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2.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
3.在微生物复合菌剂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对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过滤,然而现有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装置存在大量的缺点,比如现有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装置不具有多次数过滤的功能,而且滤渣处理过于复杂,人工操作的步骤过多,极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现有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装置不能对滤渣中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回收,造成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装置,解决了不能对滤渣中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回收,造成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的浪费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结构,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固定于固定板顶部的一侧,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结构,所述第二过滤结构包括u型槽,所述u型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铲除块,所述箱体的内壁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结构,所述过滤箱的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缩箱,所述压缩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泥泵,所述压缩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侧和压缩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漏板,所述分漏板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型块,所述分漏板的顶部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凸型块,所述压缩箱内壁的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贯穿分隔板并延伸至分隔板的一侧,所述驱动杆延伸至分隔板一侧的一端固定于凸型块的一侧。
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v型过滤板,所述过滤箱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v型过滤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v型过滤板,所述抽泥泵的抽泥口通过抽泥管与所述第一v型过滤板的顶部连接,所述抽泥泵的出泥口通过出泥管与
压缩箱的内部连通,抽泥管处于第二v型过滤板的顶部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通口,便于第二v型过滤板顶部的滤渣的进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v型过滤板底部的两侧与所述第二v型过滤板的顶部的两侧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v型过滤板的底部设置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底部设置有振动器。
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于箱体内壁的顶部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的正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杆,所述凸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滑动连接于铲除块的顶部。
11.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的吸水口通过吸水管与过滤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铲除块的底部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滤渣管,所述滤渣管的底部贯穿所述压缩箱并延伸至压缩箱的底部,所述u型槽内壁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滤渣管和排放管的内部均设置有阀门,用于对滤渣管和排放管的控制,而且滤渣管用于过滤筒内部滤渣排放到压缩箱的内部。
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背面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板并延伸至安装板的背面,所述转动轴延伸至安装板的背面的一端固定于电机的输出轴。
1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一侧连通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一端贯穿压缩箱并延伸至压缩箱的内部。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装置,通过通过注液管将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注入到过滤箱的内部,通过第一v型过滤板和第二v型过滤板可以对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过滤,通过水泵的启动,可以将第一轮过滤后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吸收,并且排至到过滤筒的内部,再通过过滤筒可以将第一轮过滤后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二次过滤,并且流至u型槽的内部,最后通过排放管进行排放,具有多次过滤的功能,保证了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的效果。
18.(2)、该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装置,通过抽泥泵的启动,就可以将第一v型过滤板和第二v型过滤板顶部的滤渣进行吸收,并且排至到压缩箱的内部,再通过电机的启动,可以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通过转动轴的旋转,间接带动铲除块上下运动,通过铲除块上下的运动,可以对过滤筒的内表面的滤渣进行刮除,便给刮除后的滤渣就会通过滤渣排至到压缩箱的内部,可以对过滤后的滤渣进行处理,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处理,省时省力,提高了滤渣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保证了后续更好的对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过滤。
19.(3)、该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的启动,可以带动驱动杆左右运动,通过驱动杆左右的运动,可以带动凸型块左右运动,通过凸型块左右的运动,可以对分漏板顶部的滤渣进行推动,并且推动到凹型块的内部,配合凹型块对滤渣进行挤压,这时就可以将滤渣内部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挤出,最后通过分漏板和回收管排至到回收箱的内部,可以对滤渣中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挤出,不仅避免了微生物液体复合菌
剂的浪费,节约了成本,而且操作简单,便于使用,大大的提高了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设备的功能性。
20.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外部图;
23.图3为本发明驱动结构的结构侧视图;
24.图4为本发明分漏板的结构俯视图;
25.图5为本发明过滤筒结构的外部图。
26.图中,1-底板、2-箱体、3-固定板、4-第一过滤结构、41-过滤箱、42-第一v型过滤板、43-第二v型过滤板、44-u型架、45-振动器、5-第二过滤结构、51-u型槽、52-过滤筒、53-铲除块、6-驱动结构、61-安装板、62-转动轴、63-圆板、64-凸杆、65-活动板、66-电机、7-水泵、8-压缩箱、9-抽泥泵、10-分隔板、11-分漏板、12-凹型块、13-凸型块、14-电动伸缩杆、15-驱动杆、16-滤渣管、17-排放管、18-回收箱、19-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9.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过滤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结构4,所述第一过滤结构4包括过滤箱41,所述过滤箱41的底部固定于固定板3顶部的一侧,所述固定板3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结构5,所述第二过滤结构5包括u型槽51,所述u型槽5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筒52,所述过滤筒5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铲除块53,所述箱体2的内壁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结构6,所述过滤箱41的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7,所述箱体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缩箱8,所述压缩箱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泥泵9,所述压缩箱8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的一侧和压缩箱8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漏板11,所述分漏板11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型块12,所述分漏板11的顶部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凸型块13,所述压缩箱8内壁的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4,所述电动伸缩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15,所述驱动杆15的一端贯穿分隔板10并延伸至分隔板10的一侧,所述驱动杆15延伸至分隔板10一侧的一端固定于凸型块13的一侧;
30.本实施例中,凸型块13与凹型块12相适配,主要是通过凸型块13与凹型块12相对
方向的运动,就可以对分漏板11顶部的滤渣进行挤压,便于将滤渣中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的溢出;
31.而且电动伸缩杆14、水泵7和抽泥泵9均与外界电源和控制开关进行连接;
32.过滤筒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便于对第一轮过滤后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二次过滤;
33.箱体2和压缩箱8的正面均设置有箱门,便于工作人员将压缩箱8内部的滤渣进行处理,而且过滤箱41的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注液管,且与外界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的输出处连接。
34.所述过滤箱41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v型过滤板42,所述过滤箱41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v型过滤板4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v型过滤板43,所述抽泥泵9的抽泥口通过抽泥管与所述第一v型过滤板42的顶部连接,所述抽泥泵9的出泥口通过出泥管与压缩箱8的内部连通,抽泥管处于第二v型过滤板42的顶部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通口,便于第二v型过滤板42顶部的滤渣的进入。
35.所述第一v型过滤板42底部的两侧与所述第二v型过滤板43的顶部的两侧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v型过滤板43的底部设置有u型架44,所述u型架44的底部设置有振动器45,振动器45是通过密封结构安装在u型架44的底部,避免液体造成振动器45的损坏,通过第一v型过滤板43和第二v型过滤板43的设置,可以初步对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过滤。
36.所述驱动结构6包括安装板61,所述安装板61的顶部固定于箱体2内壁的顶部的一侧,所述安装板61的正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2,所述转动轴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63,所述圆板63的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杆64,所述凸杆6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65,所述活动板65的底部滑动连接于铲除块53的顶部,通过转动轴62的旋转,可以带动圆板63进行旋转,紧接着就会带动凸杆64以圆板63的圆心为中心进行圆周式旋转,而凸杆64的旋转,就会带动活动板65圆周式旋转,进而带动铲除块53上下运动。
37.所述水泵7的吸水口通过吸水管与过滤箱41的内部连通,所述水泵7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铲除块53的底部连通,在这里铲除块53与过滤筒5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铲除块53上下的运动,可以将过滤筒52内表面的滤渣进行刮除,而且出水管为伸缩软管,用于配合铲除块53上下的运动。
38.所述u型槽5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滤渣管16,所述滤渣管16的底部贯穿所述压缩箱8并延伸至压缩箱8的底部,所述u型槽51内壁底部的一侧设置有排放管17,所述排放管17的一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箱体2的外部,滤渣管16和排放管17的内部均设置有阀门,用于对滤渣管16和排放管17的控制,而且滤渣管16用于过滤筒52内部滤渣排放到压缩箱8的内部。
39.所述安装板61的背面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电机66,所述转动轴62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板61并延伸至安装板61的背面,所述转动轴62延伸至安装板61的背面的一端固定于电机66的输出轴,在这里电机66与外界电源和控制开关连接,主要是用于带动活动板65上下左右运动。
40.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箱18,所述回收箱18的一侧连通有回收管19,所述回收管19的一端贯穿压缩箱8并延伸至压缩箱8的内部,回收箱18和回收管19的设置,主要是可以将压缩箱内部压缩的液体进行回收,避免造成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的浪费。
41.使用时,s1、通过注液管将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注入到过滤箱41的内部,通过第一v型过滤板42和第二v型过滤板43可以对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过滤;
42.s2、通过水泵7的启动,可以将第一轮过滤后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吸收,并且排至到过滤筒52的内部,再通过过滤筒52可以将第一轮过滤后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进行二次过滤,并且流至u型槽51的内部,最后通过排放管17进行排放;
43.s3、通过振动器45的启动,可以带动u型架44进行振动,并且通过u型架44的振动,可以带动第二v型过滤板43进行震动,而第二v型过滤板43的振动,可以带动第一v型过滤板42进行震动,这时第一v型过滤板42和第二v型过滤板43顶部的滤渣就会向中间位置汇集,最终落到抽泥管的内部,通过抽泥泵9的启动,就可以将第一v型过滤板42和第二v型过滤板43顶部的滤渣进行吸收,并且排至到压缩箱8的内部;
44.s4、通过电机66的启动,可以带动转动轴62进行旋转,通过转动轴62的旋转,可以带动圆板63进行旋转,通过圆板63的旋转,就会带动凸杆64以圆板63的圆心为中心进行圆周式旋转,而凸杆64的旋转,就会带动活动板65圆周式旋转,进而带动铲除块53上下运动,通过铲除块53上下的运动,可以对过滤筒52的内表面的滤渣进行刮除,便给刮除后的滤渣就会通过滤渣排至到压缩箱8的内部;
45.s5、通过电动伸缩杆14的启动,可以带动驱动杆15左右运动,通过驱动杆15左右的运动,可以带动凸型块13左右运动,通过凸型块13左右的运动,可以对分漏板11顶部的滤渣进行推动,并且推动到凹型块12的内部,配合凹型块12对滤渣进行挤压,这时就可以将滤渣内部的微生物液体复合菌剂挤出,最后通过分漏板11和回收管19排至到回收箱18的内部,进行后续的过滤收集。
4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7.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