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68899发布日期:2020-10-09 21:5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



背景技术:

脱硫,泛指燃烧前脱去燃料中的硫分以及烟道气排放前的去硫过程。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目前脱硫方法一般有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硫等三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渴求也不断增加,燃煤烟气中的so2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减少so2污染已成为当今大气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不少烟气脱硫工艺已经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其对各类锅炉和焚烧炉尾气的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工业不断的发展,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也越来越多,其中燃煤炉产生的废气最为严重,因此为了避免废气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人们会使用到专门的废气脱硫装置对废气进行处理,而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21809290.9,虽然解决了粉碎箱只能粉碎石灰,不能控制石灰的供给量以及多个水泵同时作业,浪费电力,且喷嘴和喷雾器喷出的都是氢氧化钙,两者作用相同,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其粉碎箱在粉碎石灰之后,被粉碎石灰粉直接进入脱硫塔主体内部,缺乏对石灰粉筛选的结构,使得石灰粉会因粉碎不充分而存在颗粒,在与水混合时,并不能很好的与水充分均匀的混合,进而导致得到的石灰水的对废气的作用效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解决了现有的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缺乏对石灰粉筛选的结构,进而导致得到的石灰水的对废气的作用效果受到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包括:

主体罐;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罐的外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装置箱,所述装置箱的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切位于所述装置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粉碎结构,所述粉碎结构设置于所述装置箱的顶部,所述粉碎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筛选结构,所述筛选结构包括转动电机和筛选网,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所述筛选网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与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外表面均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转动轮的外部贴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粉碎辊。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壳体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装置箱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装置箱底部的右侧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主体罐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所述主体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的左端与所述装置箱内壁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装置箱的顶部连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通过设置筛选结构,在粉碎结构粉碎石灰之后,对石灰粉进行筛选,利用转动电机转动,最终使得筛选网可以在水平方向做往复运动,对石灰粉进行筛选,将未充分粉碎的石灰颗粒筛选出来,避免石灰颗粒直接进入装置箱31内部与水混合,从而确保石灰能够与水均匀且充分混合,确保石灰水对废气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搅拌结构和粉碎结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体罐,2、支撑架,3、搅拌结构,31、装置箱,32、驱动电机,33、搅拌叶,4、粉碎结构,41、壳体,42、粉碎电机,43、粉碎辊,44、调节板,45、矩形槽,46、挡板,5、筛选结构,51、转动电机,52、筛选网,53、转动轮,54、第一活动杆,55、第二活动杆,56、缓冲弹簧,57、连接板,6、进水管,7、输送管,8、阀门,9、进气管,10、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搅拌结构和粉碎结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包括:

主体罐1;

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罐1的外部,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结构3,所述搅拌结构3包括装置箱31,所述装置箱31的右侧设置有驱动电机32,所述驱动电机32输出轴的一端切位于所述装置箱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33;

粉碎结构4,所述粉碎结构4设置于所述装置箱31的顶部,所述粉碎结构4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上设置有筛选结构5,所述筛选结构5包括转动电机51和筛选网52,所述转动电机5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轮53,所述筛选网5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54和第二活动杆55,所述第一活动杆54与所述第二活动杆55的外表面均套接有缓冲弹簧56,所述第一活动杆5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7,所述连接板57的一侧与所述转动轮53的外部贴合。

主体罐1为脱硫设备的主体,内部设置有各种用于脱硫的结构,支撑架2焊接在主体罐1的外部,为主体罐1提供支撑作用,装置箱31的底部与支撑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2外接有电源,通过驱动电机32转动可以带动搅拌叶33同时在装置箱31的内部转动,进而对进入到装置箱31内部的石灰粉以及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制得均匀的石灰水;

粉碎结构4用于对石灰进行粉碎处理,将石灰粉碎成粉末状,壳体41的底部与装置箱31的顶部固定连接,转动电机51外接有电源,位于壳体41的左侧,通过转动电机51转动可以带动转动轮53转动,转动轮53为椭圆形设置,在随着转动电机51转动的同时,可以反复挤压连接板57,进而使得筛选网52可以在壳体41内部最往复运动,第一活动杆54与第二活动杆55分别对筛选网52的左右两侧提供支撑,缓冲弹簧56分别为第一活动杆54以及第二活动杆55提供弹力支持,使得筛选网52具有一定的弹力,能够在水平往复运动时更加流畅、稳定,通过设置筛选结构5,在粉碎结构4粉碎石灰之后,直接掉落至筛选网52上,利用转动电机51转动,使得转动轮53同时转动,由于转动轮53为椭圆形设置,进而不断往复推动连接板57移动,使得第一活动杆54同时移动,并挤压缓冲弹簧56,最终使得筛选网52可以在水平方向做往复运动,对石灰粉进行筛选,将未充分粉碎的石灰颗粒筛选出来,避免石灰颗粒直接进入装置箱31内部与水混合,从而确保石灰能够与水均匀且充分混合,确保石灰水对废气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

所述壳体41的内部设置有粉碎电机42,所述粉碎电机4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粉碎辊43。

粉碎电机42安装在壳体41内部的上方,外接有电源,通过粉碎电机42转动可以带动粉碎辊43转动,通过粉碎辊43的转动,并与壳体41内壁产生摩擦,实现对石灰的粉碎。

所述壳体4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板44,所述壳体41的右侧开设有矩形槽45,所述矩形槽45内表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挡板46。

调节板44可以在壳体41内部水平方向移动,用于控制石灰粉进入装置箱31的量,只需要手动拉动即可,当筛选网52上的石灰颗粒堆积过多时,可将挡板46打开,使用工具对筛选网52上的石灰颗粒进行清理,进而保证筛选网52能够正常筛选。

所述装置箱31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6,所述装置箱31底部的右侧连通有输送管7,所述输送管7上设置有阀门8。

进水管6与外界的水源连接,向装置箱31内部输送水,输送管7的另一端与主体罐1的底部连通,将混合好的石灰水输送至主体罐1内部使用。

所述主体罐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9,所述主体罐1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10。

进气管9用于导入需要处理的废气,处理好的废气再由出气口10排出。

所述搅拌叶33的左端与所述装置箱31内壁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壳体41的底部与所述装置箱31的顶部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废气通过进气管9导入主体罐1内部,同时启动粉碎结构4和搅拌结构3,通过通过粉碎电机42转动可以带动粉碎辊43转动,通过粉碎辊43的转动,并与壳体41内壁产生摩擦,实现对石灰的粉碎;

粉碎后的石灰粉直接掉进筛选网52上,此时通过转动电机51转动,使得转动轮53同时转动,由于转动轮53为椭圆形设置,进而不断往复推动连接板57移动,使得第一活动杆54同时移动,并挤压缓冲弹簧56,最终使得筛选网52可以在水平方向做往复运动,对石灰粉进行筛选,将未充分粉碎的石灰颗粒筛选出来,避免石灰颗粒直接进入装置箱31内部与水混合,从而确保石灰能够与水均匀且充分混;

筛选出来的石灰粉直接进入到装置箱31内部,通过驱动电机32转动可以带动搅拌叶33同时在装置箱31的内部转动,进而对进入到装置箱31内部的石灰粉以及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制得均匀的石灰水,然后由输送管7输送至主体罐1内部,与废气进行反应。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燃煤炉废气脱硫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筛选结构5,在粉碎结构4粉碎石灰之后,对石灰粉进行筛选,利用转动电机51转动,最终使得筛选网52可以在水平方向做往复运动,对石灰粉进行筛选,将未充分粉碎的石灰颗粒筛选出来,避免石灰颗粒直接进入装置箱31内部与水混合,从而确保石灰能够与水均匀且充分混合,确保石灰水对废气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