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高硬度制粒机压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4344发布日期:2020-12-11 15:22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高硬度制粒机压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粒机压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高硬度制粒机压辊。



背景技术:

制粒机主要由喂料、搅拌、制粒、传动及润滑系统等组成,在制药、化工、食品工业广泛应用;制粒机可分为饲料制粒机和生物质能源制粒机,制粒机制粒快、效果好,设计特殊孔的滤网,仔细筛滤,其摩擦滤网杆能扎碎筛滤坚固粒子,在制药、化工、食品工业广泛应用。该机能替代摇摆式颗粒机,是新一代的颗粒设备,其中压辊,是制粒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用于加工各种生物燃料颗粒,动物饲料及其它颗粒物,现提出的制粒机压辊为高硬度,同时也便于拆卸,现有的一种便于拆卸的高硬度制粒机压辊。

存在以下问题:

1、普通的制粒机压辊不能对轴承座和辊轴接触部位进行充分润滑,轴承座和辊轴接触部位润滑不良容易对轴承座和辊轴造成损坏,无法保证了辊本体的正常使用,减短了压辊的使用时间。

2、若轴承座损坏无法使用时,不能快速的对轴承座进行更换,操作繁琐复杂,既不经济又不便捷,此外,普通的辊本体整体结构不稳固容易而致使在使用时辊本体的外侧变形的问题,降低了辊本体的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高硬度制粒机压辊,解决了普通的制粒机压辊不能对轴承座和辊轴接触部位进行充分润滑,轴承座和辊轴接触部位润滑不良容易对轴承座和辊轴造成损坏的问题,此外,若轴承座损坏无法使用时,不能快速的对轴承座进行更换,操作繁琐复杂,既不经济又不便捷和普通的辊本体整体结构不稳固容易而致使在使用时辊本体的外侧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高硬度制粒机压辊,包括辊轴,所述辊轴的外部设置有辊本体,所述辊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一侧设置有隔块,所述辊轴的外表壁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的一端设置有油管,所述油管的一端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外表壁开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所述辊轴的外表壁且靠近轴承座的内表壁开设有漏孔,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的外表壁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部且位于辊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辊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辊本体的外表壁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形状为圆柱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辊本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外部设置有栓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油口的内部设置有油塞,所述油塞的形状与进油口的形状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管的形状为圆柱结构,所述储油腔的形状为圆柱结构,所述储油腔的数量与轴承座的数量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海绵层的形状为圆柱结构,所述出油口和漏孔的形状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块的形状为t字形,所述卡块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卡槽的数量与卡块的数量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层的形状为圆柱结构,所述加强筋的形状由若干组矩形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高硬度制粒机压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便于拆卸的高硬度制粒机压辊,通过增设进油口、油管、储油腔、出油口、海绵层和漏孔的配合,通过连接进油口,使得润滑油通过油管注入储油腔内,润滑油再通过出油口流至海绵层上,海绵层上的润滑油最后通过漏孔对轴承座和辊轴接触部位进行充分润滑,避免了轴承座和辊轴接触部位润滑不良而对轴承座和辊轴造成损坏的问题,保证了辊本体的正常使用,同时海绵层能够控制储油腔内润滑油的出油量,解决了传统的润滑方式容易致使润滑油出油量过多而造成浪费的缺陷,防止了对润滑油造成浪费,延长了压辊的使用时间。

2、该一种便于拆卸的高硬度制粒机压辊,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若轴承座损坏无法使用时,将压盖外表壁上的卡块移出卡槽外,能够将压盖取出辊本体,使其能快速的对轴承座进行更换,既经济又方便,此外,通过加强层和加强筋的配合,能够使得辊本体的结构更加稳固,使其辊本体整体性更强,解决了普通的辊本体整体结构不稳固而致使在使用时辊本体的外侧变形的问题,提高了辊本体的整体强度,且辊本体不易损坏,延长其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图。

图中:1、辊轴;2、辊本体;3、轴承座;4、隔块;5、进油口;6、油管;7、储油腔;8、出油口;9、海绵层;10、漏孔;11、压盖;12、卡块;13、卡槽;14、加强层;15、加强筋;16、耐磨层;17、紧固螺栓;18、栓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便于拆卸的高硬度制粒机压辊,包括辊轴1,辊轴1的外部设置有辊本体2,辊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座3,轴承座3的一侧设置有隔块4,辊轴1的外表壁开设有进油口5,进油口5的一端设置有油管6,油管6的一端设置有储油腔7,储油腔7的外表壁开设有出油口8,出油口8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9,辊轴1的外表壁且靠近轴承座3的内表壁开设有漏孔10,轴承座3的一端设置有压盖11,压盖11的外表壁设置有卡块12,卡块12的外部且位于辊本体2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3,辊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层14,加强层14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5;通过增设进油口5、油管6、储油腔7、出油口8、海绵层9和漏孔10的配合,通过连接进油口5,使得润滑油通过油管6注入储油腔7内,润滑油再通过出油口8流至海绵层9上,海绵层9上的润滑油最后通过漏孔10对轴承座3和辊轴1接触部位进行充分润滑,避免了轴承座3和辊轴1接触部位润滑不良而对轴承座3和辊轴1造成损坏的问题,保证了辊本体2的正常使用,同时海绵层9能够控制储油腔7内润滑油的出油量,解决了传统的润滑方式容易致使润滑油出油量过多而造成浪费的缺陷,防止了对润滑油造成浪费,延长了压辊的使用时间;通过卡块12和卡槽13的配合,若轴承座3损坏无法使用时,将压盖11外表壁上的卡块12移出卡槽13外,能够将压盖11取出辊本体2,使其能快速的对轴承座3进行更换,既经济又方便,此外,通过加强层14和加强筋15的配合,能够使得辊本体2的结构更加稳固,使其辊本体2整体性更强,解决了普通的辊本体2整体结构不稳固而致使在使用时辊本体2的外侧变形的问题,提高了辊本体2的整体强度,且辊本体2不易损坏,延长其使用时间。

本实施例中,辊本体2的外表壁设置有耐磨层16,耐磨层16的形状为圆柱结构;耐磨层16能够增强辊本体2的耐磨性。辊本体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17,紧固螺栓17的外部设置有栓槽18;待卡块12卡入卡槽13后,将紧固螺栓17拧入栓槽18中,能够进一步起到固定的作用。进油口5的内部设置有油塞,油塞的形状与进油口5的形状相同;油塞能够起到堵塞的作用,防止了辊本体2在使用时润滑油溅出。油管6的形状为圆柱结构,储油腔7的形状为圆柱结构,储油腔7的数量与轴承座3的数量相匹配;通过连接进油口5,使得润滑油通过油管6注入储油腔7内,润滑油再通过出油口8流至海绵层9上,海绵层9上的润滑油最后通过漏孔10对轴承座3和辊轴1接触部位进行充分润滑,避免了轴承座3和辊轴1接触部位润滑不良而对轴承座3和辊轴1造成损坏的问题,保证了辊本体2的正常使用。海绵层9的形状为圆柱结构,出油口8和漏孔10的形状为圆形;同时海绵层9能够控制储油腔7内润滑油的出油量,解决了传统的润滑方式容易致使润滑油出油量过多而造成浪费的缺陷。卡块12的形状为t字形,卡块12的数量为若干组,卡槽13的数量与卡块12的数量相匹配;若轴承座3损坏无法使用时,将压盖11外表壁上的卡块12移出卡槽13外,能够将压盖11取出辊本体2,使其能快速的对轴承座3进行更换。加强层14的形状为圆柱结构,加强筋15的形状由若干组矩形组成;通过加强层14和加强筋15的配合,能够使得辊本体2的结构更加稳固,使其辊本体2整体性更强,解决了普通的辊本体2整体结构不稳固而致使在使用时辊本体2的外侧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一种便于拆卸的高硬度制粒机压辊,在使用时,首先,将辊本体2安装在制粒机相适配的位置上,通过增设进油口5、油管6、储油腔7、出油口8、海绵层9和漏孔10的配合,通过连接进油口5,使得润滑油通过油管6注入储油腔7内,润滑油再通过出油口8流至海绵层9上,海绵层9上的润滑油最后通过漏孔10对轴承座3和辊轴1接触部位进行充分润滑,避免了轴承座3和辊轴1接触部位润滑不良而对轴承座3和辊轴1造成损坏的问题,保证了辊本体2的正常使用,同时海绵层9能够控制储油腔7内润滑油的出油量,解决了传统的润滑方式容易致使润滑油出油量过多而造成浪费的缺陷,防止了对润滑油造成浪费,延长了压辊的使用时间;通过卡块12和卡槽13的配合,若轴承座3损坏无法使用时,将压盖11外表壁上的卡块12移出卡槽13外,能够将压盖11取出辊本体2,使其能快速的对轴承座3进行更换,既经济又方便,此外,通过加强层14和加强筋15的配合,能够使得辊本体2的结构更加稳固,使其辊本体2整体性更强,解决了普通的辊本体2整体结构不稳固而致使在使用时辊本体2的外侧变形的问题,提高了辊本体2的整体强度,且辊本体2不易损坏,延长其使用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