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54363发布日期:2021-02-18 17: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卷材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辊体;防水卷材,设置在所述输送辊体上,通过所述输送辊对所述防水卷材进行传送;撒砂装置,设置在所述防水卷材上,所述撒砂装置包括:容纳框,具有底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且在一侧具有开口部;输送件,具有外输送框和内输送框,所述外输送框具有输送颈部和分散大框,在所述输送颈部具有输送进口,在所述分散大框具有输送出口,所述内输送框具有左侧送料板,中间送料板和右侧送料板,所述左侧送料板具有第一竖直部、第一弯曲颈部和第二竖直部,右侧送料板具有第三竖直部、第二弯曲颈部和第四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中间送料板第三竖直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输送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大框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砂砾散开装置、第二砂砾散开装置、第三砂砾散开装置和第四砂砾散开装置,其中,砂砾散开装置包括电机和散开盘体,散开盘体上具有均匀布置的弧形肋条;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二竖直部形成的容纳空间下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砂砾散开装置,所述第二竖直部和中间送料板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下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砂砾散开装置;所述中间送料板与所述第四竖直部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下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三砂砾散开装置;所述第四竖直部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下部对应设置所述第四砂砾散开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卷材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设置有第一散开盘体和第二散开盘体,且第二散开盘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散开盘体的直径,其中,两个弧形肋条之间的板体区域向下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卷材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框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具有滑动槽,所述底板为柔性布,滑动槽的前端通过弹性件与柔性布连接,滑动槽的后端缠绕在滚轴上,滚轴穿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滚轴的外端依次连接传动齿轮,驱动齿轮和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框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由下向上逐渐收窄的结构,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下部,且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为柔性布;所述固定件具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具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前端通过弹性件与柔性布连接,滑动槽的后端缠绕在滚轴上,且滚轴的外端依次连接传动齿轮,驱动齿轮和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水卷材生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1: 所述输送辊对所述防水卷材进行传送, 防水卷材处于持续行进状态;s2:把砂砾沿所述输送进口流入到所述输送件内;s3:砂砾沿着所述输送颈部向下移动,且通过左侧送料板、中间送料板和右侧送料板形成四股分散的砂砾流;s4:第一股砂砾沿着第一侧壁和第二竖直部形成的容纳空间向下部撒在容纳框内上,第二股砂砾沿着所述第二竖直部和中间送料板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向下部撒在容纳框内
上;第三股砂砾沿着所述中间送料板与所述第四竖直部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向下部撒在容纳框内上;第四股砂砾沿着所述第四竖直部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向下部撒在容纳框内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卷材生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大框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砂砾散开装置、第二砂砾散开装置、第三砂砾散开装置和第四砂砾散开装置,其中,砂砾散开装置包括电机和散开盘体,散开盘体上具有均匀布置的弧形肋条;其中,第一侧壁和第二竖直部形成的容纳空间下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砂砾散开装置,所述第二竖直部和中间送料板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下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砂砾散开装置;所述中间送料板与所述第四竖直部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下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三砂砾散开装置;所述第四竖直部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下部对应设置所述第四砂砾散开装置;在所述s4中具体包括下面的步骤:砂砾落到y1:电机驱动散开盘体处于持续旋转状态;y2:砂砾落到散开盘体上,特别是落入到两个弧形肋条之间的区域内,通过离心力把散开盘体上的砂砾甩出;y3:把甩出的砂砾落入到下面设置的所述容纳框内;y4:砂砾沿着容纳框的底板落到下面设置的防水卷材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卷材生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设置有第一散开盘体和第二散开盘体,且第二散开盘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散开盘体的直径,其中,两个弧形肋条之间的板体区域向下倾斜;该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在所述y2中,砂砾落入到第一散开盘体和第二散开盘体上,把第一散开盘体和第二散开盘体的砂砾撒落至容纳框内,且其第一散开盘体的砂砾一部分落入到第二散开盘体上而通过第二散开盘体继续进行散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卷材生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框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具有滑动槽,所述底板为柔性布,滑动槽的前端通过弹性件与柔性布连接,滑动槽的后端缠绕在滚轴上,滚轴穿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滚轴的外端依次连接传动齿轮,驱动齿轮和电机;在该方法中,电机依次驱动所述驱动齿轮、传动齿轮而带动滚轴转动,柔性布在所述滚轴上形成缠绕而收纳,即柔性布向后端方向发生移动,这样使得容纳框的底部位置撒砂砾的起点位置发生变化,同时弹性件在拉伸后产生弹性势能;另外,当电机反向转动的时候,且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带动柔性布向前端方向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卷材生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框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由下向上逐渐收窄的结构,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下部,且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为柔性布;所述固定件具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具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前端通过弹性件与柔性布连接,滑动槽的后端缠绕在滚轴上,且滚轴的外端依次连接传动齿轮,驱动齿轮和电机;该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电机依次驱动所述驱动齿轮、传动齿轮而带动滚轴转动,柔性
布在所述滚轴上形成缠绕而收纳,即柔性布向后端方向发生移动,这样使得容纳框的底部位置撒砂砾的起点位置发生变化,同时弹性件在拉伸后产生弹性势能,并且由于收窄的结构的存在使得容纳框的底部形成向防水卷材撒砂的宽度形成可调节变化的方式,即向后端移动时宽度逐渐收窄;另外,当电机反向转动的时候,且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带动柔性布向前端方向移动,即向前端移动时宽度逐渐变宽。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