔510连通设置的喷淋管520,净化腔100的外壁上设置托板110,储液腔510固定设置于托板110上,储液腔510用于存储净化液,喷淋管520设置于净化腔100内且沿朝向于净化腔100的底部所倾斜设置,喷淋管520上设置多个筛孔521,存储于储液腔510内的净化液在喷淋管520导向下并依靠重力作用运动并经由筛孔521并落入至净化组件400上,其中,筛孔521朝向于净化组件400所开设,且喷淋管520位于净化组件400的上方。

为提高净化组件在净化腔100内的装配便利性,净化腔100内的侧部设置多个第一滑槽610和第二滑槽620,净化腔100内的底部设置多个第三滑槽630,第三滑槽630内设置第一磁条631,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的端部设置第二磁条632,第一磁条631与第二磁条632磁性相反,以使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磁吸于第三滑槽630内,提高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在第三滑槽630内装配稳定性。

第一滑槽610和第二滑槽620的宽度尺寸相同,第三滑槽630的宽度尺寸至少大于第一滑槽610的宽度尺寸的2倍,其中,第三滑槽630内用于装配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的底部,第一滑槽610用于装配第一湿膜410的顶部,第二滑槽620用于装配第二湿膜420的顶部。进一步地,第一湿膜410和第二湿膜420的侧部设置拉手44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喷淋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腔、净化组件和喷淋组件,净化腔内连通设置进气管和出气管,由进气管所排出的气流经净化组件进入出气管,喷淋组件包括储液腔和多个与储液腔连通设置的喷淋管,喷淋管沿朝向于净化腔的底部所倾斜设置,喷淋管上设置多个筛孔,净化液在喷淋管导向下所运动并经筛孔落入至净化组件上,进气管包括相连通的进气主路和多个并行布设的进气支路,净化组件包括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呈“v”型布设且所形成的开口腔朝向于净化腔的侧部,进气支路所输送的气流进入至开口腔内与第一湿膜和第二湿膜相接触,由多个沿高度方向所间隔布设的进气支路将气流分层输送至与其对应的多个净化组件内所形成的开口腔内,实现对废气的多维分层喷淋净化处理,提高喷淋净化效果,且“v”型布设的湿膜所形成的开口腔可提高废气与湿膜接触面积,提高净化效率,净化腔内设置滑槽,方便用户将湿膜安装拆卸于净化腔内,通过磁吸方式提高湿膜与第三滑槽的装配稳定性,保证整机装配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路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