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焦炉尾气处理的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3109发布日期:2021-02-27 00:4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焦炉尾气处理的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尾气排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焦炉尾气处理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焦炉是用来生产焦炭和焦炉煤气的一种装置,在焦炉煤气的使用过程中,焦炉煤气中含有大量含硫氧化物,含硫氧化物在排放到外界对大气环境有很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焦炉尾气处理的排气装置,包括储气罐、冷却箱、脱尘箱、一级脱硫箱、二级脱硫箱、三级脱硫箱、脱硫液池、喷淋头、废液池、循环抽气泵、红外气体探测器、排气扇、过滤通道、活性炭纤维层和导气块,所述储气罐通过抽气机与冷却箱连接,冷却箱输出端与脱尘箱输入端连接,脱尘箱输出端通过第一抽气泵与一级脱硫箱输入端连接,一级脱硫箱输出端通过第二抽气泵与二级脱硫箱输入端连接,二级脱硫箱输出端通过第三抽气泵与三级脱硫箱输入端连接,所述一级脱硫箱、二级脱硫箱和三级脱硫箱顶部内分别设置喷淋头,喷淋头通过脱硫液支管与输出泵输出端连接,输出泵输入端与脱硫液池连接,所述一级脱硫箱、二级脱硫箱和三级脱硫箱底部分别通过排液管与废液池连接,在三级脱硫箱左端设置回流管通过循环抽气泵与一级脱硫箱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级脱硫箱右端输出口设置出气管与排气扇,在出气管内设置红外气体探测器,排气扇输出端设置过滤通道,在过滤通道内分别设置导气块和活性炭纤维层。
[0004]
作为优选,所述脱尘箱顶部设置负极,底部设置正极,在正极上方设置吸尘板于脱尘箱左右两侧臂卡槽内。
[0005]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脱硫箱、二级脱硫箱和三级脱硫箱内均设置净化填料层,所述一级脱硫箱输入端分别设置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与第一抽气泵输出端连接,第二进气管与循环抽气泵输出端连接,且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相同,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第一抽气泵输入端通过辅助输气管与脱尘箱输出端连接。
[0006]
作为优选,所述脱硫液支管和排液管均设置为四通管,且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喷淋头均匀等距的设置三个为一组,共设置为三组。
[0007]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块内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导气管,所述活性炭纤维层外侧设置螺纹套配合过滤通道内壁的内螺纹,设置为可拆卸式的,且在活性炭纤维层一端上设置旋转手杆,所述活性炭纤维层输入端内设置输入孔,在输入孔内设置密封圈。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多级脱硫箱的设置彻底将焦炉尾气进行脱硫处理,避免排放到外界对大气环境造成危害,同时红外气体探测器配合循环抽气泵的设置将使处理完成但未合格的尾气重新回到一级脱硫箱再次处理,提高尾气处理的可靠性,提高设置过滤通道配合活性炭纤维层和导气块将处理过的尾气喷到活性炭纤
维层上充分过滤。
附图说明
[0009]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气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活性炭纤维层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1、储气罐;2、冷却箱;3、脱尘箱;4、一级脱硫箱;5、二级脱硫箱;6、三级脱硫箱;7、脱硫液池;8、喷淋头;9、废液池;10、循环抽气泵;11、红外气体探测器;12、排气扇;13、过滤通道;14、活性炭纤维层;15、导气块;16、抽气机;17、负极;18、吸尘板;19、正极;20、辅助输气管;21、第一抽气泵;22、第一进气管;23、第二抽气泵;24、第三抽气泵;25、输出泵;26、脱硫液支管;27、净化填料层;28、排液管;30、回流管;31、第二进气管;32、出气管;33、导气管;34、螺纹套;35、旋转手杆;36、输入孔;3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焊接、铆接、粘接等,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等,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18]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焦炉尾气处理的排气装置,包括储气罐1、冷却箱2、脱尘箱3、一级脱硫箱4、二级脱硫箱5、三级脱硫箱6、脱硫液池7、喷淋头8、废液池9、循环抽气泵10、红外气体探测器11、排气扇12、过滤通道13、活性炭纤维层14和导气块15,所述储气罐1通过抽气机16与冷却箱2连接,冷却箱2输出端与脱尘箱3输入端连接,脱尘箱3输出端通过第一抽气泵21与一级脱硫箱4输入端连接,一级脱硫箱4输出端通过第二抽气泵23与二级脱硫箱5输入端连接,二级脱硫箱5输出端通过第三抽气泵24与三级脱硫箱6输入端连接,所述
一级脱硫箱4、二级脱硫箱5和三级脱硫箱6顶部内分别设置喷淋头8,喷淋头8通过脱硫液支管26与输出泵25输出端连接,输出泵25输入端与脱硫液池7连接,所述一级脱硫箱4、二级脱硫箱5和三级脱硫箱6底部分别通过排液管28与废液池9连接,在三级脱硫箱6左端设置回流管30通过循环抽气泵10与一级脱硫箱4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级脱硫箱6右端输出口设置出气管32与排气扇12,在出气管32内设置红外气体探测器11,排气扇12输出端设置过滤通道13,在过滤通道13内分别设置导气块15和活性炭纤维层14。所述脱尘箱3顶部设置负极17,底部设置正极19,在正极19上方设置吸尘板18于脱尘箱3左右两侧臂卡槽内。所述一级脱硫箱4、二级脱硫箱5和三级脱硫箱6内均设置净化填料层27,所述一级脱硫箱4输入端分别设置第一进气管22和第二进气管31,第一进气管22与第一抽气泵21输出端连接,第二进气管31与循环抽气泵10输出端连接,且第一进气管22和第二进气管31相同,所述第一进气管22和第二进气管31上均设置有电磁阀,第一抽气泵21输入端通过辅助输气管20与脱尘箱3输出端连接。所述脱硫液支管26和排液管28均设置为四通管,且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喷淋头8均匀等距的设置三个为一组,共设置为三组。所述导气块15内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导气管33,所述活性炭纤维层14外侧设置螺纹套34配合过滤通道13内壁的内螺纹,设置为可拆卸式的,且在活性炭纤维层14一端上设置旋转手杆35,所述活性炭纤维层14输入端内设置输入孔36,在输入孔36内设置密封圈37。所述旋转手杆35的设置将便于活性炭纤维层14通过螺纹套34配合过滤通道13内壁的内螺纹进行安装、拆卸。所述红外气体探测器11配合控制器将未达标气体的信息输送给控制器,再反馈控制循环抽气泵10工作,使未达标的气体重新回到一级脱硫箱4内再次进行脱硫处理。所述导气块15的设置将尾气更加均匀充分的喷至活性炭纤维层14上,充分接触进行吸附过滤处理。
[001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焦炉尾气输送至储气罐1内,利用抽气机16工作将尾气输送至冷却箱2内进行冷却处理,从而使其将更好的进行脱硫处理,随后冷却后的尾气进入脱尘箱3内,通过负极17、正极19配合工作使吸尘板18达到吸尘效果,经过吸尘处理后的尾气通过第一抽气泵21工作进入一级脱硫箱4内,进行第一次脱硫处理,同时输出泵25工作使脱硫液经过脱硫液支管26通过喷淋头8喷洒至一级脱硫箱4内,从而使尾气与脱硫液充分反应,同时净化填料层27可对脱硫后的气体再次净化,然后第一次净化完成的气体通过第二抽气泵23工作进入二级脱硫箱5内,进行第二次脱硫处理,脱硫原理同上,完成二次脱硫后,经过第三抽气泵24工作进入三级脱硫箱6,进行第三次脱硫处理,脱硫原理同上,完成三次脱硫后,经过排气扇12工作,使完成脱硫的气体经过出气管32进入过滤通道13内,在此过程中红外气体探测器11配合控制器将未达标气体的信息输送给控制器,同时出气管32的电磁阀关闭,再反馈控制循环抽气泵10工作,使未达标的气体重新回到一级脱硫箱4内再次进行脱硫处理,检测达标的气体将进入过滤通道13通过导气块15将尾气更加均匀充分的喷至活性炭纤维层14上,充分接触进行最后的吸附过滤处理,然后排至外界,在一级脱硫箱4、二级脱硫箱5、三级脱硫箱6内产生的废液将通过排液管28进入废液池9内,集中收集处理,当需要更换拆卸活性炭纤维层14时,通过旋转手杆35将其旋下即可。
[0020]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