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工艺水箱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1921发布日期:2020-12-11 15:2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机工艺水箱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轧机工艺水箱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轧机是一种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泛指完成轧材生产全过程的装备,由放卷机,辊压系统,驱动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拆辊装置等组成。

现有的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937965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轧机系统,包括放线辊、张紧装置、轧辊组件,所述的张紧装置包括沿线材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三张紧辊、第四张紧辊、第五张紧辊和第六张紧辊,所述的张紧装置还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第四滑槽、第五滑槽和第六滑槽,所述的第一张紧辊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的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的第二张紧辊安装在所述的第二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的第二滑槽滑动,所述的第三张紧辊安装在所述的第三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的第三滑槽滑动,所述的第四张紧辊安装在所述的第四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的第四滑槽滑动,所述的第五张紧辊安装在所述的第五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的第五滑槽滑动,所述的第六张紧辊安装在所述的第六滑槽内,并能够沿所述的第六滑槽滑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上述的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调节张紧辊的位置来调节线材的张紧度,但是当轧机在轧制时,轧辊与铸锭挤压发热,需要用乳化液水进行冷却。在使用中设备的润滑油渗漏、更换轧辊时的挤压液压油会漏到水池内,水池上面的油在循环的过程中表面浮油会被抽起来冷却,油接触到高温的轧辊和铜管极易造成缺陷,所以需要把表面浮油定期清除。前期是人工定期去把表面的浮油收刮下来,不仅很难清理干净,而且费时费力,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轧机工艺水箱除油装置,具有不需要人工定期去收集浮油、省时省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轧机工艺水箱除油装置,包括水箱、吸油滚筒、动力组件以及除油组件,所述吸油滚筒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水箱内,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一侧且用于驱动所述吸油滚筒转动;

所述除油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刮油板,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吸油滚筒的一侧,所述刮油板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所述刮油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吸油滚筒的外圆周面接触且转动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轧机工艺水箱内出现浮油时,调节动力组件使其驱动吸油滚筒转动,吸油滚筒的一部分浸入在乳化液中。由于油的粘性比水大,可以很好的附着在吸油滚筒的外圆周面上,吸油滚筒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外圆周面接触的刮油板,随着吸油滚筒的转动以及与刮油板的相互配合,能够把黏着在吸油滚筒外表面的浮油刮落下来,从而便于回收。一方面不需要人工定期去收集浮油,省时省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轧机工艺水箱内的浮油清理干净,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油板上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有两块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刮油板的沿其宽度方向两侧的边沿处,所述刮油板与两块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出油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保证了被刮落下来的浮油能够稳定的流入出油通道,使得从吸油滚筒上刮落下来的浮油经出油通道后能够有效的被收集起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吸油滚筒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切口,所述安装切口朝向所述刮油板远离所述吸油滚筒的一端倾斜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切口在保证能够将吸油滚筒上的浮油流入出油通道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限位板对吸油滚筒转动时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制作除油组件的材料,节省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油板靠近所述吸油滚筒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吸油滚筒的圆心方向弯折且呈弧形设置,所述刮油板靠近所述吸油滚筒一侧的弧面与所述吸油滚筒的外圆周面滑动配合,所述刮油板上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刮油板与所述吸油滚筒接触的部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减小了刮油板对吸油滚筒转动的影响,使得吸油滚筒能够稳定的转动,从而持续的将轧机工艺水箱内的浮油吸附在吸油滚筒的表面。被刮落下来的浮油经进油口流入出油通道,使得浮油能够稳定的被回收。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油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滚轮,所述限位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刮油板靠近所述吸油滚筒的一面,所述吸油滚筒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滚轮转动的限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滚轮嵌设在限位槽内,当吸油滚筒转动时,带动限位滚轮转动,将滑动摩擦转为滚轮与吸油滚筒之间的滚动摩擦,有效的降低了摩擦力,增加了刮油板与吸油滚筒之间相互配合转动的稳定性,同时限制了刮油板的位置,使其不易相对于吸油滚筒发生左右移动,提高了除油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油板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紧固件;

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三角板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三角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面抵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拧螺母使其与三角板相互抵紧,使得刮油板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支撑杆的一端,提高了刮油的稳定性。旋松螺母,便于调节刮油板相对于吸油滚筒之间的角度,使其能够更好的与吸油滚筒相互配合,同时在特殊情况下,还便于将刮油板拆卸下来进行维修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与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油滚筒共轴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转动时带动转动杆同步转动,转动杆将动力传递在吸油滚筒上使其转动,从而使得吸油滚筒持续的从冷却液中吸出浮油,无须人工定期去收集浮油,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座、升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内的多个气缸,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一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板远离所述气缸的一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使得升降板能够上下移动,伺服电机固定在升降板上,吸油滚筒设置在升降板的一侧,从而便于调节吸油滚筒相对于乳化液面之间距离,使得吸油滚筒能够吸附不同液位高度的浮油,提高了除油装置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轧机工艺水箱内出现浮油时,调节动力组件使其驱动吸油滚筒转动,吸油滚筒的一部分浸入在乳化液中。由于油的粘性比水大,可以很好的附着在吸油滚筒的外圆周面上,吸油滚筒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外圆周面接触的刮油板,随着吸油滚筒的转动以及与刮油板的相互配合,能够把黏着在吸油滚筒外表面的浮油刮落下来,从而便于回收。一方面不需要人工定期去收集浮油,省时省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轧机工艺水箱内的浮油清理干净,提高了工作效率。

2.刮油板靠近所述吸油滚筒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吸油滚筒的圆心方向弯折且呈弧形设置,进一步减小了刮油板对吸油滚筒转动的影响,使得吸油滚筒能够稳定的转动,从而持续的将轧机工艺水箱内的浮油吸附在吸油滚筒的表面。被刮落下来的浮油经进油口流入出油通道,使得浮油能够稳定的被回收

3.旋拧螺母使其与三角板相互抵紧,使得刮油板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支撑杆的一端,提高了刮油的稳定性。旋松螺母,便于调节刮油板相对于吸油滚筒之间的角度,使其能够更好的与吸油滚筒相互配合,同时在特殊情况下,还便于将刮油板拆卸下来进行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示刮油板与吸油滚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水箱;2、吸油滚筒;21、限位槽;3、动力组件;31、伺服电机;32、转动杆;4、除油组件;41、支撑杆;411、连接板;42、刮油板;421、进油口;422、限位滚轮;43、限位板;431、安装切口;44、出油通道;45、三角板;5、紧固件;51、螺栓;52、螺母;6、升降组件;61、底座;62、升降板;63、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轧机工艺水箱除油装置,包括水箱1、吸油滚筒2、动力组件3、升降组件6以及除油组件4,吸油滚筒2的一部分设置在水箱1内,动力组件3设置在水箱1的一侧且用于驱动吸油滚筒2转动。除油组件4包括支撑杆41以及刮油板42,支撑杆41固定在吸油滚筒2的一侧,刮油板42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支撑杆41的一端,刮油板42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吸油滚筒2的外圆周面接触且转动配合。

其中,参照图3,动力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1与转动杆32,转动杆32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吸油滚筒2共轴可拆卸固定连接。伺服电机31转动时带动转动杆32同步转动,转动杆32将动力传递在吸油滚筒2上使其转动,从而使得吸油滚筒2持续的从冷却液中吸出浮油,无须人工定期去收集浮油,省时省力。

进一步的,升降组件6包括底座61、升降板62以及设置在底座61内的多个气缸63,底座61设置在水箱1的一侧,气缸63的活塞杆与升降板62的一面固定连接,伺服电机31固定在升降板62远离气缸63的一面。驱动气缸63使得升降板62能够上下移动,伺服电机31固定在升降板62上,吸油滚筒2设置在升降板62的一侧,从而便于调节吸油滚筒2相对于乳化液面之间距离,使得吸油滚筒2能够吸附不同液位高度的浮油,提高了除油装置的实用性。

参照图2,刮油板42上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有两块限位板43,两块限位板43分别设置在刮油板42的沿其宽度方向两侧的边沿处,刮油板42与两块限位板43之间形成出油通道44。限位板43保证了被刮落下来的浮油能够稳定的流入出油通道44,使得从吸油滚筒2上刮落下来的浮油经出油通道44后能够有效的被收集起来。

参照图1和图2,限位板43靠近吸油滚筒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切口431,安装切口431朝向刮油板42远离吸油滚筒2的一端倾斜设置。安装切口431在保证能够将吸油滚筒2上的浮油流入出油通道44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限位板43对吸油滚筒2转动时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制作除油组件4的材料,节省了资源。

参照图1,刮油板42靠近吸油滚筒2的一端朝向远离吸油滚筒2的圆心方向弯折且呈弧形设置,刮油板42靠近吸油滚筒2一侧的弧面与吸油滚筒2的外圆周面滑动配合,刮油板42上开设有进油口421,进油口421设置在刮油板42与吸油滚筒2接触的部分上。其中,吸油滚筒2的外圆周面固定有吸油层,吸油层和刮油板42之间相互滑动配合,吸油层能够吸附乳化液面上的浮油,在刮油板42的作用下,浮油从吸油滚筒2外侧掉落进入出油通道44。如此设置进一步减小了刮油板42对吸油滚筒2转动的影响,使得吸油滚筒2能够稳定的转动,从而持续的将轧机工艺水箱1内的浮油吸附在吸油滚筒2的表面。被刮落下来的浮油经进油口421流入出油通道44,使得浮油能够稳定的被回收。

参照图1,进油口4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滚轮422,限位滚轮422转动连接在刮油板42靠近吸油滚筒2的一面,吸油滚筒2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供限位滚轮422转动的限位槽21。限位滚轮422嵌设在限位槽21内,当吸油滚筒2转动时,带动限位滚轮422转动,将滑动摩擦转为滚轮与吸油滚筒2之间的滚动摩擦,有效的降低了摩擦力,增加了刮油板42与吸油滚筒2之间相互配合转动的稳定性,同时限制了刮油板42的位置,使其不易相对于吸油滚筒2发生左右移动,提高了除油效率。

进一步的,刮油板42远离限位板4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板45,支撑杆41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411,连接板411上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紧固件5。紧固件5包括螺栓51和螺母52,螺栓51的一端穿过连接板411与三角板45后与螺母52螺纹连接,螺母52与三角板45远离连接板411的一面抵紧。旋拧螺母52使其与三角板45相互抵紧,使得刮油板42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支撑杆41的一端,提高了刮油的稳定性。旋松螺母52,便于调节刮油板42相对于吸油滚筒2之间的角度,使其能够更好的与吸油滚筒2相互配合,同时在特殊情况下,还便于将刮油板42拆卸下来进行维修和更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轧机工艺水箱1内出现浮油时,调节动力组件3使其驱动吸油滚筒2转动,吸油滚筒2的一部分浸入在乳化液中。由于油的粘性比水大,可以很好的附着在吸油滚筒2的外圆周面上,吸油滚筒2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外圆周面接触的刮油板42,随着吸油滚筒2的转动以及与刮油板42的相互配合,能够把黏着在吸油滚筒2外表面的浮油刮落下来,从而便于回收。一方面不需要人工定期去收集浮油,省时省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轧机工艺水箱1内的浮油清理干净,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