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液位检测的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50113发布日期:2021-01-15 13:2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带液位检测的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设备,所述雾化设备能够调节周围空间的湿度,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带水位检测的雾化设备,通过金属套管感应所述底座内的液位是否达到设定的值。雾化设备既可以是一种台式雾化器,也可以是一种移动式的车载雾化器,所述雾化器既可以用于雾化水、香油,也可以用于雾化药剂。



背景技术:

雾化设备作为一种增加环境湿度的电器,目前广泛应用于室内和车内等相对较为密闭的空间。现有技术的雾化设备一般采用超声雾化片或微孔雾化片,其中微孔雾化片多用于小型、便携式的液体雾化设备,其一般包括储水腔、微孔雾化片以及将储水腔中的水传导至微孔雾化片上的导液棉条。

但是,微孔雾化片式的雾化设备一般不会设置水位探测功能,即使有的雾化设备设置了水位检测功能,也是直接在所述储水腔液面的上方空间的部件上安装一个水位探针,而水位探针若要检测雾化设备的最低液位,需要将水位探针设计成较长的结构,较长结构的水位探针不稳定,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水位探针松动。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0686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加湿器水位检测回路,包括加湿器1、棉芯2、雾化器3、电子线路板4、水位探测针5,所述加湿器1的内部中心设有棉芯2,所述雾化器3的内部设有雾化片水位探测第一接线端31和雾化片水位探测第二接线端32,所述棉芯2的上侧连接到雾化片水位探测第一接线端31,所述电子线路板4的内部设有线路板第一接线端41和线路板第二接线端42,所述雾化片水位探测第二接线端32通过导线串联连接到线路板第二接线端42,所述线路板第一接线端41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有水位探测针5。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带水位检测的雾化设备,采用金属套管来感应所述底座内的液位是否达到设定的值,防止所述雾化设备出现无水雾化的现象,且金属套管采用套装的方式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针对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液位检测的雾化设备,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储存雾化用液体;还包括集成模块,所述集成模块中设置有主控电路、微孔雾化片,所述微孔雾化片用于在所述主控电路的控制下雾化液体;还包括导液芯棒,所述导液芯棒的顶端与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下面接触,所述导液芯棒从所述集成模块中延伸出来进入到所述底座,所述导液芯棒用于让所述底座中的液体爬行到所述微孔雾化片上;还包括芯棒管,所述芯棒管包括布置在所述集成模块中的上部芯棒管和布置在所述集成模块外面的下部芯棒管,所述导液芯棒穿入到所述芯棒管中,至少部分的所述下部芯棒管延伸到所述底座中,所述下部芯棒管的下端设置有棒进液口,所述棒进液口用于让所述底座内的液体进入到所述芯棒管内让所述导液芯棒吸附;还包括用于液位感测的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套装在所述下部芯棒管的外侧并电信号连接所述集成模块中的所述主控电路,所述棒进液口与所述金属套管之间具有间隔间距。

其中,所述集成模块中设置有主控电路、微孔雾化片,定义了所述主控电路和所述微孔雾化片布置在所述集成模块的内腔中,所述集成模块的内腔是指形成所述集成模块最外围的部件所围合而成的空间,例如由所述模块壳体与下面所述的下端盖所围成的空间。其中,所述主控电路和微孔雾化片均是所述集成模块的集成部件。

其中,所述微孔雾化片具有雾化孔,所述微孔雾化片连接有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可以设置在所述主控电路上且受控于所述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所述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微孔雾化片高频振动,使得所述微孔雾化片内侧的液体在高频振动的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带动下经由所述雾化孔后向外侧喷洒而出,液体在被迫穿过所述雾化孔的同时会形成粒径更小的雾滴,进而在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外侧形成雾化效果,从而对附近的空气起到加湿的作用。

其中,所述导液芯棒采用与所述底座内的液体具有毛细作用而使得液体能够沿所述导液芯棒传导的材料制作而成。当所述底座内的液体量足够时,所述底座内的液体在所述导液芯棒的毛细作用下沿着所述导液芯棒爬行到所述微孔雾化片上,进而实现通过所述导液芯棒向所述微孔雾化片供雾化用液体的目的。所述导液芯棒可以采用导液棉条。

其中,所述芯棒管包括布置在所述集成模块中的上部芯棒管和布置在所述集成模块外面的下部芯棒管,定义了所述芯棒管至少包括所述上部芯棒管和所述下部芯棒管,所述上部芯棒管位于所述集成模块的内腔中,所述下部芯棒管位于所述集成模块的内腔外。所述芯棒管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且不限于与其他部件例如下面所述的下端盖为一体式结构。

其中,所述下部芯棒管的下端设置有棒进液口,定义了所述下部芯棒管的下端不会妨碍所述底座中的液体接触到所述导液芯棒的下段部,使得所述导液芯棒能够顺利的吸附所述底座中的液体。

其中,所述金属套管套装在所述下部芯棒管的外侧并电信号连接所述集成模块中的所述主控电路,定义了当所述底座内的液位能够使得液体进入到所述下部芯棒管内并吸附到所述导液芯棒,同时能够使得液体与所述金属套管接触时,所述金属套管、所述底座内的液体、所述导液芯棒上的液体与所述微孔雾化片组成一个信号连通通路实现与所述主控电路的电信号导通。

其中,所述棒进液口与所述金属套管之间具有间隔间距,定义了当所述底座内的液位达不到所述金属套管的最底端时,所述金属套管与所述底座内的液体之间由于具有所述间隔间距,电阻急剧加大,回路电流信号变得非常弱,此时所述金属套管与所述微孔雾化片之间几乎形成断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所述金属套管套装在所述下部芯棒管的外侧,不仅结构紧凑,而且稳定可靠,安装制造便利;

2、还可以利用所述金属套管保护所述导液芯棒和所述下部芯棒管不受外界冲击变形或折断;

3、让所述金属套管与所述下部芯棒管相互协同提高抗冲击的强度;

4、本发明的雾化设备巧妙的借助于所述金属套管与所述底座内的液体和所述导液芯棒上的液体作为电信号连接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中间导体,进而实现检测所述底座内的液位是否达到设定高度,可以防止所述微孔雾化片在没有足够的液体的情况下继续工作,起到保护雾化设备的作用。因为当所述底座的液位达到设定高度时,所述金属套管、所述底座内的液体、所述导液芯棒上的液体与所述微孔雾化片组成一个信号连通通路实现与所述主控电路的电信号导通,此时,所述微孔雾化片正常工作;相反,若所述底座内的液位达不到设定高度时,由于所述金属套管与所述底座内的液体之间具有所述间隔间距,会导致电阻急剧加大,回路电流信号变得非常弱,此时所述金属套管与所述微孔雾化片之间几乎形成断路,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所述微孔雾化片停止工作;

5、采用本发明的雾化设备还可以防止在所述导液芯棒不能正常导液时防止所述雾化设备出现干烧问题,因为在所述导液芯棒不能够将液体传导至所述微孔雾化片上,此时所述金属套管与所述微孔雾化片之间也几乎是形成一个断路,所述微孔雾化片也会停止工作;

6、本发明将所述导液芯棒穿入到所述芯棒管中,所述芯棒管不仅可以保护所述导液芯棒免受周围环境的破坏,还可以防止所述导液芯棒上的液体散发至所述集成模块的内腔中,进而提高所述集成模块内的电器部件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此外,被包裹的所述导液芯棒在向上传导液体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液体的损失,从而不会影响所述导液芯棒的传导效率。

为了防止所述金属套管和所述导液芯棒在低液位时通过部件表面残留的液体进行电导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下部芯棒管的下部外侧还套装有可拆卸的绝缘密封环,所述金属套管站立在所述绝缘密封环上,所述下部芯棒管的下部外侧与所述金属套管之间通过所述绝缘密封环形成密封和绝缘连接。这样,当液位低于所述绝缘密封环时,所述管尾支撑件和下部芯棒管之间的缝隙不能进入能够导电的液体,当然所述导液芯棒与所述金属套管之间也就不能借助于液体实现电信号导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下部芯棒管的管尾安装有可拆卸的管尾支撑件,在所述管尾支撑件与所述导液芯棒之间设置有顶压弹簧,所述管尾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顶压弹簧,所述顶压弹簧用于向上顶压所述导液芯棒,所述管尾支撑件不妨碍所述底座内的液体从所述棒进液口进入到所述芯棒管内并吸附到所述导液芯棒。

其中,所述管尾支撑件不妨碍所述底座内的液体从所述棒进液口进入到所述芯棒管内并吸附到所述导液芯棒,定义了所述棒进液口不会被所述管尾支撑件封闭,例如可以通过下面所述的支撑件进液口与所述棒进液口连通,或者在所述管尾支撑件与所述下部芯棒管之间留有一定的安装间隙,通过此安装间隙使得所述底座内的液体能够由所述棒进液口流进所述下部芯棒管内。

本发明通过所述顶压弹簧使得所述导液芯棒始终受到一个向上的弹簧力,所述导液芯棒在此弹簧力的作用下会与所述微孔雾化片的下面顶靠接触。此外,本发明通过所述管尾支撑件来支撑所述顶压弹簧的下端,所述管尾支撑件同时也是所述导液芯棒的支撑载体,且由于所述管尾支撑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芯棒管的管尾,所以若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所述导液芯棒时,先拆卸所述集成模块,然后将所述管尾支撑件拆下来即可取出所述导液芯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管尾支撑件设有开口朝上的支撑腔室,所述顶压弹簧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支撑腔室内,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导液芯棒,所述管尾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棒进液口连通的支撑件进液口。本发明通过所述支撑腔室可以对所述顶压弹簧的下端位置进行一定的限制,防止所述顶压弹簧出现偏位。

当本发明的雾化设备设置有管尾支撑件时,作为替代上述绝缘密封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下部芯棒管的下部外侧还套装有可拆卸的绝缘密封环,所述绝缘密封环包括密封环竖立部及连接在所述密封环竖立部的下部而且沿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密封环边沿部,所述金属套管与所述下部芯棒管的下部外侧之间通过所述密封环竖立部实现密封连接,所述金属套管的下端站立在所述密封环边沿部上,所述管尾支撑件卡扣连接在所述下部芯棒管上并能够向上挤压所述密封环边沿部使得所述密封环边沿部分别与所述管尾支撑件、所述下部芯棒管、金属套管紧密贴合,所述管尾支撑件为绝缘体。这样,所述绝缘密封环用于实现所述管尾支撑件、所述下部芯棒管和所述金属套管之间的密封,防止液体进入所述管尾支撑件和所述下部芯棒管之间的缝隙从而由此缝隙内的液体电信号连通所述金属套管和所述导液芯棒,此外,所述绝缘密封环的安装便捷性高,安装时,先将所述绝缘密封环套在所述下部芯棒管外,然后将所述管尾支撑件扣合在所述下部芯棒管的下端即可同时实现将所述绝缘密封环向上挤压锁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有模块壳体,在所述模块壳体的内侧下部还设置有下端盖,所述主控电路、微孔雾化片位于所述下端盖的上方空间,所述下部芯棒管连接到所述下端盖并与所述下端盖一体成型,所述下部芯棒管向下延伸至所述底座内,所述模块壳体与所述下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一盖密封环,所述第一盖密封环用于防止所述底座内的液体从所述模块壳体与所述下端盖之间的间隙渗透到所述下端盖的上方空间;所述金属套管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接线端部,所述下端盖设有供所述接线端部向上穿入所述下端盖上方的接线端部连通孔,所述接线端部与所述下端盖之间密封连接。

本发明通过在所述下端盖上设置供所述接线端部穿过的接线端部连通孔使得所述金属套管能够与所述下端盖上方的主控电路连接,且由于所述金属套管套装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金属套管不容易出现晃动的问题,所以所述接线端部与所述下端盖之间能够长时间保持很好的密封性,例如当所述接线端部与所述下端盖的接线端部连通孔之间通过胶水密封时,密封用的胶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不容易产生裂纹而影响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集成模块中设置有液位指示灯,所述液位指示灯信号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金属套管所提供的液位信息,控制所述液位指示灯发出灯光指示信号。本发明通过所述液位指示灯可以向用户发出无水警告,用户根据灯光指示信号判断是否需要添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模块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外表面朝上布置的模块壳体顶壁部,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上设置有模块壳体雾汽孔及模块壳体出风孔,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布置在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的侧旁,所述模块壳体内设置有受控于所述主控电路的鼓风机,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用于引出所述微孔雾化片所产生的雾汽,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用于引出所述鼓风机所鼓出的风,所述液位指示灯位于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的内侧,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还用于让所述液位指示灯所发射灯光透射出来。

其中,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用于向上引出所述鼓风机所鼓出的风,定义了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与所述鼓风机之间具有风的连通关系。其中,所述模块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外表面朝上布置的模块壳体顶壁部,定义了相对于水平面来说,其具有一个用于设置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和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的模块壳体顶壁部,其中,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可以为水平方向设置,也可以为倾斜方向设置。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的外表面朝上设置能够使得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所喷出的雾汽能够垂直或倾斜地朝上喷射,以及使得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所引出的风也是垂直或倾斜地朝上排出;此外,由于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布置在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的侧旁,当所述鼓风机所鼓出的风由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向上引出时,会带动设置在其旁侧的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喷出的雾汽向更远的方向喷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模块壳体内还设置有环岛部,所述环岛部套装在所述上部芯棒管上,在所述环岛部上还设置有电池腔和风机腔,所述电池腔和风机腔左右布置,在所述电池腔内设置有用于提供驱动电能的电池,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风机腔内。

其中,所述电池主要为所述主控电路和所述鼓风机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本发明的雾化设备由于具有电池,所以可以在无外部电源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便于用户随身携带使用。

其中,本发明通过所述环岛部作为所述鼓风机和所述电池的承载体,将所述鼓风机和所述电池集成安装可以便于所述集成模块的整体组装,且所述雾化设备合理利用了所述集成模块的空间来增加储存电能的功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模块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用于让所述模块壳体之外的空气进入到所述模块壳体内。这样,所述鼓风机可以将由所述进风孔进入的空气鼓向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并由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向上排出。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用于加湿器、香薰机、药剂雾化机等液体微孔雾化设备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雾化设备将底座和集成模块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雾化设备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雾化设备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环形透光件、按键装饰板、模块壳体、按键密封体和中间模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到图7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雾化设备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以移动的雾化设备,包括有底座100和集成模块200,其中,在所述底座100上设置有敞口朝上的储液腔11,即所述储液腔11设置在所述底座100中,所述底座100的储液腔11用于储存雾化用液体,所述液体可以是水、香油或医用药物。

所述集成模块200布置在所述底座100上面,所述集成模块200包括有模块壳体21,所述模块壳体21呈桶状,所述模块壳体21与所述底座100上下配置连接。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特别并不完全要求所述模块壳体21与所述底座100上下配置连接的结构实施例中,所述集成模块200与所述底座100也可以是左右布置,只要能够保证所述底座100的储液腔11内的液体能够被吸附到所述集成模块200上即可。

所述集成模块200具有内腔,所述内腔是所述模块壳体21的部分或全部的桶腔,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中设置有微孔雾化片22和主控电路23,所述微孔雾化片22用于在所述主控电路23的控制下雾化液体。所述模块壳体21包括至少一个外表面朝上布置的模块壳体顶壁部211,其中,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上设置有模块壳体雾汽孔212,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用于让所述微孔雾化片22所雾化的雾汽从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中向上喷出,也即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用于引出所述微孔雾化片22所产生的雾汽。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的外表面朝上设置能够使得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所喷出的雾汽垂直朝上喷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也可以为倾斜方向设置,此时,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的外表面朝上设置能够使得设置在其上的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所喷出的雾汽倾斜地朝上喷射。其中,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是指形成所述集成模块200最外围的部件所围合而成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指所述模块壳体21和下面所述的下端盖3所围成的空间。其中,所述微孔雾化片22和所述主控电路23位于所述模块壳体21内,同时位于所述下端盖3的上方空间。

其中,所述微孔雾化片22具有雾化孔,所述微孔雾化片22连接有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可以设置在所述主控电路23中也可以单独布置,所述微孔雾化片22在所述驱动电路也即所述主控电路23的驱动下高频震荡,使得所述微孔雾化片22下面(内侧)的液体在高频振动的所述微孔雾化片22的带动下经由所述雾化孔后向外面喷洒而出,液体在被迫穿过所述雾化孔的同时会形成粒径更小的雾滴,进而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2的外侧形成雾化效果,从而对附近的空气起到除尘、加湿或者加香的作用。

为了实现液体的传导,本发明的雾化设备还包括导液芯棒24,所述导液芯棒24用于让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爬行到所述微孔雾化片22上。其中,所述导液芯棒24的上段部布置在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中,并且所述导液芯棒24的顶端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2的下面接触,所述导液芯棒24的下段部布置在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外,并且所述导液芯棒24的下段部能够延伸到所述储液腔11中,也即所述导液芯棒24从所述集成模块200中延伸出来进入到所述底座100。

本发明所述导液芯棒24采用与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具有毛细作用而使得液体沿所述导液芯棒24传导的材料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液芯棒24采用导液棉条。由于所述导液芯棒24的顶端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2的下面接触,下端位于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外腔并延伸到所述储液腔11内,所以当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量足够时,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在所述导液芯棒24的毛细作用下沿着所述导液芯棒24爬行到所述微孔雾化片22的下表面,进而实现通过所述导液芯棒24向所述微孔雾化片22供雾化用液体的目的。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模块壳体21轴向布置,在所述模块壳体21的内侧下部还设置有径向布置的下端盖3,所述下端盖3穿套在所述导液芯棒24上,所述导液芯棒24穿过所述下端盖3后向下延伸,所述模块壳体21和所述下端盖3之间形成集成模块200的内腔,所述模块壳体21与所述下端盖3之间设置有第一盖密封环31,所述下端盖3与所述模块壳体21之间通过第一盖密封环31实现密封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盖密封环31用于防止所述集成模块200内腔外部的液体例如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从所述模块壳体21与所述下端盖3之间的间隙渗透到所述下端盖3的上方空间即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其中,所述下端盖3采用卡接方式可拆卸地锁定到所述模块壳体2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下端盖3还可以采用旋接等方式可拆卸地锁定到所述模块壳体21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端盖3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端盖3为分体式结构,具体的,所述下端盖3包括分体设置的分隔盖部3a和锁紧环部3b,所述分隔盖部3a穿套在所述导液芯棒24上,所述分隔盖部3a与所述模块壳体2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盖密封环31实现密封连接;所述锁紧环部3b呈环形并位于所述分隔盖部3a的下方,所述锁紧环部3b可拆卸地锁定到所述模块壳体21上。其中,所述锁紧环部3b通过卡接的方式锁定到所述模块壳体2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环部3b还可以通过旋接等方式锁定到所述模块壳体21上,所述旋接为螺纹连接等。此外,所述锁紧环部3b可拆卸地锁定到所述模块壳体21上用于在轴向上压住所述分隔盖部3a,所述分隔盖部3a在其下方的所述锁紧环部3b的承托下实现轴向的定位,所述分隔盖部3a的上方设置有环岛部6以及中间模架7,所述分隔盖部3a、环岛部6以及中间模架7在轴向上被限制在所述锁紧环部3b和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之间,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盖部3a还可以通过所述模块壳体21上设置的筋条结构来作为其上方的限位结构。所述下端盖3采用分体式结构并用所述锁紧环部3b可拆卸地锁定到所述模块壳体21上的结构,能够在将需要容纳到所述模块壳体21内部件全部轴向装配完毕后,通过所述锁紧环部3b一次性锁紧,从而装配简便,拆卸维修也简便。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雾化设备还包括芯棒管(4a、4b),所述芯棒管(4a、4b)套装在所述导液芯棒24的外侧,或者说所述导液芯棒24穿入到所述芯棒管(4a、4b)中,所述微孔雾化片22位于所述芯棒管(4a、4b)的上方。其中,所述芯棒管(4a、4b)包括布置在所述集成模块200中也即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中的上部芯棒管4a和布置在所述集成模块200外面也即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外的下部芯棒管4b,至少部分的所述下部芯棒管4b延伸到所述底座100中。

其中,所述上部芯棒管4a连接到所述下端盖3,且所述上部芯棒管4a在所述下端盖3上方的空间中,所述上部芯棒管4a在所述模块壳体21内也即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中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导液芯棒24的上段部穿入到所述上部芯棒管4a中,所述微孔雾化片22位于所述上部芯棒管4a的上方,所述上部芯棒管4a与所述下端盖3之间布置有第二盖密封环32并通过所述第二盖密封环32实现密封连接。本发明通过所述第二盖密封环32提高所述上部芯棒管4a与所述下端盖3之间的密封性,可以防止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由所述上部芯棒管4a和所述下端盖3之间的缝隙流入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中。

其中,所述下部芯棒管4b也连接到所述下端盖3,所述下部芯棒管4b向下延伸且延伸至所述底座100也即所述储液腔11内,所述导液芯棒24的下段部设置在所述下端盖3的下方并向下延伸,并且所述导液芯棒24的下段部穿入到所述下部芯棒管4b。所述下部芯棒管4b不妨碍所述储液腔11中的液体接触所述导液芯棒24的下段部,也即所述下部芯棒管4b不妨碍液体进入到所述下部芯棒管4b内并吸附到所述导液芯棒24,当然也指代所述芯棒管(4a、4b)不妨碍液体进入到所述芯棒管(4a、4b)内并吸附到所述导液芯棒24。其中,所述下部芯棒管4b连接到所述下端盖3并与所述下端盖3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部芯棒管4b与所述下端盖3是一体化结构,所述上部芯棒管4a与所述下端盖3是分体式的结构,所述上部芯棒管4a与所述下端盖3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盖密封环32实现密封连接。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部芯棒管4b与所述上部芯棒管4a是一体化结构,一体化的所述芯棒管(4a、4b)再与所述下端盖3之间密封连接;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上部芯棒管4a与所述下端盖3是一体化结构,所述下部芯棒管4b与所述下端盖3是分体式结构,此时,可以在所述下部芯棒管4b与所述下端盖3之间设置盖密封环进而实现两者的密封连接。

本发明所述导液芯棒24的侧面被包裹在所述上部芯棒管4a、下端盖3和下部芯棒管4b之内,不仅可以保护所述导液芯棒24免受周围环境的破坏,还可以保证所述上部芯棒管4a之外的集成模块200的内腔免受所述导液芯棒24上的液体的侵蚀,进而提高所述集成模块200内的电器部件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此外,被包裹的所述导液芯棒24在向上传导液体的过程中也不容易损失液体,从而不会影响所述导液芯棒24的传导效率。

如图5所示,为了保证所述导液芯棒24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2始终保持可靠的接触状态,在所述下部芯棒管4b的尾端设置有顶压弹簧41,所述顶压弹簧41用于向上顶压所述导液芯棒24。这样,所述导液芯棒24始终受到一个向上的弹簧力,所述导液芯棒24在此弹簧力的作用下会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2的下面顶靠接触,进而保证所述导液芯棒24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2始终保持可靠的接触状态。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所述导液芯棒24的拆装,在所述下部芯棒管4b的管尾安装有可拆卸的管尾支撑件42,所述管尾支撑件42采用扣合连接的方式与所述下部芯棒管4b可拆卸连接,所述顶压弹簧41布置在所述管尾支撑件42与所述导液芯棒24之间,也即在所述管尾支撑件42与所述导液芯棒24之间设置有所述顶压弹簧41,所述管尾支撑件42用于支撑所述顶压弹簧41。所述管尾支撑件42不妨碍液体进入到所述下部芯棒管4b也即所述芯棒管(4a、4b)内并吸附到所述导液芯棒24,此处液体为所述底座100内的液体也即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其中,所述管尾支撑件42设有开口朝上的支撑腔室421,所述顶压弹簧41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支撑腔室421内,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导液芯棒24,所述下部芯棒管4b上设有棒进液口40,所述管尾支撑件42上设有与所述棒进液口40连通的支撑件进液口422,所述底座100内的液体从所述管尾支撑件42的支撑件进液口422进入到所述支撑腔室421内,然后再由所述棒进液口40进入到所述下部芯棒管4b的内部进而使得所述底座100内的液体能够吸附到所述导液芯棒24上。

本发明通过所述管尾支撑件42来支撑所述顶压弹簧41的下端,所述管尾支撑件42同时也是所述导液芯棒24的支撑载体,且由于所述管尾支撑件4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下部芯棒管4b的管尾,所以若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所述导液芯棒24时,先拆卸所述集成模块200,然后将所述管尾支撑件42拆下来即可取出所述导液芯棒24。

为了提高本发明雾化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本发明的雾化设备还包括用于液位感测的金属套管5。所述棒进液口40设置在所述下部芯棒管4b的下端,所述棒进液口40用于让所述底座100内的液体进入到所述芯棒管(4a、4b)内让所述导液芯棒24吸附,所述金属套管5套装在所述下部芯棒管4b的外侧并电信号连接所述集成模块200中的所述主控电路23,所述棒进液口40与所述金属套管5之间具有间隔间距。当所述底座100内盛满液体,其液位能够使得液体进入到所述下部芯棒管4b内并吸附到所述导液芯棒24,同时能够使得液体与所述金属套管5接触时,所述金属套管5、所述底座100内的液体、所述导液芯棒24上的液体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2组成一个信号连通通路实现与所述主控电路23的电信号导通,此时,所述微孔雾化片22正常工作;相反,若所述底座100内的液位达不到所述金属套管5的最底端或者不能使得液体进入到所述芯棒管(4a、4b)内时,即所述金属套管5与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之间由于具有所述间隔间距,电阻急剧加大,回路电流信号变得非常弱,此时所述金属套管5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2之间几乎形成断路,所述主控电路23控制所述微孔雾化片22停止工作。可见,巧妙的借助于所述金属套管5与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和所述导液芯棒24上的液体作为电信号连接所述微孔雾化片22的中间导体,进而实现检测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位是否达到设定高度,可以防止所述微孔雾化片22在没有足够的液体的情况下继续工作,起到保护雾化设备的作用。此外,若所述导液芯棒24不能够将液体传导至所述微孔雾化片22上,此时所述金属套管5与所述微孔雾化片22之间也是形成一个断路,所述微孔雾化片22也会停止工作。

此外,本发明将所述金属套管5套装在所述下部芯棒管4b的外侧,不仅结构紧凑,而且稳定可靠,安装制造便利;还可以利用所述金属套管5保护所述导液芯棒24和所述下部芯棒管4b不受外界冲击变形或折断;让所述金属套管5与所述下部芯棒管4b相互协同提高抗冲击的强度。

其中,所述金属套管5可以定位到所述芯棒管(4a、4b)上,也可以定位到所述模块壳体21上,还可以定位到所述下端盖3上,或者通过所述雾化设备中的其他结构实现定位。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套管5的上端定位到所述下端盖3上,具体的,所述金属套管5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接线端部51,所述下端盖3设有供所述接线端部51向上穿入所述下端盖3上方的接线端部连通孔(附图未显示),所述接线端部51与所述下端盖3之间密封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所述下端盖3上设置供所述接线端部51穿过的接线端部连通孔使得所述金属套管5能够与所述下端盖3上方的主控电路23连接,且由于所述金属套管5套装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金属套管5不容易出现晃动的问题,所以所述接线端部51与所述下端盖3之间能够长时间保持很好的密封性,例如当所述接线端部51与所述下端盖3的接线端部连通孔之间通过胶水密封时,密封用的胶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不容易产生裂纹而影响密封性能。

进一步地,当液位低于所述金属套管5时,所述金属套管5的表面会形成水膜,此水膜可能会绕过所述下部芯棒管4b与所述导液芯棒24连通,造成假的电信号导通的现象,为了降低发生此现象的概率,本发明在所述下部芯棒管4b的下部外侧还套装有可拆卸的绝缘密封环(附图未显示),所述金属套管5站立在所述绝缘密封环上,所述下部芯棒管4b的下部外侧与所述金属套管5之间通过所述绝缘密封环形成密封和绝缘连接。这样,当液位低于所述绝缘密封环时,所述管尾支撑件42和下部芯棒管4b之间的缝隙不能进入能够导电的液体,当然所述导液芯棒24与所述金属套管5之间也就不能借助于液体实现电信号导通。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密封环实现所述管尾支撑件42、所述下部芯棒管4b和所述金属套管5三者之间的密封,且所述绝缘密封环通过所述管尾支撑件42锁紧,具体如下面所述。

具体的,在所述下部芯棒管4b的下部外侧还套装有可拆卸的绝缘密封环43,所述绝缘密封环43包括密封环竖立部431及连接在所述密封环竖立部431的下部而且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密封环边沿部432,所述金属套管5与所述下部芯棒管4b的下部外侧之间通过所述密封环竖立部431实现密封连接,所述金属套管5的下端站立在所述密封环边沿部432上,所述管尾支撑件42卡扣连接在所述下部芯棒管4b上并能够向上挤压所述密封环边沿部432使得所述密封环边沿部432分别与所述管尾支撑件42、所述下部芯棒管4b、金属套管5紧密贴合,所述管尾支撑件42为绝缘体。此时,所述绝缘密封环43用于实现所述管尾支撑件42、所述下部芯棒管4b和所述金属套管5之间的密封,防止液体进入所述管尾支撑件42和所述下部芯棒管4b之间的缝隙从而由此缝隙内的液体信号连通所述金属套管5和所述导液芯棒24,此外,所述绝缘密封环43的安装便捷性高,安装时,先将所述绝缘密封环43套在所述下部芯棒管4b外,然后将所述管尾支撑件42扣合在所述下部芯棒管4b的下端即可同时实现将所述绝缘密封环43向上挤压锁紧。

此外,为了便于警示用户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位低于正常使用的液位,本发明在所述集成模块200中设置有液位指示灯,所述液位指示灯信号连接所述主控电路23,所述主控电路23用于响应于所述金属套管5所提供的液位信息,控制所述液位指示灯发出灯光指示信号。所述液位指示灯位于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的内侧,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还用于让所述液位指示灯所发射灯光透射出来。其中,所述液位指示灯可以为所述按键电路板83上的一个或多个发光灯832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了增加雾汽的喷射行程,扩大加湿的范围,本发明的雾化设备还包括鼓风机61,所述鼓风机61设置在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中也即所述模块壳体21内,所述鼓风机61受控于所述主控电路23,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上还设置有模块壳体出风孔213,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布置在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的侧旁,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用于向上引出所述鼓风机61所鼓出的风。其中,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用于向上引出所述鼓风机61所鼓出的风,定义了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与所述鼓风机61之间具有风的连通关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中还设有排风道,所述排风道连通所述鼓风机61和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所述鼓风机61所鼓出的风集中通过所述排风道引向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从而可以提高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排风的风力,使得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喷出的雾汽喷射的更远,其中,所述排风道由下面所述的鼓风机出风孔6b、风室腔65、引风通道71依次连通而成。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道还可以是由其他方式形成,例如直接在所述模块壳体21上设置具有排风道的筋道。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鼓风机61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的周边从而将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直接作为所述鼓风机61的出风口。其中,所述环岛部6内的过线孔上还设有风机电线密封体611,所述风机电线密封体611用于密封连接所述鼓风机61的电导线周围的过线孔。

本发明将用于鼓风的所述鼓风机61集成在所述集成模块200中,工作时,所述微孔雾化片22将传导至其下方的液体雾化后由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向上喷出,与此同时,设在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旁侧的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向上引出所述鼓风机61所鼓出的风,由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引出的风会带动旁侧喷出的雾汽喷射至更远的距离,当雾汽喷射至更远的距离时,不仅可以扩大所述雾化设备的加湿空间,还可以减少聚集在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附近的雾汽的量,从而能够减少雾汽进入所述集成模块200内的雾汽量,并能够减少雾汽聚集后形成的液滴存积在所述集成模块200的顶部。

为了提高所述雾化设备扩散雾汽的均匀性,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为两个并布置在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的左右两侧旁。本发明通过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左右两侧旁的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同时将喷出的雾汽向上吹动,一来可以形成一定的屏障,增加所述雾汽向上喷射的距离,二来还可以提高雾汽扩散的均匀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也可以设置有沿周向均匀排布的三个、四个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部芯棒管4a与所述模块壳体21之间具有壳内空间,所述鼓风机61以及所述主控电路23布置在所述壳内空间中,所述鼓风机61也排布在所述模块壳体21内并位于所述下端盖3的上方,下面所述的风道密封体64、中间模架7、按键密封体81和按键电路板83均设置在所述壳内空间内。在所述壳内空间内也即所述模块壳体21内还设置有环岛部6,所述环岛部6穿套在所述上部芯棒管4a上,所述环岛部6也穿套在所述导液芯棒24上,所述环岛部6与所述模块壳体21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环岛部密封环66;在所述环岛部6上还设置有电池腔(附图未标出)和风机腔6a,所述风机腔6a和电池腔左右布置,在所述电池腔内设置有用于提供驱动电能的电池62,所述电池腔为下开口的腔室,所述电池62通过电池压盖67锁紧在所述电池腔内,所述鼓风机61设置在所述风机腔6a内。所述集成模块200还包括充电接口电路板63,所述充电接口电路板63与所述电池62电信号连接并用于当所述充电接口电路板63与外部电源连接时给所述电池62充电,所述模块壳体21上设置有用于让所述充电接口外露的模块壳体充电孔214。在所述模块壳体21上设置有进风孔215,所述进风孔215用于让所述模块壳体21之外的空气进入到所述壳内空间内也即所述模块壳体21内。

其中,所述电池62主要为所述主控电路23和所述鼓风机61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本发明的雾化设备由于具有电池62,所以可以在无外部电源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便于用户随身携带使用。此外,本发明通过所述环岛部6作为所述鼓风机61和所述电池62的承载体,将所述鼓风机61和所述电池62集成安装可以便于所述集成模块200的整体组装,且所述雾化设备合理利用了所述壳内空间增加了储存电能的功能。

进一步地,在位于所述环岛部6上方的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中还设置有风道密封体64,所述风道密封体64穿套在所述导液芯棒24上,所述风道密封体64也穿套在所述上部芯棒管4a上,所述风道密封体64与所述环岛部6之间形成风室腔65,所述环岛部6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鼓风机61和所述风室腔65的鼓风机出风孔6b,所述风室腔65与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连通。本发明通过所述风道密封体64与所述环岛部6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风室腔65,所述鼓风机61所鼓出的风通过此独立的风室腔65集中排向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进而减少风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使得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喷出的雾汽在较大的风动力下喷射的更远。

更进一步地,在位于所述风道密封体64上方的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中还设置有中间模架7,所述中间模架7上设有与所述风室腔65连通的引风通道71,所述引风通道71与所述模块壳体出风孔213连通,所述微孔雾化片22通过压板44安装到所述中间模架7下面,所述中间模架7设有与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连通的模架雾汽孔72。其中,所述鼓风机61设在所述中间模架7的下方。所述微孔雾化片22通过压板44安装到所述中间模架7下面,定义了所述微孔雾化片22设置在所述中间模架7下面,并且被所述压板44所定位,所述压板44位于所述上部芯棒管4a的顶部且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压板44与所述中间模架7通过螺丝连接。其中,所述中间模架7呈桶状包括模架顶壁7a和模架侧壁7b,所述模架雾汽孔72设在所述模架顶壁7a上,所述风道密封体64位于所述中间模架7的桶腔内且被所述模架侧壁7b和所述环岛部6夹持固定。所述中间模架7和所述环岛部6被承托在所述下端盖3上,并在轴向上被所述下端盖3压紧。

本发明的集成模块200的内部部件通过所述中间模架7、环岛部6和下端盖3实现集成安装,且所述中间模架7和所述环岛部6直接通过所述下端盖3与所述模块壳体21之间的锁定关系实现轴向的定位,其安装方便,且后续便于维修。

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和观察,本发明在将雾汽向上喷射的同时将按键85以及发光灯832均设计为朝上设置的结构。以下结合图6和图7对此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在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上还设置有模块壳体透光孔216、模块壳体按键孔217,在所述模块壳体21内还设置有能够透光的按键密封体81、导光柱82和按键电路板83,所述按键电路板83位于所述中间模架7的下方,所述按键电路板83上设置有控制按键触点831和发光灯8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电路板83、导光柱82和按键密封体81位于所述下端盖3上方的空间,所述按键电路板83位于所述中间模架7的桶腔内,所述按键密封体81位于所述模架顶壁7a的上面。其中,能够透光的按键密封体81,定义了光线可以由所述按键密封体81透过。

所述按键密封体81布置在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与所述中间模架7之间,所述按键密封体81上设置有按键密封体雾汽孔811,所述按键密封体雾汽孔811的孔周壁的上下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的孔周壁、模架雾汽孔72的孔周壁保持密封连接从而让所述模架雾汽孔72、按键密封体雾汽孔811、模块壳体雾汽孔212连通组成排雾通道80,所述排雾通道80用于让所述微孔雾化片22所雾化的雾汽从所述排雾通道80中向上喷出,相应的,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按键密封体81及中间模架7上分别设置有能够让所述鼓风机61鼓出的风通过的过风孔从而能够让所述鼓风机61所鼓出的风从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的侧旁吹出,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对应的过风孔为模块壳体出风孔213,所述按键密封体81对应的过风孔为按键密封体过风孔813,所述中间模架7对应的过风孔为引风通道71。所述按键密封体81用于密封所述模块壳体21的内部空间让所述模块壳体21外部的水汽不能穿过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后进入到所述模块壳体21的内部空间。

其中,所述按键密封体雾汽孔811的孔周壁的上下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的孔周壁、模架雾汽孔72的孔周壁保持密封连接从而让所述模架雾汽孔72、按键密封体雾汽孔811、模块壳体雾汽孔212连通组成排雾通道80,定义了所述排雾通道80为一个侧壁密封的通道,由所述微孔雾化片22产生的雾汽不能由所述排雾通道80直接进入所述按键密封体81上侧面和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下侧面之间的空间,也不能由所述排雾通道80直接进入所述按键密封体81下侧面和所述中间模架7上侧面之间的空间。

所述中间模架7上设置有导光柱避让孔7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避让孔73设在所述模架顶壁7a上,所述导光柱82插入到所述导光柱避让孔73中用于将位于所述中间模架7下方的所述发光灯832的光线传导给位于所述中间模架7上方的所述按键密封体81,所述模块壳体透光孔216位于所述导光柱82的上方,所述模块壳体透光孔216用于让所述导光柱82所传导的光线穿过所述按键密封体81后能够向所述模块壳体21外传递。所述按键电路板83上的发光灯832发射的光线经过其上方的所述导光柱82将光线导出到所述中间模架7的上方,然后透过所述按键密封体81后向上继续发射,最后由所述模块壳体透光孔216照射出。其中,所述按键密封体81可以在其上侧面设置伸入所述模块壳体透光孔216的光线导引柱812。其中,所述导光柱82可以与所述发光灯832直接接触,也可以在两者之间设置一定的间距。

所述中间模架7上还设置有按键腿避让孔74,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腿避让孔74设在所述模架顶壁7a上,所述按键密封体81上还设置有向下延伸并伸入到所述按键腿避让孔74中的按键腿84,还包括按键85,所述按键85穿过所述模块壳体按键孔217后插入到所述按键腿84中,所述按键85用于当按压所述按键85时能够借助于所述按键腿84触动位于所述中间模架7下方的所述按键电路板83上的控制按键触点831。

其中,所述按键密封体81用于密封所述模块壳体21的内部空间让所述模块壳体21外部的水汽不能穿过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后进入到所述模块壳体21的内部空间,定义了所述按键密封体81是由具有密封特性的材料制造而成,其用于密封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上的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模块壳体透光孔216和模块壳体按键孔217,防止外部的水汽由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模块壳体透光孔216和模块壳体按键孔217进入到所述模块壳体21的内部空间。其一,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通过侧壁密封的排雾通道80和所述微孔雾化片22所围成的壁体与所述模块壳体21的内部空间进行密封;其二,所述导光柱82设置在所述按键密封体81的下方并结合能够透光的所述按键密封体81将光线由所述模块壳体透光孔216中照出,此时所述按键密封体81能够对所述模块壳体透光孔216进行密封;其三,所述按键85设置在所述按键密封体81的上方,且所述按键85通过所述按键密封体81的按键腿84来触动位于所述中间模架7下方的所述按键电路板83上的控制按键触点831,此时所述按键密封体81能够对所述模块壳体按键孔217进行密封。

本发明的雾化设备将用于喷射出雾汽的所述模块壳体雾汽孔212、用于导出光线的所述模块壳体透光孔216以及便于按键85上下按压的所述模块壳体按键孔217集中设置在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上,由于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的上表面朝上设置,所以当需要通过按键85来控制雾化设备时,直接向下按压所述按键85即可,由于按压所述按键85的力是朝下的,所以所述雾化设备不会在此按压的作用力下而倾倒,进而提高所述雾化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及稳定性。此外,由于所述发光灯832产生的光线是由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向上照射的,所以在向下按压所述按键85的同时,便于观看所述发光灯832的发光状态,例如,当不同的光线显示状态代表不同的工作模式时,用户可以直接根据看到的光线显示状态观察选择的工作模式是否正确。

此外,由于本发明的雾汽是朝上喷射的,所以在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上容易积存雾滴,为了防止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附近的雾汽以及其上形成的雾滴进入所述集成模块200的内腔,本发明通过设置所述按键密封体81以及合理布局所述导光柱82和所述按键85来实现对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的内外密封,使得所述模块壳体21外部的水汽不能穿过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后进入到所述模块壳体21的内部空间。

为了提高所述按键85的美观性以及透光的集中性,本发明的雾化设备还包括按键装饰板86和环形透光件87。

所述按键装饰板86设置在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外侧并遮盖住所述按键85从而让所述按键85形成一种隐藏式结构。本发明通过所述按键装饰板86将所述按键85隐藏在其下方,防止所述按键85外露,进而可以提高雾化设备顶部的美观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装饰板86采用黑色的硅胶材料制造而成。当然,所述按键装饰板86不妨碍所述微孔雾化片22喷出雾汽,所述按键装饰板86上设有装饰板雾汽孔861。

所述环形透光件87呈环形并能够透光,所述环形透光件87的内边缘压在所述按键装饰板86的外边缘上,所述环形透光件87遮盖在所述模块壳体透光孔216的上方,所述环形透光件87用于向外传导所述模块壳体透光孔216导出的光线。由所述模块壳体透光孔216照出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环形透光件87后向上射出。本发明将所述环形透光件87设置在所述模块壳体透光孔216的上方,进而使得所述发光灯832产生的光线最后由所述模块壳体顶壁部211向上照射,可以实现光线朝上照射,便于使用者操作所述按键85时观察所述发光灯832的发光状态;此外,光线向上传导相对于向所述模块壳体21的侧面传导的距离较短,可以减少光量的损耗。当然,所述环形透光件87不妨碍所述鼓风机61排风,所述环形透光件87上设有透光件过风孔871。

进一步地,还包括呈桶状的外罩25,所述外罩25包括罩侧壁251和罩顶壁252,所述罩顶壁252上设置有顶壁孔253,所述外罩25套在所述模块壳体21上,从俯视图看所述按键85及所述模块壳体透光孔216位于所述顶壁孔253所界定的范围内从而从所述顶壁孔253位置不仅能够触碰到所述按键85而且能够传导出所述导光柱82所传导的光线。本发明在所述模块壳体21上套设所述外罩25,生产时,可以将所述外罩25选择一种相对高端的材料,提高所述雾化设备的整体美观性。此外,所述外罩25将光线的出射面限制在所述顶壁孔253所界定的范围内,进而使得光线只能朝上照射出,此时,由于光线为向上集中照射,所以可以将本发明的雾化设备用作小夜灯使用。

为了防止所述储液腔11内的气压过大而导致液体由所述微孔雾化片22渗漏出去或过低影响所述导液芯棒24上的液体爬行的速度和数量,本发明在高于所述储液腔11液位上方空间的所述雾化设备上还设置有气孔91,所述储液腔11的液位上方空间通过所述气孔91与外部空间形成连通,在连通所述储液腔11的液位上方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连通通道上设置有间隔气膜92,所述间隔气膜92用于让空气通过但不能让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流通通过。此处在所述连通通道上设置间隔气膜92的结构还可以应用到其他任何采用微孔雾化片22雾化液体和导液芯棒24传导液体的雾化设备中,而不限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底座100和集成模块200式的雾化设备。例如可以应用到将所述储液腔11、微孔雾化片22和导液芯棒24集成在上方,其他结构例如所述鼓风机61、主控电路23等设置在下方的雾化设备;或者采用其他排布方式或者应用场景的雾化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雾化设备在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在所述储液腔11内形成一个较高的气压,此时,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会因压力升高而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2未工作时爬行到所述微孔雾化片22处并被高气压挤压渗漏出来,渗漏出来的液体会在所述微孔雾化片22的外侧形成积水并污染环境;相反如果所述储液腔11的液位上方空间的气压过低,则顺着所述导液芯棒24爬出的液体数量会大大减少及速度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所述导液芯棒24上的液体爬行的数量和速度。本发明通过所述气孔91实现所述储液腔11与外部空间的连通,且在此连通所述储液腔11与外部空间的连通通道上设置有间隔气膜92,所述储液腔11内的空气与外部空间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连通通道上的间隔气膜92形成连通,使得所述储液腔11的液位上方空间的气压不会过高或者过低,而所述间隔气膜92又具有防止液体流通通过的性能,所以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不能由所述间隔气膜92向外流出。由此可见,本发明雾化设备不仅能够解决所述储液腔11的液位上方空间的气压过高或过低而实现自保压问题,还能够防止所述储液腔11内的液体由所述间隔气膜92向外流出。其中,本发明的雾化设备可以选择双向过气的防水透气膜或者从内往外单向透气的防水透气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11设置在所述底座100上,底座100上面布置集成模块200,此时,所述集成模块200与所述底座100之间围成一个下部腔室90,所述气孔91设置在位于所述下部腔室90的液位上方的所述下部腔室90的腔壁,这样所述下部腔室90的液位上方空间通过所述气孔91与外部空间形成连通,所述间隔气膜92设置在连通所述下部腔室90的液位上方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连通通道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框93,所述间隔气膜92设置在所述固定框93上,所述固定框93安装在所述连通通道上。本发明通过所述固定框93作为上述间隔气膜92的一个安装载体,通过此安装载体将所述间隔气膜92安装在所述连通通道上,进而提高所述间隔气膜92安装的便利性。其中,所述固定框93可以通过粘接、扣接或者旋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连通通道上。此外所述固定框93和所述间隔气膜92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防水透气阀,本发明可以选择但不限于将现有技术的单向阀的外壳壁体作为所述固定框93,从而使得所述间隔气膜92与单向阀结合形成一个具有单向过气功能的结构。

作为上述间隔气膜92安装位置的一种实施方案,所述间隔气膜92设置在所述气孔91上。所述气孔91作为所述连通通道的端部位置,其便于安装所述间隔气膜9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气膜92还可以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远离所述气孔91的另外一端,甚至在所述连通通道中间的某个位置。此外,形成所述连通通道的部分可以是所述雾化设备各个部件之间形成的间隙,也可以是通过在所述雾化设备中的某个部件设置孔道,还可以是外接的一个通气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端盖3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分体设置的分隔盖部3a以及位于所述分隔盖部3a下方并呈环形的锁紧环部3b,其中,所述锁紧环部3b与所述底座100之间通过第一锁紧环密封圈33实现密封连接,所述分隔盖部3a与所述锁紧环部3b之间通过第二锁紧环密封圈34实现密封连接,又由于所述分隔盖部3a与所述模块壳体21之间通过第一盖密封环31实现密封连接,所以所述第一盖密封环31和所述第一锁紧环密封圈33之间的所述下端盖3与所述模块壳体21和所述底座100之间均处于密封的状态。所述气孔91设置在所述下端盖3上的位于所述第一盖密封环31与所述第一锁紧环密封圈33之间位置的壁体上,所述模块壳体21与所述底座100之间具有流通间隙,所述气孔91与所述流通间隙之间相连通,液位上方的所述下部腔室90通过所述气孔91及流通间隙与外部空间连通。本发明将所述气孔91设置在所述下端盖3上,而所述下端盖3是隐藏在所述模块壳体21和所述底座100内的,此时,所述气孔91与所述流通间隙及连通两者的部分形成连通所述储液腔11和外部空间的连通通道,这样可以提高本发明雾化设备的整体美观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端盖3为一体式结构,此时,所述下端盖3的上部壁体与所述模块壳体21之间通过第一盖密封环31实现密封连接,所述下端盖3的下部壁体与所述底座100之间通过第一锁紧环密封圈33实现密封连接,所述气孔91设置在所述下端盖3上的位于所述第一盖密封环31与所述第一锁紧环密封圈33之间位置的壁体上,所述模块壳体21与所述底座100之间具有流通间隙,所述气孔91与所述流通间隙之间相连通,液位上方的所述下部腔室90通过所述气孔91及流通间隙与外部空间连通。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气膜92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模块壳体21与所述底座100之间形成的所述流通间隙处。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壳体21的下部与所述底座100的上部通过止口结构扣合连接。将所述模块壳体21和所述底座100之间采用止口结构扣合连接不仅安装方式简便,还便于在所述模块壳体21与所述底座100之间形成与所述气孔91连通的流通间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