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茶专用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7570发布日期:2021-04-13 21:2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蒲公英茶专用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制作辅助设备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制作粉碎机的改进。


背景技术:

2.蒲公英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蒲公英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还可以用于消痈散结,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3.现在常见技术中很多厂商利用蒲公英叶作为原料或者作为主要原料制作蒲公英茶,蒲公英也有它自身的特性,不能利用常规的制茶设备进行制作。
4.蒲公英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基于蒲公英叶自身的特性,在粉碎过程中需要去除表面的绒毛,所以对于粉碎装置有着特殊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蒲公英茶专用粉碎装置,它针对蒲同英叶粉碎的特殊需求,它能自动去除蒲公英叶的绒毛,使得蒲公英叶在粉碎后,仅仅经过简单的清洗即可得到无绒毛的蒲同英叶,以便后续进一步对蒲公英叶进行加工处理。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控制器1、驱动电机2、减速机3,控制器1的控制端连接驱动电机2的控制端,驱动电机2通过皮带连接减速机3;它还包含粉碎机壳体4、转轴5、出料口6、进料口7、绒毛吸附板8、粉碎刀组9;粉碎机壳体4为圆筒形结构,转轴5插接在粉碎机壳体4内,转轴5的底部通过皮带连接减速机3,转轴5的中上部设置有粉碎刀组9,粉碎机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7,粉碎机壳体4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6。
7.所述的粉碎刀组9包含下刀片组91、中刀片组92、上刀片组93、粉碎转盘94,下刀片组91、中刀片组92、上刀片组93依次固定设置在转轴5的中部,粉碎转盘94设置在转轴5的顶部,下刀片组91、中刀片组92、上刀片组93的长度依次递减。
8.所述的出料口6上设置有插板61。
9.所述的粉碎机壳体4的底部外缘内侧设置有吸附板固定槽10,吸附板固定槽10为u形结构。使用时将绒毛吸附板8插接在吸附板固定槽10内。
10.所述的绒毛吸附板8为双层结构,绒毛吸附板8由底板81和静电吸附板82。底板81为金属板作为固定板,静电吸附板82设置在底板81的内侧,在粉碎过程中静电吸附板82可以吸附蒲公英叶的绒毛,并能在吸附较多绒毛后,连接底板81和静电吸附板82一起取出,清除绒毛后再插入即可。
11.本实用新型利用下刀片组91、中刀片组92、上刀片组93和粉碎转盘94对蒲公英叶进行粉碎,在粉碎过程中,利用被旋转带起的转动离心力将蒲公英的绒毛甩出并使之吸附在绒毛吸附板8上,且绒毛吸附板8随时可以取出清除绒毛后继续放入可以继续起到吸附作用,绒毛吸附板8可以重复使用。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针对蒲同英叶粉碎的特殊需求,它能自动去除蒲公英叶的绒毛,使得蒲公英叶在粉碎后,仅仅经过简单的清洗即可得到无绒毛的蒲同英叶,以便后续进一步对蒲公英叶进行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16.附图标记说明:控制器1、驱动电机2、减速机、3粉碎机壳体4、转轴5、出料口6、进料口7、绒毛吸附板8、粉碎刀组9、吸附板固定槽10、下刀片组91、中刀片组92、上刀片组93、粉碎转盘94、插板61、底板81、静电吸附板82。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看图1

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控制器1、驱动电机2、减速机3、粉碎机壳体4、转轴5、出料口6、进料口7、绒毛吸附板8、粉碎刀组9组成;控制器1的控制端连接驱动电机2的控制端,驱动电机2通过皮带连接减速机3,粉碎机壳体4为圆筒形结构,转轴5插接在粉碎机壳体4内,转轴5的底部通过皮带连接减速机3,转轴5的中上部设置有粉碎刀组9,粉碎机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7,粉碎机壳体4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的粉碎刀组9包含下刀片组91、中刀片组92、上刀片组93、粉碎转盘94,下刀片组91、中刀片组92、上刀片组93依次固定设置在转轴5的中部,粉碎转盘94设置在转轴5的顶部,下刀片组91、中刀片组92、上刀片组93的长度依次递减。所述的出料口6上设置有插板61。所述的粉碎机壳体4的底部外缘内侧设置有吸附板固定槽10,吸附板固定槽10为u形结构。使用时将绒毛吸附板8插接在吸附板固定槽10内,所述的绒毛吸附板8为双层结构,绒毛吸附板8由底板81和静电吸附板82。底板81为金属板作为固定板,静电吸附板82设置在底板81的内侧,在粉碎过程中静电吸附板82可以吸附蒲公英叶的绒毛,并能在吸附较多绒毛后,连接底板81和静电吸附板82一起取出,清除绒毛后再插入即可。
18.本实用新型利用下刀片组91、中刀片组92、上刀片组93和粉碎转盘94对蒲公英叶进行粉碎,在粉碎过程中,利用被旋转带起的转动离心力将蒲公英的绒毛甩出并使之吸附
在绒毛吸附板8上,且绒毛吸附板8随时可以取出清除绒毛后继续放入可以继续起到吸附作用,绒毛吸附板8可以重复使用。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针对蒲同英叶粉碎的特殊需求,它能自动去除蒲公英叶的绒毛,使得蒲公英叶在粉碎后,仅仅经过简单的清洗即可得到无绒毛的蒲同英叶,以便后续进一步对蒲公英叶进行加工处理。
20.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