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刀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负载的刀辊。
背景技术:
刀辊是破碎撕碎设备中的核心部件,利用刀辊的动刀旋转运动对物料进行切割粉碎。
通常刀辊的动刀固定在动刀座上,动刀背离动刀座的一侧即为切削面,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296031u、授权公告日为2017.07.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破碎机的刀辊,并具体公开了该刀辊包括刀轴、动刀以及多个动刀座,多个动刀座沿刀轴轴向依次排布,各动刀座套装于刀轴外表面并与刀轴固定连接;各动刀座上设有多个动刀,多个动刀绕刀轴的轴线圆周间隔阵列;各动刀座上的其中一个动刀沿刀轴轴向的连接呈c型。在刀轴转动时,动刀座上只有一个动刀与撕碎机上的定刀发生切割,如此在刀轴的持续转动过程中,各个动刀先后与定刀发生切割,能实现刀辊在圆周方向连续剪切,切削力更大。
现有技术中的刀辊采用错开动刀的设计来提高切削力,由于破碎机通常会处理多种物料,特别是对于开包机而言,既有抗拉强度及硬度大的吨袋,又有抗拉强度低且延展性强的薄膜。但是,现有刀辊的动刀与定刀之间的切削作用力恒定,难以适应不同物料的切削破碎需求,存在通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负载的刀辊,以解决现有刀辊的动刀与定刀之间的切削作用力恒定,难以适应不同物料的切削破碎需求,存在通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可调负载的刀辊的技术方案为:
可调负载的刀辊包括辊轴和多个动刀,所述辊轴上间隔布置有多个动刀座,所述动刀座凸出于辊轴的外侧面,且所述动刀座具有供所述动刀安装的装配部,所述动刀背向所述装配部的一侧构成切削面;
所述辊轴上可拆安装有负载调节结构,所述负载调节结构嵌装于所述辊轴的外侧面与所述动刀的切削面之间的夹角位置,且所述负载调节结构具有倾斜相交于所述切削面的导料斜面。
有益效果:在辊轴的外侧面与动刀的切削面之间的夹角位置嵌装有负载调节结构,利用负载调节结构的导料斜面对切削面形成部分遮挡;当刀辊转动时动刀的切削面对物料形成剪切作用,由于在切削面上设计有导料斜面,位于动刀根部位置的部分物料沿导料斜面运动,并逐渐被推移至动刀的端部位置,在动刀的切削面的端部位置发生切割破碎。
由于负载调节结构的导料作用,对靠近辊轴的部分物料形成朝外的推挤作用,避免了该部分物料在动刀的根部被切割破碎,而是尽可能地将物料集中于动刀的端部位置处理,动刀的端部转动线速度更大,切割破碎的动力和切削作用力更强。与此同时,减少了刀辊的咬料量,降低了单位时间内刀辊的负载量,有效地提高了物料破碎处理效果。另外,负载调节结构与辊轴可拆安装,可根据物料的实际情况,拆除或安装负载调节结构以调整动刀的切削部位,从而适应不同物料的破碎需求,整个刀辊的通用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辊轴的外侧面上还设有靠近所述动刀座的定位块,所述负载调节结构为可拆安装在所述定位块上的调节块,所述定位块背向所述辊轴的侧面与所述调节块的导料斜面平齐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辊轴的外侧面为圆柱面,所述定位块的形状为楔块形,所述定位块具有与所述辊轴的圆柱面相匹配的弧形贴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贴合部焊接固定在所述辊轴的圆柱面上,所述定位块还设有背向所述弧形贴合部的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动刀的切削面形成定位夹角,所述调节块嵌装于所述定位夹角中,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定位块之间设有连接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块的宽度小于所述动刀的宽度,且所述调节块设置在所述动刀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刀座为长方体块状结构,所述动刀座设有两个装配部,两个所述装配部分别为垂直于所述辊轴的圆周方向布置的第一装配侧面和第二装配侧面,所述第一装配侧面和第二装配侧面上均安装有所述动刀。
进一步的,所述动刀与所述动刀座之间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垂直于所述第一装配侧面或第二装配侧面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动刀上开设有供所述紧固螺栓穿装的螺栓孔,所述动刀上还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紧固螺栓的螺帽的沉槽。
进一步的,所述动刀座呈螺旋线间隔布置在所述辊轴的圆柱面上,相邻所述动刀座之间的轴向间隔构成用于与定刀匹配的切料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调负载的刀辊的具体实施例1中可调负载的刀辊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可调负载的刀辊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可调负载的刀辊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可调负载的刀辊在a-a处的横剖示意图。
图中:1、辊轴;11、根部切削带;2、动刀座;3、动刀;30、切削面;31、螺栓孔;32、沉槽;33、紧固螺栓;4、调节块;40、导料斜面;41、连接螺栓;5、定位块、50、定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可调负载的刀辊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可调负载的刀辊包括辊轴1和多个动刀3,辊轴1上间隔布置有多个动刀座2,动刀座2凸出于的辊轴1的外侧面,且动刀座2具有供动刀3安装的装配部,动刀3背向装配部的一侧构成切削面30;辊轴1上可拆安装有负载调节结构,负载调节结构嵌装于辊轴1的外侧面与动刀3的切削面30之间的夹角位置,且负载调节结构具有倾斜相交于切削面30的导料斜面40。
在辊轴1的外侧面与动刀3的切削面30之间的夹角位置嵌装有负载调节结构,利用负载调节结构的导料斜面40对切削面30形成部分遮挡;当刀辊转动时动刀3的切削面30对物料形成剪切作用,由于在切削面30上设计有导料斜面40,位于动刀3根部位置的部分物料沿导料斜面40运动,并逐渐被推移至动刀3的端部位置,在动刀3的切削面30的端部位置发生切割破碎。
由于负载调节结构的导料作用,对靠近辊轴1的部分物料形成朝外的推挤作用,避免了该部分物料在动刀3的根部被切割破碎,而是尽可能地将物料集中于动刀3的端部位置处理,动刀3的端部转动线速度更大,切割破碎的动力和切削作用力更强。与此同时,减少了刀辊的咬料量,降低了单位时间内刀辊的负载量,有效地提高了物料破碎处理效果。另外,负载调节结构与辊轴1可拆安装,可根据物料的实际情况,拆除或安装负载调节结构以调整动刀3的切削部位,从而适应不同物料的破碎需求,整个刀辊的通用性更好。
其中,辊轴1的外侧面上还设有靠近动刀座2的定位块5,负载调节结构为可拆安装在定位块5上的调节块4,定位块5背向辊轴1的侧面与调节块4的导料斜面40平齐设置。将调节块4的导料斜面40与定位块5的侧面平齐设计,延长了导料斜面40的延伸距离,使导料斜面40与辊轴1的外侧面之间平滑过渡,有利于靠近辊轴1的部分物料更顺畅地被排挤至动刀3的端部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辊轴1的外侧面为圆柱面,定位块5的形状为楔块形,定位块5具有与辊轴1的圆柱面相匹配的弧形贴合部。定位块5的弧形贴合部焊接固定在辊轴1的圆柱面上,定位块5还设有背向弧形贴合部的定位面50,定位面50与动刀3的切削面30形成定位夹角,调节块4嵌装于定位夹角中,并且,调节块4与定位块5之间设有连接螺栓41。定位块5的弧形贴合部焊接固定在辊轴1上,通过连接螺栓41将调节块4固定在定位块5上,避免了直接在辊轴1上开孔改造,保证了辊轴1的结构完整性;调节块4嵌装在定位夹角中,提高了调节块4安装的可靠程度,仅需旋拧连接螺栓41即可实现调节块4拆装操作,简化了调节块4的拆卸和安装步骤。
调节块4的宽度小于动刀3的宽度,且调节块4设置在动刀3的中部位置。也就是说,调节块4的宽度两侧均位于动刀3的切削边缘的内侧位置,避免了调节块4与定刀配合亦可起到切割作用,防止调节块4构成了额外的切削部件,保证了靠近辊轴1的部分物料仅可沿着导料斜面40被推移运动,确保了调节块4对动刀3的切削部位的调节作用。
并且,为了提高整个刀辊的功能性,动刀座2为长方体块状结构,动刀座2设有两个装配部,两个装配部分别为垂直于辊轴1的圆周方向布置的第一装配侧面和第二装配侧面,第一装配侧面和第二装配侧面上均安装有动刀3。在动刀座2的第一装配侧面和第二装配侧面上均安装动刀3,当刀辊正转和反转时分别形成了相反的切削作用力,可在位于第一装配侧面上的动刀3与辊轴1的圆柱面之间,以及位于第二装配侧面上的动刀3与辊轴1的圆柱面之间分别嵌装不同的调节块4,使刀辊在正、反转时达到了不同的切削效果,破碎的功能性更好,可适用于混合型物料的使用需求。
在动刀3与动刀座2之间连接有紧固螺栓33,紧固螺栓33垂直于第一装配侧面或第二装配侧面延伸,并且,动刀3上开设有供紧固螺栓33穿装的螺栓孔31,动刀3上还设有用于容置紧固螺栓33的螺帽的沉槽32。在动刀3上设计沉槽32,保证了动刀3的切削面30的平整度,有利于将调节块4可靠地嵌装于定位面50与切削面30之间的定位夹角中。
动刀座2呈螺旋线间隔布置在辊轴1的圆柱面上,相邻动刀座2之间的轴向间隔构成用于与定刀匹配的切料空间。多个动刀3在辊轴1的圆柱面呈螺旋线布置,改变了不同动刀3产生切削作用的时间,使多个动刀3的切削作用发生时间呈前后错开,提高了动刀1的切割破碎效果。另外,在辊轴1上还贴设有根部切削带11,根部切削带11凸出于辊轴1的圆柱面,根部切削带11的边缘构成根部切削刃。
本发明的可调负载的刀辊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为了简化刀辊的结构,可将定位块省去仅保留调节块,直接在辊轴上开设螺纹孔,将调节块设计有与辊轴的圆柱面相匹配的弧形贴合部,通过连接螺栓使调节块固定在辊轴的圆柱面与动刀的切削面之间的夹角位置,同样能够利用调节块起到调节负载的目的。
本发明的可调负载的刀辊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多个动刀座不仅限于呈螺旋线间隔布置在辊轴的圆柱面上,还可将多个动刀座呈c字形、s形或者直线型布置在辊轴的圆柱面上。另外,为了简化刀辊的结构,动刀座上可设计一个装配侧面,仅在动刀座的一侧安装动刀,同样满足破碎物料的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