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尘功能的进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8770发布日期:2020-09-11 21:3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尘功能的进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尘机械结构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防尘功能的进料结构。



背景技术:

氢氧化铝是用量最大和应用最广的无机阻燃添加剂,它不仅能作为阻燃剂不仅能阻燃,还可以防止发烟、不产生滴下物、不产生有毒气体,应用范围广,市场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作为无机阻燃添加剂的氢氧化铝要求呈325目至1500目的粉尘状,所以需要对氢氧化铝的原料进行物理磨料,即原料按生产工艺要求将原料送至冲击磨机内进行磨料,达到粒径分级要求后进入混合整形机进行配料混合整形后得到成品。

在进行原料的投放时,多在卸料口处进行人工拆卸装有原料的袋体进行投料,由于原料处于干燥状态,且原料中含有大量的大颗粒粉尘,原料中的部分粉尘会在周围气流的影响下四处飞散,导致投料口处的原料粉尘量较大,会导致加工环境的空气质量差,会严重影响到加工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能对卸料口处进行吸尘处理的进料结构,以快速的对卸料口处的原料粉尘进行吸收,减少原料粉尘的溢出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具有防尘功能的进料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进料筒,进料筒的上端设有进口,进料筒的下端设有出口,进料筒竖直同轴安装在卸料口处,出口小于等于卸料口;进料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吸尘孔,吸尘孔连通有吸尘单元。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将装有原料的袋体移动至进料筒内,袋体的下端依次穿过进料口和卸料口进入到冲击磨机内,实现原料的投放,此过程中进料筒的设置增加了卸料口距离人体的距离,能够有效减少原料粉尘的溢出量;同时部分原料粉尘从卸料口处进入到进料筒内时,进料筒侧壁上的吸尘孔能与吸尘单元配合,对位于进料筒内的原料粉尘进行抽吸,能够有效的减少原料粉尘从进料筒的进口处溢出的原料粉尘量,能够让加工环境的空气质量保持较高的状态,减小了原料粉尘对加工人员健康的影响。

进一步,吸尘单元包括吸尘环、连通管和负压泵,吸尘环同轴固定安装在进料筒的外表面上,吸尘环内设有与若干吸尘孔连通的吸尘腔,连通管的一端穿过吸尘环与吸尘腔连通,连通管的另一端与负压泵连通。

在进行投料时,开启负压泵,负压泵让连通管、吸尘腔和吸尘孔内依次产生负压,当原料粉尘进入到进料筒内时,吸尘孔能对位于进料筒内的原料粉尘进行抽吸,原料粉尘会快速的进入到吸尘腔和连通管内,避免原料粉尘从进料筒的进口处溢出。

进一步,进料筒的底部上铰接有可封堵出口的挡板。

挡板与进料筒的底部铰接,当装有原料的袋体压迫在挡板上时,挡板会绕与进料筒底部的铰接处向下转动,进而将出口打开,便于袋体的下端进入到冲击磨机内进行卸料,卸料时挡板与袋体贴合,卸料时产生的部分原料粉尘会被挡板阻挡,避免部分原料粉尘进入到进料筒内;在卸料完成后,取出进料筒中的袋体时,挡板会绕与进料筒底部的铰接处向上转动,挡板再次将出口封堵,使得位于冲击磨机内的原料粉尘被密封在冲击磨机内,减少进料筒内原料粉尘量,降低吸尘孔对原料粉尘的吸附压力。

进一步,挡板呈圆形板状,进料筒的下端面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挡板接触,挡板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出口的面积,挡板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等于卸料口的面积。

挡板安装在安装槽内,便于挡板相对安装槽转动,同时通过上述设置,保证了挡板既能对出口进行封堵,又不会受到卸料口大小的限制,便于让挡板正常的翻转。

进一步,还包括转杆和扭簧,扭簧同轴转动设置在转杆上,转杆水平穿过安装槽并与进料筒固定连接,挡板转动安装在转杆上,扭簧的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进料筒固定连接。

在转杆和扭簧的作用下,挡板受到袋体和原料向下的压力作用时,能够稳定的绕转杆转动,同时扭簧产生形变蓄能;当挡板不再受到袋体的压力作用时,扭簧能够释放弹性势能,推动挡板回到与出口处相抵的位置,能够实现挡板自动回位,且提高了挡板对出口处封堵的及时性。

进一步,进料筒的进口处设有环状的阻隔板,阻隔板的外圈与进料筒的侧壁固定连接。

阻隔板的设置能够减小进口处的直径,当原料粉尘飘散至进口处时,阻隔板能对大部分原料粉尘进行阻挡,使得原料粉尘位于进料筒内,便于吸尘单元对进料筒内的原料粉尘进行抽吸。

进一步,阻隔板上设有“l”型的滑槽,滑槽水平设置的一端与阻隔板的圆心处相对,滑槽内水平滑动设置有“l”型的插杆。

沿阻隔板的径向水平推动“l”型插杆的上端,插杆水平设置的端部向阻隔板的圆心处移动,其端部插入到袋体内,进而将装有原料的袋体固定在阻隔板处,此时无需人工对装有原料的袋体进行支撑,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插杆水平设置的一端呈针尖状。

通过上述设置,插杆水平设置的一端能够更轻易的插入到袋体内,能够更快速和方便的对袋体进行固定。

进一步,滑槽和插杆的数量均为二,且两个滑槽沿进料筒的竖直轴线对称设置。

当两个插杆均插入到袋体内时,两个插杆对称插入到袋体内,能够平衡的对袋体进行支撑,更便于袋体内的原料进入到冲击磨机内。

进一步,插杆水平设置的一端与阻隔板圆心处的距离小于等于阻隔板直径长度的三分之一。

通过上述设置,插杆水平插入到袋体内时,插杆能够准确的插入到袋体的中部处,能够进一步给装有原料的袋体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具有防尘功能的进料结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具有防尘功能的进料结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冲击磨机10、卸料口101、进料筒20、进口201、出口203、安装槽204、转杆205、扭簧206、挡板207、吸尘孔208、吸尘环30、连通管301、吸尘腔302、阻隔板40、滑槽401、插杆402。

实施例1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具有防尘功能的进料结构,包括吸尘单元、转杆205、扭簧206、挡板207以及竖直设置的进料筒20,进料筒20的上端设有进口201,进料筒20的下端设有出口203,进料筒20竖直同轴安装在卸料口101处,出口203小于卸料口101。

如图1所示,进料筒20的下端面上设有圆形的安装槽204,安装槽204与进料筒20同轴设置,挡板207通过转杆205和扭簧206安装在安装槽204内,转杆205的一端水平依次穿过进料筒20和挡板207并与进料筒20转动连接;扭簧206同轴转动设置在转杆205上,转杆205水平穿过安装槽204并与进料筒20焊接,挡板207转动安装在转杆205上,扭簧206的一端与挡板207焊接,扭簧206的另一端与进料筒20焊接;挡板207呈圆形板状,挡板207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出口203的面积,挡板207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等于卸料口101的面积。

如图1所示,吸尘单元包括吸尘环30、连通管301和负压泵(未画出),吸尘环30同轴固定安装在进料筒20的外表面上,进料筒20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吸尘孔208,吸尘环30内设有与若干吸尘孔208连通的吸尘腔302,如图2所示,连通管301的下端穿过吸尘环30与吸尘腔302连通,连通管301的上端与负压泵连通,且连通管301与吸尘环30密封连接。

此外,进料筒20的进口201处设有环状的阻隔板40,阻隔板40的外圈与进料筒20的侧壁焊接。

本实施例中的具有防尘功能的进料结构在使用时,开启负压泵,然后将装有原料的袋体穿过阻隔板40的圆心处与挡板207接触,袋体内原料的重力作用到挡板207上,挡板207绕扭簧206和转杆205转动,挡板207向卸料口101处转动,扭簧206扭转蓄能,使得出口203被打开,袋体的下端进入到冲击磨机10内,袋体内的原料直接进入到冲击磨机10内,原料进入到冲击磨机10内时,挡板207能对飘散的原料粉尘进行初步阻挡。

待袋体内的原料均排入到冲击磨机10内后,然后向上取出袋体,此时扭簧206的弹性势能释放,扭簧206带动挡板207转动至原位,使得挡板207恢复至水平状态,挡板207与出口203进行封堵,降低冲击磨机10内的原料粉尘进入到进料筒20内的量;此时袋体上还粘附有原料粉尘,当取出进料筒20内的袋体时,原料粉尘会进入到进料筒20,与此同时负压泵能让吸尘环30、连通管301和吸附孔内均产生负压,原料粉尘会被吸尘孔208处的负压抽吸至吸尘环30内,实现对原料粉尘的抽吸;同时阻隔板40能对进料筒20内的原料粉尘进行阻隔,有效的减少了原料粉尘的溢出量,保证加工环节的清洁。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基本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阻隔板40上设有“l”型的滑槽401,滑槽401水平设置的一端与阻隔板40的圆心处相对,滑槽401内水平滑动设置有“l”型的插杆402;插杆402水平设置的一端呈针尖状,插杆402水平设置的一端与阻隔板40圆心处的距离等于阻隔板40直径长度的三分之一。

此外,滑槽401和插杆402的数量均为二,且两个滑槽401沿进料筒20的竖直轴线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具有防尘功能的进料结构在使用时与实施例1相比有如下不同之处,将装有原料的袋体放入到进料筒20和冲击磨机10内后,袋体的上端位于阻隔板40处,此时水平推动两个“l”型插杆402的上端,两个插杆402的针尖端插入到袋体内,进而将装有原料的袋体固定在阻隔板40处,此时无需人工对装有原料的袋体进行支撑,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便于快速的拍打袋体,让袋体内的原料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冲击磨机10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