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6882发布日期:2020-11-27 10:5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加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药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加药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水资源越来越稀缺,污水处理及回用是当今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在目前的各种污水处理方案中,为了节约占地面积,提高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效率,加药是污水处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加药量是否合理是决定处理后的水质好坏的关键。絮凝剂、助凝剂的使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药剂。以往的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添加都是靠人工控制,经常使用的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需要按比例,提前充分的溶解在清水中,然后再均匀添加至污水中,才能最好的发挥其絮凝作用。人工倾倒的药剂直接进入污水处理设备或者污水处理池中,药剂没有经过充分的溶解,聚丙烯酰胺还会聚集、成团,形成沉底的块状物,大大的影响了絮凝效果。甚至会造成污水处理设备的机械故障。人工撒药无法实现药剂量的控制,而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絮凝效果。人工加药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污水处理设备的药剂,需要均匀不断的添加,人工撒落药剂有工人工作时间过长、不够均匀等缺点。以上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到水质的处理结果,同时也造成了药剂资源和人工成本的浪费。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保证水处理的质量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加药系统,该自动加药系统大大提高了药剂使用效率,保障了污水处理设备的高效运行,污水处理效果显著提升,保证了水处理的质量,也节约了运行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加药系统,包括具有原药箱、配药箱和出药箱的加药箱、与所述配药箱的进水口连接的进水装置、设置于所述配药箱内的搅拌装置、进原药口和出原药口分别与所述原药箱和配药箱连接且能够计算累积药量的配药装置、能够连通所述配药箱和出药箱的自动切换阀、进液口和出药口分别与所述出药箱和出药口连接的出药装置,以及与所述进水装置、搅拌装置、配药装置、自动切换阀、出药装置均连接的电控系统。

优选地,所述加药箱为筒体,所述原药箱、配药箱和出药箱集成在筒体内,所述出药箱位于配药箱的下方,所述原药箱位于配药箱的一侧上部,所述原药箱和配药箱的上端面平齐,所述原药箱的进口位于其上端面,所述配药箱的进水口位于其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配药装置包括进原药管、出原药管、螺杆泵a和设置于所述出原药管上的可计算累积量的配药流量计,所述螺杆泵a和配药流量计均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药装置包括进药管、出药管、螺杆泵b和设置于所述出药管上的出药流量计,所述螺杆泵b和出药流量计均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减速机、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的搅拌轴和连接于所述搅拌轴末端的搅拌叶片,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自动切换阀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配药箱和出药箱连通的连接管道和设置于所述连接管道的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水装置包括与所述配药箱的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管和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电控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与所述plc控制系统连接的显示屏和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于所述原药箱、配药箱和出药箱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加药系统,包括加药箱、进水装置、搅拌装置、配药装置、出药装置以及电控系统,加药箱集成原药箱、配药箱和出药箱三部分,原药箱用于存放待调配的液体药剂。配药箱用于存放调配过程中的药液。出药箱用于存放调配好比例的药液。进水装置的出水口与配药箱的进水口连接,清水从进水装置进入配药箱中,配药箱的清水量为恒定的。搅拌装置设置于配药箱内,用于使药剂充分的溶解于清水中,形成合格的待用药液。配药装置的进原药口和出原药口分别与原药箱和配药箱连接,配药装置提供动力,能够使原药箱内的药剂进入配药箱,配药装置还能够计算从原药箱内进入配药箱药剂的累积药量,药剂均匀投放至已打开搅拌装置的配药箱内,进行配药流程。自动切换阀能够连通配药箱和出药箱,也能够关闭配药箱和出药箱,使配药箱和出药箱不能连通。待配药箱完成待用药液后,当出药箱达到设低位时,自动切换阀自动打开,将待用药液流放至出药箱,保障出药装置不间断运行。出药装置的进液口和出药口分别与出药箱和出药口连接,当出药箱达到设定液位高度后,出药装置提供动力,抽取药液,按设定的流量值,定量的将药液投放至污水处理设备或者污水处理池中。电控系统与进水装置、搅拌装置、配药装置、自动切换阀、出药装置均连接,用于设置原药箱、配药箱和出药箱的使用容积、设置搅拌时间、调节配药比例、控制药液投放速度等。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拥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溶解效率高、出药均匀、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参数自动调整、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大大提高了药剂使用效率,保障了污水处理设备的高效运行,提升了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水处理的质量,同时也节约了运行成本,显著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药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配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自动切换阀结构示意图。

图6为出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进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原药箱,2-配药箱,3-出药箱,4-搅拌装置,5-螺杆泵a,6-配药流量计,7-自动切换阀,8-螺杆泵b,9-出药流量计,10-进水管,11-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自动加药系统,该自动加药系统大大提高了药剂使用效率,保障了污水处理设备的高效运行,污水处理效果显著提升,保证了水处理的质量,也节约了运行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药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药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搅拌装置4结构示意图;图4为配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自动切换阀7结构示意图;图6为出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进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加药系统,包括具有原药箱1、配药箱2和出药箱3的加药箱、与配药箱2的进水口连接的进水装置、设置于配药箱2内的搅拌装置4、进原药口和出原药口分别与原药箱1和配药箱2连接且能够计算累积药量的配药装置、能够连通配药箱2和出药箱3的自动切换阀7、进液口和出药口分别与出药箱3和出药口连接的出药装置,以及与进水装置、搅拌装置4、配药装置、自动切换阀7、出药装置均连接的电控系统。

上述结构中,自动加药系统包括加药箱、进水装置、搅拌装置4、配药装置、出药装置以及电控系统,加药箱集成原药箱1、配药箱2和出药箱3三部分,原药箱1用于存放待调配的液体药剂。配药箱2用于存放调配过程中的药液。出药箱3用于存放调配好比例的药液。

进水装置的出水口与配药箱2的进水口连接,清水从进水装置进入配药箱2中,配药箱2的清水量为恒定的。

搅拌装置4设置于配药箱2内,用于使药剂充分的溶解于清水中,形成合格的待用药液。

配药装置的进原药口和出原药口分别与原药箱1和配药箱2连接,配药装置提供动力,能够使原药箱1内的药剂进入配药箱2,配药装置还能够计算从原药箱1内进入配药箱2药剂的累积药量,药剂均匀投放至已打开搅拌装置4的配药箱2内,进行配药流程。

自动切换阀7能够连通配药箱2和出药箱3,也能够关闭配药箱2和出药箱3,使配药箱2和出药箱3不能连通。待配药箱2完成待用药液后,当出药箱3达到设低位时,自动切换阀7自动打开,将待用药液流放至出药箱3,保障出药装置不间断运行。

出药装置的进液口和出药口分别与出药箱3和出药口连接,当出药箱3达到设定液位高度后,出药装置提供动力,抽取药液,按设定的流量值,定量的将药液投放至污水处理设备或者污水处理池中。

电控系统与进水装置、搅拌装置4、配药装置、自动切换阀7、出药装置均连接,用于设置原药箱1、配药箱2和出药箱3的使用容积、设置搅拌时间、调节配药比例、控制药液投放速度等。

具体的说,人工倒取原液进入原药箱1,设定好电控系统的各类参数后,自动加药系统即可全自动运行,直至原药箱1液位较低,需要重新补充药剂。

根据电控系统的配药比例,也就是药剂/清水的比例,进水装置自动进水,达到设定值后,停止进水。自动开启搅拌装置4,配药箱2内的清水旋转搅动,配药装置抽取原药箱1内的药剂,通过配药装置进行计算,药剂充分和清水融合。当配药装置计算累积药剂量达到电控系统的设置值后,配药装置停止工作。搅拌装置4继续搅拌设定时间后,停止工作。配药工作完毕。

配药箱2完成配药工作,当出药箱3检测达到电控系统的进药数据值,自动切换阀7自动打开。配好的药液流向出药箱3。当配药箱2的流量检测值为0时,即所有配好的药液已经全部流入出药箱3。自动切换阀7自动关闭。

自动切换阀7自动关闭后。配药箱2重复上述配药工作。配药箱2和出药箱3循环进行配药和出药的不间断工作。

出药箱3的流量检测值达到设定最低工作值时,启动出药装置,通过出药装置的数据监测,电控系统自动调整出药装置的运行频率,保证出药流量稳定在电控系统设置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出药箱3的液位检测值达到设定最低工作值<出药箱3的液位检测达到电控设置的进药数据值。当原药箱1的流量检测到数值低于电控系统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人工添加药剂至原药箱1即可恢复正常,保障加药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拥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溶解效率高、出药均匀、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参数自动调整、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大大提高了药剂使用效率,保障了污水处理设备的高效运行,提升了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水处理的质量,同时也节约了运行成本,显著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药箱为筒体,原药箱1、配药箱2和出药箱3集成在一个筒体内,结构高度集成。具体的说,出药箱3位于配药箱2的下方,原药箱1位于配药箱2的一侧上部,原药箱1和配药箱2的上端面平齐,原药箱1的进口位于其上端面,配药箱2的进水口位于其上端面,内部各腔体独立,有整体性强,占地面积小,外形美观等特点。当然,原药箱1、配药箱2和出药箱3也可以是分开的,制作更加简便。

另一种较为可靠的实施例中,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配药装置包括进原药管、出原药管、螺杆泵a5和配药流量计6,螺杆泵a5提供药剂从原药箱1内进入配药箱2的动力。配药流量计6设置于出原药管上,可计算累积药剂量,可以方便准确地计算从原药箱1内进入配药箱2药剂的累积药量。螺杆泵a5和配药流量计6均与电控系统连接,电控系统控制螺杆泵a5和配药流量计6运作,待配药箱2清水达到设定值后,螺杆泵a5从原药箱1抽取设定量的药剂,均匀投放至已打开搅拌装置4的配药箱2内,进行配药流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加药系统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出药装置包括进药管、出药管、螺杆泵b8和出药流量计9,螺杆泵b8提供动力,出药流量计9设置于出药管上,可计算出药量。螺杆泵b8和出药流量计9均与电控系统连接,当出药箱3达到设定液位高度后,螺杆泵b8抽取药液,按电控系统设定的流量值,定量的将药液投放至污水处理设备或者污水处理池中,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加药系统,在其它部件不改变的情况下,搅拌装置4包括减速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搅拌轴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叶片连接于搅拌轴的末端,减速机与电控系统连接,通过电控系统控制,全自动实现启动和停止,使药剂充分的溶解于清水中,形成合格的待用药液。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切换阀7包括连接管道和电动阀门,连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配药箱2和出药箱3连通,电动阀门设置于连接管道,待配药箱2完成待用药液后,当出药箱3达到设低位时,电动阀自动打开,将待用药液流放至出药箱3。保障了出药装置不间断运行。电动阀门与电控系统连接,通过电控系统控制,全自动控制连接管道通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加药系统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在其它部件不改变的情况下,进水装置包括进水管10和电磁阀,进水管10与配药箱2的进水口连接,电磁阀设置于进水管10,当配药箱2液位高度降为0时,关闭自动切换阀7。打开电磁阀,自来水通过管道给配药箱2就行补水,直至设定值,关闭电磁阀,停止补水。电磁阀与电控系统连接,通过电控系统控制电磁阀,全自动控制进水管10通断。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自动加药系统,电控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显示屏和液位计11,显示屏和液位计11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液位计11设置于原药箱1、配药箱2和出药箱3内,可检测原药箱1、配药箱2和出药箱3内的溶液量。显示屏可设置原药箱1、配药箱2和出药箱3的使用容积、设置搅拌时间、调节配药比例、控制药液投放速度等,较为方便。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加药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