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化氢加工用的萤石湿粉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3897发布日期:2021-01-23 06:5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氟化氢加工用的萤石湿粉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氟化氢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氟化氢加工用的萤石湿粉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氟化工的发展,氟化盐、氟代芳烃、含氟树脂等系列产品发展迅速,对无水氟化氢的需求量增长较快。另外,随着含氟农药、含氟医药中间体的不断问世,电子级氟产品的应用,对无水氟化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氟化氢是现代氟化工的基础,是制取元素氟、各种氟致冷剂、含氟新材料、无机氟化盐、各种有机氟化物等的最基本原料。现在制备氟化氢的工艺中大都以萤石和硫酸为原料,如专利号cn103350984b,授权公告日为2015.08.12,专利名称为“一种无水氟化氢生产设备”中公开了一种无水氟化氢生产设备,包括:萤石料仓依次通过萤石给料螺旋、萤石中间仓和计量称连接预反应器;混酸槽,与预反应器连接,用于将硫酸和发烟硫酸均匀混合后,一部分送至所述预反应器,与萤石粉反应,生成粗氟化氢气体;其余部分硫酸送至所述预洗酸循环槽;冷凝器,与预反应器连接,用于将经预净化、洗涤除去杂质的粗氟化氢气体冷凝;精馏塔,与冷凝器连接,用于使无水氢氟酸离开精馏塔,经成品冷却至无水氟化氢成品贮槽;回转炉,与预反应器连接,预反应器中部分反应了的物料与生成的氟化氢一起进入回转炉完成最后的反应。
[0003]
但是上述技术中萤石湿粉在进料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萤石湿粉容易粘结呈块,后续与硫酸的反应不均,降低氟化氢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基于现有技术中萤石湿粉进料时容易粘结呈块,影响与硫酸的后续反应,降低氟化氢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氟化氢加工用的萤石湿粉进料装置,能够充分搅拌萤石湿粉,保证其能与硫酸充分反应,提高氟化氢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氟化氢加工用的萤石湿粉进料装置,包括机仓,机仓的上方设有用于投入荧光湿粉的进料斗,所述机仓内设有转动布置的搅拌轴,搅拌轴横向布置,搅拌轴上设有搅拌部,机仓上设有用于推动搅拌部沿轴线来回移动的动力装置,以使搅拌部能够在机仓内来回滑动。荧石湿粉由进料斗投入机仓,并由转动的搅拌部进行拌散,且搅拌部除了转动还能够来回移动,充分拌散粘结呈块的荧石湿粉,也可防止其久置结块,保证其后续与硫酸充分反应,提高氟化氢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07]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轴为伸缩轴。利用伸缩轴的伸缩属性,带动搅拌部来回移动,结构稳定,可靠性高。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轴滑动设置在机仓上。利用滑动的搅拌轴带动搅拌部来回移动,搅拌轴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0009]
作为优选,所述机仓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当搅拌轴为伸缩轴时,电机可固定位置,当搅拌轴滑动设计时,电机可跟随搅拌轴一起滑动。
[0010]
作为优选,所述机仓上设有推动搅拌轴来回滑动的电缸,电缸构成所述的动力装置。电缸推动搅拌轴来回滑动,电缸可固定位置,确保稳定工作,电缸的活塞杆与搅拌轴转动连接以推动搅拌轴来回移动。
[0011]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部包括若干组沿搅拌轴轴向均布的搅拌杆组,搅拌杆组包括若干搅拌杆,各搅拌杆沿搅拌轴周向均布。如此布置搅拌杆确保搅拌无死角,充分拌散萤石湿粉。
[0012]
作为优选,在一个搅拌杆组中,至少有一根搅拌杆的长度大于其他搅拌杆的长度。最长的搅拌杆有起底作用,能够带动起最大量的萤石湿粉,防止搅拌不到沉底的萤石湿粉,防止其在底部聚集粘结成块。
[0013]
作为优选,所述机仓内设有震动滤网,震动滤网以搅拌轴轴线为中心轴呈弧形布置,搅拌杆中最长的一根贴近震动滤网。震动滤网可以过滤经搅拌后仍然成块的萤石湿粉,且具有进一步震散萤石湿粉的作用,最长的搅拌杆贴近震动滤网有上述的起底作用,震动滤网的形状与最长的搅拌杆的端部轨迹一致。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搅拌部除了转动还能够来回移动,充分拌散粘结呈块的荧石湿粉,也可防止其久置结块,保证其后续与硫酸充分反应,提高氟化氢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设置了最长的搅拌杆有起底作用,能够带动起最大量的萤石湿粉,防止搅拌不到沉底的萤石湿粉,防止其在底部聚集粘结成块;3)震动滤网可以过滤经搅拌后仍然成块的萤石湿粉,且具有进一步震散萤石湿粉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亦可根据下述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机仓1、进料斗2、搅拌轴3、搅拌部4、电机5、电缸6、震动滤网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1]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氟化氢加工用的萤石湿粉进料装置,如图1和图2中所示,
[0022]
一种氟化氢加工用的萤石湿粉进料装置,包括机仓1,机仓的上方设有用于投入荧光湿粉的进料斗2,机仓内设有转动布置的搅拌轴3,搅拌轴横向布置,搅拌轴上设有搅拌部4,机仓上设有用于推动搅拌部沿轴线来回移动的动力装置,以使搅拌部能够在机仓内来回滑动。荧石湿粉由进料斗投入机仓,并由转动的搅拌部进行拌散,且搅拌部除了转动还能够来回移动,充分拌散粘结呈块的荧石湿粉,也可防止其久置结块,保证其后续与硫酸充分反应,提高氟化氢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23]
搅拌轴可以为伸缩轴,利用伸缩轴的伸缩属性,带动搅拌部来回移动,结构稳定,可靠性高;搅拌轴也可以滑动设置在机仓上,利用滑动的搅拌轴带动搅拌部来回移动,搅拌轴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机仓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5,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当搅拌轴为伸缩轴时,电机可固定位置,当搅拌轴滑动设计时,电机可跟随搅拌轴一起滑动。
[0024]
机仓上设有推动搅拌轴来回滑动的电缸6,电缸即为上述的动力装置,电缸推动搅拌轴来回滑动,电缸可固定位置,确保稳定工作,电缸的活塞杆与搅拌轴转动连接以推动搅拌轴来回移动。
[0025]
搅拌部包括若干组沿搅拌轴轴向均布的搅拌杆组,搅拌杆组包括若干搅拌杆,各搅拌杆沿搅拌轴周向均布,如此布置搅拌杆确保搅拌无死角,充分拌散萤石湿粉。在一个搅拌杆组中,至少有一根搅拌杆的长度大于其他搅拌杆的长度,最佳地各搅拌杆的长度有一个渐变的阶梯,具有混合的搅拌力,最长的搅拌杆有起底作用,能够带动起最大量的萤石湿粉,防止搅拌不到沉底的萤石湿粉,也可防止其在底部聚集粘结成块。机仓内设有震动滤网7,震动滤网以搅拌轴轴线为中心轴呈弧形布置,搅拌杆中最长的一根贴近震动滤网,震动滤网可以过滤经搅拌后仍然成块的萤石湿粉,且具有进一步震散萤石湿粉的作用,最长的搅拌杆贴近震动滤网有上述的起底作用,震动滤网的形状与最长的搅拌杆的端部轨迹一致。
[002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