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6637发布日期:2020-08-18 17:2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旧金属回收领域,特别是一种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管理相当严格,原本一些通过简易方法处理废钢但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处理方法已经淘汰。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废钢带卷,多数采用简单的气割方法处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危害环境,而且产生的炉料纯度低、密度低,能耗大,工人也需要全程参与工作,劳动强度大。

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对废钢带卷回收装置进行结构改进,使其在有效处理废钢带卷的同时,提高废钢带卷的处理量,提高炼钢效率,节约能耗、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使其在有效处理废钢带卷的同时,提高废钢带卷的处理量,提高炼钢效率,节约能耗、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导料校直装置、压轮装置、驱动装置、滚剪撕碎装置,及控制系统;

所述导料校直装置、所述压轮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滚剪撕碎装置依次呈直线连接;

所述滚剪撕碎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主传动轴、副传动轴、刀具、辅助刀盘;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到所述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副传动轴纵向分布;所述主传动轴和所述副传动轴之间通过传动装置相连接,实现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副传动轴相对旋转运动;

所述主传动轴上设有若干组所述刀具和所述辅助刀盘;所述刀具与所述辅助刀盘间隔设置;

所述副传动轴上设有与所述主传动轴上刀具和辅助刀盘相应放置的若干组所述刀具和所述辅助刀盘;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导料校直装置、所述压轮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滚剪撕碎装置的驱动机构、传感器相电气连接;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所述钢带卷经所述导料校直装置展开,然后经所述压轮装置及所述驱动装置,钢带输入至所述滚剪撕碎装置内;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副传动轴相对旋转,其上的所述刀具和所述辅助刀盘相配合,将钢带沿进料方向切开,并间歇的沿宽度方向进行切断,形成小块状废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料校直装置下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内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紧固端;所述紧固端可相对运动,将钢带卷的两侧夹紧;所述钢带卷由所述固定装置架设固定,然后钢带经所述导料校直装置进行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内设有紧固油缸,所述紧固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紧固端,所述紧固油缸驱动所述紧固端伸缩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下方设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带动钢带卷进出运动;

所述移动小车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采用液压油缸机构进行升降驱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料校直装置包括箱体、下部导向机构、下压滚轮、校直机构;

所述下部导向机构内设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铰接于箱体与第一升降平台之间;所述第一油缸伸缩运动而带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实现上升或下压;

所述下压滚轮固定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下方;所述下压滚轮通过驱动电机进行正反转运动;通过所述下压滚轮转动驱动所述钢带卷进行主动转动;所述下压滚轮正反转把所述钢带卷起头位置调整到水平位置;

所述导料校直装置还包括第二升降平台,第二油缸铰接于所述箱体与第二升降平台之间;所述第二油缸伸缩运动,带动所述第二升降平台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把所述钢带卷往上挑起;通过校直机构把钢带卷送入压轮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轮装置上设有压轮;所述压轮包括上部压轮和下部压轮;上部所述压轮的上方设有第一升降油缸,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活塞杆运动带动上部所述压轮压向下部所述压轮,从而将进入所述压轮装置中的钢带夹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由第一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有下压轮,所述下压轮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进行主动旋转;

所述驱动装置的上部设有上压轮,所述上压轮通过第二升降油缸安装在所述下压轮的上方;

所述上压轮下降,将钢带压在所述上压轮与所述下压轮之间,由所述下压轮进行驱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具包括刀身、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

所述刀身一周上设有若干卡槽,每个所述卡槽内安装有一个所述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凸出于所述刀身;所述第一刀片与对应刀轴上的所述辅助刀盘相配合,将钢带横向切断;

所述第二刀片固定于所述刀身两侧;位于所述主传动轴上的所述刀具的所述第二刀片的外表面与位于所述副传动轴上的所述刀具的所述第二刀片的外表面相错,且相互贴合;相贴近的2个所述第二刀片相啮合,能够把钢带沿进料方向进行切割。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刀片设于相邻两片所述第一刀片之间;所述第二刀片为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片为菱形的四棱柱体;所述菱形四棱柱体的钝角面棱为刀头。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片可拆卸的安装固定于所述刀身的卡槽中。

再进一步的,所述刀具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一面为与所述第一刀片的刀头相贴合的凹槽,所述定位块的另一面为平面;所述定位块插于所述刀身的卡槽内;

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卡槽底部之间设有调整片,通过增减调整片,可以调节所述第一刀片在所述刀身上的安装位置,调整所述第一刀片的刀头的凸出高度。

本发明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通过设置导料校直装置、压轮装置、驱动装置与滚剪撕碎装置,实现钢带卷的整卷开卷,并撕碎成小块;从而有效处理废钢带卷的同时,提高废钢带卷的处理量,提高炼钢效率,节约能耗、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

(2)刀具维护方便,可调整位置、调转方向重复使用,节约刀具;

(3)刀具拆装方便,易于维护;

(4)一次作业就可以将钢带切割出小块,大大提高了撕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的钢带卷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的导料校直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的压轮装置、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的滚剪撕碎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的刀具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的第一刀片示意图;

附图标记:移动小车1;升降装置2;固定装置3;紧固油缸31;紧固端32;

导料校直装置4;下压滚轮41;校直机构42;第一升降平台43;第一油缸44;第二油缸45;箱体46;第二升降平台47;驱动电机48;

压轮装置5;压轮51;第一升降油缸52;

驱动装置6;上压轮61;驱动齿轮62;第一电机63;第二升降油缸64;

滚剪撕碎装置7;第二电机71;主传动轴72;副传动轴73;刀具74;刀身741;第一刀片742;刀头7421;定位块743;第二刀片744;辅助刀盘75;齿轮传动装置76;

钢带卷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钢带卷撕碎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移动小车1、升降装置2、固定装置3、导料校直装置4、压轮装置5、驱动装置6、滚剪撕碎装置7;还包括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

所述导料校直装置4、所述压轮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6与所述滚剪撕碎装置7依次呈直线连接安装。

如图2~图4所示,所述移动小车1上装有所述升降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2采用液压油缸机构进行升降驱动;所述固定装置3设有紧固油缸31;所述紧固油缸31的活塞杆上设有紧固端32;所述固定装置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装置3的紧固端32相对放置且在同一直线;所述移动小车1移动到所述固定装置3之间,此时所述升降装置2启动,把所述钢带卷8提升至指定高度,两侧的所述紧固油缸31向内收紧,使得所述钢带卷8固定。

如图5所示,所述导料校直装置4包括箱体46、下部导向机构、下压滚轮41、校直机构42;所述下部导向机构内设有第一油缸44,所述第一油缸44铰接于箱体46与第一升降平台43之间;所述第一油缸44伸缩运动而带动所述第一升降平台43实现上升或下压。

下压滚轮41固定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43下方;所述下压滚轮41通过驱动电机48进行正反转运动;通过所述下压滚轮41转动驱动所述钢带卷8进行主动转动;所述下压滚轮41正反转把所述钢带卷8起头位置调整到水平位置。

所述导料校直装置4还包括第二升降平台47,第二油缸45铰接于所述箱体46与第二升降平台47之间;所述第二油缸45伸缩运动,带动所述第二升降平台47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把所述钢带卷8往上挑起;通过校直机构42把钢带卷送入压轮装置5。

所述压轮装置5位于所述导料校直装置4的出料方向;所述压轮装置5上设有压轮51;所述压轮51有两个,呈纵向分布;上部所述压轮51的上方设有第一升降油缸52,控制上部所述压轮51的移动;被拉平的钢带从两个所述压轮51中间穿过。所述钢带卷8在加工中,外径在不断变小,从而产生的张力、速度也在变化,通过设置一对压轮51,使钢带输入所述驱动装置6时的张力,由所述压轮装置5进行过渡,确保所述驱动装置6的运行平稳、可靠。

如图6所示,所述驱动装置6位于所述压轮装置5的出料方向;所述驱动装置6由第一电机63提供动力;所述第一电机63的主动齿与所述驱动装置6的驱动齿轮62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62连接有下压轮,所述下压轮可在所述第一电机63的驱动下进行主动运动;所述驱动装置6的上部设置有上压轮61;所述上压轮61的上部设有第二升降油缸64,控制所述上压轮61的升降运动;所述上压轮61下降,将钢带压在所述上压轮61与所述下压轮之间,实现驱动;所述钢带卷8经过所述压轮装置5平稳过渡到所述驱动装置6。

如图7~图9所示,所述滚剪撕碎装置7位于所述驱动装置6的出料方向;所述滚剪撕碎装置7内设有第二电机71,主传动轴72,副传动轴73,刀具74,及辅助刀盘75。

所述第二电机71的电机轴与所述主传动轴72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主传动轴72与所述副传动轴73纵向分布;所述主传动轴72和副传动轴73顶端设置有齿轮传动装置76;所述主传动轴72上设有若干组所述刀具74和所述辅助刀盘75;所述刀具74与所述辅助刀盘75间隔设置;所述副传动轴73上设有与所述主传动轴刀具74和辅助刀盘75相应放置的若干组所述刀具74和所述辅助刀盘75。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传动轴72上设有3组所述刀具74和2组所述辅助刀盘75;所述副传动轴73上设有2组所述刀具74和3组所述辅助刀盘75,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

所述刀具74包括刀身741和第一刀片742;本实施例中,所述刀身741的一周设有3个横向贯穿的卡槽,所述第一刀片742固定于所述卡槽中,即每组所述刀具74设有3个所述第一刀片742。

所述第一刀片742通过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刀身741的卡槽中;根据撕碎板厚度,可以调节所述第一刀片742的切割间隙。

所述第一刀片742采用表面为菱形的四棱柱体;所述菱形四棱柱体的钝角面棱为刀头7421;当所述第一刀片742的工作侧发生磨损后,可以经过磨制继续使用,从而节约成本。

所述刀具74还包括定位块743;所述定位块743的一面为与所述第一刀片742的刀头7421所贴合的凹槽,所述定位块743的另一面为平面;所述定位块743插于所述刀身741的卡槽内;所述定位块743能更好的控制所述第一刀片742的刀头7421的凸出高度。

在所述定位块743与所述卡槽间,可根据刀头7421的凸出高度,塞入调整片,从而即使所述第一刀片742磨削后重复使用时,亦能获得合理的刀头7421凸出高度,确保切割的可靠性。

所述刀具74包括第二刀片744;所述第二刀片744设于相邻两片所述第一刀片742之间;所述第二刀片744为圆弧状;所述第二刀片744固定于所述刀身741两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具74的一侧设有3个所述第二刀片744,整个所述刀具74的两侧共设有6个所述第二刀片744。所述第二刀片744的固定方式采用可拆卸式安装;优选地,用螺栓连接,均匀分布。

位于所述主传动轴72上的所述刀具74的所述第二刀片744的外表面与位于所述副传动轴73上的所述刀具74的所述第二刀片744的外表面相错,相互贴合;相贴近所述第二刀片744相啮合,能够有效把钢带卷切割成条状。

所述钢带卷8通过所述驱动装置6平稳的输送到滚剪撕碎装置7,进行撕碎,这时调整到全自动模式,直至处理所述钢带卷8结束一个循环。

本发明的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线缆与所述第一油缸44、第二油缸45、第一升降油缸52、第二升降油缸64、第一电机63、第二电机71等电控驱动元件,及相关传感器进行电气连接;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所述驱动装置6驱动钢带卷8进行旋转输料;钢带卷8展开后以钢带的形式输入至所述滚剪撕碎装置7内,所述主传动轴72和副传动轴73相对旋转,相邻的第二刀片744相互作用将输入其中的钢带沿进料方向切开;同时,第一刀片742与辅助刀盘75相互作用,间歇的沿宽度方向进行切断,将较宽的连续钢带,一次滚剪撕碎成小块状废料,方便回收再利用。

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仅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