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8211发布日期:2021-03-19 10:5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

建筑搭建时的施工现场,灰尘、尘土漂浮于空中的现象较为严重。常见的解决的办法,是通过洒水来进行降尘,通过吸尘来除尘,施工现场范围较大,单一方向喷水的洒水装置或固定的洒水装置无法满足需求,由于灰尘较多,吸尘时滤网也容易出现堵塞,不便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施工现场范围较大,单一方向喷水的洒水装置或固定的洒水装置无法满足需求,由于灰尘较多,吸尘时滤网也容易出现堵塞,不便清理,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本体;

所述本体底部设有轮子,所述本体侧壁上连接把手,所述本体顶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接第一齿轮,所述本体顶部设有滑动框架,所述滑动框架内设有两排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转接并啮合第一齿条,所述滑动框架两端连接滑杆,所述滑杆贯穿并滑接于竖板,所述滑动框架底部连接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转接并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中心贯穿并固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顶部固接横杆,所述横杆底部连接连杆,所述连杆底部连接软水管,所述软水管一端连接喷头,所述软水管另一端连接水箱,所述水箱设于本体腔内;

所述本体腔内设有管道,所述管道前端连接吸尘管,所述吸尘管连接吸尘嘴,所述管道内设有吸尘器,所述管道前部下方连接第一集尘箱,所述管道中部下方连接第二集尘箱。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为不完整齿轮。

优选的,所述管道处于第一集尘箱、第二集尘箱之间位置内设有滤网,所述管道处于第二集尘箱右侧位置上顶部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处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部连接第二电推杆,所述第二电推杆顶部连接本体内壁,所述管道右端设有第一电推杆,所述第一电推杆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刷头。

优选的,所述滑动框架通过滑杆滑接竖板从最左端滑至最右端时,所述第二齿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180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齿条转接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度,带动横杆转动度,再通过连杆从而带动喷头运动。通过水箱从软水管内运输水,再从喷头喷出,实现对前方180度夹角范围内的进行喷水降尘,增大了降尘的范围。当滤网出现堵塞现象时,启动第二电推杆,带动隔板向上运动,启动第一电推杆,带动刷头向左运动,接触至滤网,启动第二电机,带动刷头旋转,对滤网进行清刷,堵塞的灰尘将落至第一集尘箱内,实现了无需拆卸滤网,就能完成对滤网的清理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中标号:1本体、2第一电机、3第一转轴、31第一齿轮、4滑动框架、41第一齿条、5第二齿条、6第二转轴、61第二齿轮、62横杆、7滑杆、8竖板、9连杆、10软水管、101喷头、11水箱、12吸尘管、121吸尘嘴、13管道、131滤网、14吸尘器、15第一集尘箱、16第二集尘箱、17第一电推杆、18第二电机、19刷头、20第二电推杆、21隔板、22轮子、2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本体1;

所述本体1底部设有轮子22,所述本体1侧壁上连接把手23,所述本体1顶部设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固接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上固接第一齿轮31,所述本体1顶部设有滑动框架4,所述滑动框架4内设有两排第一齿条41,所述第一齿轮31转接并啮合第一齿条41,所述滑动框架4两端连接滑杆7,所述滑杆7贯穿并滑接于竖板8,所述滑动框架4底部连接第二齿条5,所述第二齿条5转接并啮合第二齿轮61,所述第二齿轮61中心贯穿并固接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6顶部固接横杆62,所述横杆62底部连接连杆9,所述连杆9底部连接软水管10,所述软水管10一端连接喷头101,所述软水管10另一端连接水箱11,所述水箱11设于本体1腔内;

所述本体1腔内设有管道13,所述管道13前端连接吸尘管12,所述吸尘管12连接吸尘嘴121,所述管道13内设有吸尘器14,所述管道13前部下方连接第一集尘箱15,所述管道13中部下方连接第二集尘箱16。

为了更好的除尘,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所述第一齿轮31为不完整齿轮。所述管道13处于第一集尘箱15、第二集尘箱16之间位置内设有滤网131,所述管道13处于第二集尘箱16右侧位置上顶部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处设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顶部连接第二电推杆20,所述第二电推杆20顶部连接本体1内壁,所述管道13右端设有第一电推杆17,所述第一电推杆17连接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的动力输出端固接刷头19。所述滑动框架4通过滑杆7滑接竖板8从最左端滑至最右端时,所述第二齿条5带动第二齿轮61转动180度。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是将第一电2机开启,第一电机2带动第一转轴3转动,带动第一齿31轮转动,第一齿轮31转接第一齿条41,带动滑动框架4左右往复运动,通过第二齿条5转接第二齿轮61,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180度,带动横杆62转动180度,再通过连杆9从而带动喷头101运动。通过水箱11从软水管10内运输水,再从喷头101喷出,实现对前方180度夹角范围内的进行喷水降尘。启动吸尘器14,通过吸尘嘴121对施工现场进行吸尘除尘,灰尘进入吸尘管12内再进入管道13内,颗粒较大的灰尘会被滤网131阻挡,从而落入第一集尘箱15内,颗粒较小的灰尘将落入第二集尘箱16内。当滤网131出现堵塞现象时,启动第二电推杆20,带动隔板21向上运动,启动第一电推杆17,带动刷头19向左运动,接触至滤网131,启动第二电机18,带动刷头19旋转,对滤网131进行清刷,堵塞的灰尘将落至第一集尘箱15内。实现了对滤网的清理作业。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