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零件浸油防锈装置及浸油防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42203发布日期:2020-06-09 20:44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零件浸油防锈装置及浸油防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零件浸油防锈装置及浸油防锈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是指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械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和省力的工具装置,机械有多个即系额零件构成,现有的机械零件防锈都是人工对机械零件进行涂油防锈,不但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防锈不全面不彻底,而且不干净不卫生,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的身体沾染油污,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防锈全面彻底、能够避免工作人员的身体沾染油污的用于机械零件的喷油防锈装置。

中国专利申请为cn201610768255.1公开了一种防锈油喷涂装置,其结构包括喷涂室、储油箱、回油箱、油过滤器、油泵a、油泵b、进油管和回油管,喷涂室包括喷涂室本体、丝杆、伺服电机、旋转电机、防护罩、固定装置、导轨、圆钢、支撑装置和喷嘴,所述丝杆设于喷涂室本体内部的上方,伺服电机位于喷涂室本体外侧上方,且与丝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旋转电机安装在防护罩内部,防护罩设于丝杆下方,防护罩的下方设有固定装置,圆钢位于固定装置与支撑装置之间,支撑装置底部设有导轨,喷嘴安装于喷涂室本体的侧壁,该装置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喷涂效率高。但是该种设备仍然没有解决飞轮在传送过程中表面容易被破坏及喷涂后的飞轮不易干燥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安全环保,高效节约的机械零件浸油防锈装置及浸油防锈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零件浸油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操作工位、在各工位间运送零件的转运线体系统、各工位的密封系统、油路循环系统、残油吹干系统、浸油升降系统及与控制前述各系统动作的控制系统;

所述操作工位包括工位一工件上线工位,工位二浸油工位,工位三滴油工位,工位四吹干工位,工位五二次吹干工位,工位六滴油工位,工位七滴油工位及工位八工件下线工位,所述八个工位呈u型布置;

所述转运线体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工位八至工位一之间、工位四至工位五之间的横向转运机构,工位一至工位四之间、工位五至工位八之间的纵向转运机构,以及所述工位一至工位八之间与所述转运机构配合的无动力支撑辊道;

所述密封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二至工位七外的全密封板,其中,所述工位二、工位七前端面设有升降启闭的油气外密封门,其余各面均设有带观察窗的密封门,工位三和工位四之间、工位五和工位六之间分别设有升降启闭的油气内密封门,顶面由不锈钢板焊接密封,底部通过接油盘密封;

所述油路循环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二下方的主油箱,设于所述工位三下方的副油箱,以及设于各工位底部的接油盘,所述接油盘均与回油管道连接,所述回油管道通过设于副油箱上的接油盘回油口与副油箱接通,所述主油箱上设有溢油口,与副油箱上的回油口接通;所述油路循环系统还包括一台将所述副油箱中的油抽到主油箱的气动隔膜泵;

所述残油吹干系统分别设于所述工位四及工位五内,包括用于去除压缩空气内油雾、杂质的超微雾分离器、去除水分的水滴分离器及吹油喷嘴;

所述浸油升降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二上的升降驱动机构及升降辊道,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二上方的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上连接链轮及传动链,所述传动链一端与升降辊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电机为刹车电机,其输出轴末端连接有用于记录和控制升降深度的编码器。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转运机构包括横向气缸,沿横向设置的横向轨道,设于所述横向气缸上的可伸缩的连接爪,设于所述无动力支撑辊道上的托盘,所述托盘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爪配合的定位块;

所述纵向转运机构包括纵向气缸,沿纵向设置的纵向轨道,在所述纵向轨道上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托盘上的定位块配合的可伸缩的连接爪。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线体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三、工位六、工位七末端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油路循环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二、工位四、工位五、工位七上方的油雾回收机,设于所述主油箱溢油口的粗过滤装置,以及一台将所述主油箱中的油抽到副油箱的气动隔膜泵。

进一步的,所述各工位底部设有可调节地脚,其高度调节范围≥±30mm,所述转运线体工作面高度为700~1000mm,所述主油箱设于地面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油气外密封门、油气内密封门均匀升降气缸升降启闭。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一及工位八前端的开始按钮和确认按钮。

一种机械零件浸油防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需浸油的工件依次放入工位一上的浸油料框内,放置完成后按下启动按钮,纵向转运机构自动将浸油料框推送至工位二;

s2:浸油料框运行到位后,浸油升降系统通过链条带动升降辊道及托盘下降至主油箱内浸油;浸油完成后,升降电机带动升降辊道上升,纵向转运机构自动将浸油料框推送至工位三;

s3:浸油料框运行至工位三,零件上多余残存的油液在此工位滴落;待工位四空闲时,纵向转运机构自动将浸油料框推送至工位四;

s4:浸油料框运行至工位四,此工位的残油吹干系统将干燥的压缩空气形成一道风刀,将浸油料框内的零件吹干,之后,横向转运机构自动将浸油料框推送至工位五;

s5:浸油料框运行至工位五,在此工位进行二次吹干,吹干后纵向转运机构自动将浸油料框推送至工位六;

s6:此工位为过度工位,没有功能设计,只作滴油使用;待工位七处于空闲时,纵向转运机构自动将浸油料框推送至工位七;

s7:此工位为过度工位,没有功能设计,只作滴油使用;待工位八处于空闲时,纵向转运机构自动将浸油料框推送至工位八;

s8:将浸好油的工件从浸油料框中逐件取出,工件取出完毕后按下确认按纽,横向转运机构自动将浸油料框推送至工位一,等待上新的工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全封闭的浸油防锈装置,避免油液挥发、飞溅等造成浪费及不安全事故,浸油流程简洁,零件各个面可完全覆盖防锈油,防锈效果好,多个滴油工位及二个吹干工位使零件上多余的防锈油完全去除,安全环保,避免防锈油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机械零件浸油防锈装置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机械零件浸油防锈装置另一角度三维结构示意图(去除外部封闭件)。

图3为一种机械零件浸油防锈装置另一角度三维结构示意图(去除外部封闭件)。

图4为一种机械零件浸油防锈装置另一角度三维结构示意图(去除外部封闭件)。

图5为一种机械零件浸油防锈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机械零件浸油防锈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位一,2-工位二,3-工位三,4-工位四,5-工位五,6-工位六,7-工位七,8-工位八,9-主油箱,10-副油箱,11-横向转运机构,12-纵向转运机构,13-无动力支撑辊道,14-升降辊道,15-油气外密封门,16-油气内密封门,17-密封门,18-回油管道,19-接油盘回油口,20-溢油口,21-回油口,22-吹油喷嘴,23-升降电机,24-链轮,25-传动链,26-配重块,27-油雾回收机,28-可调节地脚,29-横向气缸,30-横向轨道,31-连接爪,32-托盘,33-定位块,34-纵向气缸,35-纵向轨道,36-滑块,37-升降气缸,38-行程开关,39-浸油料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如图1至图7所示的机械零件浸油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操作工位、在各工位间运送零件的转运线体系统、各工位的密封系统、油路循环系统、残油吹干系统、浸油升降系统及与控制前述各系统动作的控制系统;

所述操作工位包括工位一1工件上线工位,工位二2浸油工位,工位三3滴油工位,工位四4吹干工位,工位五5二次吹干工位,工位六6滴油工位,工位七7滴油工位及工位八8工件下线工位,所述八个工位呈u型布置;

所述转运线体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工位八8至工位一1之间、工位四4至工位五5之间的横向转运机构11,工位一1至工位四4之间、工位五5至工位八8之间的纵向转运机构12,以及所述工位一1至工位八8之间与所述转运机构配合的无动力支撑辊道13;

所述密封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二2至工位七7外的全密封板,其中,所述工位二2、工位七7前端面设有升降启闭的油气外密封门15,其余各面均设有带观察窗的密封门17,工位三3和工位四4之间、工位五5和工位六6之间分别设有升降启闭的油气内密封门16,顶面由不锈钢板焊接密封,底部通过接油盘密封;

所述油路循环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二2下方的主油箱9,设于所述工位三3下方的副油箱10,以及设于各工位底部的接油盘,所述接油盘均与回油管道19连接,所述回油管道19通过设于副油箱10上的接油盘回油口20与副油箱10接通,所述主油箱9上设有溢油口21,与副油箱10上的回油口22接通;所述油路循环系统还包括一台将所述副油箱10中的油抽到主油箱9的气动隔膜泵;

所述残油吹干系统分别设于所述工位四4及工位五5内,包括用于去除压缩空气内油雾、杂质的超微雾分离器、去除水分的水滴分离器及吹油喷嘴22;

所述浸油升降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二2上的升降驱动机构及升降辊道14,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二2上方的升降电机23,所述升降电机23上连接链轮24及传动链25,所述传动链25一端与升降辊道14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26;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电机23为刹车电机,其输出轴末端连接有用于记录和控制升降深度的编码器。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转运机构11包括横向气缸29,沿横向设置的横向轨道30,设于所述横向气缸29上的可伸缩的连接爪31,设于所述无动力支撑辊道13上的托盘32,所述托盘32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爪31配合的定位块33;

所述纵向转运机构12包括纵向气缸34,沿纵向设置的纵向轨道35,在所述纵向轨道35上滑动的滑块36,所述滑块36上设有与所述托盘32上的定位块33配合的可伸缩的连接爪31。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线体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三3、工位六6、工位七7末端的行程开关38,所述行程开关38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油路循环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二2、工位四4、工位五5、工位七7上方的油雾回收机27,设于所述主油箱溢油口22的粗过滤装置,以及一台将所述主油箱9中的油抽到副油箱10的气动隔膜泵。

进一步的,所述各工位底部设有可调节地脚28,其高度调节范围≥±30mm,所述转运线体工作面高度为700~1000mm,所述主油箱9设于地面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油气外密封门15、油气内密封门16均匀升降气缸37升降启闭。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位一1及工位八8前端的开始按钮和确认按钮。

一种机械零件浸油防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需浸油的工件依次放入工位一1上的浸油料框39内,放置完成后按下启动按钮,纵向转运机构12自动将浸油料框39推送至工位二2;

s2:浸油料框39运行到位后,浸油升降系统通过链条带动升降辊道14及托盘32下降至主油箱9内浸油;浸油完成后,升降电机23带动升降辊道14上升,纵向转运机构12自动将浸油料框39推送至工位三3;

s3:浸油料框39运行至工位三3,零件上多余残存的油液在此工位滴落;待工位四4空闲时,纵向转运机构12自动将浸油料框39推送至工位四4;

s4:浸油料框运行至工位四4,此工位的残油吹干系统将干燥的压缩空气形成一道风刀,将浸油料框39内的零件吹干,之后,横向转运机构13自动将浸油料框39推送至工位五5;

s5:浸油料框运行至工位五5,在此工位进行二次吹干,吹干后纵向转运机构12自动将浸油料框39推送至工位六6;

s6:此工位为过度工位,没有功能设计,只作滴油使用;待工位七7处于空闲时,纵向转运机构12自动将浸油料框39推送至工位七7。

s7:此工位为过度工位,没有功能设计,只作滴油使用;待工位八8处于空闲时,纵向转运机构12自动将浸油料框39推送至工位八8。

s8:将浸好油的工件从浸油料框中逐件取出,工件取出完毕后按下确认按纽,横向转运机构13自动将浸油料框39推送至工位一1,等待上新的工件。

本发明中,浸油料框设在托盘32上,托盘32由横向转运机构11、纵向转运机构12带动在无动力支撑辊道13上自动运行,由设置在工位三3、工位六6、工位七7末端的行程开关38控制运行,工位二2上由于其辊道为升降辊道14,与其他部分的无动力支撑辊道断开,工位四4、工位五5、工位八8由于分别是辊道的起点部位或终点部位,因此无需设置行程开关。浸油料框39在每个工位停留时间为1min,总计时间需8min,全程自动控制,可调节浸油深度。零件放置在浸油料框39内,可根据零件大小一次进行多个零件的机油防锈工序。对于表面易损的零件,可以设置专用的夹具进行固定,避免零件在浸油过程中受到损坏。由于防锈油是存放在油箱中采用浸油的方式与零件接触,可以保证零件各个表面完全接触到防锈油,又能避免类似喷油防锈的机器在喷油过程中对零件造成的损害。

本发明的浸油防锈装置使用的防锈油易燃,其中含有50%的煤油,因此,转运线体系统的运行驱动源全部采用气缸驱动,所有的油泵均采用气动隔膜泵,控制系统的电控箱以及油雾回收机27的电机采用防爆处理;升降电机23采用的刹车电机,安装于设备顶部外面,以达到隔离防爆的目的。

升降电机23通过传动链25带动升降辊道14下降浸油,传动链另一端装有配重块26,以平衡掉升降辊道14的重力,使升降电机23的负载大大减小,以节省能源。升降电机23轴的末端连接有一编码器,用于记录升降辊道14的实际高度位置,并可参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输入浸油深度后,通过编码器的高度位置反馈,就可使工件的浸油深度达到所设定的深度。浸油完成后,升降电机23带动升降辊道14升至转运线体平面,气动转运机构自动将浸油料框39推送至工位三3。

本浸油防锈装置底部设有高度可调节的调节地脚,调节范围为±30mm以上,以保证浸油防锈装置可靠的与地面接触。操作面的高度约为800mm,方便操作工取放零件,因此,为保证浸油深度,主油箱9沉于地下。

本装置的气源分两路,一路通过超微雾分离器及水滴分离器,去除油雾及0.01微米的杂质,并去除99%的水分,送至吹油喷嘴22,以吹干零件上残留的防锈油;另一路通过三联件送至各动作气缸,气路管道布置在转运线体下方位置。

本装置设置两个油箱,主油箱9为浸油箱,副油箱10为储油箱,装置工作时,一个气动隔膜泵,通过吸油过滤器,连续将副油箱10的油抽至主油箱9中,以确保主油箱9不缺油,同时主油箱9多余的油通过溢油口20流回副油箱10,以确保主油箱9内浸油液面的稳定。各个工位的底面铺满大小不一的接油盘,为不锈钢材质,接油盘下面铺设一条回油管道18,每个接油盘均连通至回油管道18,将转运线体运行中产生的多余油液集中至回油管道18中,再通过过滤器流回副油箱10中;在浸油装置维护时,另一气动隔膜泵将主油箱9中的油抽出至副油箱10中。

本装置的顶面为不锈钢板焊接处理,底部通过接油盘全密封,正面为升降启闭的油气外密封门15密封,左面、右面及后面通过带观察窗的密封门17密封,工位思和工位三3之间、工位五5和工位六6之间,通过升降启闭油气内密封门15密封,所以的密封门均设有密封条,有效避免油液会发,造成污染及浪费。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