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4132发布日期:2020-10-09 18:2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现有技术中,为提高高层建筑通风效果和通风性能,授权公告号cn208238123u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建筑结构包括墙体、由墙体构成的至少一个建筑单元;墙体内开设有第一空气流道、第二空气流道,第一空气流道与第二空气流道相对独立;建筑单元设置有与第一空气流道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第二空气流道连通的出气口;空气输送结构,空气输送结构与第一空气流道或第二空气流道连接,使空气能依次流经第一空气流道、建筑单元内、第二空气流道,通过第一空气流道以及第二空气里流道的设置,建筑结构能够集中进行空气净化和空气调节,建筑单元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提高每个建筑单元内空气的流动性,空气输送结构能使整个建筑结构内的空气快速流通。

上述专利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第一空气流道与建筑单元之间的进气口不具备灰尘过滤和收集功能,使得空气内的灰尘颗粒容易大量进入建筑单元内部,造成环境的污染,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针对其不便过滤和集中收集灰尘的缺点加以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结构主体,所述建筑结构主体包括由墙体构成的至少一个建筑单元和开设在墙体上的第一空气流道及第二空气流道,所述第一空气流道与第二空气流道相对独立,所述建筑单元设置有与第一空气流道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第二空气流道连通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内固定套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矩形箱,且矩形箱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空气流道内的集风罩,集风罩靠近对应的矩形箱的一侧连通并固定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箱内,矩形箱内活动套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集灰盒,矩形集灰盒活动套设在对应的通气管上,矩形集灰盒远离对应的集风罩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锥形通风孔,矩形集灰盒远离对应的集风罩的一侧螺纹固定有过滤网,过滤网与对应的锥形通风孔相配合,所述矩形集灰盒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l形卡杆,矩形箱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卡槽,l形卡杆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卡槽内并设为锥形结构,l形卡杆与对应的卡槽相卡装,矩形集灰盒滑动套设在对应的l形卡杆上,l形卡杆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集灰盒外并固定连接有拉头。

优选的,所述矩形集灰盒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与对应的通气管的外侧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矩形集灰盒的顶部、底部、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对应的矩形箱的顶部内壁、底部内壁、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矩形集灰盒的另一侧与对应的矩形箱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l形卡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箱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内壁与对应的通气管的外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物,所述建筑物为如上所述的建筑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墙体、第一空气流道、进气口、矩形箱、集风罩、通气管、矩形集灰盒、锥形通风孔、过滤网、矩形槽、l形卡杆、卡槽、弹簧、第一通孔与出气口相配合,通风时,空气首先会依次经集风罩和通气管进入矩形集灰盒内,再穿过对应的过滤网进入建筑单元内,过滤网能够将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过滤遮挡收集在矩形集灰盒内,需要对收集的灰尘颗粒清理时,向上移动拉头带动对应的l形卡杆向上与卡槽分离并对弹簧压缩,此时向右拉动拉头通过对应的l形卡杆带动矩形集灰盒向右移出矩形箱,此时移出的矩形集灰盒方便人员清理灰尘颗粒和清洗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对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进行过滤和集中收集,且便于将收集的灰尘颗粒快速取出进行清理,降低灰尘大量进入建筑单元内污染环境的风险,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结构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第一空气流道、3进气口、4矩形箱、5集风罩、6通气管、7矩形集灰盒、8锥形通风孔、9过滤网、10矩形槽、11l形卡杆、12卡槽、13弹簧、14第一通孔、15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结构主体,建筑结构主体包括由墙体1构成的至少一个建筑单元和开设在墙体1上的第一空气流道2及第二空气流道,第一空气流道2与第二空气流道相对独立,建筑单元设置有与第一空气流道2连通的进气口3以及与第二空气流道连通的出气口15,进气口3内固定套设有一侧为开口设置的矩形箱4,且矩形箱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空气流道2内的集风罩5,集风罩5靠近对应的矩形箱4的一侧连通并固定有通气管6,通气管6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箱4内,矩形箱4内活动套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集灰盒7,矩形集灰盒7活动套设在对应的通气管6上,矩形集灰盒7远离对应的集风罩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锥形通风孔8,矩形集灰盒7远离对应的集风罩5的一侧螺纹固定有过滤网9,过滤网9与对应的锥形通风孔8相配合,矩形集灰盒7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矩形槽10,且矩形槽10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3,弹簧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l形卡杆11,矩形箱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卡槽12,l形卡杆11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卡槽12内并设为锥形结构,l形卡杆11与对应的卡槽12相卡装,矩形集灰盒7滑动套设在对应的l形卡杆11上,l形卡杆11的一端延伸至对应的矩形集灰盒7外并固定连接有拉头,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对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进行过滤和集中收集,且便于将收集的灰尘颗粒快速取出进行清理,降低灰尘大量进入建筑单元内污染环境的风险,有利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矩形集灰盒7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4,且第一通孔14的内壁与对应的通气管6的外侧活动接触,矩形集灰盒7的顶部、底部、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对应的矩形箱4的顶部内壁、底部内壁、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矩形集灰盒7的另一侧与对应的矩形箱4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活动接触,矩形槽10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l形卡杆11的外侧滑动连接,矩形箱4远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内壁与对应的通气管6的外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对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进行过滤和集中收集,且便于将收集的灰尘颗粒快速取出进行清理,降低灰尘大量进入建筑单元内污染环境的风险,有利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物,建筑物为如上所述的建筑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对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进行过滤和集中收集,且便于将收集的灰尘颗粒快速取出进行清理,降低灰尘大量进入建筑单元内污染环境的风险,有利于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空气经集风罩5进入建筑单元内部通风时,首先会经集风罩5进入对应的通气管6内,再经通气管6进入对应的矩形集灰盒7内,再穿过对应的锥形通风孔8和过滤网9进入建筑单元内,过滤网9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并将灰尘颗粒遮挡收集在对应的矩形集灰盒7内,达到过滤收集的效果;

需要对收集的灰尘颗粒清理时,此时人员向上移动拉头带动对应的l形卡杆11向上移动并对弹簧13压缩,l形卡杆11向上与对应的卡槽12分离,此时向右拉动拉头带动对应的l形卡杆11向右移动,l形卡杆11带动对应的矩形集灰盒7向右移出矩形箱4,矩形集灰盒7带动对应的第一通孔14与通气管6分离,此时移出的矩形集灰盒7方便人员清理灰尘颗粒和清洗过滤网9,能够对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进行过滤和集中收集,能将收集的灰尘颗粒快速取出进行清理,降低灰尘大量进入建筑单元内污染环境的风险。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