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81217发布日期:2020-05-19 21:15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背景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由于水体引起的爆发性环境事件,全社会对于水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大幅提高。国家和各地方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要求日趋严格。

目前,众多水处理工艺中,生物法处理是应用最多的。生物法处理有着流程简单、运行费用低、耐冲击负荷强、二次污染少等特点。但随着污水排水标准不断提高,大部分区域要求排水达到一级a标准以上(ss≤10mg/l)。

提标改造过程中,由于原有场地限制,原有沉淀池表面负荷已然达不到提标的要求,并且维护工作量大。而目前通常使用砂滤罐联合使用,控制出水的ss。

由于原有的沉淀池出水ss过大,所以砂滤罐也会因此而板结,从而逐渐增加水头的损失,并且砂滤罐的反洗水量过大,且反洗周期短。一旦反洗则无法正常排水,大大的影响了水处理的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一种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提标改造或设备老化出现的出水ss无法得到控制的等问题,以及与砂滤罐联合使用时,出现的水头损失大、水处理量降低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内部的清水区、澄清区、污水缓冲区、污泥区;所述清水区上部设有防短路出水渠;所述澄清区内填有滤珠,所述澄清区上方设有滤板;所述污水缓冲区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污泥区上方设有配水装置;所述污泥区内设有排泥装置。

所述防短路出水渠与可调三角堰板相连;所述防短路出水渠下部与出水管一端相连;所述出水管安装有控制阀门。

所述滤板上有开孔;所述滤板上中心开孔为搅拌轴孔;所述滤板上周围开孔均安装倒装式滤头;所述滤头孔隙直径为0.5~2.0mm。

所述清水区高度为0.2~0.5m;所述澄清区高度为0.6~1.0m;所述污水缓冲区高度为0.4~1.0m;所述污泥区高度为0.1~0.2m。

所述澄清区内填充滤珠,滤珠的形状为球形,滤珠的材质为pu、pp、pe、pur和hdpp中的至少一种,滤珠直径为2~5mm,所述滤珠直径大于滤头孔隙直径;所述滤珠的密度小于水密度。

所述搅拌装置设有搅拌电机、减速机、搅拌轴、上搅拌装置、下搅拌装置;所述上搅拌装置、下搅拌装置均为框式搅拌。

所述配水装置为环形配水;所述配水装置为环形配水;所述配水装置上部开孔,开孔直径为8~15mm;所述配水装置与进水管一端相连;所述进水管安装有控制阀门。

所述排泥装置上四周均有开孔,开孔直径为0.5~2.0mm,开孔直径小于滤珠直径;所述排泥装置与排泥管一端相连;所述排泥管安装有控制阀门。

所述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的处理规模为15~2000m3/d。

本发明一种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下列工序:

(1)澄清时,通过进水管控制阀门向设备内进水,后通过配水装置均匀布水,滤珠会因为浮力而上浮,且滤珠被滤板上的滤头缝隙截留,澄清区的通过物理截留过滤水中的悬浮物,澄清后的水通过滤头缝隙通往清水区,通过防短流出水渠进行收集,最终通过控制出水管控制阀门排出;

(2)反洗时,首先关闭进水管控制阀门和出水管控制阀门,打开搅拌装置,下搅拌装置可搅动底部污泥区,防止底部污泥板结,且同时上搅拌装置通过搅拌离心力将截留饱和的澄清区松动开,使截留的悬浮物沉降至底部污泥区,同时将滤珠清洗干净,经1min~5min搅拌后关闭搅拌装置,并静止2~5min后打开排泥管控制阀门,利用重力作用,将所有的沉积的污泥通过排泥装置从排泥管排出,同时截留住滤珠;

(3)反洗结束后,关闭排泥管控制阀门,依次开启出水管控制阀门、进水管控制阀门,进行正常过滤出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一种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替代原有的砂滤罐,直接与沉淀池联合使用。具有能耗低、出水ss低、运行稳定、占地小等优点。

2.本发明解决了沉淀池处理能力不够,出水ss高等问题。在环形配水装置进行均匀布水后在污泥缓冲区实现自然重力沉淀,少量未沉淀的悬浮物通过滤珠被进一步截留澄清,澄清后的清水通过滤头通往清水区,最终经过防短流出水渠通过出水管排出。

3.解决了提标改造时,因场地限制而无法提高沉淀池表面负荷的情况,通过澄清区可有效截留沉淀池出水中的悬浮物,并且占地面积小,解决场地限制的问题。

4.本发明操作简单,可实现全自动化无人值守。降低运营费用。并且解决了原有砂滤罐水头损失大、反洗水量过大、反洗周期短、砂滤板结等问题。

5.本发明采用了滤珠作为媒介,由于载体会悬浮于水中,反洗简单,通过上搅拌桨叶可快速反清洗,并且不会出现板结等情况;同时因滤珠过水性能卓越,不会出现水头损失大等问题。

6.本发明在运行时为缺氧状态。并且污泥区、污水缓冲区、滤珠中均含有不同量的污泥,可催生反硝化细菌,从而进一步去除水中的tp、tn以及cod。

7.本可以可以在进水管上选择性安装加药装置,并且通过管道混合对沉淀池出水进行化学处理。

8.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性价比高、出水水质好、耐冲击负荷强、占地面积小、处理方式多等优点,适用于所有对出水悬浮物需要进一步澄清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一是一种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剖视图

图中:1.搅拌装置;2.顶部盖板;3.可调三角堰板;4.防短流出水渠;5.出水管;6.筒体;7.滤板;8.滤头;9.滤珠;10搅拌轴固定支架;11.上搅拌装置;12排泥管;13排泥装置;14.下搅拌装置;15.配水装置;16.进水管;a.清水区;b.澄清区;c.污水缓冲区;d.污泥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一所示,一种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包括筒体6,设置于筒体内部的清水区a、澄清区b、污水缓冲区c、污泥区d;所述清水区上部设有防短路出水渠4;所述澄清区上方设有滤板7;所述污水缓冲区内部设有搅拌装置1;所述污泥区上方设有配水装置15;所述污泥区内设有排泥装置13。

上述防短路出水渠4与可调三角堰板3相连;上述防短路出水渠4下部与出水管5一端相连;上述出水管5安装有控制阀门。

上述滤板7上有开孔;上述滤板7上中心开孔为搅拌轴孔;上述滤板7上周围开孔均安装倒装式滤头8;上述滤头8孔隙直径为0.5~2.0mm。

上述清水区a高度为0.2~0.5m;上述澄清区b高度为0.6~1.0m;上述污水缓冲区c高度为0.4~1.0m;上述污泥区d高度为0.1~0.2m。

上述澄清区b内填充滤珠9,滤珠9的形状为球形,滤珠9的材质为pu、pp、pe、pur和hdpp中的至少一种,滤珠9直径为2~5mm,上述滤珠9直径大于滤头8孔隙直径;所述滤珠9的密度小于水密度。

上述搅拌装置1设有搅拌电机、减速机、搅拌轴、上搅拌装置11、下搅拌装置14;上述上搅拌装置11、下搅拌装置14均为框式搅拌。

上述配水装置15为环形配水;上述配水装置15为环形配水;上述配水装置15上部开孔,开孔直径为8~15mm;上述配水装置15与进水管16一端相连;上述进水管16安装有控制阀门。

上述排泥装置13上四周均有开孔,开孔直径为0.5~2.0mm,开孔直径小于滤珠9直径;上述排泥装置13与排泥管12一端相连;上述排泥管12安装有控制阀门。

上述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的处理规模为15~2000m3/d。

本发明一种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下列工序:

(1)澄清时,通过进水管16控制阀门向设备内进水,后通过配水装置15均匀布水,滤珠9会因为浮力而上浮,且滤珠被滤板7上的滤头8缝隙截留,澄清区b的通过物理截留过滤水中的悬浮物,澄清后的水通过滤头8缝隙通往清水区a,通过防短流出水渠4进行收集,最终通过控制出水管5控制阀门排出;

(2)反洗时,首先关闭进水管16控制阀门和出水管5控制阀门,打开搅拌装置1,下搅拌装置14可搅动底部污泥区d,防止底部污泥区d的污泥板结,且同时上搅拌装置11通过搅拌离心力将截留饱和的澄清区b松动开,使截留的悬浮物沉降至底部污泥区d,同时将滤珠9清洗干净,经1min~5min搅拌后关闭搅拌装置1,并静止2~5min后打开排泥管12控制阀门,利用重力作用,将所有的沉积的污泥通过排泥装置13从排泥管12排出,同时截留住滤珠9;

(3)反洗结束后,关闭排泥管12控制阀门,依次开启出水管5控制阀门、进水管16控制阀门,进行正常过滤出水。

实施例1

将该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后置于一体化仿生水草设备;

工艺过程:a3o+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

设计处理量:200m3/d

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设计进水ss:19mg/l

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设计出水ss:<10mg/l

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设计表面符负荷:7.5m3/(m2·h)

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设计高度:2m

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设计直径:1.2m

实施例2

将该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后置二沉池;

工艺过程:a/o+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

设计处理量:1000m3/d

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设计进水ss:23mg/l

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设计出水ss:<10mg/l

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设计表面符负荷:7.9m3/(m2·h)

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设计高度:4.5m

滤珠水质澄清过滤装置设计直径:2.6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