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流体喷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5912发布日期:2020-10-31 09:5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流体喷射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流体喷射器通常用于各种应用中,以使流体材料破碎或雾化,从而以期望的喷射方式输送。一些示例性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将诸如涂料的涂层材料施加到基板。



技术实现要素:

示例性便携式流体喷射系统包括手持式流体喷射器。手持式流体喷射器包括:被配置成存储流体的流体贮存器;被配置成将流体从流体贮存器泵送到手持式流体喷射器的出口的泵、和手柄。手持式流体喷射器包括邻近手柄的第一触发器,该第一触发器被配置成控制到出口的流体流。便携式流体喷射系统包括流体软管和流体喷枪,所述流体软管具有联接机构,该联接机构被配置成邻近出口以能够移除的方式联接到手持式流体喷射器。流体喷枪包括:被配置成联接到流体软管并从手持式流体喷射器接收流体的枪入口、被配置成以喷射模式排出流体的枪出口、和被配置成控制到枪出口的流体流的第二触发器。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简化形式介绍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并非旨在描述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每个公开的实施例或每种实施方式,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随着该描述的进行,许多其它新颖的优点、特征和关系将变得显而易见。随后的附图和描述更具体地举例说明了示意性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重力进给式流体喷射器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重力进给式流体喷射器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便携式料斗式流体喷射器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抽吸进给式流体喷射器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筒式进给流体喷射器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示例性筒式进给流体喷射器的截面图;

图7是图5中所示的示例性流体喷射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用于流体喷射器的蓄能器和流体腔室组件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

图9是用于便携式流体喷射器的马达系统的一个示例的分解图;

图10a是用于流体喷射器的筒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

图10b是用于流体喷射器的筒的截面图。

图10c是示例性出口偏移装置的透视图;

图10d是筒壳体内的出口偏移装置的透视图;

图10e是示例性筒的截面图;

图11是用于流体喷射器的筒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12a是表示填充筒的示例性方法的示意图;

图12b是示出了从筒清除空气的示例性方法的示意图;

图13a至图13b是填充筒的示例性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示例性筒进给流体喷射器的透视图;

图15是示出示例性筒式进给流体喷射器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示例性筒式进给流体喷射器的侧视图;

图17是示出示例性流体存储装置的截面图;

图18a至图18b是示出示例性流体存储装置和喷射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19是示出示例性流体喷射器的侧视图;

图20是示出示例性针阀和蓄能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21是示出示例性筒和喷射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22是示出示例性喷射器的部件图;

图23是示出示例性喷射器的部件图;

图24是示出示例性筒的截面图;

图25a是示出示例性流体泵的局部透明视图;

图25b是示出示例性流体泵的截面图;以及

图26a和图26b是示出示例性流体泵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些流体喷射应用会限制大型流体喷射器系统的使用。例如,该应用可能要求使用者在有限的空间内在脚手架、梯子或剪刀式升降机上操作。因此,较小的便携式流体喷射器对于这些情况是理想的。当前,便携式流体喷射器是可用的并且具有一些局限性。例如,便携式流体喷射器通常具有小的流体容器,例如一夸脱杯,这需要频繁且有时是困难的或繁琐的重新填充过程。

图1是重力进给式涂料喷射器1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流体喷射器1包括杯状件2,该杯状件2存储要被喷射的流体(例如涂料)。流体喷射器1还包括电池,该电池为马达提供能量,该马达通过出口4泵送流体以施加到表面。重力进给式喷射器1的一个限制是在附图标记6处表示的有效喷射角度。“喷射角度”是指使用者可以定向出口4的轴线3以有效地喷射流体的范围。由于流体依靠重力来进给,因此喷射角度6受到限制。图1中所示的喷射器的另一个限制是杯状件2位于手柄5的前方,因此使用者的手也是如此。因此,当杯状件2装满时,该位置会使喷射器感到沉重且不平衡。

图2是另一个示例性重力进给涂料喷射器7的示意图。图2的喷射器7与图1中的重力进给式涂料喷射器1的喷射器相似,即由于重力进给,喷射器7也在喷射角度12方面受到限制。然而,喷射器7的杯状件8位于手柄11的上方并且部分地位于手柄11的后面,这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改善的平衡。

图3是使用料斗16的示例性便携式流体喷射器系统13的示意图。该便携式流体喷射器系统13包括施加器14、鞭或软管15和料斗16。该设计使用料斗16中的泵来解决与重力进给式喷射器相关联的喷射角度问题。在本示例中,料斗16由使用者以肩包的形式携带,然而,料斗16可以由使用者以背包或其它形式携带。由于料斗16及其相应的部件(电池、泵、流体贮存器等)远离施加器14和使用者的手定位,因此与握持施加器14相关联的手的疲劳较少。同样,将料斗16安装在背部或肩部允许使用者持有更大量的流体、更大的泵和/或更大的电池等。

图4是示例性抽吸进给式流体喷射器18的示意图。图4的喷射器18包括出口19、杯状件20和电池21。喷射器18是抽吸进给的,并且因此具有稳健的喷射角度22,该稳健的喷射角度解决了由于喷射器18采用的柔性拾取管而引起的与某些重力进给式喷射器相关联的问题。但是,喷射器18具有位于使用者的手前面的杯状件20,当杯状件20装满时,该杯状件会使枪不平衡并导致使用者的手疲劳。而且,需要拧开杯状件20并将杯状件20从枪上移除以进行填充,这会使抽吸管暴露,并经常滴落流体。填充杯状件20涉及将流体倒入杯状件20中,这对于使用者而言也可能是凌乱且麻烦的。

图5是示例性筒式进给流体喷射器24的示意图。喷射器24包括出口26、筒25和电池28。筒25的位置和形状被设置成使喷射器24在使用者手中保持平衡。与重力进给式喷射器相比,喷射器24使用抽吸力、重力或其组合来从筒25中抽出流体并改善喷射角度。替代地或另外地,例如由筒25中的通过由弹簧或其它方式被向前推动的柱塞对筒25中的流体加压,以改善喷射角度。喷射器24还包括泵起动按钮,该泵起动按钮用于通过按压泵起动按钮27来启动泵,这将流体从筒推向泵。在另一个示例中,喷射器24的泵通过重力被起动。如图所示,喷射器24在任何方向上均具有喷射角度30,这是因为无论喷射器24的取向如何,筒25中的柱塞都会将流体推向泵和出口。喷射器24是无空气喷射器,所述无空气喷射器是在没有空气协助雾化的情况下将流体排出成雾化喷射模式的喷射器(例如,流体在压力下被泵送通过出口26,并且几乎没有空气被泵送通过出口26或邻近出口26的单独的空气出口)。

另外,由于喷射器24的各个部件的位置,重心29大约位于手柄上或手柄附近,这使喷射器24在使用者手中保持平衡。例如,内部马达、筒25的一部分、电池28等位于手柄的后方,并且所述部件由位于手柄的前面的筒25的另一部分、内部流体泵、内部蓄能器、出口26等平衡。

图6是示例性筒式进给流体喷射器31的截面图。筒式进给流体喷射器31是手持式便携喷射器。例如,喷射器31的部件被容纳在便携式壳体内或联接到壳体,使得握持壳体的使用者支撑整个喷射器31。如图所示,喷射器31包括介质贮存器36、马达42、往复运动机构51、电池44、蓄能器34、出口32、阀33和泵38。电池44给马达42提供动力,该马达42通过往复运动机构(未示出)驱动泵38。泵38将液体从介质贮存器36(在本例中为筒)输送到阀33,该阀由触发器47操作(打开/关闭)。当阀33打开时,流体流动到出口32并作为喷射模式被排出。当泵38处于收回状态时,蓄能器34操作以在阀33和出口32处维持相对恒定的压力,从而减少了上述脉动压力的问题。

喷射器31还包括再填充盖48、再填充端口49和再填充腔50。可以移除再填充盖48以露出再填充端口49,该再填充端口49通过再填充腔50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联接到筒36。再填充端口49和再填充腔50允许再填充筒36,而无需从喷射器31移除筒36。图12和图13示出了在不从喷射器31移除筒36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这里使用的筒的再填充的示例。例如,在移除再填充盖48之后,可以将拾取组件插入到再填充端口49中。拾取组件通过可以插入到流体源的拾取管有效地延伸再填充腔50。然后可以向后推动筒36内的柱塞,从而产生真空,并且来自流体源的流体通过拾取组件被抽吸到筒36中。

图7是图6中所示的示例性流体喷射器31的示意性框图。流体喷射器31包括阀33、蓄能器34、泄压装置35、入口阀37、出口阀39、压力控制器45、泵38、流体/介质贮存器36、电池44、马达42和通断开关43。通断开关43控制马达42的操作,例如马达42是否从电池44接收电力。当马达42接收电力时,马达42驱动泵38,泵38将流体从介质贮存器36泵送到枪阀33。使用者通过触发器47控制枪阀33。当阀33处于打开位置时,流体被排出通过出口32。

在所示的示例中,泵38是具有在泵室内往复运动的活塞的单活塞泵。活塞泵通过使活塞在驱动状态(由箭头40表示)和收回状态(由箭头41表示)之间交替来操作。当处于驱动状态时,泵38的活塞沿朝向枪阀33的路径推动流体。当处于驱动状态时,入口阀37防止流体被泵回到介质贮存器36中,并且出口阀39允许流体朝向枪阀33流动。当活塞处于收回状态时,出口阀39防止泵38的活塞在流体路径中向后拉动流体,而入口阀37允许流体被从介质贮存器36中拉入到泵38中。通常与该配置相关联的一个问题是脉动压力,当泵在驱动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交替变化时,脉动压力会导致较高(和较低)的压力峰值。为了减轻这些压力峰值,在泵处于收回状态时,使用蓄能器34来供应压力。

图8是喷射器31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当泵38的活塞主动推动流体时,流体被泵送到流体路径53中,并且也被泵送到与蓄能器56相关联的流体腔室54中。当流体被泵送到流体腔室54中时,势能被存储。当活塞处于收回状态时,势能被释放,这迫使流体腔室54中的流体朝向出口59回到流体路径53中,从而减轻了流体路径53中的压降。

在所示的示例中,蓄能器56包括流体腔室54、柔韧壁57和填充有诸如氮气的可压缩气体的加压腔室55。当流体被泵送到流体腔室54中时,加压腔室55通过柔韧壁57的位移而被压缩。柔韧壁57的这种位移和加压腔室55的压缩存储势能,当活塞处于收回状态时,所述势能被释放。

在另一个示例中,蓄能器56包括联接到柔韧壁57的流体腔室54。流体进入流体腔室54导致柔韧壁57的膨胀。柔韧壁57的这种膨胀存储势能,当活塞处于收回状态时,所述势能被释放。(例如,壁在势能存储期间会膨胀,而在能量释放期间会返回其未膨胀状态)。

在另一个示例中,势能通过弹簧、磁体或其它偏压力被存储。在另一个示例中,活塞蓄能器包括流体腔室、可移动活塞和加压气体腔室。在该示例中,活塞代替柔韧壁57将流体腔室和气体腔室间隔开。

图9是用于便携式流体喷射器的马达组件60的一个示例的分解图。马达组件60包括马达61、齿轮62、壳体65、滚针轴承66、销63和轭64。马达61附接到壳体65,该壳体65保持齿轮62并确保马达61保持与齿轮62可操作地接触。齿轮6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联接到滚针轴承66以减小摩擦。齿轮62还将销63保持在非中心位置处。随着齿轮62旋转,销63以给定的半径围绕中心旋转。销63接触轭64中的狭槽,该狭槽线性地来回驱动轭64。轭64以能够操作的方式联接到泵(未示出)以将流体泵送到出口和/或将流体泵送到流体贮存器。

图10a是用于流体喷射器(例如图5-7中所示的喷射器)的筒70-1的截面图。筒70-1包括壳体71-1、柱塞72-1、端盖73-1、手柄74-1、密封件75-1和阀76-1。壳体71-1具有中空内部部分79-1,该中空内部部分79-1容纳要被施加的流体。柱塞72-1被保持在中空内部部分79-1内,以将流体抽吸到壳体71-1的中空内部部分79-1中或将流体排出壳体71-1的中空内部部分79-1。柱塞72-1保持密封件75-1以保持与中空内部部分79-1接触,使得流体不会在柱塞72-1和壳体71-1之间流动。在所示的示例中,密封件75-1包括o形环。在其它示例中,密封件75-1可以集成到柱塞72-1中(例如,唇形密封件)。通过阀76-1将流体驱入到壳体71-1中或从壳体71-1中驱出(由于柱塞72-1的移动)。在一个示例中,阀76-1包括星形阀,该星形阀减少在装载或卸载筒70-1时的流体滴落。在另一个示例中,阀76-1广义上是指筒70-1内或筒70-1外的流体路径。阀76-1可以插入到过滤器78-1中,该过滤器78-1在流体进入喷射器之前过滤所述流体。

手柄74-1可以使用联接器77-1(诸如四分之一圈联接器)以能够移除的方式联接到柱塞72-1。如图所示,手柄74-1联接到柱塞72-1。可以旋转手柄74-1以释放联接器77-1,然后从壳体71-1移除移除所述手柄74-1。为了便于该旋转,手柄74-1可以在远离联接器77-1的端部上具有t形特征。端盖73-1是能够移除的,以用于拆卸和/或密封件润滑。在一些示例中,端盖73-1封闭中空内部部分79-1以免于大气,这可以允许压力供应在给定方向上偏置柱塞72-1(例如,可以产生真空以在抽吸方向上致动柱塞72-1,或者可以增加压力以使柱塞72-1朝向阀76-1偏置,这种端盖73-1参见图21。

在另一个示例中,容纳流体的中空内部部分可以被封闭在定位于流体和壳体壁之间的可折叠衬里(例如,聚合材料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内。

图10b是用于流体喷射器(例如,图5-7中所示的喷射器)的筒70-2的截面图。图10b中的筒70-2的一些部件与图10a中的一些部件相似或雷同,并且所述部件被类似地编号。筒70-2包括拾取组件91-2和出口偏移装置93-2。拾取组件91-2联接到筒70-2并从筒70-2的端部延伸,使得拾取组件91-2可以从源抽吸流体,且不需要将筒70-2的阀浸入流体中。

出口偏移装置93可以设置在壳体71-2中,以使筒的位于中心的入口/出口向筒70-2的一侧偏移。流体通过具有入口94和出口96的流体通道95流动通过出口偏移装置93。由出口偏移装置93产生的偏移可以用于分离壳体71-2内的空气和流体。例如,由于空气将在壳体71-2上升到流体上方,所以筒70-2可以如图所示被定向,这将空气放置在出口偏移装置93的入口94处并且沿排出方向驱动柱塞74-2将在排出流体之前先排出空气(例如,从壳体71-2清除空气)。相反地,当筒70-2被装载到喷射器中时反转筒70-2的取向会将入口94放置在壳体71-2的下侧,从而减少通过出口偏移装置93进行的空气排出,直到壳体71-2中的流体非常低。在喷射操作期间进入流体喷射器的空气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是因为所述空气可能会引起压力波动和/或影响喷射模式。

图10c是示例性出口偏移装置93的透视图。如图所示,入口94包括宽入口,该宽入口例如与壳体71-2的内部轮廓一致。这种形状和宽度可以允许更有效或完全地清除空气。与较窄或不同的形状相比,宽度和/或形状还可以在更多的取向上允许在流体流中的较少的空气流。在其它示例中,入口94可以更宽、更窄或被不同地成形。出口偏移装置93还包括出口96,通过该出口96流体被分配(或如果筒70-2正在抽吸流体,则通过该出口接收流体)。

图10d是筒壳体71-2内的出口偏移装置93的透视图。如图所示,筒70-2包括具有内表面1006和侧壁1008的前盖1000。出口偏移装置93联接到内表面1006,以在非中心点(例如入口94)处将流体引导进或引导出筒70-2。如图所示,入口94被设置成向外距内表面1006一距离并且横向地距侧壁1008一距离。入口94的这种取向有助于防止空气进入入口94,这是因为空气将往往会沿着内表面1006或侧壁1008行进。

由于入口94位于筒70-2的内部上并且在外部不可见,因此使用者可能难以以正确的方式定向筒。因此,可以在筒70-2的外部上设置取向标记。例如,顶部标记1002(例如,说明“顶部”的文本)位于筒70-2的顶部上,并且底部标记1004(例如,说明“底部”的文本)位于筒70-2的底部上。

图10e是替代的示例性筒70-3的截面图。如图所示,阀76-3从筒70-3的中心偏移。这种配置可以提供与关于出口偏移装置93所描述的那些益处类似的益处。例如,当被定向为向上方喷射时,空气将远离流体被输出的阀76-3而大致行进到区域97-1,这减少在喷射操作期间被流体施加器接收的空气。作为另一示例,当被定向成以一角度向上喷射时,空气将远离流体被输出的阀76-3而大致行进到区域97-2,这减少了在喷射操作期间由流体施加器接收的空气。

图11是用于流体喷射器的筒70-1的侧视图。筒70-1包括壳体71-1、柱塞72-1、阀盖81-1和端盖73-1。当不使用筒70-1时,阀盖可以将流体保持在壳体71-1中。这可以允许使用者一次携带多个筒70-1,并且快速地将所述筒换出来,且不会从筒泄漏流体。

图12a是表示填充筒的方法的示意图。为了填充筒80,筒80的阀84被放置到流体中。然后,使用手柄74,可以在抽吸方向上拉动柱塞72,这会在壳体71中产生真空,并将流体拉入到筒80中。为了从筒80排出液体,手柄82沿排出方向被推动。

清洁筒80的示例性方法是将阀84放置到清洁溶液中,并在抽吸方向和排出方向之间反复地前后移动手柄82。

图12b是示出了从筒清除空气的方法的示意图。为了从筒70-2清除空气,筒70-2可以如图所示被定向。这导致流体98如图所示沉降,并且空气99漂浮到筒70-2的顶部,在筒70-2的顶部处,空气99与出口偏移装置93的入口94对准。然后在沿排出方向上推动柱塞72-2时(例如,通过致动手柄74-2),空气99被排出。一旦流体98开始成为主要排出成分,由于空气99通常朝向入口94被向上偏置,因此使用者可以确定大部分空气99已经从筒70-2中排出。

图13a是示例性筒80正在被填充的示意图。图13a的筒80以与图12中的筒80类似的方式被类似地填充。然而,图13a中的筒80没有直接插入到流体中,而是筒80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联接到插入到流体中的拾取组件91。这样,筒80不会在阀84的边缘周围获得流体。

而且,拾取管91可以直接联接到流体喷射器。在一个示例中,拾取组件91将被联接到喷射器的再填充腔(例如,参见图7)。这将允许使用者从容器中抽取出流体并重新填充筒,而无需从喷射器移除筒80。如图所示,拾取组件91包括止回阀92。止回阀92允许流体通过拾取组件91被抽吸,但不允许流体从拾取组件91流出。止回阀92减少在再填充期间从拾取组件91的滴落。

图13b是示例性筒80在附接到图7的示例性施加器38时正在被填充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盖已经被移除并且拾取组件91已经被插入到再填充端口49中以形成从流体容器到筒80的流体路径。当筒80中的柱塞在抽吸位置被致动(例如,由使用者手动地用手柄致动柱塞,通过使流体泵自动地反转以在柱塞后面产生真空等)时,流体通过拾取组件91从流体源中被拉入到筒80中。在某些示例中,再填充端口49或再填充腔50包括止回阀,该止回阀减少或防止流体从再填充端口49被排出。

图14和图15分别是示出了示例性筒式进给流体喷射器100的透视图和侧视图。喷射器100包括筒102、电源开关104,电池106、出口组件103、压力管线110、起动器112和触发器114。电源开关104被致动以允许从电池106到喷射器100内的马达的电力。

触发器114致动以允许流体从筒102流动到出口组件103。例如,触发器114打开喷射器100内的阀(图14和图15中未显示)和/或启动对流体加压的泵。起动器112起动由马达驱动的泵,以将流体从筒102泵送到出口组件103。在一些示例中,起动器112也可以用于释放流体路径中的压力。

压力管线110对筒102的后部部分加压,以帮助将流体从筒102输送到出口组件103。例如,压力管线110可以将加压的空气输送到筒102中的柱塞后面的腔中,以使得加压空气迫使柱塞向前,这将流体推出筒102。压力管线110可以是柔性或刚性体。在一个示例中,压力管线110形成在喷射器100的主体中的通道中,该通道在将筒102或罐联接到施加器上时,与筒102或罐建立连接。

出口组件103包括安全特征105、联接器107和末端108。出口组件103以能够移除的方式联接到喷射器100。例如,如图所示,联接器10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致动以联接出口组件103或将出口组件103从喷射器100移除。在其它示例中,联接器107可以包括快速连接件或其它机构以将出口组件103联接到喷射器100。

图16是示出示例性罐式进给流体施加器200的侧视图。施加器200包括罐120、出口组件203、电池206、压力管线210和触发器214。在一个示例中,出口组件203、电池206、压力管线210和触发器214类似于图14中的出口组件103、电池106、压力管线110和触发器114。在此示例中,图14中的筒102已经被罐120取代。罐120可以提供与关于筒102所描述的功能相似的功能。

图17是罐120的截面图。罐120包括贮存器121、出口122、压力管线110、带123和压力入口125。贮存器121存储要被施加的流体。出口122允许流体流入或流出贮存器121。在一些示例中,出口122类似于以上关于图1-13中的各种筒所描述的出口。

压力管线110在压力入口125处联接到罐120。压力管线110向贮存器121提供压力,使得贮存器121中的流体被加压,这有助于流体通过出口122。例如,贮存器121中的流体可以位于衬里124中,并且当衬里124和贮存器121内部之间形成压力时,衬里会坍塌并迫使流体流出出口122。带123联接到罐120,以允许使用者无需动手即可携带罐120(以及可以联接到罐120的任何事物,例如施加器200)。

在一个示例中,施加器200可以在系绳鞭配置中使用。图18a、图18b和图19示出了系绳鞭配置和/或其部分的一个示例。如图18a所示,该组件包括施加器130、软管131和施加器200。施加器200将流体从罐120通过软管131泵送到施加器130。施加器130接收并施加存储在罐120中的流体。如图所示,出口组件103不联接到施加器200,而是软管131在出口联接机构处联接到施加器200。

图18b是示出了施加器200与软管131之间的示例性连接的局部截面图。软管131包括联接器132。联接器132可以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致动以将软管131联接到施加器200。例如,联接器132的螺纹可以接合施加器200的相应螺纹232。在另一个示例中,软管131可以具有联接器132,该联接器132包括联接至施加器200的快速释放机构或另一个机构。

软管131还包括销134,当软管131联接到施加器200时,销134打开施加器200的阀204。使施加器200的阀204保持打开,允许使用者通过致动与施加器130相关联的触发器(例如,触发器114),而不是施加器200的触发器(例如,触发器214),来控制流体流。在另一个示例中,控制流体流也可以涉及触发器或其它致动装置的不同组合。销134可以刚性地连接到软管131的一部分。例如,销可以被压配合、化学连接(例如,胶、环氧树脂等),或者被制造为软管131或联接器132的一部分。如图所示的销134是圆柱形销形状,但是,在其它示例中,销134也可以包括其它几何形状。

在一个示例中,施加器200的螺纹232(或替代的出口联接机构)可以能够互换地接收软管131或出口组件(例如出口组件203)。

图19是示出施加器130的侧视图。施加器130包括从中排出流体的末端108。施加器130还包括触发器114,该触发器114允许从软管131流到末端108的流体流。这只是一个示例,也可以使用其它施加器。

图20是示出示例性针阀和蓄能器组件的截面图。针阀和蓄能器组件与以上关于图6-8所描述的部件共享一些相似的部件。组件2000包括致动以打开阀304的触发器302。来自贮存器(例如,筒、罐等)的流体通过流体入口308被泵送到阀304中。当流体被泵送到阀304的内部中时,流体也被泵送到蓄能器306中,在蓄能器306处能量被存储。如上所述,当泵送流体通过进入流体入口308的泵处于收回状态时,蓄能器306释放存储的能量并维持或减少出口309处的流体压力的波动。

图21是示出示例性筒和喷射器组件的截面图。该组件包括筒352、柱塞353、压力管线354、压力入口355、泵356、端盖357、止转棒轭358和压力泵360。马达(未示出)驱动运动,该运动被止转棒轭358转化为往复运动。由止转棒轭350产生的往复运动可以驱动泵356和压力泵360。在其它示例中,止转棒轭350可以由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的另一机构代替。泵356将流体从筒352泵送到阀(诸如图20中的阀304)。压力泵360通过压力管线354将空气(或一些其它流体)通过端盖357中的压力入口355泵入到筒352的后部区域中,以协助柱塞353的移动。在一些示例中,压力入口355不是端盖357的一部分,并且以其他方式是筒352的一部分。

图22是示出示例性施加器400的部件视图。在图22中,流体施加器的主体的侧部部分已被移除以示出施加器400的内部部件。如图所示,马达402驱动止转棒轭404的运动。止转棒轭404将马达402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驱动泵406和压力泵408两者的往复运动。在其它示例中,止转棒轭404可以由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的另一机构代替。泵406将流体从筒410泵送到阀歧管407中。当泵406将流体泵送到阀歧管407中时,泵406还将流体泵送到蓄能器414中。无论泵406处于什么状态(例如,驱动状态或收回状态),蓄能器414均可以帮助稳定末端412处的压力。例如,蓄能器414具有存储能够的气囊或某种其它机构,当泵406处于收回状态时,所述能量可以被释放。触发器416被致动以打开阀歧管407中的阀并允许流体被排出通过末端412。

压力泵408由止转棒轭404驱动,并且将空气和一些其它流体泵送到筒410的后部隔室中,以帮助将流体输送到阀歧管407、蓄能器414和/或末端412。压力泵408有助于迫使流体进入筒410,这有助于克服柱塞410在筒410中的阻力,并且还向泵中添加了正压力,因此所述泵不依赖(或仅部分依赖)由泵406产生的真空来起动。压力泵408可以与筒、罐或其它贮存器一起使用。

图23是示出施加器400的部件视图。在图23的视图中,施加器主体的一部分已被移除以露出内部部件。图23中所示的部件与图22中所示的那些部件相似,并且所述部件被类似地编号。另外,如图23所示,电池420可以为马达402提供电源。在另一个示例中,电池420被另一个电源代替。例如,可以将电线插入到施加器400中以为施加器400的马达402和其它部件供电。

图24是筒410的截面图。筒410包括贮存器422、柱塞424、压力隔室426,并联接到供应管线409。供应管线409接收对压力隔室426加压的加压流体(例如,空气),并可以帮助将柱塞424沿箭头423所示的方向更深地推入到贮存器422中,这迫使流体从筒410的相对端出来(例如,进入到流体施加器400中以通过末端412被排出)。

图25a和图25b分别是气泵500的局部透明截面图。气泵500联接到驱动杆502并且由驱动杆502提供动力。驱动杆502可以联接到往复运动机构,例如止转棒轭404。驱动杆502联接到活塞504并驱动活塞504的运动。活塞504在壳体或缸筒507中的移位导致空气加压并将空气输送到压力管线510。

活塞504被配置成接收密封件506。当活塞504沿驱动方向移动时,密封件506在活塞504和缸筒507之间形成密封,使得通过压力管线510驱动空气。当活塞504沿收回方向移动时,密封件506放置在不连续部件505上,但对所述不连续部件进行密封。当活塞504收回时,不连续部件505允许空气填充缸筒507。在一个示例中,密封件506包括丁腈腈o形环。在其它示例中,密封件506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密封件和/或包括不同的材料。

当活塞504收回时,活塞504在缸筒507中产生真空。止回阀508帮助防止空气的回流(即从压力管线510到缸筒507的空气流)填充真空。由于止回阀508,真空被通过不连续部件505进入缸筒507的空气填充。

在一个示例中,缸筒507包括诸如乙缩醛的塑料,而活塞504包括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塑料。在其它示例中,缸筒507和活塞504也可以包括其它材料。

图26a是处于压缩或驱动状态下的气泵500的截面透视图。在此状态下,活塞504沿由箭头552所示的方向移动。同样,在此状态下,密封件506与活塞504的主体接触。密封件506在活塞503和缸筒507之间的这种接触产生了密封,使得空气不能沿箭头554所示的方向流动,而是空气沿箭头552所示的方向流动。

图26b是处于收回状态下的气泵500的截面透视图。在这种状态下,活塞504沿箭头554所示的方向移动。同样,在这种状态下,密封件506与活塞504的不连续部件505接触。由于不连续部件505是不连续的,因此不连续部件505允许空气通过不连续部件505中的腔进出空间520。在收回状态期间在空间520中接收的空气随后将沿箭头552所示的方向被迫离开空间520。

尽管本文描述的示例是在将涂料施加到表面的上下文中,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概念不限于这些特定应用。如本文所用,涂料包括由悬浮在液体介质中的色素或颜料组成的物质,以及不含色素或颜料的物质。涂料还可以包括制备性涂料,例如底漆,并且可以是不透明、透明或半透明的。一些特定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乳胶漆、油基漆、污渍、油漆、清漆、油墨等。

示例1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包括:

流体贮存器,所述流体贮存器被配置成存储流体;

泵,所述泵被配置成将所述流体从所述流体贮存器泵送到手持式流体喷射器的出口;

手柄;和

邻近手柄的第一触发器,所述第一触发器被配置成控制到所述出口的流体流;

具有联接机构的流体软管,所述流体软管被配置成邻近所述出口以能够移除的方式联接到所述手持式流体喷射器;和

流体喷枪,所述流体喷枪包括:

枪入口,所述枪入口被配置成联接到所述流体软管并从所述手持式流体喷射器接收流体;

枪出口,所述枪出口被配置成以喷射模式排出流体;和

第二触发器,所述第二触发器被配置成控制到所述枪出口的流体流。

示例2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器致动所述手持式流体喷射器的阀,所述阀控制所述流体流;并且所述联接机构包括销,所述销被配置成当所述流体软管联接到所述手持式流体喷射器时机械地致动所述手持式流体喷射器的阀。

示例3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手持式流体喷射器包括携带带。

示例4是流体喷射器系统,包括:第一流体喷射器,所述第一流体喷射器包括第一阀和触发器,所述触发器被配置成致动所述第一阀以允许流体从所述第一流体喷射器的入口到达所述第一流体喷射器的出口;

软管,所述软管包括:

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被配置成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联接到所述第一流体喷射器的入口;和

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包括:

螺纹连接部,所述螺纹连接部被配置成联接到第二流体喷射器;和

销,所述销被配置成当所述螺纹连接部联接到所述第二流体喷射器时将所述第二流体喷射器的第二阀机械地致动到打开位置。

示例5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流体喷射器包括:

流体贮存器;

电池;和

泵,所述泵由马达驱动,所述马达由所述电池供电,所述泵被配置成将流体从流体贮存器泵送到邻近出口联接机构的喷射器出口。

示例6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流体喷射器被配置成由使用者手持,并且所述第二流体喷射器被配置成由使用者携带。

示例7是一种流体喷射器系统,包括:

流体贮存器,所述流体贮存器被配置成存储流体;

流体喷射器,所述流体喷射器具有出口联接机构;

出口组件,所述出口组件包括:

喷射末端和第一联接机构,所述第一联接机构被配置成以能够移除的方式联接到所述出口联接机构;

流体软管,所述流体软管具有第二联接机构,所述第二联接机构被配置成以能够移除的方式联接到所述出口联接机构;和

流体施加器,所述流体施加器被配置成联接到所述流体软管并从所述流体喷射器接收流体。

示例8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联接机构包括销,当所述第二联接机构联接到所述出口联接机构时,所述销打开所述流体喷射器的阀。

示例9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流体喷射包括:

电池;和

泵,所述泵由马达驱动,所述马达由所述电池供电,所述泵被配置成将流体从所述流体贮存器泵送到邻近所述出口联接机构的喷射器出口。

示例10是任何或所有前述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流体喷射还包括:

由马达驱动的第二泵,所述第二泵被配置成对所述流体贮存器加压。

示例11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出口联接机构包括第一组螺纹,所述第一联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组螺纹相对应的第二组螺纹,并且所述第二联接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组螺纹相对应的第三组螺纹。

示例12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流体贮存器以能够移除的方式联接到所述流体喷射器,并且能够与第二流体贮存器互换。

示例13为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流体喷射器包括携带带。

示例14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包括:

可再填充筒,所述可再填充筒被配置成存储流体,所述可再填充筒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定所述可再填充筒的用于存储流体的内部;

柱塞,所述柱塞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被配置成沿第一方向致动以将流体抽吸到所述壳体中和沿第二方向致动以将所述流体排出所述壳体。

入口,所述入口被配置成联接到所述可再填充筒并从所述可再填充筒接收流体;和

出口,所述出口被配置成以喷射模式喷射所述流体。

示例14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还包括:

手柄,所述手柄被配置成以能够移除的方式联接到所述柱塞,其中当所述手柄联接到所述柱塞时,所述手柄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可再填充筒的壳体的外部。

示例15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可再填充筒包括阀,通过所述阀,流体被抽吸到所述壳体中,并且流体被排出所述壳体。

示例16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包括拾取组件,所述拾取组件被配置成联接到所述可再填充筒的阀,所述拾取组件限定当流体被抽吸到所述可再填充筒的壳体中时所述流体所遵循的流体路径。

示例17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还包括出口偏移装置,所述出口偏移装置被配置成联接到所述阀并偏移所述筒的入口。

示例18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可再填充筒包括压力入口,所述压力入口被配置成接收加压流体,所述加压流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对所述柱塞产生偏置力。

示例19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可再填充筒以能够移除的方式联接到所述入口,并且能够与第二可再填充筒互换。

示例20是一种流体喷射器系统,所述流体喷射器系统包括:

流体贮存器,所述流体贮存器存储第一流体;

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由马达驱动;

第一流体泵,所述第一流体泵由所述往复运动机构驱动,并被配置成从所述流体贮存器中泵送第一流体;和

第二流体泵,所述第二流体泵由所述往复运动机构驱动,并被配置成对第二流体加压,以辅助所述第一流体从所述贮存器到所述第一泵的输送。

示例21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泵在驱动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致动,在所述驱动状态下,所述第一流体被朝向所述流体喷射器系统的出口泵送,在所述收回状态下,所述第一流体被从第一流体源抽吸。

示例22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还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在所述第一流体泵处于所述驱动状态时存储能量,而在所述第一流体泵处于所述收回状态时释放能量。

示例23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蓄能器包括:

流体腔室,所述流体腔室被配置成接收第一流体;

加压腔室,所述加压腔室容纳加压流体;和

柔韧壁,所述柔韧壁将流体腔室与加压腔室间隔开。

示例24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流体泵包括:

壳体;

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被配置成在驱动方向和收回方向上致动,所述活塞具有不连续部件;和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配置成当活塞沿驱动方向致动时在壳体与活塞之间形成密封,使得第二流体沿驱动方向被推动,并且当活塞沿收回方向致动时,所述密封件接触所述不连续部件,使得第二流体能够围绕密封件流动。

示例25是任何或所有先前示例的流体喷射器系统,其中,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止转棒轭。尽管已经参考优选示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