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混合整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4399发布日期:2020-09-11 21:26阅读:65来源:国知局
高速混合整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申请属于物料混合整形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速混合整形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些粉体原料为了改善其性能,通常需要对粉体原料进行粉碎、筛分、整形等步骤,而整形处理对改善粉体原料的性能,改善粉体原料的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整形过程中重要的步骤就是对粉体原料进行搅拌,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整形机,通常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自转对粉体原料进行简单的搅动,这样只能实现对粉体原料粗略的搅拌,不能对粉体原料形成均匀的搅拌效果,导致粉体原料整形不均匀,进而造成粉体原料的形状、颗粒大小等不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混合整形机,旨在能够对粉体原料进行均匀搅拌研磨,提高粉体原料的品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

高速混合整形机,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上部连通有进料口,所述混料筒下部连通有出料口,所述混料筒的顶端连接有内齿圈,所述混料筒内同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端伸出所述混料筒的顶部,所述固定轴上部同轴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内齿圈之间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均与所述内齿圈和主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位于混料筒内,还包括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驱动单元。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内齿圈和主动齿轮之间设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将驱动从动齿轮同时与内齿圈和主动齿轮产生啮合运动,从动齿轮将沿着内齿圈周向转动,同时,从动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搅拌轴同步转动,从而使得搅拌轴沿着混料筒的周向对混料筒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本技术方案中采用驱动搅拌轴沿混料筒周向转动来对原料进行搅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自转从而实现搅拌效果,本技术方案中的搅拌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搅拌的力度,能够与混料筒内的原料搅动面积增大,进而使混料筒内的原料被搅拌得更加均匀,提高了对原料的整形效果。

2)另外,本技术方案中从动齿轮在沿着内齿圈进行周向转动的过程中,从动齿轮自身还在进行自转,这样使得从动齿轮带动搅拌轴在混料筒内既公转又自转,从而能够对混料筒内的原料进行更加彻底的搅拌,对混料筒内原料的翻动和搅拌效果更好,进而提高了对原料的均匀搅拌,以及提高了对原料的整形效果和提高了原料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固定轴上部同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混料筒的顶端开设有圆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圆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环形滑槽,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滑槽周向滑动配合。

本技术方案中支撑板与圆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的环形滑槽能够对搅拌轴和从动齿轮的转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搅拌轴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的从动齿轮分别与多个所述的搅拌轴同轴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的从动齿轮沿主动齿轮的周向均匀分布。

如此设置,多个搅拌轴能够同时对混料筒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提高对原料的搅拌效果,使原料被搅拌得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搅拌轴的底端位于所述混料筒的下部。

如此设置,能够使搅拌轴对混料筒内原料的搅动面积更大,从而使搅拌轴对原料的接触更加充分,能够提高搅拌效果。

进一步,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单元。

搅拌单元的设置能够增强对原料的混合力度,从而能够对原料起到更加均匀的搅拌效果。

进一步,所述搅拌单元设有多层,多层所述的搅拌单元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间隔分布。

由于混料筒具有一定的高度,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层搅拌单元能够更加充分的与混料筒上部、中部以及下部的原料进行充分的搅动,从而提高搅拌效率以及提高搅拌的均匀度。

进一步,所述搅拌单元均包括多个搅拌杆,多个所述的搅拌杆沿搅拌轴的周向均匀分布。

本技术方案中多个搅拌杆的设置能够提高搅拌轴对原料的搅动程度,且能够使原料被搅拌得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固定轴的上部同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转动筒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转动筒转动。

本技术方案转动筒能够起到安装主动齿轮的效果,并且转动筒便于与驱动单元连接,使驱动单元驱动转动筒转动,从而使转动筒带动主动齿轮产生转动。

进一步,所述混料筒的顶端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在所述内齿圈外侧,且所述转动筒的顶端穿出所述防护罩的顶部。

本技术方案中防护罩的设置能够对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以及内齿圈起到遮挡和保护的作用,同时对混料筒起到封闭的作用,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混料筒而影响原料的品质,同时避免外界的杂质和灰尘粘附在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内齿圈而影响各个运动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

进一步,所述进料口呈漏斗状,且所述进料口的轴线与所述混料筒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夹角为30-60°。

如此设置,进料口呈漏斗状,这样的设置使得进料口的入口端呈扩口状,便于向混料筒内进料,而进料口与混料筒之间具有夹角,这样的设置便于工人向进料口处倾倒原料,本技术方案中进料口的设置使进料的过程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速混合整形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速混合整形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速混合整形机实施例一中拆掉混料筒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速混合整形机实施例二中拆掉混料筒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高速混合整形机实施例二中在混料筒顶端罩上防护罩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混料筒1、进料口2、出料口3、防护罩4、内齿圈5、主动齿轮6、固定轴7、从动齿轮8、搅拌轴9、支撑板10、搅拌杆11、转动筒12、轴承13、滑槽14。

实施例一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高速混合整形机,包括混料筒1,混料筒1呈圆柱筒状结构,混料筒1的顶端开设有圆孔,该圆孔与混料筒1同轴设置,且圆孔为通孔结构。

混料筒1上部连通有进料口2,进料口2呈漏斗状,且进料口2的轴线与混料筒1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夹角为30-60°,本实施例中的进料口2的轴线与混料筒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混料筒1下部连通有出料口3,出料口3远离混料筒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图中未示出),密封盖将出料口3进行封闭,避免混料筒1内的原料泄漏。

混料筒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内齿圈5,内齿圈5呈环状,内齿圈5与混料筒1同轴设置,且内齿圈5的内径大于圆孔的直径,从而使圆孔位于内齿圈5内。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混料筒1内同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7,固定轴7的底端与混料筒1的底壁焊接固定,固定轴7的顶端伸出混料筒1的顶部,且固定轴7上部同轴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6,本实施例中固定轴7与主动齿轮6通过键与键槽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固定轴7的上部同轴焊接固定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呈圆形板状结构,且支撑板10的顶端与混料筒1的顶端平齐,支撑板10的直径小于圆孔的直径,这样使得支撑板10与圆孔的孔壁之间形成一圈环形的滑槽14。

结合图1所示,主动齿轮6位于支撑板10上方,且主动齿轮6与内齿圈5之间设有四个从动齿轮8,四个从动齿轮8均与内齿圈5和主动齿轮6相互啮合,且四个从动齿轮8均同轴焊接固定有搅拌轴9,搅拌轴9位于滑槽14内且与滑槽14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实现搅拌轴9与滑槽14周向滑动配合。

结合图3所示,搅拌轴9的底端位于混料筒1内,且搅拌轴9的底端位于混料筒1的下部。固定轴7的上部同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筒12,转动筒12呈圆柱筒状,且转动筒12的顶端为封闭端,转动筒12的底端为敞口端,转动筒12罩在固定轴7的上部,且转动筒12与固定轴7之间通过轴承13转动连接。主动齿轮6的轴孔孔壁与转动筒12的外侧壁同轴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高速混合整形机还包括驱动主动齿轮6转动的驱动单元,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为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筒12同轴焊接固定,电机带动转动筒12沿固定轴7的轴向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齿轮6转动。

结合图4所示,搅拌轴9的下部均焊接固定有搅拌单元,本实施例中的搅拌单元包括四个搅拌杆11,四个搅拌杆11沿搅拌轴9的周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的搅拌杆11呈梯形板状结构,这样能够增强对原料的搅拌力度。

使用时,从进料口2处向混料筒1内加入原料,然后驱动电机,使电机带动转动筒12绕着固定轴7转动,从而使转动筒12带动主动齿轮6转动,主动齿轮6转动的过程中,将驱动从动齿轮8同时与主动齿轮6以及内齿圈5啮合,这样使得从动齿轮8沿着内齿圈5的周向转动,同时从动齿轮8还将沿其轴向自转,从动齿轮8的周向转动以及自转,将带动与从动齿轮8固定连接的搅拌轴9同时进行周向转动和自转,搅拌轴9在转动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混料筒1内的原料进行搅拌。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高速混合整形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每一个搅拌轴9上的搅拌单元均设有多层,多层搅拌单元沿搅拌轴9的轴向间隔分布,每一层搅拌单元均包括四个搅拌杆11。

结合图6所示,混料筒1的顶端连接有防护罩4,本实施例中的防护罩4呈圆柱筒状结构,且防护罩4的底端为敞口端,防护罩4的顶端为封闭端,防护罩4的内径大于内齿圈5的外径,从而能够使防护罩4罩在内齿圈5外侧,且防护罩4的底端通过螺栓与混料筒1的顶端固定连接。转动筒12的顶端穿出防护罩4的顶部,且转动筒12与防护罩4间隙配合,这样能够使转动筒12与防护罩4之间产生转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层搅拌单元,能够对混料筒1内的原料进行更充分的搅拌,使混料筒1的上部、中部以及下部均能够受到搅拌杆11对原料的翻动和搅动,从而提高了对混料筒1内的各部分原料搅拌研磨的均匀度,并提高了对原料的整形效果,提高原料的质量。

而本实施例中的防护罩4能够避免外界的杂质、灰尘进入混料筒1内而掺杂在原料中影响原料的质量,同时还能够避免外界的杂质、灰尘粘附在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8上而影响从动齿轮8与主动齿轮6以及从动齿轮8与内齿圈5之间的正常配合,从而能够提高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8以及内齿圈5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