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沥青间歇下料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4874发布日期:2020-12-04 13:5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油沥青间歇下料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石油沥青间歇下料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主要含有可溶于三氯乙烯的烃类及非烃类衍生物,其性质和组成随原油来源和生产方法的不同而变化,常用于道路表面加工,但在加工前要有混料的前序工作,所以要设计一种可以对石油和沥青进行混料搅拌的装置。

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0842696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石油沥青搅拌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环、支撑柱、搅拌桶、手提环、密封盖、安装法兰、入料管、入料口、连接板、接线盒、控制电动机、减速环、显示仪表、表针、铰链、限位螺丝,所述防护环安装于密封盖上端,所述限位螺丝下端嵌入安装于安装法兰内,所述手提环共设有两个并且安装于密封盖上,所述入料口嵌入安装于入料管内,所述连接板通过铰链与密封盖相连接,所述接线盒与控制电动机电连接,所述入料管嵌入安装于密封盖内,所述减速环安装于控制电动机下端,所述伺服电机嵌入安装于保护壳内,所述限位杆共设有两个并且安装于齿圈内,所述工作弹簧共设有六个并且安装于保护壳内,所述缓冲轴承上端设有连接口,上述专利在对石油沥青进行混料时会有石油沥青残留在搅拌桶内侧,无法完全进行收集,且下料速度缓慢,整体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专利在对石油沥青进行混料时会有石油沥青残留在搅拌桶内侧,无法完全进行收集,且下料速度缓慢,整体工作效率低下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石油沥青进行完全收集,且高效率的石油沥青间歇下料混料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石油沥青间歇下料混料装置,包括:底座,其上连接有搅料桶;支架,其设有两个,且均连接在底座上;支撑板,其连接在底座上;下料组件,其连接在两侧的支架之间;旋转组件,其连接在底座上。

优选地,下料组件包括:电机,其安装在底座上;第一转轴,其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第二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架上,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下料辊,其设有两个,且均连接在第二转轴上;下料箱,其转动式地连接在第二转轴上;插板,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底座上。

优选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其连接在第一转轴一端;第三转轴,其转动式连接在底座顶部一端;第二锥齿轮,其连接在第三转轴上,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四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撑板上,第四转轴与第三转轴传动连接;第一齿轮,其连接在第四转轴上;外齿圆环,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搅料桶上,外齿圆环与第一齿轮相啮合;连接杆,其连接在外齿圆环上;搅杆,其连接在连接杆一端,搅杆位于搅料桶内。

优选地,还包括有往复组件,往复组件包括:半齿轮,其连接在第二转轴一端;第二齿轮,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后侧的支架上;支杆,其连接在底座上;第五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杆上,第五转轴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扭力弹簧,其连接在第五转轴与支杆之间;第一连杆,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杆上;第二连杆,其转动式地连接在第一连杆一端;连接块,其转动式地连接在第二连杆一端,连接块与插板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敲打组件,敲打组件包括:敲块,其滑动式地连接在支撑板一端;第一复位弹簧,其连接在敲块与支撑板之间;楔形块,其滑动式地连接在敲块一端;第二复位弹簧,其套设在楔形块与敲块之间。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的效果:1.本发明通过下料组件和旋转组件的配合从而对石油和沥青进行自动间歇下料混料,不需要人工下料搅拌。

2.通过往复组件从而拉动插板对石油沥青进行取出,不需要人工拉动插板,节省体力,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3.通过敲打组件使残留在搅料桶内壁的石油沥青进行敲击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下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旋转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往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a部分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搅料桶,3-支架,4-支撑板,5-下料组件,51-电机,52-第一转轴,53-第二转轴,54-下料辊,55-下料箱,56-插板,6-旋转组件,61-第一锥齿轮,62-第三转轴,63-第二锥齿轮,64-第四转轴,65-第一齿轮,66-外齿圆环,67-连接杆,68-搅杆,7-往复组件,71-半齿轮,72-第二齿轮,73-第五转轴,74-支杆,75-扭力弹簧,76-第一连杆,77-第二连杆,78-连接块,8-敲打组件,81-敲块,82-第一复位弹簧,83-楔形块,84-第二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石油沥青间歇下料混料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有底座1、搅料桶2、支架3、支撑板4、下料组件5和旋转组件6,底座1顶部左侧连接有搅料桶2,底座1左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支架3,底座1顶部中间连接有支撑板4,两侧的支架3顶部之间连接有下料组件5,底座1顶部左侧连接有旋转组件6。

下料组件5包括有电机51、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53、下料辊54、下料箱55和插板56,底座1顶部前侧安装有电机51,电机51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转轴52,支架3上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53,第二转轴53与第一转轴52传动连接,第一转轴52快速转动,第二转轴53缓慢转动,第二转轴53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下料辊54,第二转轴53中间转动式连接有下料箱55,下料箱55内侧与前后两侧的下料辊54外侧接触,底座1顶部左侧滑动式连接有插板56,插板56位于下料箱55正下方。

旋转组件6包括有第一锥齿轮61、第三转轴62、第二锥齿轮63、第四转轴64、第一齿轮65、外齿圆环66、连接杆67和搅杆68,第一转轴52后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1,底座1顶部前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62,第三转轴62下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3,第二锥齿轮63与第一锥齿轮61相啮合,支撑板4顶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轴64,第四转轴64与第三转轴62传动连接,第四转轴64快速转动,第三转轴62缓慢转动,第四转轴64顶部连接有第一齿轮65,搅料桶2顶部转动式连接有外齿圆环66,外齿圆环66与第一齿轮65相啮合,外齿圆环66内侧连接有连接杆67,连接杆67内侧端连接有搅杆68,搅杆68位于搅料桶2内。

当人们对石油沥青进行混料时,首先工作人员将石油和沥青分别倒置在下料箱55前侧和后侧内,然后启动电机5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52转动,第一转轴52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3转动,第二转轴53转动带动下料辊54转动,通过下料辊54表面设有凹槽,从而将下料箱55内的石油和沥青运输至搅料桶2内,第一转轴52转动还带动第一锥齿轮61转动,第一锥齿轮61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63转动,第二锥齿轮63转动带动第三转轴62转动,第三转轴62转动带动第四转轴64转动,第四转轴64转动带动第一齿轮65转动,第一齿轮65转动带动外齿圆环66转动,外齿圆环66转动带动连接杆67转动,连接杆67转动带动搅杆68转动,从而对搅料桶2内的石油和沥青进行混料搅拌,当搅拌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拉动插板56向右运动从而使石油沥青向下流出进行取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4所示,还包括有往复组件7,往复组件7包括有半齿轮71、第二齿轮72、第五转轴73、支杆74、扭力弹簧75、第一连杆76、第二连杆77和连接块78,第二转轴53后端连接有半齿轮71,后侧的支架3上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齿轮72,第二齿轮72可与半齿轮71相啮合,底座1顶部右侧连接有支杆74,支杆74上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五转轴73,第五转轴73与第二齿轮72传动连接,第五转轴73与支杆74后端面连接有扭力弹簧75,支杆74前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杆76,第一连杆76左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连杆77,第二连杆77左端转动式连接有连接块78,连接块78与插板56连接。

当第二转轴53转动时,第二转轴53转动带动半齿轮71转动,半齿轮71转动带动第二齿轮72转动,第二齿轮72转动带动第五转轴73转动,第五转轴73转动扭力弹簧75压缩,第五转轴73转动带动第一连杆76转动,第一连杆76转动带动第二连杆77转动,第二连杆77转动带动连接块78向右运动,连接块78向右运动带动插板56向右运动,从而不需要人工拉动插板56,节省体力,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半齿轮71与第二齿轮72脱开啮合时,插板56通过扭力弹簧75进行复位。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5所示,还包括有敲打组件8,敲打组件8包括有敲块81、第一复位弹簧82、楔形块83和第二复位弹簧84,支撑板4左端滑动式连接有敲块81,敲块81与支撑板4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2,敲块81底部滑动式连接有楔形块83,楔形块83底部与插板56接触,楔形块83与敲块81之间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84。

当插板56向右运动时,插板56不与楔形块83接触,楔形块83在第二复位弹簧84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当插板56通过扭力弹簧75进行复位时,插板56向左运动带动楔形块83向左运动,楔形块83向左运动带动敲块81向左运动,敲块81向左运动第一复位弹簧82被拉伸,敲块81向左运动从而对搅料桶2进行敲击,使残留在搅料桶2内壁的石油沥青进行敲击滑落,当楔形块83运动至极限位置时,插板56向左运动带动楔形块83向上运动,楔形块83向上运动第二复位弹簧84被压缩,敲块81通过被拉伸的第一复位弹簧82进行复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