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冲搅拌的引流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3266发布日期:2021-02-09 11:0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气冲搅拌的引流棒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生化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气冲搅拌的引流棒。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化学实验室使用的玻璃棒,其结构功能单一。首先,现有的玻璃棒大多为圆柱体结构,搅拌效果差;其次,这种结构的玻璃棒在进行引流操作时,很难控制液体的流向,增加操作的难度,容易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0003]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气冲搅拌的引流棒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引流液与烧杯中溶液混合程度的基于气冲搅拌的引流棒。
[0005]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气冲搅拌的引流棒包括:玻璃棒、玻璃球和助气机构,所述玻璃棒的一侧棒面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引流槽,且引流槽靠近棒底的最低侧开设有贯穿玻璃棒的流液孔,所述玻璃球固定安装嵌合在玻璃棒的底部,且玻璃球上安装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加热组件,用于提高玻璃棒对引流液搅拌力度的所述助气机构安装在玻璃棒上。
[0006]
优选的,所述助气机构包括环形管、排气口和导气管,所述环形管固定套接在玻璃棒上,且环形管对应引流槽的管体上设有开口,所述环形管的外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排气口,且环形管的进气口固定安装有与玻璃棒平行设置的导气管。
[0007]
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丝和弧形玻璃管,所述加热丝的两端分别嵌合在玻璃球内并与玻璃球内的触片电性连接,所述弧形玻璃管套设在加热丝上,且弧形玻璃管的两端分别与玻璃球的球面固定嵌合。
[0008]
优选的,所述玻璃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空把手,且中空把手底部的连接口与导气管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中空把手内储放有足量的气体。
[0010]
优选的,所述中空把手内安装有与玻璃球内触片电性连接的蓄电池以及控制开关。
[0011]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气冲搅拌的引流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
1、本发明玻璃棒开设的引流槽和流液孔提高了引流液引流的顺畅性,使得部分工作人员或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手部出现轻微抖动也不易导致容易飞溅;
[0013]
2、本发明抖动玻璃棒使得玻璃球对溶液进行搅拌,同时配合加热组件中的弧形玻璃管进而加强搅拌面积,而为提高引流溶液与烧杯中溶液进行混合程度时,开启加热组件内的加热丝对其进行加热,提高了混合溶液的溶解度和混合程度;
[0014]
3、本发明开启中空把手上出气口的阀门,使得惰性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到环形管内,并利用环形管上的排气口进行外排,因此提高了混合溶液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强了混合程度,而惰性气体在配合加热组件的加热作用下,也降低了惰性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避
免惰性气体对烧杯中混合溶液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气冲搅拌的引流棒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气冲搅拌的引流棒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7]
图中标号:1、玻璃棒,1a、引流槽,1b、流液孔,2、玻璃球,3、加热组件,4、助气机构,41、环形管,42、排气口,43、导气管,5、中空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9]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气冲搅拌的引流棒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气冲搅拌的引流棒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包括:玻璃棒1、玻璃球2和助气机构4,玻璃棒1的一侧棒面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引流槽1a,且引流槽1a的最低侧开设有贯穿玻璃棒1的流液孔1b。
[002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玻璃棒1的一侧棒面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引流槽1a,且引流槽1a靠近棒底的最低侧开设有贯穿玻璃棒1的流液孔1b。
[0021]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溶液引流时,工作人员手持中空把手5使得玻璃棒1倾斜设置,并使得开设的引流槽1a朝向上方,从而引流液可以顺着倾斜设置的引流槽1a流下,并通过流液孔1b流入到烧杯中,而玻璃棒1开设的引流槽1a和流液孔1b提高了引流液引流的顺畅性,使得部分工作人员或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手部出现轻微抖动也不易导致容易飞溅。
[0022]
参考图1所示,玻璃球2固定安装嵌合在玻璃棒1的底部,且玻璃球2上安装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加热组件3,而加热组件3包括加热丝和弧形玻璃管,加热丝的两端分别嵌合在玻璃球2内并与玻璃球2内的触片电性连接,弧形玻璃管套设在加热丝上,且弧形玻璃管的两端分别与玻璃球2的球面固定嵌合。
[0023]
需要说明的是:溶液引流后,抖动玻璃棒1使得玻璃球2对溶液进行搅拌,同时配合加热组件3中的弧形玻璃管进而加强搅拌面积,而为提高引流溶液与烧杯中溶液进行混合程度时,开启加热组件3内的加热丝对其进行加热,提高了混合溶液的溶解度和混合程度。
[0024]
参考图2所示,用于提高玻璃棒1对引流液搅拌力度的助气机构4安装在玻璃棒1上,而助气机构4包括环形管41、排气口42和导气管43,环形管41固定套接在玻璃棒1上,且环形管41对应引流槽1a的管体上设有开口,环形管41的外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排气口42,且环形管41的进气口固定安装有与玻璃棒1平行设置的导气管43,而玻璃棒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中空把手5,且中空把手5底部的连接口与导气管43固定连接,中空把手5内储放有足量的气体。
[0025]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引流液和烧杯中溶液,从而选定中空把手5内储放的惰性气体,开启中空把手5上出气口的阀门,使得惰性气体通过导气管43进入到环形管41内,并利用环形管41上的排气口42进行外排,因此提高了混合溶液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强了混合程度,而惰性气体在配合加热组件3的加热作用下,也降低了惰性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避
免惰性气体对烧杯中混合溶液的影响。
[0026]
其中,中空把手5内安装有与玻璃球2内触片电性连接的蓄电池以及控制开关。
[0027]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气冲搅拌的引流棒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8]
在对溶液引流时,工作人员手持中空把手5使得玻璃棒1倾斜设置,并使得开设的引流槽1a朝向上方,从而引流液可以顺着倾斜设置的引流槽1a流下,并通过流液孔1b流入到烧杯中,而玻璃棒1开设的引流槽1a和流液孔1b提高了引流液引流的顺畅性,使得部分工作人员或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手部出现轻微抖动也不易导致容易飞溅,溶液引流后,抖动玻璃棒1使得玻璃球2对溶液进行搅拌,同时配合加热组件3中的弧形玻璃管进而加强搅拌面积,而为提高引流溶液与烧杯中溶液进行混合程度时,开启加热组件3内的加热丝对其进行加热,提高了混合溶液的溶解度和混合程度,根据引流液和烧杯中溶液,从而选定中空把手5内储放的惰性气体,开启中空把手5上出气口的阀门,使得惰性气体通过导气管43进入到环形管41内,并利用环形管41上的排气口42进行外排,因此提高了混合溶液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强了混合程度,而惰性气体在配合加热组件3的加热作用下,也降低了惰性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避免惰性气体对烧杯中混合溶液的影响。
[0029]
本发明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003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