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回收用连续性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9648发布日期:2021-03-23 11:0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回收用连续性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收集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回收用连续性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现今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雨水收集系统根据雨水来源不同,可粗略分为两类;其一为屋顶雨水;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其二为地面雨水;地面的雨水杂质多,污染物源复杂。在弃流和粗略过滤后,还必须进行沉淀才能排入蓄水系统。

目前的屋顶雨水收集系统没有良好的水处理功能,无法进行连续性的雨水处理,同时现有屋顶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如落叶、石头等在收集时易堵塞收集水管,造成过滤网的,堵塞,人工清理更是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雨水回收用连续性水处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雨水回收用连续性水处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机构,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盒、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收集盒的顶端覆盖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收集盒的底端连通缓冲池,所述缓冲池的底端连接第一连接管。

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处理池、无烟煤层、粗沙过滤层、细沙过滤层和颗粒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处理池连接第一连接管,且所述处理池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无烟煤层、粗沙过滤层、细沙过滤层和颗粒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处理池的底端连接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底端连通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侧部底端开设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收集盒的顶部两端;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底部通过液压伸缩杆与收集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盒采用v字形结构,且所述收集盒的内部通过多个隔板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机构还包括去杂机构,所述去杂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的表面;所述去杂机构包括滑轨、配重块、滑杆、刮板和毛刷,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两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表面滑动连接滑杆;所述滑杆的侧部连接有配重块,且所述滑杆的底端固定有刮板和毛刷。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池的截面两端采用三角形结构,且所述处理池内部的粗沙过滤层和细沙过滤层采用弯刀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性的雨水回收用连续性水处理装置采用可旋转的过滤网进行雨水的初步过滤,可有效的去除雨水中的落叶及落石等较大的杂质,同时可实现自行对过滤网表面进行处理,避免过滤网的堵塞,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同时通过水处理机构对雨水进行连续性处理,确保收集的雨水较为清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雨水回收用连续性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雨水收集机构,11、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3、收集盒,14、隔板,15、液压伸缩杆,16、去杂机构,161、滑轨,162、配重块,163、滑杆,164、刮板,165、毛刷,2、缓冲池,3、第一连接管,4、处理机构,41、处理池,42、无烟煤层,43、粗沙过滤层,44、细沙过滤层,45、颗粒活性炭吸附层,5、第二连接管,6、蓄水槽,7、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雨水回收用连续性水处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机构1,所述雨水收集机构1包括收集盒13、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所述收集盒13的顶端覆盖有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所述第一过滤网11、所述第二过滤网12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并实现对雨水进行收集;

所述收集盒13的底端连通缓冲池2,所述缓冲池2对下落的雨水进行缓冲,避免下落的雨水过多造成雨水的溢流,所述缓冲池2的底端连接第一连接管3。

所述第一连接管3连接处理机构4;所述处理机构4包括处理池41、无烟煤层42、粗沙过滤层43、细沙过滤层44和颗粒活性炭吸附层45,所述处理池41连接第一连接管3,且所述处理池41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无烟煤层42、粗沙过滤层43、细沙过滤层44和颗粒活性炭吸附层45;通过无烟煤层42、粗沙过滤层43、细沙过滤层44和颗粒活性炭吸附层45对下落的雨水进行连续性处理。

所述处理池41的底端连接第二连接管5,且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底端连通蓄水槽6;所述蓄水槽6的侧部底端开设排水管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过滤网11、所述第二过滤网1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过滤网11、所述第二过滤网12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收集盒13的顶部两端;所述第一过滤网11的底部通过液压伸缩杆15与收集盒13连接;通过所述液压伸缩杆15推动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向上旋转,形成斜坡结构,实现将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表面过滤的杂质倾倒下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收集盒13采用v字形结构,且所述收集盒13的内部通过多个隔板14隔开,实现对雨水进行汇流,完成雨水的收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雨水收集机构1还包括去杂机构16,所述去杂机构1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1和所述第二过滤网12的表面;所述去杂机构16包括滑轨161、配重块162、滑杆163、刮板164和毛刷165,所述第二过滤网12的两侧设有滑轨161,所述滑轨161上表面滑动连接滑杆163;所述滑杆163的侧部连接有配重块162,且所述滑杆163的底端固定有刮板164和毛刷165;所述去杂机构16在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旋转时向下滑动对过滤网表面进行二次清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处理池41的截面两端采用三角形结构,且所述处理池41内部的粗沙过滤层43和细沙过滤层44采用弯刀形结构,加大对雨水的过滤能力。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连续性水处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机构1,雨水收集机构1可治愈屋檐下收集屋顶雨水,具体的雨水收集机构1如图2所示,雨水收集机构1包括为宜最底端、呈v字形结构的收集盒13,且所述收集盒13的内部通过隔板14隔开,隔板14便于对雨水进行汇流;收集盒13的最左端顶部转动连接第一过滤网11,收集盒13的最右端顶端转动连接第二过滤网12;且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之间转动连接,第一过滤网11或第二过滤网12的底端与收集盒13之间设有液压伸缩杆15,本实用新型以第一过滤网11的底端与收集盒13之间设有液压伸缩杆15,在液压伸缩杆15启动时即可推动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向上旋转,形成倒v字形结构,完成对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表面的杂质进行倾倒;为了加强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表面的清洁能力,在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的表面设置有去杂机构16,具体如图3所示,以第二过滤网12表面的去杂机构为例进行说明,去杂机构16包括设置在第二过滤网12两侧的滑轨161,滑轨161表面滑动连接滑杆163,滑杆163的侧部固定配重块162,且滑杆163的底端固定有刮板164和毛刷165;在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旋转时,滑杆163从滑轨161上滑下,通过刮板164及毛刷165对第二过滤网12的表面进行刷动,完成去杂。雨水收集机构1对下落的雨水进行初步过滤,雨水收集机构1连通缓冲池2,实现对下落的雨水进行缓冲收集;缓冲池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3连接处理机构4,处理机构4内的无烟煤层42、粗沙过滤层43、细沙过滤层44、颗粒活性炭吸附层45实现对下落的雨水进行连续性处理,而后收集到蓄水槽6内。

本实用新型性的雨水回收用连续性水处理装置采用可旋转的过滤网进行雨水的初步过滤,可有效的去除雨水中的落叶及落石等较大的杂质,同时可实现自行对过滤网表面进行处理,避免过滤网的堵塞,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同时通过水处理机构对雨水进行连续性处理,确保收集的雨水较为清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