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7478发布日期:2020-06-09 20:3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治理呼声的日益高涨及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检查,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的工作车间以及在被污染的工作车间工作的员工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废气处理装置也逐渐引用到企业车间中,尤其是喷漆房中。物件在喷漆时,一般会在喷漆房内进行,所选的材料多数为水性涂料,在喷涂过程中,由于水性涂料的挥发性,会产生一些带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内附带一些有害分子,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周围的工作人员会造成身体的危害。

目前,voc废气处理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冷凝回收、吸附浓缩+氧化燃烧(蓄热燃烧rto、热回收式热力焚烧tnv或蓄热式催化rco)、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和生物法等,其中吸附浓缩+氧化燃烧是处理大风量、低浓度voc的常用技术。喷漆废气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风量和低浓度voc。而常用技术存在如下缺陷:吸附浓缩+氧化燃烧法处理喷漆废气存在的问题是对操作和维护的要求较高,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高;蓄热燃烧rto和热回收式热力焚烧tnv法一般需要用到燃气,对燃烧控制要求高,还会产生二次污染;蓄热式催化rco法需要使用价格昂贵且易失活的催化剂,最后还要无害化处理失活的催化剂,避免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及具有其的烤漆房,有效地处理废气,实现零排放,解决了喷涂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且充分回收余热,达到节能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进风组件、除尘组件、分子筛净化组件、分子筛循环组件,所述进风组件与除尘组件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组件且第一导向组件将废气由进风组件导向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与分子筛净化组件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组件且第二导向组件将废气由除尘组件导向分子筛净化组件处理净化输出净化空气,分子筛净化组件内盛有分子筛;所述分子筛循环组件包括输送组件、用于分子筛加热脱附的加热组件及用于分子筛冷凝的冷凝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于分子筛净化组件下方的输入端及设于分子筛净化组件上方的输出端,吸附有voc的分子筛由输入端落入输送组件上、经加热组件加热脱附及冷凝组件冷凝后由输出端回落至分子筛净化组件中。

本发明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通过进风组件抽排进风,将废气抽排进入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废气在第一导向组件的作用下导向至除尘组件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随后废气在的第二导向组件的作用下导向至分子筛净化组件进行净化处理输出净化空气;吸附有voc的分子筛经加热脱附、冷凝处理后由输送组件回送至分子筛循环组件中复用,同时voc燃烧分解。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voc达到废气净化的效果,且吸附有voc的分子筛能够经加热和冷凝后得到重复利用,实现节能和减排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组件包括排风口及排风风机,所述排风口设于壳体的底部,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排风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设于排风风机的上方。烤漆房等设备中常采用顶部进风、地台抽排出风的方式,废气在排风风机的作用下由排气口进入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中,在第一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下流向除尘组件进行除尘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包括多层网状板,相邻的网状板之间形成有夹缝结构,分子筛盛装于夹缝结构中。气流流经分子筛净化组件,分子筛吸附气流中voc、水分等物质,实现废气的净化。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器为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夹缝结构连通且第一导轨靠近输入端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的上方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夹缝结构连通且靠近夹缝结构的一端向下倾斜。吸附有voc的分子筛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并沿着第一导轨输送至输入端,并由输送组件输送至分子筛净化组件的上方,分子筛由输出端下落至第二导轨,并沿着第二导轨滑向分子筛净化组件中,从而实现分子筛的自动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及第四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及第四输送带表面均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挡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于第一导轨末端的下方,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另一端设于第二输送带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设于第三输送带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三输送带另一端设于第四输送带一端的上方,所述第四输送带的另一端设于第二导轨始端的上方。下落至输送组件输入端的分子筛顺次由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及第四输送带回送至分子筛净化组件中,多组输送带组成输送组件,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布置输送组件节约占用体积;输送带上设置的挡板防止分子筛在重力作用下下滑,保证有效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于第二输送带上方的加热器及设于加热器上方的第一风机,所述第一输送带设于第一热风柜内,所述第二输送带及加热组件设于第二热风柜内;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器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于冷凝器上方,所述冷凝器设于第四输送带上方,所述第四输送带部分、冷凝组件设于第二冷风柜内,所述第三输送带设于第一冷风柜内,所述第一冷风柜、第二冷风柜之间连通有冷风通道。在第二热风柜内,加热器产生的高温空气在第一风机的吹送作用下对第二输送带上的分子筛进行高温吹扫,分子筛吸附、浓缩的voc在高温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分子筛吸附的水也在高温下脱附、汽化;脱附后的分子筛在第二输送带的作用下输送至第一冷风柜,通过冷风通道从第二冷风柜中吹送过来的冷气在第一冷风柜内进行热交换达到初步冷却的作用,初步冷却的分子筛在第三输送带的作用下进入第二冷风柜,冷凝器产生的冷却空气在第二风机的吹送作用下进入第二冷风柜对进入第二冷风柜的分子筛进行强制冷却,脱附后的分子筛可以再次发挥吸附、浓缩的作用,如此循环往复。

进一步地,还包括余热回收系统,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蓄热水箱以及设于蓄热水箱内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热风柜的底部、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热风柜的顶部,所述第一热风柜的顶部还与第一冷风柜连通,所述第二热风柜设有连通第二热风柜顶部和第二热风柜底部的热回流通道。在第一冷风柜中,与分子筛热交换的余热空气流向第一热风柜对第一热风柜内分子筛进行预热;第一热风柜中的余热空气通过冷却管导入至蓄热水箱中,将多余热量储存在蓄热水箱中;在第二热风柜中,在第一风机的吹送作用下,高温空气对第二输送带上的分子筛进行高温吹扫,热空气由热回流通道再次进入第二热风柜中,如此反复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五输送带、斗提及第六输送带,所述第五输送带的一端设于收集器下方,第五输送带的另一端设有将分子筛导向斗提一端的导料斜口,所述斗提另一端将分子筛导向第六输送带的一端,第六输送带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的上方;所述加热组件为设于所述第五输送带下方的发热管集合箱,所述冷凝组件为位于分子筛净化组件旁侧且正对着第六输送带的制冷空调。分子筛净化组件中的分子筛下落入收集器,并由收集器落入至第五输送带,第五输送带将分子筛向前输送的同时,发热管集合箱升温对第五输送带上的分子筛进行脱附处理,voc气体在高温下直接分解为无害物质;脱附后的分子筛通过斗提提升至第六输送带,第六输送带在输送分子筛的同时,制冷空调对分子筛进行冷却,冷却的分子筛再次具备吸附功能;分子筛如此往复循环达到吸附、脱附、voc高温分解的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第一热风风机、空气混合室、第二热风风机、第三热风风机及导向管道,所述第一热风风机连通输送组件所处空间与空气混合室,所述第二热风风机连通输送组件所处空间与制冷空调的内机进气道,所述制冷空调向空气混合室输送冷却空气,所述第三热风风机抽排空气混合室内空气通过导向管道排出。热量由发热管集合箱产生,通过分子筛颗粒将部分热量带至斗提通道以及顶部第六输送带所处通道中;冷空气由制冷空调产生,制冷空调的内机进风来源于第二热风风机从输送组件所处空间内空气,经过制冷空调的冷却作用向空气混合室输送冷却空气;第一热风风机抽取输送组件所处空间内热空气进入空气混合室;冷却空气和余热空气在空气混合室内混合,到达可控制的温度后通过第三热风风机的抽排作用经导向管道排至烤漆房或喷涂间。

进一步地,所述分子筛净化组件一侧设有风循环组件,所述风循环组件包括净化风通道、进风风机及导风管道,所述净化风通道连接于网状板和进风风机之间,所述导风管道连接于进风风机的出风口。分子筛净化组件产生的净化空气在进风风机的作用下由净化风通道流向导风管道,导风管道可将净化空气循环至烤漆房等设备中重复使用。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组件包括泡沫剂储存器、增压泵、泡沫发生器以及网状泡沫夹板,所述增压泵设有与泡沫剂储存器连通的进水管及与泡沫发生器连通的出水管,所述泡沫发生器与网状泡沫夹板间通过泡沫导管连通;所述网状泡沫夹板的上方设有用于滤去水雾的过滤水板,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设于过滤水板的上方。增压泵抽取泡沫剂储存器中的泡沫剂,经过泡沫发生器产生泡沫,泡沫经泡沫导管流进网状泡沫夹板,废气气流通过泡沫的除尘作用除去粉尘,气流通过过滤水板滤去水雾,滤去水雾后的气流在第二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下流向分子筛净化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烤漆房,具有如上所述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烤漆房,喷涂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经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净化,净化空气可回流至烤漆房内循环使用,达到废气净化的效果;同时,在对分子筛脱附处理产生的热量可回收储存,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从而实现节能和减排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废气中颗粒物、voc达到废气净化的效果,且吸附有voc的分子筛能够经加热和冷凝后得到重复利用,实现节能和减排的效果;

本发明对分子筛加热脱附、冷却处理过程产生的余热空气中的热量可回收循环使用,达到余热回收的效果,具有较好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附图说明

图1为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进风组件及除尘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分子筛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分子筛循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中烤漆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五中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五中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分子筛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六中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热交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四、实施例八中多烤漆房的排布结构示意图i;

图10为实施例四、实施例八中多烤漆房的排布结构示意图ii;

附图中:100-进风组件;101-排风口;102-排风风机;200-除尘组件;201-泡沫剂储存器;202-增压泵;203-泡沫发生器;204-网状泡沫夹板;205-泡沫导管;206-过滤水板;300-分子筛净化组件;301-分子筛;302-网状板;303-夹缝结构;304-净化风通道;305-进风风机;306-导风管道;307-第一导轨;308-第二导轨;309-收集器;400-第一导向组件;500-第二导向组件;600-输送组件;601-第一输送带;602-第二输送带;603-第三输送带;604-第四输送带;605-挡板;606-第三导轨;607-第四导轨;608-第一热风柜;609-第三风机;610-第二热风柜;611-第一冷风柜;612-第二冷风柜;613-冷风通道;614-进风口;615-第五输送带;616-斗提;617-第六输送带;618-提板;700-加热组件;701-加热器;702-第一风机;703-发热管集合箱;800-冷凝组件;801-冷凝器;802-第二风机;803-制冷空调;810-热交换组件;811-第一热风风机;812-空气混合室;813-第二热风风机;814-第三热风风机;815-调控空调;816-导向管道;900-余热回收系统;901-蓄热水箱;902-冷却管;903-热回流通道;904-第一导管;905-第二导管;906-第三导管;907-三通阀;908-第四风机;909-热风风道;110-地台;120-主体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进风组件100、除尘组件200、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分子筛循环组件,进风组件100与除尘组件200之间设有第一导向组件400且第一导向组件400将废气由进风组件100导向除尘组件200,除尘组件200与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之间设有第二导向组件500且第二导向组件500将废气由除尘组件200导向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处理净化输出净化空气,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内盛有分子筛301;分子筛循环组件包括输送组件600、用于分子筛301加热脱附的加热组件700及用于分子筛301冷凝的冷凝组件800,输送组件600包括设于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下方的输入端及设于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上方的输出端,吸附有voc的分子筛301由输入端落入输送组件600上、经加热组件700加热脱附及冷凝组件800冷凝后由输出端回落至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中。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通过进风组件100抽排进风,将废气抽排进入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废气在第一导向组件400的作用下导向至除尘组件200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随后废气在的第二导向组件500的作用下导向至分子筛净化组件300进行净化处理输出净化空气;吸附有voc的分子筛301经加热脱附、冷凝处理后由输送组件600回送至分子筛循环组件中复用,同时voc燃烧分解。

如图1所示,进风组件100包括排风口101及排风风机102,排风口101设于壳体的底部,排风风机102设于排风口101的上方,第一导向组件400设于排风风机102的上方。烤漆房等设备中常采用顶部进风、地台110抽排出风的方式,废气在排风风机102的作用下由排气口进入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中,在第一导向组件400的导向作用下流向除尘组件200进行除尘处理。

如图1所示,除尘组件200包括泡沫剂储存器201、增压泵202、泡沫发生器203以及网状泡沫夹板204,增压泵202设有与泡沫剂储存器201连通的进水管及与泡沫发生器203连通的出水管,泡沫发生器203与网状泡沫夹板204间通过泡沫导管205连通;网状泡沫夹板204的上方设有用于滤去水雾的过滤水板206,第二导向组件500设于过滤水板206的上方。在实施时,增压泵202抽取泡沫剂储存器201中的泡沫剂,经过泡沫发生器203产生泡沫,泡沫经泡沫导管205流进网状泡沫夹板204,废气气流通过泡沫的除尘作用除去粉尘,气流通过过滤水板206滤去水雾,滤去水雾后的气流在第二导向组件500的导向作用下流向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除尘组件200并不限于上述的泡沫除尘等的湿式除尘方式,其他如过滤棉、过滤袋等干式除尘方式均适用于本发明。

如图2、图3所示,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包括多层网状板302,相邻的网状板302之间形成有夹缝结构303,分子筛301盛装于夹缝结构303中;气流流经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分子筛301吸附气流中voc、水分等物质,实现废气的净化。其中,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一侧设有风循环组件,风循环组件包括净化风通道304、进风风机305及导风管道306,净化风通道304连接于网状板302和进风风机305之间,导风管道306连接于进风风机305的出风口。分子筛净化组件300的出风在进风风机305的作用下,由净化风通道304流入导风管道306,本实施例可通过设置导风管道306的位置和构造将净化空气循环至烤漆房等设备中重复使用进入再循环。

如图2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向,排风口101、排风风机102、第一导向组件400、第二导向组件500、净化风通道304、进风风机305及导风管道306形成本实施例的主要风循环系统,且废气在主要风循环系统的作用下流经除尘、除水雾及去除voc实现空气净化,且净化空气导入设备中作为循环风使用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循环往复,能够实现零排放。

分子筛301吸附水分、voc后需经加热脱附处理才能够重复利用,本实施例将吸附有voc的分子筛301经加热脱附、冷凝后输送至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中,实现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中分子筛301的动态更换,保证分子筛301的净化效果。分子筛循环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3所示,分子筛净化组件300的下方设有第一导轨307,第一导轨307与夹缝结构303连通且第一导轨307靠近输入端的一端向下倾斜;分子筛净化组件300的上方设有第二导轨308,第二导轨308与夹缝结构303连通且靠近夹缝结构303的一端向下倾斜。吸附有voc的分子筛301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并沿着第一导轨307输送至输入端,并由输送组件600输送至分子筛净化组件300的上方,分子筛301由输出端下落至第二导轨308,并沿着第二导轨308滑向分子筛净化组件300中,从而实现分子筛301的自动循环利用。

其中,输送组件600包括第一输送带601、第二输送带602、第三输送带603及第四输送带604,第一输送带601的一端设于第一导轨307末端的下方,第一输送带601的另一端设于第二输送带602一端的上方,第二输送带602的另一端设于第三输送带603一端的上方,第三输送带603另一端设于第四输送带604一端的上方,第四输送带604的另一端设于第二导轨308始端的上方;多组输送带组成输送组件600,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布置输送组件600节约占用体积;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601、第二输送带602、第三输送带603及第四输送带604表面均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挡板605,防止分子筛301在重力作用下下滑,保证有效输送。为了便于分子筛301的输送,本实施例第一导轨307的末端设置有尺寸收窄的第一出口,第一输送带601和第二输送带602之间设置有出口收窄的第三导轨606,第三输送带603和第四输送带604之间设置有出口收窄的第四导轨607,分子筛301通过第三导轨606由第一输送带601下落至第二输送带602上,分子筛301通过第四导轨607由第二输送带602输送至第三输送带603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导轨606和第四导轨607的设置不仅利于分子筛301的输送,还能起到隔热阻风的作用。

加热组件700包括设于第二输送带602上方的加热器701及设于加热器701上方的第一风机702,第一输送带601设于第一热风柜608内且第一输送带601的上方设有第三风机609,第二输送带602及加热组件700设于第二热风柜610内;冷凝组件800包括冷凝器801及第二风机802,第二风机802设于冷凝器801上方,冷凝器801设于第四输送带604上方,第四输送带604部分、冷凝组件800设于第二冷风柜612内,第三输送带603设于第一冷风柜611内,第一冷风柜611、第二冷风柜612之间连通有冷风通道613,第二冷风柜612侧壁设有进风口614。

在第二热风柜610内,加热器701产生的高温空气在第一风机702的吹送作用下对第二输送带602上的分子筛301进行高温吹扫,分子筛301吸附、浓缩的voc在高温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分子筛301吸附的水也在高温下脱附、汽化;为实现较好的脱附效果,本实施例的高温空气的温度范围控制在300℃~350℃,脱附后的分子筛301在第二输送带602的作用下输送至第一冷风柜611,通过冷风通道613从第二冷风柜612中吹送过来的冷气在第一冷风柜611内进行热交换达到初步冷却的作用,初步冷却的分子筛301在第三输送带603的作用下进入第二冷风柜612,冷凝器801产生的冷却空气在第二风机802的吹送作用下进入第二冷风柜612对进入第二冷风柜612的分子筛301进行强制冷却至60℃以下,脱附后的分子筛301可以再次发挥吸附、浓缩的作用,如此循环往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余热回收系统900,用以回收分子筛301脱附过程产生的热量,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有更好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如图4所示,余热回收系统900包括蓄热水箱901以及设于蓄热水箱901内的冷却管902,冷却管90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热风柜608的底部、冷却管90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热风柜608的顶部,第一热风柜608的顶部还与第一冷风柜611连通,第二热风柜610设有连通第二热风柜610顶部和第二热风柜610底部的热回流通道903。具体地,冷却管902的一端与第一热风柜608的底部通过第一导管904连通,冷却管902的另一端与第一热风柜608的顶部通过第二导管905连通,第一冷风柜611与第一热风柜608顶部通过第三导管906连通。其中,第二导管905上连接有三通阀907,三通阀907的其中两个接口分别与第二导管905连接,三通阀907的另一接口处设有第四风机908,在第四风机908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热风风道909。本实施例中,冷却管902为蛇形热交换管,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换热效率做出的优选,而并不作为限制性的规定。

第一热风柜608中,在第三风机609的吹送作用下,通过第一输送带601上分子筛301后的余热空气经第一导管904导入蓄热水箱901,余热空气通过冷却管902与蓄热水箱901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将多余热量储存在蓄热水箱901中,此为第一路余热回收。

第二热风柜610中,在第一风机702的吹送作用下,高温空气对第二输送带602上的分子筛301进行高温吹扫,热空气由热回流通道903再次进入第二热风柜610中,如此反复循环,此为第二路余热回收。

第二冷风柜612中,冷凝器801产生的冷却空气在第二风机802的吹送作用下冷却第四输送带604上的分子筛301,再通过冷风通道613进入第一冷风柜611,余热空气通过第三导管906进入第一热风柜608中,此为第三路余热回收;

在第三风机609的吹送作用下,余热空气导入蓄热水箱901,通过冷却管902,调节电动球阀,经过第二导管905的余热空气再次进入第一热风柜608中,如此循环往复,此为第四路余热回收;

当需要进行升温作业时,余热空气导入蓄热水箱901,通过冷却管902,调节电动球阀,使得第二导管905内余热空气由电动球阀排出,在第四风机908的作用下,余热空气由热风风道909排出,此为第五路余热回收;回收的余热可作为升温干燥作业提供热源。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具有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烤漆房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烤漆房包括地台110及主体框架120,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整体设置在主体框架120的外部,在设置时,进风组件100与地台110连通,经过地台110抽排出风;导风管道306和热风风道909设置在主体框架120的上方,且导风管道306、热风管道与主体框架120内部连通,以向喷漆房内部输送净化空气或加热空气,由顶部进风。

本实施例中的烤漆房可设置电控系统用以控制进风组件100、除尘组件200、分子筛净化组件300、输送组件600、加热组件700及冷凝组件800中电控组件的工作进程以控制烤漆房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

常温喷涂作业模式下:控制主要风循环系统开启设定时间后,第一热风柜608中的余热空气通过第一导管904导入蓄热水箱901,余热空气通过冷却管902与与蓄热水箱901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将多余热量储存在蓄热水箱中;同时,加热器701及第一风机702启动,在第一风机702的吹送作用下对第二输送带602上的分子筛进行高温吹扫,回流热空气通过热回流通道903再次进入第二热风柜中,如此反复;同时冷凝器801及第二风机802启动,冷凝器801产生的冷却空气在第二风机802的吹送作用下进入第二冷风柜,再通过冷风通道613进入第一冷风柜611,经第三导管906进入第一热风柜608,经第一导管904导入蓄热水箱901,余热空气通过冷却管的902的末端连通三通阀907,调节三通阀907余热空气经第二导管905再次进入第一热风柜608,如此循环往复;

升温喷涂作业模式下:与升温喷涂作业模式不同的是,第一冷风柜611所产生的余热空气经过冷却管902的末端连通三通阀907,调节三通阀907在第四风机908的吹送作用下通过热风风道进入烤漆房的主体框架120中,为喷涂作业提供升温空气;

烘烤模式下:除尘组件及主要风循环系统停止工作,第一冷风柜611所产生的余热空气经过第三导管906,在第三风机609的吹送作用下,吹向第一输送带对分子筛进行余热,通过第一热风柜608后的预热空气经第一导管904导入蓄热水箱901,余热空气通过冷却管的902的末端连通三通阀907,调节三通阀907在第四风机908的吹送作用下通过热风风道进入烤漆房的主体框架120中,对主体框架120中的空气持续加热,在电控系统的控制作用下,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到喷涂作业所需要的温度。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为具有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烤漆房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多个烤漆房同时工作,多个烤漆房的排布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串联或并联的连接方式,如图9、图10所示。具体地,多个烤漆房共用一套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及分子筛循环组件,每个烤漆房设置有自己独立的进风组件100、第一导向组件400、除尘组件200和第二导向组件500,多个烤漆房的循环风组件可共用一个。但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多个烤漆房共用循环风组件时,将导风管道306设置多条支路,多条支路与各烤漆房一一对应。为实现多个烤漆房既可以独立工作、又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烤漆房同时工作,本实施例可在每组进风组件100、每组循环风组件或循环风组件的导风管道306支路设置电磁控制阀。

实施例五

图6至图7所示为本发明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输送组件包括第五输送带615、斗提616及第六输送带617,第五输送带615的一端设于收集器下方,第五输送带615的另一端设有将分子筛导向斗提616一端的导料斜口,斗提616另一端将分子筛导向第六输送带617的一端,第六输送带617的另一端位于分子筛净化组件的上方;加热组件为设于第五输送带615下方的发热管集合箱703,冷凝组件为位于分子筛净化组件旁侧且正对着第六输送带617的制冷空调803。如此,吸附有voc的分子筛下落入收集器,并由收集器落入至第五输送带615,第五输送带615将分子筛向前输送的同时,发热管集合箱703升温对第五输送带615上的分子筛进行脱附处理,voc气体在高温下直接分解为无害物质;脱附后的分子筛通过斗提616提升至第六输送带617,第六输送带617在输送分子筛的同时,制冷空调803对分子筛进行冷却,冷却的分子筛再次具备吸附功能;分子筛如此往复循环达到吸附、脱附、voc高温分解的效果。

为了控制由收集器落入第五输送带615的分子筛数目,本实施例的收集器为变频给料器,在变频给料器的控制下限量定量向第五输送带615供应分子筛。

发热管集合箱703内排布有多个发热管,对第五输送带615上输送的分子筛进行升温,当温度升高至400℃时可对第五输送带615上的分子筛进行脱附处理,同时voc气体在400℃的高温下分解为无害物质;为了防止加热过程中的大量热量散失,本实施例的发热管集合箱703及第五输送带615的壳体用隔热棉材料做包裹处理以防止热量散失。

导料斜口的设置是为了将第五输送带615上的分子筛导流至斗提616底部的同时组织热量的大量散失而做出的优选,并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性规定。

本实施例的斗提616包括传动带及多组均布于传送带表面的提板618,提板618从提斗通道的底部提起分子筛,提板618跟随传送带的旋转上升直至分子筛落入第六输送带617上。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还包括热交换组件810,热交换组件810包括第一热风风机811、空气混合室812、第二热风风机813、第三热风风机814、调控空调815及导向管道816,第一热风风机811连通输送组件所处空间与空气混合室812,第二热风风机813连通输送组件所处空间与调控空调815的内机进气道,调控空调815向空气混合室812输送冷却空气,第三热风风机814抽排空气混合室812内空气通过导向管道816排出,如图8所示。

本实施例在实施时,热量由发热管集合箱703产生,通过分子筛颗粒将部分热量带至斗提通道以及顶部第六输送带617所处通道中;冷空气由调控空调815产生,调控空调815的内机进风来源于第二热风风机813从输送组件所处空间内空气,经过调控空调815的冷却作用向空气混合室812输送冷却空气;第一热风风机811抽取输送组件所处空间内余热空气进入空气混合室812;冷却空气和余热空气在空气混合室812内混合,到达可控制的温度后通过第三热风风机814的抽排作用经导向管道816排至烤漆房或喷涂间。本实施例的热交换系统完全为内循环,不和外界气体产生交互,就达到了吸附、脱附、voc高温分解的效果。

在分子筛冷凝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液态水或水蒸气,本实施例设置多处排水管道将水排至容器收集。具体地,制冷空调803自带有第一排水管道,空气混合室812的底部设有第二排水管道、调控空调815自带的第三排水管道,斗提通道侧管壁安装的集水沟槽,第一排水管道、第二排水管道、第三排水管道及集水沟槽出水均通过水管排到容器中收集。脱水、排水可以使得硅含量较低的中孔分子筛在内封闭循环的条件下吸附水蒸汽、脱排水分使得内部小环境空气湿度降低,分子筛也具备吸附voc的功能,这样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喷涂间较低的湿度有助于提高水性漆的挥发、干燥效率。

为了实时监测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内各点温度,本实施例在第六输送带617通道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在第一热风风机811的入口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在第二热风风机813的入口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在第五输送带615通道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在发热管集合箱703内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在空气混合室812内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在收集器内设置有第七温度传感器、在第二导向组件设置有第八温度传感器。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上述位置,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温度监测点。各个温度传感器监测得数据可上传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各个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数据控制相应的电器元件工作或关停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本实施例的plc控制系统还可连接故障报警系统,在某个电器元件出现故障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修理或者维护。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中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烤漆房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烤漆房至少具备两种工作模式:

喷漆模式:通过进风组件100抽排进风,将废气抽排进入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废气在第一导向组件400的作用下导向至除尘组件200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随后废气在的第二导向组件500的作用下导向至分子筛净化组件300进行净化处理输出净化空气;净化后得空气通过风循环组件得作用重新进入喷涂间,吸附有voc的分子筛301经加热脱附、冷凝处理后由输送组件600回送至分子筛循环组件中复用。

烘烤模式:调控空调815的冷却作用向空气混合室812输送冷却空气;第一热风风机811抽取输送组件所处空间内余热空气进入空气混合室812;冷却空气和余热空气在空气混合室812内混合,到达可以控制的温度后在经过第三热风风机814的抽排作用经导向管道816排至烤漆房或喷涂间对喷涂工件进行升温烘烤模式,加快喷涂工件的干固速度。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为具有实施例六或实施例七中voc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的烤漆房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多个烤漆房同时工作,多个烤漆房的排布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串联或并联的连接方式,如图9、图10所示。具体地,多个烤漆房共用一套分子筛净化组件300及分子筛循环组件,每个烤漆房设置有自己独立的进风组件100、第一导向组件400、除尘组件200和第二导向组件500,多个烤漆房的循环风组件可共用一个。但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多个烤漆房共用循环风组件时,将导风管道306设置多条支路,多条支路与各烤漆房一一对应。为实现多个烤漆房既可以独立工作、又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烤漆房同时工作,本实施例可在每组进风组件100、每组循环风组件或循环风组件的导风管道306支路设置电磁控制阀。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