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料溶解配制中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3034发布日期:2021-04-20 23:5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干粉料溶解配制中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粉除尘技术领域,是一种干粉料溶解配制中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广大的粉体加工企业中,干粉料溶解配制及除尘装置通常由加料斗、配制釜、搅拌器、集气罩、引风机、布袋除尘器或洗涤罐组成,配制过程由于微小的粉尘颗粒难以被引风机抽走,造成配制现场粉尘洋溢,这些岗位的工人每天在工作的同时还在忍受粉尘洋溢的工作环境,工人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体吸入过多的粉尘,会引起鼻腔、咽喉、眼睛、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发炎,对肺组织有致纤维化作用,是造成尘肺疾病的直接原因。大量粉尘除物料损失以外,粉尘还能加速设备的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落在电气设备上,可能破坏绝缘或阻碍散热,易造成事故。因此,粉尘问题如何处理,成了粉体企业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粉料溶解配制中除尘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粉体加工企业现有存在粉尘洋溢造成环境污染、人体伤害以及物料损失严重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干粉料溶解配制中除尘装置,包括包括洗涤罐、配制釜、加料斗、喷射器和接收器,洗涤罐上部进口固定连通有溶剂入罐管线,洗涤罐底部出口与配制釜上部第一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溶剂入釜管线,配制釜顶部出口与洗涤罐顶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排气洗涤管线,洗涤罐顶部出口固定连通有尾气排放管线,配制釜底部出口与接收器顶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出料管线,接收器底部出口固定连通第二出料管线,喷射器出口设置有高压喷嘴,配制釜上部第二进口与高压喷嘴之间固定连通有倾斜的扩大管线,喷射器顶部进口与加料斗底部出口之间固定连通有入料管线,喷射器中部进口固定连通有空气管线。
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6.上述排气洗涤管线出口伸入洗涤罐内溶剂液面以下。
7.上述扩大管线出口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05度。
8.上述扩大管线伸入配制釜内物料液面以下。
9.上述溶剂入罐管线和出料管线上均串接有阀门。
10.上述第二出料管线上固定安装有出料泵。
1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可有效减少溶解配制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防止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洗涤液可作为溶剂循环使用,可用于化工、冶金、食品、制药等行业,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12.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3.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洗涤罐,2为配制釜,3为加料斗,4为喷射器,5为溶剂入罐管线,6为尾气排放管线,7为排气洗涤管线,8为溶剂入釜管线,9为第一出料管线,10为扩大管线,11为入料管线,12为空气管线,13为接收器,14为第二出料管线,15为出料泵,16为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14.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5.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1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7.如附图1所示,该干粉料溶解配制中除尘装置,包括洗涤罐1、配制釜2、加料斗3、喷射器4和接收器13,洗涤罐1上部进口固定连通有溶剂入罐管线5,洗涤罐1底部出口与配制釜2上部第一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溶剂入釜管线8,配制釜2顶部出口与洗涤罐1顶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排气洗涤管线7,洗涤罐1顶部出口固定连通有尾气排放管线6,配制釜2底部出口与回收器13顶部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出料管线9,接收器13底部出口固定连通第二出料管线,喷射器4出口设置有高压喷嘴16,配制釜2上部第二进口与喷射器4中部出口之间固定连通有倾斜的扩大管线10,喷射器4顶部进口与加料斗3底部出口之间固定连通有入料管线11,喷射器4中部进口固定连通有空气管线12。
18.本实用新型以空气作为工作气,与干粉料在高压下经喷射器4的高压喷嘴16以很高的速度喷出,在喷射过程中,工作气的静压能转变为动压能,因而在加料斗3吸入口处造成了一个低压区,将加料斗3内的干粉料吸入喷射器4,吸入的干粉料与工作气混合后进入扩大管线10后,流速逐渐降低,压强随之升高,干粉料与空气从扩大管线10出口沿切线方向压入配制釜2内;在空气搅拌作用下,干粉料与溶剂充分混合,夹带少量粉尘的排放气经洗涤罐1进行清洗除尘,除尘后尾气排放至大气,减少环境污染和人员身体粉尘伤害,而含有粉尘的洗涤液可作为溶剂重复使用,减少了物料的损失,提高了生产效益。
19.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干粉料溶解配制中除尘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20.如附图1所示,排气洗涤管线7出口伸入洗涤罐1内溶剂液面以下。便于夹带少量粉尘的排放气与溶剂充分混合。
21.如附图1所示,排气洗涤管线7出口伸入洗涤罐1内溶剂液面以下。便于夹带少量粉尘的排放气与溶剂充分混合。
22.如附图1所示,扩大管线10出口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05度。
23.扩大管线10出口与水平面之间采用0.05夹角坡度,防止干粉料积聚。如附图1所示,扩大管线10伸入配制釜2内物料液面以下。
24.如附图1所示,溶剂入罐管线5和出料管线9上均串接有阀门。
25.如附图1所示,第二出料管线14上固定安装有出料泵15。
26.配制釜2内物料排至接收器13暂存,再经出料泵15由第二出料管线14送至下游工序。
27.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