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2599发布日期:2021-07-27 13:40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结构,沉淀池主要应用于废水处理环节中。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射式三种。

但是在应用沉淀池对废水处理过程中,比如常见的斜管沉淀池在对废水中的污泥等其他杂质进行沉淀过程中出现沉淀速度慢,沉淀效率低,从而导致污水和污泥分离效果差,因此处理压力增大。

基于此,提出一种高效沉淀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之一的高效沉淀池,解决了现有沉淀池在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沉淀速度慢、沉淀效率低、水体和污泥分离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沉淀池本体内部从一侧端到相对的另一侧端依次设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件、第四挡板,斜管沉淀件;第一挡板的上端与沉淀池本体的顶板连接,且第一挡板的下端与沉淀池本体的底板之间设有间隙;第二挡板包括第二挡板a部和第二挡板b部,第一挡板a部与第二挡板b部之间设有便于废水通过的空隙流道;第三挡件的一端与沉淀池本体的顶板连接,且第三挡件呈“z”字型结构,第三挡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四挡板的结构和第二挡板的结构相同;斜管沉淀件的一端与第四挡板连接,斜管沉淀件的另一端与沉淀池本体的侧壁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高效沉淀池的顶部为半开口结构,即沉淀池本体中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件、第四挡板的所在位置区域对应的上方设有顶板,而斜管沉淀件上方对应位置未设置挡板。

在靠近沉淀池本体一侧端设置有第一挡板,且在沉淀池的一侧端上设有待处理污水的进水口,进水口设置在侧端的上部,第一挡板的上端与顶板活动连接,第一挡板的下端与沉淀池本体的底板之间设有间隙,污水流通过进水口然后在第一挡板的引流作用下,污水中的污泥等比重大的沉降物开始降沉至底板,然后污水流经过第一次沉降后进入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空间,通过第二挡板a部与第二挡板b部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三挡板空间区域内。

由于第二挡板a部与第二挡板b部之间的间隙设置位置较高,更利于通过第一挡板引流过来的污水进行净化沉降,沉降后的水流进入第二挡板,随着水流的不断涌入,水质更加澄清。

经过第二挡板对水质的沉淀处理后,进入第三挡件的下方区域进行沉淀静置,由于第三挡件为z字型结构,可以很好的引流污水流,并通过第四挡板的间隙通道,然后进入斜管沉淀件,减少污水流沉淀时间。

斜管沉淀件一端固定在第四挡板中间隙下方的部件上,且斜管沉淀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沉淀池本体的侧壁上。

斜管沉淀件的设置可以减少污水中杂质颗粒的沉淀时间,提高沉淀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四挡板的间隙所在位置高于第二挡板所在间隙位置,且斜管沉淀件与第四挡板的连接区域位于第四挡板的间隙所在的下方区域上。

第四挡板与第二挡板的结构相同,其中,第四挡板中间隙位于的位置高于第二挡板间隙位于的位置高度,主要的作用是,随着废水中颗粒的沉淀,沉淀后的水流越靠近上部水质更好,且可以带动漂浮物继续流动。而设置第四挡板的高度可有效利于水流的净化。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斜管沉淀件的上方设有阻挡件。阻挡件的作用是对废水流中的漂浮物或其他易于漂浮的物质进行阻挡,达到最快速度最大量的净化。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斜管沉淀件包括连接横板、斜管,斜管包括斜向管、翼片,多个斜向管呈平行排布,斜向管的上端与连接横板连接,斜向管的下端与翼片连接。

斜管沉淀件的设置主要利用了浅池效应,其中斜管沉淀件的所在的沉淀池的竖向,横向长度是确定的,斜管沉淀件包括斜向管和翼片,且斜管沉淀件的上方和下方还设置有相应供污水流流动的空间,因此,相对于现有的沉淀池的斜管沉淀件的高度缩短,且从第四挡板的设置,将从第四挡板通过通道设置的高度高于第二挡板间隙所在高度,因此可以加快污水流通过第四挡板的速度,因此综合污水流速度的加快,高度降低,因此进行颗粒沉淀的时间缩短。

本技术方案中翼片主要作用是起到再次去除悬浮颗粒的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斜向管与连接横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50-70℃,所述翼片与连接横板所在平面的之间的倾斜角为20—30℃。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斜向管与连接横板所在平面之间倾斜角的设置,以及翼片与连接横板所在平面的倾斜角的设置,利于提高污水流中颗粒与斜向管、翼片的碰撞力,加速对污水流中颗粒的沉降处理。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板设有便于污泥沉淀的通孔,沉淀池本体的下端设有沉淀区,沉淀区的下端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均与污泥管连接,污泥管的出水口均与泥水管、废泥管连接。

沉淀池本体底板的设置,主要作用:1)便利于与第二挡板、第四挡板下端的连接;2)同时在底板上设置通孔,便于在沉降过程中产生的沉淀快速通过通孔进入沉淀区。

沉淀区的具体结构为锥形筒状结构,其中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沉淀池本体可以有多个锥形筒结构,比如并排设置的三个。沉淀物比如污泥通过连接通道进入污泥管然后进行进一步处理。污泥管出水口中的泥水可以回收利用,而分离出来的废泥可以通过板框压滤机进行填埋,从而达到净化处理废水的目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底板设有便于污泥沉淀的通孔,沉淀池本体的下端设有沉淀区,沉淀区的下端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均与污泥管连接,污泥管的出水口均与泥水管、废泥管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泥水管连接有提升泵,泥水管的出水口与沉淀池本体的侧壁进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件、第四挡板,可以有效的在对污水流中的颗粒物进行沉降的同时,可以实现对污水流的引流,在引流中进一步沉降处理。

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斜管沉淀件可加速对前序处理工序中未处理的颗粒性沉淀进行去除,因而增强沉淀池的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池本体;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第三挡件;5、第四挡板;6、阻挡件;7、斜管沉淀件;8、斜管;81、斜向管;82、翼片;9、底板;10、有沉淀区;11、连接通道;12、污泥管;13、废泥管;14、泥水管;15、提升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2,一种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本体1,沉淀池本体1内部从一侧端到相对的另一侧端依次设有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三挡件4、第四挡板5,斜管沉淀件7;第一挡板2的上端与沉淀池本体1的顶板连接,且第一挡板2的下端与沉淀池本体1的底板之间设有间隙;第二挡板3包括第二挡板a部和第二挡板b部,第一挡板a部与第二挡板b部之间设有便于废水通过的空隙流道;第三挡件4的一端与沉淀池本体1的顶板连接,且第三挡件4呈“z”字型结构,第三挡件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四挡板5的结构和第二挡板3的结构相同;斜管沉淀件7的一端与第四挡板5连接,斜管沉淀件7的另一端与沉淀池本体1的侧壁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三挡件4、第四挡板5之间形成的引流通道,便于在对污水流引导净化的同时,可以加速污水流中颗粒性沉淀物已经其他杂质的沉降。

且其中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三挡件4、第四挡板5的材质相同,第三挡件3采用z字型结构,弯折形结构利于水流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污水流的流速,以及沉淀。

其中,所述第四挡板5的间隙所在位置高于第二挡板3所在间隙位置,且斜管沉淀件7与第四挡板5的连接区域位于第四挡板5的间隙所在的下方区域上。

第四挡板中间隙位置的设定有利于污水流向上移动,而无法随着水流流动至斜管沉淀件所在区域内的,则在挡板区进行沉淀,如此设置,可实现根据需要去除的净化杂质类别进行分区沉降,随着污水流的移动,水流的澄清度提高。

其中,所述斜管沉淀件7包括连接横板、斜管8,斜管8)包括斜向管81、翼片82,多个斜向管81呈平行排布,斜向管81的上端与连接横板连接,斜向管81的下端与翼片82连接。所述斜向管81与连接横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50-70℃,所述翼片82与连接横板所在平面的之间的倾斜角为20—30℃。

对于连接横板与沉淀池本体的连接,可为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为固定连接,设置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斜向管81一端的连接与固定,而翼片82的设置,设置在斜向管的自由端,且两者与连接横板所在平面的倾斜角不同,因此,与沉降的污水流的切向力大小和方向不同,则加强对污水流中颗粒物的去除率。

其中,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底板9设有便于污泥沉淀的通孔91,沉淀池本体1的下端设有沉淀区10,沉淀区10的下端设有连接通道11,连接通道11均与污泥管12连接,污泥管12的出水口均与泥水管14、废泥管13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泥水管(14)连接有提升泵15,泥水管14的出水口与沉淀池本体1的侧壁进口连接。

提升泵15设置的主要作用是便于将回收的净化水部分重新加入到沉淀池本体中对污水流进行沉淀处理,可以加快污水流的流动性,利于提高沉淀池沉淀的高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效沉淀池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实用新型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