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沥水功能的器皿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4482发布日期:2021-03-23 11:0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沥水功能的器皿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沥水功能的器皿柜。



背景技术:

器皿柜是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存放器皿的装置,柜门采取平开门的形式,并在平开门中间安装玻璃以观察内部情况。

现有技术中,如图5所示,存在一种器皿柜,包括柜体10以及设置在柜体10上的开关门20,柜体10内部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放置板30,任一放置板30上开设有用于盛放实验器皿的存放孔30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清洗后的器皿放置在放置板上的存放孔中即可,然而,由于清洗后的器皿表面会残留水渍,使得器皿上的水渍流至放置板上,经放置板上的存放孔流至下层放置板上,导致逐层沥水的现象。在逐层沥水的过程中,上层放置板的沥水会掉落至下方放置板上的器皿上,使下方器皿为潮湿状态无法直接使用,需重新干燥或使用前擦干,导致沥水效率较低,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沥水功能的器皿柜,利用在每一个放置板下方设置的沥水结构,对每一个放置板上的沥水进行收集,以防止掉落在位于下一层放置板的器皿上,进而有助于提高沥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沥水功能的器皿柜,包括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后侧板组成的柜体和设置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开关门,所述柜体内上下间隔设置有多个放置板,任一放置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存放器皿的存放孔,任一放置板的下方均设置有沥水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每一个放置板下方设置的沥水结构,对每一个放置板上的沥水进行收集,以防止上一层器皿的水渍掉落在位于下一层放置板的器皿上,进而有助于提高沥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任一所述沥水结构均包括沥水板,任一所述沥水板上均开设有集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沥水板上的集水槽,对落入沥水上的水渍进行收集,进而防止上一层器皿的水渍掉落在位于下一层放置板的器皿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柜体的内部开设有收集通道,任一所述集水槽的底壁呈倾斜设置,且任一所述集水槽底壁的下游端均与收集通道相连通,所述柜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收集通道的底端与排水口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凡是落入集水槽中的水随着集水槽倾斜的角度,进入到收集通道中,并从排水口排出,以防止集水槽中产生积水,可长期使用,无需频繁清理集水槽中的积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任一所述沥水板均可拆卸设置在放置板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根据器皿的不同,需要更换不同放置板,以更换放置板上的存放孔,此时,可将沥水板从放置板上拆卸下来,安装在另一个沥水板上,有助于节省沥水板的再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置板下方设置有轨道槽,所述沥水板上设置有与轨道槽形成滑移配合的导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块与轨道槽之间的滑移配合,工作人员只需将沥水板上的导向块沿着轨道槽的开口插入至轨道槽中,便可完成沥水板的安装,拆卸时,只需向外抽离沥水板即可,装拆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任一所述集水槽底壁的下游端位于靠近后侧板的一侧,所述收集通道设置在后侧板上,所述收集通道上开设有多个收集槽口,任一所述收集槽口与对应沥水板的下游端形成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只需将沥水板插入轨道槽后,使得沥水板的下游端插入至收集通道的收集槽口中,便可将沥水板上的集水槽与收集通道相连通,使得集水槽中的水顺流至收集通道中,结构简单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轨道槽靠近收集槽口的一侧设置有阻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轨道槽靠近收集槽口一侧设置的阻挡块,对沥水板的滑移距离进行限位阻挡,以防止沥水板完全插入至收集通槽中形成阻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后侧板包括前夹层板和后夹层板,所述收集通道形成于前夹层板和后夹层板之间,所述收集槽口开设在前夹层板上,且所述前夹层板可拆卸设置在后夹层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当改变放置板的位置时,也同时改变了沥水板的位置,此时,工作人员可根据沥水板下游端的不同位置,更换相应的前夹层板,已更换不同位置的收集槽口;另外,无需在柜体的后侧板内部开槽,简化了收集通道的加工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利用在每一个放置板下方设置的沥水结构,对每一个放置板上的沥水进行收集,以防止掉落在位于下一层放置板的器皿上,进而有助于提高沥水效率;

通过呈倾斜设置的沥水板和与其下游端相连通的收集通道,实现对集水的排放,以防止沥水板内产生积水,保证沥水板长期对器皿所流下的水渍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带有沥水功能的器皿柜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体现轨道槽和阻挡块的结构;

图3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带有沥水功能的器皿柜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前夹层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主要体现现有技术中器皿柜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板;2、底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后侧板;51、前夹层板;511、收集槽口;512、引导坡面;52、后夹层板;521、排水口;6、开关门;7、放置板;71、存放孔;72、延伸板;721、轨道槽;73、阻挡块;8、沥水结构;81、沥水板;811、导向块;82、集水槽;9、收集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有沥水功能的器皿柜,包括有顶板1、底板2、左侧板3和右侧板4以及后侧板5组成的柜体和通过合页铰接设置在左侧板3和右侧板4上的开关门6,柜体内上下间隔安装有多个放置板7,本实施例放置板7设置有四个,任一放置板7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存放器皿的存放孔71,且任一放置板7的下方均设置有沥水结构8。

实际使用中,利用在每一个放置板7下方设置的沥水结构8,对每一个放置板7上的沥水进行收集,以防止上一层器皿的水渍掉落在位于下一层放置板7的器皿上,进而有助于提高沥水效率。

由于四个放置板7下方的沥水结构8均相同,现以四个沥水结构8中的任意一个沥水结构8为例进行阐述。

如图1和图3所示,沥水结构8包括沥水板81,沥水板81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集水槽82,且集水槽82的底壁呈倾斜设置,放置板7两个短边的下方均固定有延伸板72,两个延伸板7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短边平行的轨道槽721,任一轨道槽721靠近开关门6的一侧均呈开口设置,任一轨道槽721靠近后侧板5的一侧固定有阻挡块73(参见图2),沥水板81的两个短边上固定有与轨道槽721形成滑移配合的导向块811;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只需将沥水板81上的导向块811沿着轨道槽721的开口插入至轨道槽721中,便可完成沥水板81的安装,拆卸时,只需向外抽离沥水板81即可,装拆方便快捷。

如图3和图4所示,后侧板5包括前夹层板51和后夹层板52,前夹层板51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在左侧板3和右侧板4相对的侧壁上,前夹层板51和后夹层板52呈间隔设置,使得前夹层板51和后夹层板52之间形成有呈竖直设置的收集通道9,且后夹层板52上沿竖直方向对应沥水板81集水槽82下游端的位置和数量开设有多个收集槽口511,且沥水板81集水槽82的下游端与收集槽口511形成插接配合,使得集水槽82与收集通道9相连通;另外,后夹层板52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521,该排水口521与收集通道9相连通,且前夹层板51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引导坡面512,将引流通道中的水引流至排水口52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只需将沥水板81插入至轨道槽721中,直至沥水板81上的固定块抵接阻挡块73,此时,沥水板81集水槽82的下游端插入前夹层板51上的收集槽口511中,使得沥水板81集水槽82中的积水顺流至收集通槽中,并在引导坡面512的引流下,流至排水口52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