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空纤维膜病原体双向过滤消杀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2.传染病房、病毒细菌实验室、特种药品生产车间等含有病原体空间的空气循环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两点,一是向该空间内送入新风,将新风过滤;一是对排出污风做过滤、消杀、净化,保障病原体不至于逃逸和扩散到大气环境中。称作双向过滤消杀净化。
3.目前常用的过滤元件是以纺织物或无纺织物制作的滤芯,通常是折叠形状、布袋形状和筒装的。质量好一些的是聚四氟乙烯覆膜无纺布滤材。这些滤网除了容尘量小的缺陷之外,更重要的问题是不耐紫外线辐射、不耐臭氧氧化、不耐消毒液腐蚀,因此不能实现长时间在线消杀,需要经常更换。二沾染大量病原体例如高致病病毒和结核杆菌附着在滤网上,滤网就成了高危废物,更换、处理和销毁过程的风险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用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作为用于对排出污风做过滤、消杀、净化滤材方案,与原有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新风处理技术一起,组合构成中空纤维膜病原体双向拦截消杀净化装置,解决对用于病原体过滤的空气循环系统的长时间少维护在线消杀、净化的问题。本发明的内容是:
5.中空纤维膜病原体双向过滤消杀净化装置,包括进风过滤仓、进风过滤膜组件、膜丝反吹组件、消杀组件、排风过滤仓、排风过滤膜组件、进风风机、排风风机、热交换器、气阀;进风口、出风口;新风布风口、污风回收口。
6.新风在进风风机的吸引下,经进风口——进风过滤仓——进风过滤膜组件——进风风机——气阀——热交换器——新风布风口途径送往用新风场所;污风在排风风机的吸引下经污风回收口——气阀——排风过滤仓——排风过滤膜组件——气阀——热交换器——排风风机——出风口途径排出系统。
7.上述新风和污风的途径,其特点是,由于本系统的工作任务是含有病原体的空间中的空气循环,所以,不仅对进风要有严格的过滤,对排风也要有进行严格处理;保障流入热交换器的空气都是分别经过进风过滤膜组件和排风过滤膜组件处理之后的纯净空气,这样避免了万一热交换器泄露造成的病原体泄露,即使使用纸质热交换介质,也能保障安全。
8.所述进风过滤膜组件和所述排风过滤膜组件所用中空纤维膜膜丝的材料,其主成分是聚四氟乙烯。
9.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用于双向处理空气,过滤病原体的材料是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及其制成的膜组件。特别是处理污风的材料是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及其制成的膜组件。
10.所述消杀组件,分别安装在排风过滤仓和进风过滤仓内,包括紫外线灯、臭氧发生器、消毒剂喷洒头。
11.由于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腐蚀、耐辐射、耐氧化性能优良,可以放心地采用紫外线、臭氧、消毒剂消杀。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这些方式。
12.所述排风过滤仓和进风过滤仓的进气端、出气端分别装有气阀,消杀工况时气阀关闭;
13.由于使用紫外线、臭氧、消毒剂消杀时,臭氧和消毒剂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用气阀关闭进风过滤仓和排风过滤仓,可以起到避免污染和提高消杀效果的作用。
14.依据本发明的原理可以将所有部件装置在同一个机箱里制成一体化壁挂式双向流新风机、一体化吊顶式双向流新风机,也可以制成大型的分体式双向流新风系统。
附图说明
15.附图1是中空纤维膜病原体双向过滤消杀净化装置的一种形制的原理示意图。
16.其中:(1)进风口;(2)进风过滤仓;(3)进风过滤膜组件;(4)消杀组件;(5)反吹组件;(6)进风风机;(7)气阀;(8)热交换器;(9)出风口;(10)排风过滤仓;(11)排风风机;(12)污风回收口;(13)新风布风口;(14)排风过滤膜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17.对照附图1。进风过滤膜组件(3)、排风过滤膜组件(14)分别用来过滤新风和污风,不仅对进风严格过滤,对排风也进行严格处理。新风和污风分别由进风风机(6)和排风风机(11)驱动。新风和污风都通过热交换器(8),实现热交换,以节约能源。消杀组件(4),分别安装在排风过滤仓(10)和进风过滤仓(2)内。消杀组件(4)包括紫外线灯、臭氧发生器、消毒剂喷洒头。使用紫外线、臭氧、消毒剂消杀时,气阀(7)关闭,起到避免污染和提高消杀效果的作用。
18.在某2000平方米病毒实验室安装使用本装置,效果可靠,实测室内pm0.3u颗粒数为600粒/m
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