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4622发布日期:2020-12-08 15:0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废气中含有污染物种类较多,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复杂,所以需要将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净化完成后才能将其进行排放。

但是,目前废气中存在有大量的刺激性味道的臭气,无法将其进行有效的分解净化,且一般对废气净化一般都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其过滤网无法进行有效的更换,不便于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设备,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底部焊接有底座,且过滤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过滤箱的内部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三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且过滤箱的前表面滑动设置有更换组件,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引风机,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除臭组件的下表面,所述除臭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为活性炭材料,所述第三过滤网为无纺布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更换组件包括滑槽、限位螺栓、遮挡板、限位板、密封垫、连接杆和滑块,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一体式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遮挡板的后表面,所述遮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遮挡板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垫为橡胶材质,且密封垫为长方形设置,所述密封垫设置在遮挡板后表面的中心位置处,且密封垫的高度与遮挡板的高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遮挡板为“u”型设置,所述滑块与连接杆呈t型设置,所述限位板为长方形设置,且限位板在遮挡板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臭组件包括第一导流栅、第二导流栅、第三导流栅、uv光束管和除臭箱,所述除臭箱的内壁设置有uv光束管,且除臭箱的内部从上到下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流栅、第二导流栅和第三导流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流栅、第二导流栅、第三导流栅均平行设置,且第一导流栅、第二导流栅和第三导流栅均为半封闭状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更换组件,利用滑块在滑槽中的滑动,能够使得带动连接杆与连接杆一侧连接的遮挡板进行移动,使得遮挡板对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进行遮挡,且遮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能够有效的起到密封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起到对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进行快速的更换与遮挡的作用,操作简单。

2、通过设置除臭组件,利用除臭箱中设置的uv光束管可以有效的对进入到除臭箱中的废气进行除臭,且在除臭箱中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导流栅、第二导流栅和第三导流栅,每个导流栅都设置为半封闭型,从而能够使得气体在除臭箱中能够存留较长的时间,使得能够充分的对气体进行除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设备中第三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一种新型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设备中滑块与滑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一种新型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设备中除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除臭组件;3、连接管;4、过滤箱;5、更换组件;6、底座;7、固定板;8、第一过滤网;9、引风机;10、第二过滤网;11、第三过滤网;51、滑槽;52、限位螺栓;53、遮挡板;54、限位板;55、密封垫;56、连接杆;57、滑块;21、第一导流栅;22、第二导流栅;23、第三导流栅;24、uv光束管;25、除臭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高效废气净化处理设备,包括过滤箱4,过滤箱4的底部焊接有底座6,且过滤箱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过滤箱4的内部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三过滤网11、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10,第三过滤网11、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10均平行设置,第二过滤网10为活性炭材料,第三过滤网11为无纺布材质,且过滤箱4的前表面滑动设置有更换组件5,更换组件5包括滑槽51、限位螺栓52、遮挡板53、限位板54、密封垫55、连接杆56和滑块57,滑槽5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57,滑块57的表面一体式安装有连接杆56,连接杆5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遮挡板53的后表面,遮挡板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4,遮挡板53为“u”型设置,滑块57与连接杆56呈t型设置,限位板54为长方形设置,且限位板54在遮挡板53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2个,限位板5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52,遮挡板53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55,密封垫55为橡胶材质,且密封垫55为长方形设置,密封垫55设置在遮挡板53后表面的中心位置处,且密封垫55的高度与遮挡板53的高度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更换组件5,利用滑块57在滑槽51中的滑动,能够使得带动连接杆56与连接杆56一侧连接的遮挡板53进行移动,使得遮挡板53对第一过滤网8、第二过滤网10和第三过滤网11进行遮挡,且遮挡板53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55,能够有效的起到密封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起到对第一过滤网8、第二过滤网10和第三过滤网11进行快速的更换与遮挡的作用,操作简单。

在图5中:过滤箱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内部设置有引风机9,连接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除臭组件2的下表面,除臭组件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除臭组件2包括第一导流栅21、第二导流栅22、第三导流栅23、uv光束管24和除臭箱25,除臭箱25的内壁设置有uv光束管24,且除臭箱25的内部从上到下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流栅21、第二导流栅22和第三导流栅23,第一导流栅21、第二导流栅22、第三导流栅23均平行设置,且第一导流栅21、第二导流栅22和第三导流栅23均为半封闭状分布,通过设置除臭组件2,利用除臭箱25中设置的uv光束管24可以有效的对进入到除臭箱25中的废气进行除臭,且在除臭箱25中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导流栅21、第二导流栅22和第三导流栅23,每个导流栅都设置为半封闭型,从而能够使得气体在除臭箱25中能够存留较长的时间,使得能够充分的对气体进行除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板7上引风机9的工作,使得将废气从进气管1吸入到除臭组件2中,除臭组件2中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导流栅21、第二导流栅22和第三导流栅23,每个导流栅都设置为半封闭型,即第一导流栅21的中间位置为打开状态,两侧封闭,第二导流栅22的左侧打开,右侧封闭,第三导流栅23的右侧打开,左侧封闭,能够使得废气只能从第一导流栅21、第二导流栅22和第三导流栅23打开的位置进行流动,也就使得废气在除臭箱25中存留较长的时间,使得能够通过uv光束管24进行充分的对废气进行除臭,除臭过后的气体在通过连接管3进入到过滤箱4中,过滤箱4中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三过滤网11、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10,废气会通过引风机9的工作使得废气会依次经过第三过滤网11、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10,从而能够对废气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净化,当需要将第三过滤网11、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10进行更换时,将限位螺栓52进行旋转拧松,使得限位板54与过滤箱4松动,在将遮挡板53向上移动,即使得滑块57在滑槽51中进行滑动,使得能够带动遮挡板53进行移动,从而将第三过滤网11、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10露出,此时将第三过滤网11、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10从过滤箱4的内部抽出进行更换,当更换完成后,在通过滑块57在滑槽51中的滑动,使得遮挡板53向下运动,当遮挡板53将第三过滤网11、第一过滤网8和第二过滤网10进行遮挡后,通过旋转限位螺栓52将其固定,使得遮挡板53固定在过滤箱4的前表面,且遮挡板53的后表面设置有密封垫55,能够有效的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发生漏气的现象。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