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67086发布日期:2021-01-15 14:0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净化空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从空气中除去作为除去对象的气体的空气净化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660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423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期望具有比以往的空气净化装置简便的构成的空气净化装置。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比以往简便的构成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公开的一方案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湿度控制部,控制空气的湿度;和取入冷却分离部,具有一个或多个轴、和包围所述一个或多个轴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壁,所述取入冷却分离部使取入所述湿度被控制后的空气的气流产生,由此,所述取入冷却分离部取入所述湿度被控制后的空气,所述取入冷却分离部使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绕包含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轴中的第1轴回旋,由此,所述取入冷却分离部在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所述第1轴侧的空气与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所述外壁侧的空气之间产生压力差,通过所述压力差,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被冷却,所述取入冷却分离部对从所述被冷却后的空气产生的水滴进行离心分离,为了进行所述气流的产生、所述回旋的产生以及所述离心分离而使所述一个或多个轴旋转。

另外,本公开的一方案涉及的空气净化方法,控制空气的湿度,使取入所述湿度被控制后的空气的气流产生,由此,取入所述湿度被控制后的空气,使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绕包含于一个或多个轴中的第1轴回旋,由此,在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所述第1轴侧的空气与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包围所述一个或多个轴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壁侧的空气之间产生压力差,通过所述压力差,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被冷却,对从所述被冷却后的空气产生的水滴进行离心分离,为了进行所述气流的产生、所述回旋的产生以及所述离心分离而使所述一个或多个轴旋转。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案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及空气净化方法,能够实现比以往简便的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所进行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湿度控制冷却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分解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取入部的外观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一方案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湿度控制部,控制空气的湿度;和取入冷却分离部,具有一个或多个轴、和包围所述一个或多个轴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壁,所述取入冷却分离部使取入所述湿度被控制后的空气的气流产生,由此,所述取入冷却分离部取入所述湿度被控制后的空气,所述取入冷却分离部使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绕包含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轴中的第1轴回旋,由此,所述取入冷却分离部在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所述第1轴侧的空气与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所述外壁侧的空气之间产生压力差,通过所述压力差,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被冷却,所述取入冷却分离部对从所述被冷却后的空气产生的水滴进行离心分离,为了进行所述气流的产生、所述回旋的产生以及所述离心分离而使所述一个或多个轴旋转。

根据上述构成的空气净化装置,在作为除去对象的气体是水溶性气体的情况下,空气中所包含的作为除去对象的气体溶入通过冷却而产生的水滴中。然后,将溶入了作为除去对象的气体的水滴从空气分离。这样,上述构成的空气净化装置能够从空气中除去作为除去对象的气体。另外,上述构成的空气净化装置不需要以往的空气净化装置中所需的洗涤装置、活性炭过滤器、蓄热层等。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的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实现比以往简便的构成的空气净化装置。

另外,可以是,所述湿度控制部具有检测预定的气体的气体传感器、检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基于所述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空气进行加湿的加湿器。

由此,该空气净化装置能够进行与作为除去对象的气体的有无、以及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相应的污染空气的净化。

另外,可以是,在所述外壁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离心分离出的水滴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孔。

由此,该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将溶入了作为除去对象的气体的水滴向外部排出。

另外,可以是,所述一个或多个轴是所述第1轴,所述取入冷却分离部包括螺旋桨式风扇和叶片式风扇,所述螺旋桨式风扇安装于所述第1轴,当所述第1轴旋转时旋转,所述叶片式风扇安装于所述第1轴,当所述第1轴旋转时旋转,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使所述气流产生,所述叶片式风扇的旋转使所述回旋产生。

由此,该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污染空气的净化。

另外,可以是,所述一个或多个轴包括所述第1轴、第2轴、第3轴,所述取入冷却分离部包括:取入部,包括所述第2轴,并且使所述气流产生;冷却部,包括所述第1轴,并且使所述回旋产生;以及分离部,包括所述第3轴,并且进行所述离心分离,为了使所述气流产生而使所述第2轴旋转,为了使所述回旋产生而使所述第1轴旋转,为了进行所述离心分离而使所述第3轴旋转。

由此,根据该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提供维护性更优异的空气净化装置。

另外,可以是,所述取入部包括螺旋桨式风扇,所述冷却部包括叶片式风扇,所述螺旋桨式风扇安装于所述第2轴,并且当所述第2轴旋转时旋转,所述叶片式风扇安装于所述第1轴,并且当所述第1轴旋转时旋转,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旋转使所述气流产生,所述叶片式风扇的旋转使所述回旋产生。

由此,该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污染空气的净化。

本公开的一方案涉及的空气净化方法,控制空气的湿度,使取入所述湿度被控制后的空气的气流产生,由此,取入所述湿度被控制后的空气,使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绕包含于一个或多个轴中的第1轴回旋,由此,在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所述第1轴侧的空气与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包围所述一个或多个轴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壁侧的空气之间产生压力差,通过所述压力差,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被冷却,对从所述被冷却后的空气产生的水滴进行离心分离,为了进行所述气流的产生、所述回旋的产生以及所述离心分离而使所述一个或多个轴旋转。

根据上述构成的空气净化方法,在作为除去对象的气体是水溶性气体的情况下,空气中所包含的作为除去对象的气体溶入通过冷却而产生的水滴中。然后,将溶入了作为除去对象的气体的水滴从空气分离。这样,上述空气净化方法能够从空气中除去作为除去对象的气体。另外,通过上述空气净化方法来进行污染空气的净化的空气净化装置不需要以往的空气净化装置中所需的洗涤装置、活性炭过滤器、蓄热层等。

因此,根据上述空气净化方法,能够实现比以往简便的构成的空气净化装置。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一方案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具体例进行说明。此处所示的实施方式均是示出本公开的一具体例的实施方式。因此,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及连接方式、以及步骤(工序)和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而不对本公开进行限定。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没有在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构成要素,是能够任意附加的构成要素。另外,各图是示意图,未必是严密地图示出的图。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外观的侧视图。

如图1、图2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构成为包括呈圆筒的侧面的形状的外壁20、安装有金属网140且截面为四边形的通道150、以与外壁20相同的半径呈相同中心线的圆筒的侧面的形状的保护壁310、收纳马达的马达收纳容器30、气体传感器110、以及温湿度传感器120。金属网140安装于通道150的一方的开口面。

气体传感器110配置在通道150的侧面,检测空气净化装置1的周围的空气所包含的、作为空气净化时的除去对象的预定的气体。预定的气体是水溶性的气体,例如是水溶性的硫氧化物(sox)和/或水溶性的氮氧化物(nox)。

温湿度传感器120配置在通道150的侧面,检测空气净化装置1的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在外壁20设置有贯通外壁20的多个排出孔21。在图1、图2中,排出孔21为排出孔21a、排出孔21b。

图3是空气净化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所示,空气净化装置构成为在其内部还包括轴10、螺旋桨式风扇210、第1叶片式风扇220a、第2叶片式风扇220b以及加湿器130。

轴10是以随着马达的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的方式固定于马达的旋转轴的棒状的刚体。马达收纳于马达收纳容器30。马达在图3中未图示。马达对应于图4所示的马达31。轴10以其中心线为旋转轴进行旋转。轴10以其中心线与外壁20的中心线一致的方式固定于马达的旋转轴。如图3所图示,轴10的至少一部分被外壁20包围。

螺旋桨式风扇210以随着轴10的旋转而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轴10。螺旋桨式风扇210以轴10的中心线为旋转轴与轴10一体地旋转。螺旋桨式风扇210具有通过旋转而使具有螺旋桨式风扇210的旋转轴方向的成分的气流产生的1个以上的桨叶。螺旋桨式风扇210在被保护壁310包围的位置固定于轴10。

第1叶片式风扇220a以随着轴10的旋转而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轴10。第1叶片式风扇220a以轴10的中心线为旋转轴与轴10一体地旋转。第1叶片式风扇220a具有通过旋转而使绕旋转轴回旋的气流产生的1个以上的叶片。第1叶片式风扇220a在被外壁20包围的位置固定于轴10。

第2叶片式风扇220b以随着轴10的旋转而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轴10。第2叶片式风扇220b以轴10的中心线为旋转轴与轴10一体地旋转。第2叶片式风扇220b具有通过旋转而使绕旋转轴回旋的气流产生的1个以上的叶片。第2叶片式风扇220b在被外壁20包围的位置固定于轴10。

第1叶片式风扇220a的轴体221a的与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中的半径比第2叶片式风扇220b的轴体221b的与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中的半径小。

在轴10,从通道150侧向马达收纳容器30侧依次固定有第1叶片式风扇220a、第2叶片式风扇220b、以及螺旋桨式风扇210。

加湿器130是通过从喷嘴131喷出雾状的水来对通道150内的空气进行加湿的加湿器,且设置于通道150内。加湿器130基于气体传感器110的检测结果和温湿度传感器120的检测结果对空气进行加湿。加湿器130例如可以是超声波方式的雾沫喷雾器。

图4是空气净化装置1的剖视图。在图4中,除了空气净化装置1的剖视图以外,还重叠地图示出如下示意图:示出表示空气净化装置1中的空气的流动的箭头、空气中所包含的尘埃80、以及以尘埃80为核进行有核冷凝而得到的水滴90。

如图4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包括湿度控制部100、取入冷却分离部200以及轴旋转部600。另外,取入冷却分离部200包括取入部300、冷却部400以及分离部500。

轴旋转部600包括马达收纳容器30、收纳于马达收纳容器30的马达31、以及轴10的一部分(用于将轴10固定于马达31的旋转轴的接合部分(日文:のりしろ部分))。轴旋转部600通过向马达31进行使其旋转轴旋转的指示而使轴10旋转。

在后述的气体传感器110检测出预定的气体的情况下,轴旋转部600也可以指示马达31使其旋转轴旋转。也就是说,轴旋转部600也可以从气体传感器110接受气体传感器110所检测出的检测信号,并在该检测信号表示预定值的情况下,指示马达31使其旋转轴旋转。

取入部300包括保护壁310、螺旋桨式风扇210、以及轴10的一部分。取入部300通过轴10的旋转,从而螺旋桨式风扇210与轴10一起旋转,产生空气沿图4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的气流。

湿度控制部100包括通道150、金属网140、气体传感器110、温湿度传感器120以及加湿器130。通过由取入部300产生的气流,外部的空气通过金属网140流入湿度控制部100。在流入的空气中包含空气中的尘埃。在典型的空气中,直径0.5μm~0.8μm大小的尘埃在每1cc空气中包含大约2000个左右。

湿度控制部100控制湿度控制部100内的空气的湿度。即,湿度控制部100使用加湿器130,基于气体传感器110的检测结果和温湿度传感器120的检测结果对湿度控制部100内的空气进行加湿。更具体而言,湿度控制部100只在气体传感器110检测出预定的气体的情况下(例如,气体传感器110的检测信号表示预定值的情况下),在湿度控制部100内的空气被取入到后述的冷却部400并被冷却时,以使得该被冷却的空气的水蒸气压力成为饱和水蒸气压力以上的方式,对湿度控制部100内的空气进行加湿。

例如,湿度控制部100在由气体传感器110检测出预定的气体的情况下,在由温湿度传感器120检测出空气净化装置1的周围的空气的温度为25℃且相对湿度为50%的情况下,以使得湿度控制部100内的空气的温度成为20℃且相对湿度成为100%的方式进行加湿。在此,之所以湿度控制部100内的加湿后的空气的温度比空气净化装置1的周围的空气的温度低,是因为在加湿器130进行加湿时通过基于从喷嘴131喷出的雾状的水的汽化热冷却而湿度控制部100内的空气被冷却。

冷却部400包括轴10的一部分、外壁20的一部分、以及第1叶片式风扇220a。通过由取入部300产生的气流,从而湿度被控制后的空气从湿度控制部100流入冷却部400。换言之,取入部300通过轴10的旋转,从而将由湿度控制部100控制湿度后的空气取入到冷却部400。冷却部400通过轴10的旋转,从而第1叶片式风扇220a与轴10一起旋转,使从湿度控制部100取入了的空气绕轴10回旋。于是,在绕轴10回旋的空气产生离心力,在轴10周边的空气与外壁20周边的空气之间产生压力差。然后,由于该压力差导致轴10周边的空气绝热膨胀,轴10周边的空气被冷却。即,冷却部400通过轴10的旋转,从而使从湿度控制部100取入了的空气绕轴10回旋,在取入了的空气的轴10侧与外壁20侧之间产生压力差,由此冷却取入了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

例如,冷却部400在从湿度控制部100取入了被控制成温度为20℃且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的情况下,将取入了的空气中的轴10周边的空气冷却到19℃。

被冷却后的空气的水蒸气压力成为饱和水蒸气压力以上。因此,在被冷却后的空气中,以被冷却后的空气所包含的尘埃80为核产生水滴90,产生的水滴90通过以尘埃80为核的有核冷凝而成长。然后,在成长了的水滴90中溶入水溶性的预定的气体。例如,水滴90通过有核冷凝而在大约5msec的期间成长为直径数μm左右。

分离部500包括轴10的一部分、外壁20的一部分即包括设置有排出孔21的部分的外壁20的一部分、以及第2叶片式风扇220b。通过由取入部300产生的气流,从而包含溶入了预定的气体的水滴90的空气从冷却部400流入分离部500。分离部500通过轴10的旋转,从而使第2叶片式风扇220b与轴10一起旋转,使从冷却部400流入了的空气绕轴10回旋。于是,在绕轴10回旋的空气产生离心力,通过离心力,从而将水滴90从包含水滴90的空气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分离出的水滴90与外壁20碰撞,通过由取入部300产生的气流而沿着外壁20移动,并从设置于外壁20的排出孔21向空气净化装置1的外部排出。这样,分离部500将溶入到水滴90的预定的气体和成为其有核冷凝的核的尘埃80与水滴90一起向空气净化装置1的外部排出。

以下,参照流程图对空气净化装置1在净化空气时进行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是空气净化装置1所进行的动作的流程图。

湿度控制部100在气体传感器110检测出水溶性的预定的气体时,基于由温湿度传感器120检测出的空气净化装置1的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从空气净化装置1的外部流入了的空气的湿度(步骤s10)。此时,湿度控制部100在湿度控制部100内的空气被取入到冷却部400并被冷却的情况下,以使得该被冷却的空气的水蒸气压力成为饱和水蒸气压力以上的方式控制空气的湿度。

取入部300通过轴10的旋转而使气流产生,将由湿度控制部100控制湿度后的空气取入到冷却部400(步骤s20)。

冷却部400通过轴10的旋转而使取入了的空气绕轴10回旋,在取入了的空气的轴10侧的空气与所述取入了的空气的外壁20侧的空气之间产生压力差。通过所述压力差,使取入了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绝热膨胀而冷却(步骤s30)。于是,被冷却后的空气的水蒸气压力成为饱和水蒸气压力以上,在被冷却后的空气产生以尘埃80为核的水滴90。此时,在水滴90中溶入水溶性的预定的气体。然后,包含溶入了预定的气体的水滴90的空气通过由取入部300产生的气流而向分离部500流入。

分离部500通过轴10的旋转而使从冷却部400流入了的包含水滴90的空气绕轴10回旋,从流入了的包含水滴90的空气分离水滴90(步骤s40)。在水滴90中溶入有预定的气体。然后,分离出的水滴90从排出孔21向空气净化装置1的外部排出。

如上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能够从空气中除去作为除去对象的水溶性的气体。另外,空气净化装置1不需要以往的空气净化装置中所需的洗涤装置、活性炭过滤器、蓄热层等。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的空气净化装置1,能够实现比以往简便的构成的空气净化装置。

(实施方式2)

在此,对从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1变更了其构成的一部分而得到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1a进行说明。以下,对于与空气净化装置1同样的构成要素,已经说明完毕而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以与空气净化装置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6是空气净化装置1a的侧视图。

如图6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a具备湿度控制部100、冷却部400a、轴旋转部600a、分离部500a、轴旋转部600b、取入部300a、以及轴旋转部600。

冷却部400a构成为从实施方式1涉及的冷却部400将外壁20变更为外壁20a并将轴10变更为轴a(未图示)。

外壁20a除了其长度比外壁20的长度短这一点、和没有设置排出孔21这一点以外,是与外壁20同样的外壁。更具体而言,外壁20a是从外壁20删掉除了实施方式1涉及的冷却部400所包含的部分以外的部分而得到的外壁。

轴a除了其长度从轴10变短这一点、和以随着收纳于后述的轴旋转部600a的马达a(未图示)的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的方式固定于马达a的旋转轴这一点以外,是与轴10同样的轴。更具体而言,轴a是从轴10删掉除了实施方式1涉及的冷却部400所包含的部分、和用于将轴a固定于马达a的旋转轴的接合部分(以下,也称为“第1接合部分”。)以外的部分而得到的轴。在气体传感器110检测出预定的气体的情况下,轴旋转部600a可以指示马达a使其旋转轴旋转。

上述构成的冷却部400a通过轴a的旋转而进行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冷却部400同样的动作。

冷却部400a与湿度控制部100一起构成湿度控制冷却部700。

在图7中示出表示湿度控制冷却部700的外观的立体图。

轴旋转部600a包括截面为圆的筒型通道150a、马达a、以及轴a的第1接合部分。

筒型通道150a的中心线与外壁20a的中心线一致,筒型通道150a的截面的圆与外壁20a的截面的圆一致。

马达a收纳于筒型通道150a,在其旋转轴固定轴a。

轴旋转部600a通过向马达a进行使其旋转轴旋转的指示而使轴a旋转。

分离部500a构成为从实施方式1涉及的分离部500将外壁20变更为外壁20b并将轴10变更为轴b(未图示)。

外壁20b除了其长度从外壁20变短这一点以外,是与外壁20同样的外壁。更具体而言,外壁20b是从外壁20删掉除了实施方式1涉及的分离部所包含的部分以外的部分而得到的外壁。

轴b除了其长度从轴10变短这一点、和以随着收纳于后述的轴旋转部600b的马达b(未图示)的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的方式固定于马达b的旋转轴这一点以外,是与轴10同样的轴。更具体而言,轴b是从轴10删掉除了实施方式1涉及的分离部500所包含的部分、和用于将轴b固定于马达b的旋转轴的接合部分(以下,也称为“第2接合部分”。)以外的部分而得到的轴。在气体传感器110检测出预定的气体的情况下,轴旋转部600b可以指示马达b使其旋转轴旋转。

上述构成的分离部500a通过轴b的旋转而进行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分离部500同样的动作。

在图8中示出表示分离部500a的外观的立体图。

轴旋转部600b包括截面为圆的筒型通道150b、马达b、以及轴b的第2接合部分。

筒型通道150b的中心线与外壁20b的中心线一致,筒型通道150b的截面的圆与外壁20b的截面的圆一致。

马达b收纳于筒型通道150b,在其旋转轴固定轴b。

轴旋转部600b通过向马达b进行使其旋转轴旋转的指示而使轴b旋转。

取入部300a构成为从实施方式1涉及的取入部300将轴10变更为轴c(未图示)。

轴c除了其长度从轴10变短这一点以外,是与轴10同样的轴。更具体而言,轴c是从轴10删掉除了实施方式1涉及的取入部300所包含的部分、和用于将轴c固定于马达31的旋转轴的接合部分以外的部分而得到的轴。

上述构成的取入部300a通过轴c的旋转而进行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取入部300同样的动作。

在图9中示出表示取入部300a的外观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空气净化装置1a构成为包括湿度控制部100、进行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冷却部400同样的动作的冷却部400a、进行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分离部500同样的动作的分离部500a、以及进行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取入部300同样的动作的取入部300a。因此,空气净化装置1a能够进行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空气净化装置1所进行的动作同样的动作。

另外,在空气净化装置1a中,轴a、轴b以及轴c互相独立,外壁20a与外壁20b互相独立。因此,空气净化装置1a在进行伴有拆分、组装的维护时的维护性上优异。

(其他的实施方式)

如以上所述,作为在本申请中公开的技术的例示,对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进行了说明。然而,基于本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也可以应用于适当地进行了变更、置换、添加、省略等而得到的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出本公开中的变形例的一例。

(1)在实施方式1中,对取入冷却分离部200是由取入部300、冷却部400、以及分离部500这3个部件构成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取入冷却分离部200未必限定于是由这3个部件构成的结构的例子。作为一例,取入冷却分离部200也可以是由进行冷却部400所进行的动作和分离部500所进行的动作这双方的动作的冷却分离部、和取入部300构成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冷却分离部也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步骤s30的动作和步骤s40的动作双方的1个叶片式风扇来代替第1叶片式风扇220a和第2叶片式风扇220b。

另外,作为另一例,取入冷却分离部200也可以是由进行取入部300所进行的动作和冷却部400所进行的动作这双方的动作的取入冷却部、和分离部500构成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取入冷却部也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步骤s20的动作和步骤s30的动作双方的1个叶片式风扇来代替螺旋桨式风扇210和第1叶片式风扇220a。

另外,作为另一例,取入冷却分离部200也可以是由进行取入部300所进行的动作和分离部500所进行的动作这双方的动作的取入分离部、和冷却部400构成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取入分离部也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步骤s20的动作和步骤s40的动作双方的1个叶片式风扇来代替螺旋桨式风扇210和第2叶片式风扇220b。

另外,作为另一例,取入冷却分离部200也可以作为1个部件而进行取入部300所进行的动作、冷却部400所进行的动作、以及分离部500所进行的动作。在该情况下,取入冷却分离部200也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步骤s20的动作、步骤s30的动作以及步骤s40的动作这3个动作的1个叶片式风扇,来代替螺旋桨式风扇210、第1叶片式风扇220a以及第2叶片式风扇220b。

(2)在实施方式1中,对冷却部400是包括第1叶片式风扇220a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冷却部400只要能够使从湿度控制部100取入了的空气绕轴10回旋,则未必限定于包括第1叶片式风扇220a的结构。例如,冷却部400也可以是不包括第1叶片式风扇220a的结构,是利用轴10与空气的粘性来使从湿度控制部100取入了的空气绕轴10回旋的结构。

(3)在实施方式1中,对分离部500是包括第2叶片式风扇220b的结构进行了说明。然而,分离部500只要能够使从冷却部400流入了的空气绕轴10回旋,则未必限定于包括第2叶片式风扇220b的结构。例如,分离部500也可以是不包括第2叶片式风扇220b的结构,是利用轴10与空气的粘性来使从冷却部400流入了的空气绕轴10回旋的结构。

(4)在本公开中,单元、装置、器件各自的全部或一部分功能和/或操作和/或控制也可以通过包括半导体装置、半导体集成电路(ic)、或lsi(largescale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子电路来执行。lsi或ic可以集成于一个芯片,也可以将多个芯片组合而构成。例如,存储元件以外的功能块也可以集成于一个芯片。在此,称为lsi、ic,但称呼方式会根据集成的程度而改变,可能被称为系统lsi、vlsi(verylargescale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ulsi(ultralargescaleintegration: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lsi的制造后被编程的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能够进行lsi内部的接合关系的重构或lsi内部的电路划分的建立的reconfigurablelogicdevice(可重构逻辑器件)也能够以相同的目的进行使用。

(5)在本公开中,单元、装置、器件各自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功能和/或操作和/或控制能够通过软件处理来执行。在该情况下,软件记录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rom、光盘、硬盘驱动器等非暂时性记录介质,在软件由处理装置(processor)执行了的情况下,软件使处理装置(processor)和周边的器件执行软件内的特定的功能。系统或装置也可以具备记录有软件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非暂时性记录介质、处理装置(processor)、以及必要的硬件器件(例如接口)。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在净化空气的装置中能够广泛利用。

附图标记说明

1、1a空气净化装置

10轴

20、20a、20b外壁

21、21a、21b、21c、21d排出孔

30马达收纳容器

31马达

100湿度控制部

110气体传感器

120温湿度传感器

130加湿器

140金属网

150通道

200取入冷却分离部

210螺旋桨式风扇

220a第1叶片式风扇

220b第2叶片式风扇

300、300a取入部

400、400a冷却部

500、500a分离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