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过程工艺废气的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2119发布日期:2021-03-09 21:0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处理过程工艺废气的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过程工艺废气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废气处理又称废气净化,废气处理指的是针对工业场所、工厂车间产生的废气在对外排放前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的工作,一般废气处理包括了有机废气处理、粉尘废气处理、酸碱废气处理、异味废气处理和空气杀菌消毒净化等方面,在对一些污泥进行处理时也会产生一些废气,这些废气会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传统的工艺废气处理装置结构较为固定,对于固体填料不方便进行快速的更换,同时传统的工艺废气处理装置中喷淋结构单一,出现堵塞情况后装置处理废气的效果减弱,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过程工艺废气的净化装置,通过设置雾化喷管、固体填料储存框、第一金属横杆、第二金属横杆、金属管道接头、t型挡杆、金属凸起块、凹槽、输气金属管、第一喷头、第二喷头、第一金属凹型槽、第二金属凹型槽、橡胶垫片、紧固螺栓和金属缓冲管解决了工艺废气处理装置结构较为固定,对于固体填料不方便进行快速的更换和工艺废气处理装置中喷淋结构单一,出现堵塞情况后装置处理废气的效果减弱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污泥处理过程工艺废气的净化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罐体,所述废气处理罐体上下两侧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储液框架和第二储液框架,且第一储液框架内部设置的增压泵左方连接有雾化喷管,所述第二储液框架内部设置的水泵尾端连接有出液管道,且废气处理罐体右方设置的固体填料储存框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固体填料储存框左侧依次固定有第一金属横杆和第二金属横杆。
6.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罐体右侧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金属横杆通过第一通孔贯穿至废气处理罐体内部,所述第一金属横杆顶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且废气处理罐体上方安装的t型挡杆尾端与第二通孔相互进行卡接。
7.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罐体内部设置的储水框左右两侧依次设置有进气管道和出气口,且储水框内填充有液体水,所述固体填料储存框右侧连接有出气管道,且第一储液框架顶端设置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与出液管道进行管道连接。
8.优选的,所述固体填料储存框左侧安装的金属管道接头端面固定有金属凸起块,且废气处理罐体右侧表面开设的凹槽与金属凸起块相互进行卡接,所述凹槽上方设置的输气金属管与金属管道接头相互进行卡接。
9.优选的,所述雾化喷管左侧安装有第一喷头,且雾化喷管右侧固定的金属缓冲管
尾端连接有第二喷头,所述金属缓冲管顶端和底端依次固定有第一金属凹型槽和第二金属凹型槽,且金属缓冲管内部设置的橡胶垫片顶端与第一金属凹型槽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片尾端与第二金属凹型槽进行抵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1、通过设置固体填料储存框、第一金属横杆、第二金属横杆、金属管道接头、t型挡杆、金属凸起块、凹槽和输气金属管以达到具有将固体填充原料进行快速的拆卸更换的效果,解决了工艺废气处理装置结构较为固定,对于固体填料不方便进行快速的更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经过喷淋的气体通过输气金属管进入到固体填料储存框内,第一金属横杆和第二金属横杆直接穿插在废气处理罐体内部,使用t型挡杆贯穿即可对第一金属横杆进行固定,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用者只需将t型挡杆抽出即可将固体填料储存框进行整体拆卸,当活性炭使用较长时间后方便进行快速更换,加快工作效率,金属凸起块和凹槽相互进行卡接的结构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证输气金属管与金属管道接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不容易脱落。
12.2、通过设置雾化喷管、第一喷头、第二喷头、第一金属凹型槽、第二金属凹型槽、橡胶垫片、紧固螺栓和金属缓冲管以达到喷头堵塞时在不需要外界干预下立即启用另一喷头的效果,解决了工艺废气处理装置中喷淋结构单一,出现堵塞情况后装置处理废气的效果减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增压泵将水流进行高压输送,水流经过加压后通过雾化喷管进行喷出,喷出的雾化气体对废气进行洗涤,当液体进入雾化喷管内时,液体通过第一喷头喷出,此时由于金属缓冲管和橡胶垫片的作用下,液体不会通过第二喷头流出,当第一喷头堵塞时,此时液体堆积,最后直接将橡胶垫片重开,此液体通过第二喷头喷出,这样的结构设计起到较好的应急作用,当一个喷头堵塞时会立即有另一个喷头工作,不影响废气的净化。
13.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雾化喷管的结构图。
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9.1、废气处理罐体;2、第一储液框架;3、第二储液框架;4、进液管道;5、出液管道;6、增压泵;7、雾化喷管;8、水泵;9、固体填料储存框;10、活性炭;11、第一金属横杆;12、第二金属横杆;13、金属管道接头;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t型挡杆;17、出气管道;18、储水框;19、出气口;20、液体水;21、进气管道;22、金属凸起块;23、凹槽;24、输气金属管;25、第一喷头;26、第二喷头;27、第一金属凹型槽;28、第二金属凹型槽;29、橡胶垫片;30、紧固螺栓;31、金属缓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污泥处理过程工艺废气的净化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罐体1,废气处理罐体1上下两侧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储液框架2和第二储液框架3,且第一储液框架2内部设置的增压泵6左方连接有雾化喷管7,第二储液框架3内部设置的水泵8尾端连接有出液管道5,且废气处理罐体1右方设置的固体填料储存框9内部填充有活性炭10,活性炭10对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固体填料储存框9左侧依次固定有第一金属横杆11和第二金属横杆12,废气处理罐体1右侧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4,且第一金属横杆11通过第一通孔14贯穿至废气处理罐体1内部,第一金属横杆11顶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5,且废气处理罐体1上方安装的t型挡杆16尾端与第二通孔15相互进行卡接,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对固体填料储存框9进行直接的拆卸,使用者直接将t型挡杆16拉出即可,本实用新型中增压泵6和水泵8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22.废气处理罐体1内部设置的储水框18左右两侧依次设置有进气管道21和出气口19,且储水框18内填充有液体水20,当废气通过进气管道21流入时,废气直接经过液体水20后通过出气口19排出,这样方便直接对废气中易于溶于水的物质进行消除,固体填料储存框9右侧连接有出气管道17,且第一储液框架2顶端设置有进液管道4,进液管道4与出液管道5进行管道连接,固体填料储存框9左侧安装的金属管道接头13端面固定有金属凸起块22,且废气处理罐体1右侧表面开设的凹槽23与金属凸起块22相互进行卡接,这样防止在对固体填料储存框9安装后出现偏移,造成废气不能准确进入到固体填料储存框9内,凹槽23上方设置的输气金属管24与金属管道接头13相互进行卡接,雾化喷管7左侧安装有第一喷头25,且雾化喷管7右侧固定的金属缓冲管31尾端连接有第二喷头26,金属缓冲管31顶端和底端依次固定有第一金属凹型槽27和第二金属凹型槽28,且金属缓冲管31内部设置的橡胶垫片29顶端与第一金属凹型槽27之间通过紧固螺栓30进行固定连接,这样在第一喷头25堵塞时,液体堆积直接将橡胶垫片29冲开,最后液体通过第二喷头26进行喷出,橡胶垫片29尾端与第二金属凹型槽28进行抵接。
23.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废气通过进气管道21进入到储水框18内,废气经过液体水20后通过出气口19排出,液体水20对废气中可溶于水的杂质进行过滤,当水流经过出气口19排出后,增压泵6高压输送的液体通过雾化喷管7进行喷射,液体在进行喷射的过程中,如果第一喷头25堵塞,此时液体会在雾化喷管7内进行堆积,最后液体直接将橡胶垫片29冲开,液体通过第二喷头26继续进行喷射,此时雾化的液体与废气中的酸性物质进行反应,降低气体的污染度,此时喷淋后的液体流入到第二储液框架3内,通过水泵8进行循环使用,经过喷淋后的气体通过输气金属管24和金属管道接头13进入到固体填料储存框9内,此时气体经过活性炭10进行过滤,这样气体中较大颗粒物会被过滤,经过过滤后的气体通过出气管道17排出。
2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
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5.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