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道板模具的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01340发布日期:2020-12-15 08:4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轨道板模具的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板模具的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高铁轨道板生产过程中,采用在如图1所示的轨道板模具1内编织钢筋,浇筑混凝土成型,每次在生产轨道板之前,需要清理轨道板模具1内表面的浇筑区域,并在轨道板模具1内表面喷涂脱模剂,以便后续浇筑的混凝土和模具之间形成隔离层并界限分明,方便后续脱模。

现有在轨道板模具1内表面对应的位置设置若干个固定位置的喷点,定点、定向喷涂的方式喷涂脱模剂,存在喷涂不均匀、难以控制喷涂质量的问题,同时喷嘴数量多,不利于成本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采用轨道板模具内表面定点、定向喷涂的方式喷涂脱模剂,存在喷涂不均匀、难以控制喷涂质量,同时喷嘴数量多,不利于成本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轨道板模具的喷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轨道板模具的喷涂装置,包括:

喷涂部件,包括横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机架,所述机架之间设有用于容置轨道板模具的工位,所述横梁连接于两个所述机架之间,并能够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横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用于喷洒脱模剂;

罩盖,用于容置并罩挡所述喷涂部件。

该喷涂装置还包括供液部件和控制部件,所述供液部件连接所述雾化喷嘴,所述供液部件用于向所述雾化喷嘴供给脱模剂,所述控制部件连接所述喷涂部件和所述供液部件,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喷涂部件的工作,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供液部件的启闭以及供液模式的调节。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板模具的喷涂装置,将所述轨道板模具设于该喷涂装置的所述工位后,所述雾化喷嘴开始喷洒脱模剂,同时所述横梁沿所述机架移动,即带动一排所述雾化喷嘴沿所述轨道板模具上表面移动,移动过程中所述横梁完全扫过所述轨道板模具内表面、所述雾化喷嘴喷出的脱模剂均匀覆盖所述轨道板模具内表面,喷涂质量好,效率高,所述雾化喷嘴数量少,利于该喷涂装置成本控制,所述罩盖能够罩住所述工位,防止喷涂过程中悬空的脱模剂雾液扩散至作业空间区域,并且脱模剂雾化使用量较直接喷洒量小,利于节约和环保,该喷涂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优选地,所述控制部件包括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集散控制系统)、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者工业电脑。

优选地,两个所述机架长度方向的两端为敞口,所述轨道板模具能够从所述敞口进出所述工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罩盖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对齐所述敞口,所述轨道板模具能够从所述开口进出所述工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罩盖顶部连通抽吸部件。

采用这种结构设置,使得脱模剂喷涂作业后,所述罩盖内残余的悬浮的雾化脱模剂能够有效的被所述抽吸部件吸走,避免雾化脱模剂从所述开口逃逸出所述罩盖区域,减小对作业环境的影响和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抽吸部件包括抽风机和管道,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罩盖顶部和所述抽风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开口、所述敞口和所述工位处设有轨道,所述轨道用于滑动设置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用于运输所述轨道板模具。

采用这种结构设置,便于工厂内流水线作业,与上下工序衔接。

优选地,所述罩盖包括骨架和透明面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明面板为玻璃板或者透明塑料板。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设有滑轨,所述横梁设有动力滑块,所述动力滑块适配所述滑轨。

优选地,所述供液部件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为压缩空气或者液压系统。

优选地,所述雾化喷嘴为气压和/或液压式雾化喷嘴,利用气压和/或液压即可形成微细的雾化喷雾,并且雾化喷雾分布均匀,气压和/或液压方式的压力和流量易于控制,适用范围广。

优选地,所有所述雾化喷嘴均匀设置于所述横梁上。

进一步优选地,每个所述雾化喷嘴能够相对所述横梁摆动或者转动。

优选地,该喷涂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轨道板模具相对于所述工位的位置,当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轨道板模具完全位于所述工位后,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所述喷涂部件工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传感器为激光测距仪。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轨道旁,所述传感器为行程开关或者接近开关。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板模具的喷涂装置,将所述轨道板模具设于该喷涂装置的所述工位后,所述雾化喷嘴开始喷洒脱模剂,同时所述横梁沿所述机架移动,即带动一排所述雾化喷嘴沿所述轨道板模具上表面移动,移动过程中所述横梁完全扫过所述轨道板模具内表面、所述雾化喷嘴喷出的脱模剂均匀覆盖所述轨道板模具内表面,喷涂质量好,效率高,所述雾化喷嘴数量少,利于该喷涂装置成本控制,所述罩盖能够罩住所述工位,防止喷涂过程中悬空的脱模剂雾液扩散至作业空间区域,并且脱模剂雾化使用量较直接喷洒量小,利于节约和环保,该喷涂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板模具的喷涂装置,所述罩盖顶部连通抽吸部件,使得脱模剂喷涂作业后,所述罩盖内残余的悬浮的雾化脱模剂能够有效的被所述抽吸部件吸走,避免雾化脱模剂从所述开口逃逸出所述罩盖区域,减小对作业环境的影响和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板模具的喷涂装置,所述开口、所述敞口和所述工位处设有轨道,所述轨道用于滑动设置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用于运输所述轨道板模具,便于工厂内流水线作业,与上下工序衔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轨道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轨道板模具的喷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喷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喷涂部件与轨道板模具配合示意图;

图5是喷涂装置与轨道板模具配合示意图。

图标:1-轨道板模具,2-喷涂部件,21-横梁,22-机架,23-工位,3-罩盖,31-骨架,32-透明面板,3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板模具的喷涂装置,包括:

喷涂部件2,包括横梁2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机架22,所述机架22之间设有用于容置轨道板模具1的工位23,两个所述机架22长度方向的两端为敞口,所述轨道板模具1能够从所述敞口进出所述工位23,所述横梁21连接于两个所述机架22之间,并能够沿所述机架22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机架22上设有滑轨,所述横梁21设有动力滑块,所述动力滑块适配所述滑轨,所述横梁21上等间隔设有若干个雾化喷嘴,每个所述雾化喷嘴能够相对所述横梁21摆动或者转动,所述雾化喷嘴用于喷洒脱模剂;具体地,所述雾化喷嘴为气压和/或液压式雾化喷嘴,利用气压和/或液压即可形成微细的雾化喷雾,并且雾化喷雾分布均匀,气压和/或液压方式的压力和流量易于控制,适用范围广;

供液部件,所述供液部件连接所述雾化喷嘴,所述供液部件用于向所述雾化喷嘴供给脱模剂;具体地,所述供液部件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为压缩空气或者液压系统;

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轨道板模具1相对于所述工位23的位置,当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轨道板模具1完全位于所述工位23后,反馈信号给所述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所述喷涂部件2工作;

控制部件,连接所述传感器、所述喷涂部件2和所述供液部件,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喷涂部件2的工作,以及用于控制所述供液部件的启闭以及供液模式的调节;具体地,所述控制部件包括dcs、plc或者工业电脑;

罩盖3,用于容置并罩挡所述喷涂部件2,所述罩盖3包括骨架31和透明面板32,所述罩盖3沿所述机架22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开口33,所述开口33对齐所述敞口,所述轨道板模具1能够从所述开口33进出所述工位23,所述罩盖3顶部连通抽吸部件,所述抽吸部件包括抽风机和管道,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罩盖3顶部和所述抽风机;具体地,所述透明面板32为玻璃板或者透明塑料板。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开口33、所述敞口和所述工位23处设有轨道,所述轨道用于滑动设置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用于运输所述轨道板模具1,便于工厂内流水线作业,与上下工序衔接;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轨道旁,所述传感器为行程开关或者接近开关,或者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机架22上,所述传感器为激光测距仪。

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板模具的喷涂装置,将所述轨道板模具1设于该喷涂装置的所述工位23后,所述雾化喷嘴开始喷洒脱模剂,同时所述横梁21沿所述机架22移动,即带动一排所述雾化喷嘴沿所述轨道板模具1上表面移动,移动过程中所述横梁21完全扫过所述轨道板模具1内表面、所述雾化喷嘴喷出的脱模剂均匀覆盖所述轨道板模具1内表面,喷涂质量好,效率高,所述雾化喷嘴数量少,利于该喷涂装置成本控制,所述罩盖3能够罩住所述工位23,防止喷涂过程中悬空的脱模剂雾液扩散至作业空间区域,并且脱模剂雾化使用量较直接喷洒量小,利于节约和环保,所述抽吸部件使得脱模剂喷涂作业后,所述罩盖3内残余的悬浮的雾化脱模剂能够有效的被所述抽吸部件吸走,避免雾化脱模剂从所述开口33逃逸出所述罩盖3区域,减小对作业环境的影响和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该喷涂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