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磨浆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研磨不充分的间歇性进料磨浆装置。
背景技术:
磨浆机设备是一种新颖的湿式磨碎设备,使用于大米、大豆、玉米、薯类等粮食类物料的湿磨加工,由于磨浆机的磨碎效率比人工高出许多倍,所以普遍适用于豆制品厂、饮食服务业、食堂、饭店及个体商户使用;不过目前市面上的磨浆机在粉碎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为一次性下料过多造成的粉碎不充分,出浆效率低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产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原料的浪费,而且当一次性下料过多的话,还会导致磨辊的磨损度提高,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维护成本,一定程度上给工厂和商户带来经济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研磨不充分的间歇性进料磨浆装置,具备间歇性下料以保证出浆效率的优点,解决了普通磨浆机无法控制下料速度导致出浆效率低、降低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间歇性下料以保证出浆效率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研磨不充分的间歇性进料磨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底部铰接有挡板,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挡板底部的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转动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侧面活动连接有皮带,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凸轮块,所述凸轮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轴,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磨辊,所述壳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磨辊,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底部设置有导流池,所述壳体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挡板设置有两个,以分流板为中心呈对称位置分布,分别铰接在分流板底部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挡板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转动块设置在两个挡板的中间,且挡板设置在转动块的运动轨迹上,初始状态下,两个挡板呈垂直状态,且两个挡板的运动行程角度相同,记为θ1。
优选的,所述顶板、限位弹簧分别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应,以分流板为中心呈对称位置分布,同一组限位弹簧的一端与顶板连接,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凸轮块设置有两个,以转动块为中心呈对称位置分布且分别与左右两个顶板对应,所述顶板设置在凸轮块的运动轨迹上;所述驱动轴由驱动电机一驱动,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由驱动电机二驱动,驱动电机二的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从动轴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个凸轮块的正面,所述皮带设置有两个,两个从动轴与驱动轴通过两个皮带传动;初始状态下,两个顶板呈垂直状态,且两个顶板的运动行程角度相同,记为θ2;当顶板逆时针转动角度为θ2,挡板顺时针转动角度为θ1时,顶板和挡板互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引流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磨辊为中心呈对称位置分布且呈倾斜状态,两个引流板之间留有槽,所述下磨辊设置在槽的下方;所述上磨辊和下磨辊之间的缝隙大小与粉磨原料的尺寸适配;所述过滤网的中间开设有孔,转轴穿过孔与下磨辊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池设置在过滤网的正下方且内部呈倾斜角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研磨不充分的间歇性进料磨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避免研磨不充分的间歇性进料磨浆装置,通过转动块和凸轮块的配合使用,可以间歇性的让挡板和顶板接触,以达到间歇性下料的效果,避免了因为下料速度无法控制,导致磨碎不充分,降低出浆效率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出浆效率,还避免了因为下料过多导致的磨辊磨损严重而降低配件使用寿命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厂和商户的经济受到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各结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料口;3、分流板;4、挡板;5、转动块;6、复位弹簧;7、驱动轴;8、皮带;9、顶板;10、限位弹簧;11、凸轮块;12、从动轴;13、引流板;14、上磨辊;15、转轴;16、下磨辊;17、过滤网;18、导流池;19、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避免研磨不充分的间歇性进料磨浆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流板3,分流板3的底部铰接有挡板4,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块5,挡板4底部的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6,挡板4设置有两个,以分流板3为中心呈对称位置分布,分别铰接在分流板3底部的左右两侧,两个挡板4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6连接;
转动块5设置在两个挡板4的中间,且挡板4设置在转动块5的运动轨迹上,初始状态下,两个挡板4呈垂直状态,且两个挡板4的运动行程角度相同,记为θ1;转动块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轴7,驱动轴7的侧面活动连接有皮带8,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板9,顶板9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弹簧10,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凸轮块11,顶板9、限位弹簧10分别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应,以分流板3为中心呈对称位置分布,同一组限位弹簧10的一端与顶板9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
凸轮块11设置有两个,以转动块5为中心呈对称位置分布且分别与左右两个顶板9对应,顶板9设置在凸轮块11的运动轨迹上;驱动轴7由驱动电机一驱动,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与驱动轴7固定连接,转轴15由驱动电机二驱动,驱动电机二的输出端与转轴15固定连接;凸轮块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轴12,从动轴12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个凸轮块11的正面,皮带8设置有两个,两个从动轴12与驱动轴7通过两个皮带8传动;初始状态下,两个顶板9呈垂直状态,且两个顶板9的运动行程角度相同,记为θ2;
当顶板9逆时针转动角度为θ2,挡板4顺时针转动角度为θ1时,顶板9和挡板4互相接触;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引流板13,引流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磨辊14,壳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轴15,转轴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磨辊16,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7,过滤网17的底部设置有导流池18,引流板13设置有两个,以上磨辊14为中心呈对称位置分布且呈倾斜状态;
两个引流板13之间留有槽,下磨辊16设置在槽的下方;上磨辊14和下磨辊16之间的缝隙大小与粉磨原料的尺寸适配;过滤网17的中间开设有孔,转轴15穿过孔与下磨辊16固定连接,导流池18设置在过滤网17的正下方且内部呈倾斜角度;壳体1底部的右侧开设有出料口19。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因为驱动轴7由驱动电机一驱动,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与驱动轴7固定连接,转轴15由驱动电机二驱动,驱动电机二的输出端与转轴15固定连接,此时启动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转轴15和驱动轴7开始转动,将原料从进料口2处倒入,原料会通过分流板3流入两组挡板4和顶板9之间,因为挡板4设置有两个,以分流板3为中心呈对称位置分布,分别铰接在分流板3底部的左右两侧,两个挡板4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6连接;
上述过程请参阅图1;
转动块5设置在两个挡板4的中间,且挡板4设置在转动块5的运动轨迹上,初始状态下,两个挡板4呈垂直状态,且两个挡板4的运动行程角度相同,记为θ1,从动轴12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个凸轮块11的正面,皮带8设置有两个,两个从动轴12与驱动轴7通过两个皮带8传动,驱动轴7转动时,转动块5同步同向转动,将两个挡板4向相反方向推动;
同时,当驱动轴7转动时,两个从动轴12开始同步同向转动,即两个凸轮块11开始转动,因为顶板9、限位弹簧10分别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应,以分流板3为中心呈对称位置分布,同一组限位弹簧10的一端与顶板9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凸轮块11设置有两个,以转动块5为中心呈对称位置分布且分别与左右两个顶板9对应,顶板9设置在凸轮块11的运动轨迹上,此时两个凸轮块11将两个顶板9向靠近挡板4的方向推动,因为初始状态下,两个顶板9呈垂直状态,且两个顶板9的运动行程角度相同,记为θ2;当顶板9逆时针转动角度为θ2,挡板4顺时针转动角度为θ1时,顶板9和挡板4互相接触,在挡板4和顶板9运动到一定位置时,挡板4与顶板9接触,即原料被堵住,停止下料;
上述过程请参阅图2、图3、图4;
因为引流板13设置有两个,以上磨辊14为中心呈对称位置分布且呈倾斜状态,两个引流板13之间留有槽,下磨辊16设置在槽的下方,已经落下的原料通过两个引流板13之间的槽落入上磨辊14和下磨辊16之间,因为上磨辊14和下磨辊16之间的缝隙大小与粉磨原料的尺寸适配且过滤网17的中间开设有孔,转轴15穿过孔与下磨辊16固定连接,此时下磨辊16开始转动,与上磨辊14配合将原料磨碎出浆,由于导流池18设置在过滤网17的正下方且内部呈倾斜角度,此时磨碎出的浆从过滤网17处渗入导流池18中,经过导流池18从出料口19处流出;
随着转动块5和凸轮块11的持续转动,两组挡板4和顶板9会间歇性闭合和打开,完成间歇性下料的效果。
综上所述,该避免研磨不充分的间歇性进料磨浆装置,通过转动块5和凸轮块11的配合使用,可以间歇性的让挡板4和顶板9接触,以达到间歇性下料的效果,避免了因为下料速度无法控制,导致磨碎不充分,降低出浆效率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出浆效率,还避免了因为下料过多导致的磨辊磨损严重而降低配件使用寿命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厂和商户的经济受到损失。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