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头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6386发布日期:2020-08-11 21:2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光纤头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头组装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光纤头,参照图9,通常是由透光片910、保护套920、外壳930以及透光柱940四个零件组合在一起的。透光片910安装在保护套920的端部,透光柱940安装在保护套920的内部,然后再将透光片910、保护套920和透光柱940的组装件安装在壳体内。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个别机器可以做到对光纤头进行机械化的自动组装,然而,现有的组装机却普遍有着透光片910、保护套920、外壳930以及透光柱940在组装时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并导致组装过程中时常发生错装和漏装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光纤头组装机,能够在组装光纤头时对各个零件进行精准的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纤头组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第一加工单元,设置在机架上,包括第一进料装置、第二进料装置、第一点胶装置、第一固化装置和第一运送装置,所述第一进料装置用于输送保护套,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用于输送透光片,所述第一点胶装置用于在保护套和透光片之间施加胶水,所述第一运送装置用于将保护套和透光片分别运送至所述第一工位处进行点胶,并在点胶后将二者运送到所述第一固化装置处进行胶水固化;第二加工单元,设置在机架上,包括第三进料装置、第二点胶装置、第二固化装置和第二运送装置,所述第三进料装置用于输送外壳,所述第二点胶装置用于在所述保护套和所述外壳之间施加胶水,所述第二运送装置用于分别将外壳和所述第一固化装置上的保护套运送至第二工位处进行点胶,并在点胶后将二者运送到所述第二固化装置处进行胶水固化;第三加工单元,设置在机架上,包括第四进料装置、第三点胶装置、第三固化装置、第三运送装置和退料装置,所述第四进料装置用于输送透光柱,所述第三点胶装置用于在所述保护套和所述透光柱之间施加胶水,所述第三运送装置用于分别将透光柱和所述第二固化装置上的保护套运送至第三工位处进行点胶,并在点胶后将二者运送到所述退料装置处进行退料;视觉引导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视觉引导装置为多个且至少存在五个所述视觉引导装置分别对所述第一进料装置、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三工位和所述第四进料装置上的作业进行记录,所述视觉引导装置能够根据其记录的视觉影像引导第一运送装置、第二运送装置或第三运送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纤头组装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视觉引导装置对所述第一进料装置、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三工位和所述第四进料装置上的加工进行位置上的指引,从而使得取料和加工的过程中对工件的夹取精度和安装精度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减少了加工废品的产生。同时,通过多个第二进料装置和多个第二夹具的共同作用,从而使得机器可以同时将不同的透光片与其他部件进行组装,因此可以同时进行多种光纤头的组装,进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视觉引导装置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连接有判断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判断电路能够通过所述摄像头拍摄的结果判断待加工部件的位置,并将该位置信息传递至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能够根据该位置信息操作第一运送装置、第二运送装置或第三运送装置的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进料带,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转运通道,所述进料带与所述第一转运通道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退料盘带,所述退料盘带和所述第一转运通道连接,所述第一转运通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中转组件,所述第一中转组件上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运通道上方升降的中转夹爪,所述第一运送装置能够在所述所述中转夹爪和所述第一工位之间往复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料装置还包括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上连接有抵接块,所述定位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抵接块在所述第一转运通道内往复移动并固定料盘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震动筛盘,所述震动筛盘连接有运送通道,所述第一运送装置能够运动到所述运送通道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点胶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位移组件,所述第一位移组件上设置有第一点胶头;所述第一位移组件上设有第一转向组件,所述第一点胶头位于所述第一转向组件上,所述第一转向组件能够调整所述第一点胶头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移组件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转台,所述第一转台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工件的安装夹块;所述第一转台的旁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设置有uv灯,所述uv灯可在所述第三支撑架上往复运动从而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转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运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台旁侧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四支撑架和翻转夹爪,所述翻转夹爪能够相对于所述第四支撑架翻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运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摆动的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上设置有可相对所述第一摆臂摆动的第二摆臂,所述第一夹具设置在所述第二摆臂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退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运通道;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转运通道之间设置有可沿着所述第二转运通道往复运动的拨块,所述退料装置还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二转运通道和所述第三固化装置之间往复运动的第四夹具。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纤头组装机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光纤头组装机的第一进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光纤头组装机的夹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示出的光纤头组装机的第一点胶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示出的光纤头组装机的第二点胶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1示出的光纤头组装机的第一固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图1示出的光纤头组装机的第一运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图1示出的光纤头组装机的退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图1示出的光纤头组装机的光纤头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为机架,110为第一工位,120为第二工位,130为第三工位;

210为第一进料装置,201为第一支撑架,211为进料带,212为第一转运通道,213为退料盘带,214为中转夹爪,216为定位气缸,217为抵接块,218为转向气缸,219为活塞杆;230为第二进料装置,250为第三进料装置,270为第四进料装置;

310为第一点胶装置,311为第一支撑台,312为第一位移组件,313为第二点胶气缸,314为第三点胶气缸,315为第一点胶气缸,316为第一点胶头,317为旋钮;330为第二点胶装置,332为第二位移组件,333为第四点胶气缸,334为第五点胶气缸,335为转盘,336为第二点胶头;350为第三点胶装置;

410为第一固化装置,411为伺服电机,412为第一转台,413为安装夹块,414为第三支撑架,415为uv灯;430为第二固化装置;450为第三固化装置;

510为第一运送装置,511为第一安装座,512为第一摆臂,513为第二摆臂,514为第一夹具;530为第二运送装置;550为第三运送装置;

600为退料装置,610为第一传动带,620为第二转运通道,630为第二传动带,640为退料位移装置,641为第二退料气缸,642为第一退料气缸,643为第三退料气缸,660为第四夹具,670为拨块;

700为视觉引导装置;

800为夹紧组件,810为转动台,820为驱动电机;

910为透光片,920为保护套,930为外壳,940为透光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一种光纤头组装机,包括:机架100、第一加工单元、第二加工单元、第三加工单元和视觉引导装置700。机架100上设置有第一工位110、第二工位120和第三工位130;第一加工单元设置在机架100上,包括第一进料装置210、第二进料装置230、第一点胶装置310、第一固化装置410和第一运送装置510,第一进料装置210用于输送保护套920,第二进料装置230用于输送透光片910,第一点胶装置310用于在保护套920和透光片910之间施加胶水,第一运送装置510用于将保护套920和透光片910分别运送至第一工位110处进行点胶,并在点胶后将二者运送到第一固化装置410处进行胶水固化;第二加工单元设置在机架100上,包括第三进料装置250、第二点胶装置330、第二固化装置430和第二运送装置530,第三进料装置250用于输送外壳930,第二点胶装置330用于在保护套920和外壳930之间施加胶水,第二运送装置530用于分别将外壳930和第一固化装置410上的保护套920运送至第二工位120处进行点胶,并在点胶后将二者运送到第二固化装置430处进行胶水固化;第三加工单元设置在机架100上,包括第四进料装置270、第三点胶装置350、第三固化装置450、第三运送装置550和退料装置600,第四进料装置270用于输送透光柱940,第三点胶装置350用于在保护套920和透光柱940之间施加胶水,第三运送装置550用于分别将透光柱940和第二固化装置430上的保护套920运送至第三工位130处进行点胶,并在点胶后将二者运送到退料装置600处进行退料;视觉引导装置700设置在机架100上,视觉引导装置700为多个且至少存在五个视觉引导装置700分别对第一进料装置210、第一工位110、第二工位120、第三工位130和第四进料装置270上的作业进行记录,视觉引导装置700能够根据其记录的视觉影像引导第一运送装置510、第二运送装置530或第三运送装置550。

通过采用视觉引导装置700对第一进料装置210、第一工位110、第二工位120、第三工位130和第四进料装置270上的加工进行位置上的指引,从而使得取料和加工的过程中对工件的夹取精度和安装精度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减少了加工废品的产生。同时,通过多个第二进料装置230和多个第二夹具的共同作用,从而使得机器可以同时将不同的透光片910与其他部件进行组装,因此可以同时进行多种光纤头的组装,进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视觉引导装置700包括摄像头,摄像头连接有判断电路和控制电路,判断电路能够通过摄像头拍摄的结果判断待加工部件的位置,并将该位置信息传递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能够根据该位置信息操作第一运送装置510、第二运送装置530或第三运送装置550的运动。通过判断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共同作用,从而使得摄像头上拍摄出的视觉影像可以对第一运送装置510、第二运送装置530和第三运送装置550进行引导,从而提高了三者在夹取或者安装时的精度,进而提高了良品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第一进料装置210包括第一支撑架201和进料带211,第一支撑架201设置在机架100上,第一支撑架201上设置有第一转运通道212,进料带211与第一转运通道212连接;机架100上设置有退料盘带213,退料盘带213和第一转运通道212连接;机架100上设置有第一中转组件,第一中转组件上设置有能够在第一转运通道212上方升降的中转夹爪214,第一运送装置510能够在中转夹爪214和第一工位110之间往复运动。由于光纤头的各个零部件较小,因此在加工前,多个保护套920会同一放在专门的料盘内。加工开始时,料盘会安置在进料带211上,并由进料带211带动至第一转运通道212处。此时,中转夹爪214夹取保护套920后继续运动至退料盘带213上。随后,退料盘带213带动空的料盘离开机架100。通过进料带211和退料盘带213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得保护套920安全运动至中转夹爪214后还能进行料盘的自动退除,从而实现进料整体的自动化。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第一进料装置210还包括定位气缸216,定位气缸216上连接有抵接块217,定位气缸216能够驱动抵接块217在第一转运通道212内往复移动并固定料盘的位置。当料盘运动至第一中转组件处时,定位气缸216运作,抵接块217无法被推动,因此料盘将会固定。由于定位气缸216对料盘进行定位及固定,因此能够使得料盘的运动更加精准,从而确保了第一夹具514在夹取时的精度。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第一转运通道212和进料带211之间设有转向气缸218,转向气缸218的活塞杆219能够推动承载保护套920的料盘持续与抵接块217相抵。当装载保护套920的料盘运动到第一转运通道212内时,转向气缸218将会对该料盘进行持续地顶推,从而使得该料盘在第一转运通道212内运动并持续和抵接块217相抵。转向气缸218使得料盘转向并在第一转运通道212内运动,从而保证料盘能够稳定地在第一转运通道212内运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四进料装置270的与第一进料装置210相同。当然,第四进料装置270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二进料装置230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上的震动筛盘,震动筛盘连接有运送通道,第一运送装置510能够运动到运送通道上。加工开始前,各种各样的透光片910均设在第一振动筛盘内。振动筛盘进行振动后,将会筛选出大小适中的透光片910,并通过运送通道运送和第一运送装置510至第一工位处进行下一步的加工。通过振动筛盘的筛选,使得体积较小难以辨别的透光片910得到筛选,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出的光纤头的良品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进料装置250的与第二进料装置230相同。当然,第三进料装置250也可以是其他可以达到目的的进料结构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一工位110、第二工位120和第三工位130上均设有夹紧组件800,夹紧组件800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820,驱动电机820连接有转动台810,夹紧组件800固定在转动台810上。

进一步的,夹紧组件800为夹紧气缸,夹紧气缸设置在转动台810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第一点胶装置310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位移组件312,第一位移组件312上设置有第一点胶头316;第一位移组件312上设有第一转向组件,第一点胶头316位于第一转向组件上,第一转向组件能够调整第一点胶头316相对于第一位移组件312的方向。第一位移组件312能够调整第一点胶头316和第一工位110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点胶头316可以靠近第一工位110并进行点胶,或者点胶完毕后远离工位。第一转向组件则能够调整第一点胶头316和第一工位110之间的相对角度,从而使得使得点胶作业更加精准。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第一位移组件312包括第一点胶气缸315、第二点胶气缸313和第三点胶气缸314,第一点胶气缸315竖直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第二点胶气缸313沿前后方向固定在第一点胶气缸315的活动部上,第三点胶气缸314沿左右方向固定在第二点胶气缸313的活动部上,第一点胶头316设置在第三点胶气缸314上。第一转向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三点胶气缸314上的旋钮317,旋钮317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与第一点胶头316连接。通过转动旋钮317,可以通过转动件带动第一点胶头316转动,从而调节第一点胶头316点胶时的角度,进而提高点胶的效果。第一点胶气缸315、第二点胶气缸313和第三点胶气缸314则可以带动第一点胶头316进行三轴位移,从而使得第一点胶头316可以从各个方向调节其与第一工位110的相对位置,进而确保其可以进行更精准的点胶作业。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第二点胶装置330和第三点胶装置350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第二点胶装置330包括第二位移组件332,第二位移组件332包括竖直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四点胶气缸333,第四点胶气缸333的活动部上设置有转盘335,转盘335上固定有第五点胶气缸334,第五点胶气缸334上设置有第二点胶头336。转盘335使得第五点胶气缸334可以相对于第四点胶气缸333倾斜,从而使得第二点胶头336以斜向的角度进行点胶,从而提升点胶的效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第一固化装置410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一转台412,第一转台41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工件的安装夹块413;第一转台412的旁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架414,第三支撑架414上设置有uv灯415,uv灯415可在第三支撑架414上往复运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第一转台412。胶水在uv灯415的照射下将会直接凝固,从而完成固化作业。第一转台412则能够带动工件靠近或远离uv灯415,从而进行固化作业。

进一步的,第一转台412的下方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411。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二固化装置430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二转台,第二转台上设置有安装工件用的卡位和加热器,第二转台能够对安装在卡位内的工件进行加热从而烘干胶水。通过加热烘干的方式进行固化,可以保证胶水得到有效地凝固。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三固化装置450的结构与第一固化装置410相同。当然,第三固化装置450也可以是其他可以达成目的的结构,比如加热烘干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运送装置53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转台412旁侧的翻转机构(图中未绘示),翻转机构包括第四支撑架(图中未绘示)和翻转夹爪(图中未绘示),翻转夹爪能够相对于第四支撑架翻转。在保护套920和透光片910的加工过程中,由于保护套920较大而透光片910较小,因此将透光片910从上方安装至保护套920的端部才能够精准的观测二者是否配合准确。而在保护套920和外壳930的安装过程中,透光片910则需要安装在外壳930的最内部,因此需要将透光片910和保护套920的组装体进行翻转。翻转夹爪夹持该组装体后能够直接进行翻转,并将组装体再次安装到第一转台412上,从而便于之后组装体与外壳930的组装。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第一运送装置510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一安装座511,第一安装座511上设置有可相对第一安装座511摆动的第一摆臂512,第一摆臂512上设置有可相对第一摆臂512摆动的第二摆臂513,第一夹具514设置在第二摆臂513上。第二摆臂513可相对于第一摆臂512运动,而第一摆臂512又可相对于第一安装座511运动,因此设置在第二摆臂513上的第一夹具514相对于第一安装座511具有大幅可调整的活动范围,从而保证第一夹具514可以将保护套920和透光片910均运送至第一工位110处。

进一步的,参照图7,第二摆臂513上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夹料气缸,第一夹具514设置在夹料气缸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运送装置530和第三运送装置550的结构与第一运送装置510相同。当然,第二运送装置530和第三运送装置550也可以是其他能达到目的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退料装置600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上的第一传动带610和第二传动带630,第一传动带610和第二传动带630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一传动带610和第二传动带630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运通道620,第一传动带610和第二转运通道620之间设置有可沿着第二转运通道620往复运动的拨块670,退料装置600还包括能够在第二转运通道620和第三固化装置450之间往复运动的第四夹具660。光纤头组装完成后,需要安置在料盘上以避免在后续的运送过程中被磨损。退料时,空的料盘安装在第一传动带610上,并由第一传动带610带动至第二转运通道620内。随后,拨块670沿着第二转运通道620运动并将空的料盘运送到第四夹具660处并接收组装完毕的光纤头,最后料盘在拨块670的带动下运动到第二传动带630上并由第二传动带630带走进行后续的加工。

进一步的,参照图8,第四夹具660和拨块670均通过退料位移装置640连接在第二转运通道620的上方,退料位移装置640包括第一退料气缸642、第二退料气缸641和第三退料气缸643,第一退料气缸642竖直固定在机架100上,第二退料气缸641沿前后方向固定在第一退料气缸642的活动部上,第三退料气缸643沿左右方向固定在第二退料气缸641的活动部上,第四夹具660和拨块670均设置在第三退料气缸643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