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反渗透膜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5664发布日期:2021-01-29 23:0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反渗透膜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饮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反渗透膜自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直饮水处理设备领域中,反渗透膜在各类设备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在反渗透直饮水处理设备中是核心部件,起到关键作用。反渗透膜一般安装在反渗透膜壳当中,通过相应的出入水管道与设备中的水循环管网连接,利用反渗透膜特性对循环管网中的水进行处理。反渗透膜由于其加工复杂、材料昂贵,因此更换成本非常高,而在反渗透直饮水处理设备中因长时间的水质过滤反渗透膜会聚集大量杂质进而影响整体水质处理效果,因此在反渗透直饮水处理设备中通常会包括大型反渗透膜自动清洗装置,利用其中的清洗液循环清理反渗透膜从而提高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并进一步优化整个直饮水处理设备的水质处理效果。
[0003]
而在一些大型的直饮水处理设备中,其反渗透膜壳的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因此对大型反渗透膜自动清洗装置的整体结构以及反渗透膜壳的布局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可见在本领域中提出能适用型的直饮水处理设备的大型反渗透膜自动清洗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出一种大型反渗透膜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上部固定安装四个反渗透膜壳,在机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清洗泵;清洗泵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底部;所述四个反渗透膜壳在机架的顶部呈两行两列排列,清洗泵的入水口与外部清洗液连接,出水口分别与第一行的两个反渗透膜壳连接,反渗透膜壳和反渗透膜壳连接,反渗透膜壳和反渗透膜壳连接。
[0005]
进一步地,机架由方钢管固定连接成长方体框架,机架的顶部相对两个矩形面的上部分别通过方钢管固定连接成“田”字形的固定架,反渗透膜壳穿过固定架并固定连接。
[0006]
进一步地,机架底部一角通过方钢管与机架底部的直角边固定连接成矩形固定座,清洗泵固定安装在矩形固定座上。
[0007]
进一步地,反渗透膜壳的两端分别超出固定架的端面;清洗泵和反渗透膜壳连接管道从机架内部穿过至机架外部后和反渗透膜壳端部连接;反渗透膜壳、反渗透膜壳以及反渗透膜壳、反渗透膜壳之间的连接管道在固定架的外部将反渗透膜壳、反渗透膜壳的端部以及反渗透膜壳、反渗透膜壳的端部连接。
[0008]
进一步地,机架的一侧矩形面的一角悬挂固定安装电气柜,在电气柜所在的矩形面上固定连接有线槽。
[0009]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0]
1、将大型反渗透膜自动清洗装置中的四个反渗透膜壳两两一组并联、每组间串联的方式接入到清洗液循环中,在保证清洗效率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清洗效果。
[0011]
2、四个反渗透膜壳两行两列安装在机架的上部,使得整个机架受力均衡,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机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充分实施本实用新型内容,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内容。
[0015]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大型反渗透膜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1的上部固定安装四个反渗透膜壳21,22,23,24,在机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清洗泵3;清洗泵3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底部;所述四个反渗透膜壳21,22,23,24在机架1的顶部呈两行两列排列,清洗泵3的入水口与外部清洗液连接,出水口分别与第一行的两个反渗透膜壳21,22连接,反渗透膜壳21和反渗透膜壳23连接,反渗透膜壳22和反渗透膜壳24连接。外部的清洗液通过清洗泵3经连接管道分别泵入反渗透膜壳21,22,反渗透膜壳21和反渗透膜壳23以及反渗透膜壳22和反渗透膜壳24则通过各自的连接管道以串联方式接入到清洗液循环系统中,使得清洗液以两路并联的方式在反渗透膜壳21和反渗透膜壳23以及反渗透膜壳22和反渗透膜壳24中流动清洗,一方面提高了清洗效率,另一方面能保证清洗的效果。倘若将反渗透膜壳21,22,23,24全部并联接入,对清洗泵的功率要求较高,而全部串联则使得后端的反渗透膜壳因前端清洗液污染而清洗效果不佳。
[0016]
将四个反渗透膜壳21,22,23,24机架1的顶部呈两行两列排列则使得整个机架1的受力均衡,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0017]
机架1由方钢管固定连接成长方体框架,机架1的顶部相对两个矩形面的上部分别通过方钢管固定连接成“田”字形的固定架2,反渗透膜壳21,22,23,24穿过固定架2并固定连接。在固定架2的田字形的网格中固定安装有鞍形的固定块201,固定块201的上表面为内凹的鞍形或者内凹的曲面,反渗透膜壳21,22,23,24的端部固定安装在固定块201的上表面凹陷中,进一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
[0018]
ꢀ“
田”字形的固定架2中间方钢管202一直延伸至机架1的底部,与机架1的四根竖直方钢管203形成六根支撑柱,从而提高了整个机架1的结构稳定性。
[0019]
机架1底部一角通过方钢管与机架1底部的直角边固定连接成矩形固定座4,清洗泵3固定安装在矩形固定座4上。将清洗泵3设置在机架1底部空间内,有效利用了机架1的内部空间。反渗透膜壳21,22,23,24的两端分别超出固定架2的端面;清洗泵3和反渗透膜壳21,22连接管道从机架1内部穿过至机架1外部后和反渗透膜壳21,22端部连接;反渗透膜壳21、反渗透膜壳23以及反渗透膜壳22、反渗透膜壳24之间的连接管道在固定架2的外部将反渗透膜壳21、反渗透膜壳23的端部以及反渗透膜壳22、反渗透膜壳24的端部连接。反渗透膜壳21,22,23,24的两端突出至机架1外部,使得清洗泵3和反渗透膜壳21,22的连接管道以及
反渗透膜壳21和反渗透膜壳23、反渗透膜壳22和反渗透膜壳24之间的连接管道能沿着机架1外部表面分布,从而不占用机架1的内部空间,也方便连接管道上各个阀门的操作以及日常的维修更换工作。
[0020]
机架1的一侧矩形面的一角悬挂固定安装电气柜,在电气柜所在的矩形面上固定连接有线槽。电气柜悬挂在机架1的一侧矩形面的一角上,充分利用了机架1本身的框架结构。线槽则沿着该矩形面的边框固定安装。
[0021]
显然,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