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生产的复合圆笼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3870发布日期:2021-04-21 05:0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生产的复合圆笼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纺布生产的复合圆笼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刺无纺布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得到的织物即为水刺无纺布。
3.水刺无纺布的生产系统通常包括滤尘装置和依次设置的开棉装置、多仓混棉装置、预梳理装置、大仓混棉装置、梳理装置、铺网装置与水刺装置等,开棉装置、多仓混棉装置、预梳理装置和梳理装置的废棉出口均通过管路与滤尘装置连接,滤尘装置处理后符合要求的棉再利用。现有技术中,滤尘装置可采用复合圆笼滤尘机组,如jyfl系列复合圆笼滤尘机组。
4.参见图1,现有的复合圆笼滤尘机组包括外壳1、外壳1前部的进料口12、外壳1内前部的一级圆盘预过滤器2(与进料口12连通)、外壳1内后部的二级圆笼滤尘器3和与二级圆笼滤尘器3连通并向外穿出外壳1的粉尘排出管13(通过带风机的管路与外壳1外的袋式除尘器连接)等。其中,二级圆笼滤尘器3包括沿前后向设置且同轴的多层尘笼4(通常为3-5层,为环柱状结构,其上设有滤布,相邻两层尘笼4之间形成环状的尘笼间隙6)、尘笼4前侧且能绕尘笼4轴线旋转的旋转吸臂5(与粉尘排出管13连通,通过相应的结构驱动旋转)和沿前后向设于旋转吸臂5后侧且位于尘笼间隙6中的多根吸尘管7(与旋转吸臂5连通)等。吸尘管7为前后向设置的圆管(直径较尘笼间隙6的宽度稍小以保证旋转),其后端封闭,其周面上的内外两侧(分别正对其内外两侧的尘笼4)设有尘笼吸嘴8用于对尘笼4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同一层尘笼间隙6中的多根吸尘管7的长短不一(多根吸尘管7的长度依次增加)使其上的尘笼吸嘴8配合将尘笼4全部清理(旋转吸臂5旋转时,多个尘笼吸嘴8配合将尘笼4全部覆盖)。
5.申请人在采用前述复合圆笼滤尘机组进行生产时发现:吸尘管7并不能将尘笼4完全清理干净,尤其对尘笼4的后端面14的清理效果不好,粉尘大量集聚在后端面14上会影响设备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生产的复合圆笼滤尘装置,该装置分别通过带环形橡胶圈的尘笼吸嘴和端面吸嘴对尘笼的滤布面和后端面进行全面清理,清理效果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生产的复合圆笼滤尘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内前部的一级圆盘预过滤器2和外壳1内后部的二级圆笼滤尘器3,所述二级圆笼滤尘器3包括沿前后向设置且同轴的多层尘笼4、尘笼4前侧且能绕尘笼4轴线旋转的旋转吸臂5和沿前后向设于旋转吸臂5后侧且位于尘笼间隙6中的多根吸尘管7;所述吸尘管7为前后
向设置的圆管,其后端封闭,其周面上的内外两侧设有尘笼吸嘴8;同一层尘笼间隙6中的多根吸尘管7的长短不一使其上的尘笼吸嘴8配合将尘笼4全部清理;最长的吸尘管7伸入至尘笼4的后端面14的相邻前方且其后端上沿尘笼4的径向设有端面吸嘴9,所述尘笼吸嘴8和端面吸嘴9分别为沿前后向设置的条形吸嘴和沿吸尘管7径向设置的条形吸嘴,所述条形吸嘴上设有环形橡胶圈10。
8.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旋转吸臂5由三条沿尘笼4径向设置且绕尘笼4的轴线均匀分布的空心转臂11构成,每条空心转臂11上沿尘笼4的径向并排设有多根长度一致的吸尘管7。
9.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条空心转臂11上的吸尘管7均伸入至尘笼4的前部且其上的尘笼吸嘴8能清理尘笼4的前部;第二条空心转臂11上的吸尘管7均伸入至尘笼4的中部且其上的尘笼吸嘴8设于其后部并能清理尘笼4的中部;第三条空心转臂11上的吸尘管7均伸入至尘笼4的后部且其上的尘笼吸嘴8设于其后部并能清理尘笼4的后部。
1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条形吸嘴的宽度为1-3cm。
11.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尘笼吸嘴8紧贴对应侧的尘笼4。
12.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端面吸嘴9的两端至吸尘管7后端的外缘的相邻内侧,其与后端面14的距离为0.2-0.5cm。
1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环形橡胶圈10相对于吸尘管7向外凸出0.2-0.4cm且其由条形吸嘴向四周逐渐变薄。
1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环形橡胶圈10由四条锲形橡胶条粘接固定在条形吸嘴的四条边上围成。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生产的复合圆笼滤尘装置,该装置分别通过带环形橡胶圈的尘笼吸嘴和端面吸嘴对尘笼的滤布面和后端面进行全面清理,清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16.图1是现有的复合圆笼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尘笼与旋转吸臂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第一条空心转臂与尘笼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第二条空心转臂与尘笼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第三条空心转臂与尘笼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22.图7是第一条空心转臂或第二条空心转臂的后视图;
23.图8是空心转臂于尘笼吸嘴处的剖视图;
24.图9是第三条空心转臂的后视图。
25.图中:1外壳、2一级圆盘预过滤器、3二级圆笼滤尘器、4尘笼、5旋转吸臂、6尘笼间隙、7吸尘管、8尘笼吸嘴、9端面吸嘴、10环形橡胶圈、11空心转臂、12进料口、13粉尘排出管、14后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7.参见图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生产的复合圆笼滤尘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前部的进料口12、外壳1内前部的一级圆盘预过滤器2(与进料口12连通)、外壳1内后部的二级圆笼滤尘器3和与二级圆笼滤尘器3连通并向外穿出外壳1的粉尘排出管13(通过带风机的管路与外壳1外的袋式除尘器连接)等。其中,二级圆笼滤尘器3包括沿前后向设置且同轴的多层尘笼4(通常为3-5层,为环柱状结构,其上设有滤布,相邻两层尘笼4之间形成环状的尘笼间隙6)、尘笼4前侧且能绕尘笼4轴线旋转的旋转吸臂5(与粉尘排出管13连通,通过相应的结构驱动旋转)和沿前后向设于旋转吸臂5后侧且位于尘笼间隙6中的多根吸尘管7(与旋转吸臂5连通)等。吸尘管7为前后向设置的圆管(直径较尘笼间隙6的宽度稍小以保证旋转),其后端封闭,其周面上的内外两侧(分别正对其内外两侧的尘笼4)设有尘笼吸嘴8用于对尘笼4上的杂质进行清理。同一层尘笼间隙6中的多根吸尘管7的长短不一(多根吸尘管7的长度依次增加)使其上的尘笼吸嘴8配合将尘笼4全部清理(旋转吸臂5旋转时,多个尘笼吸嘴8配合将尘笼4全部覆盖)。前述结构与现有的复合圆笼滤尘机组的结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最长的吸尘管7伸入至尘笼4的后端面14的相邻前方(0.2-0.7cm)且其上沿尘笼4的径向设有端面吸嘴9用于对后端面14进行清理,尘笼吸嘴8和端面吸嘴9分别为沿前后向设置的条形吸嘴和沿吸尘管7径向设置的条形吸嘴,条形吸嘴(具体为矩形孔,尘笼吸嘴8和端面吸嘴9)上设有环形橡胶圈10。尘笼吸嘴8上的环形橡胶圈10紧贴在对应侧的尘笼4(其上的滤布为软质材料,紧贴后清理效果好)上以保证清理效果,端面吸嘴9上的环形橡胶圈10紧贴在后端面14上或位于后端面14的相邻前方(优选,后端面14为硬质面,直接接触可能会影响旋转吸臂5的旋转,而环形橡胶圈10的存在,在后端面14上集聚有粉尘时清理效果好)。
28.其中,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旋转吸臂5由三条沿尘笼4径向设置且绕尘笼4的轴线均匀分布的空心转臂11(与粉尘排出管13连通)构成,每条空心转臂11上沿尘笼4的径向并排设有多根长度一致的吸尘管7(尘笼4的滤布内外两侧的吸尘管7的长度相等以保证相应的环形橡胶圈10对两侧同时施压,进而保证清理效果)。
29.具体地,参见图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条空心转臂11上的吸尘管7均伸入至尘笼4的前部且其上的尘笼吸嘴8能清理尘笼4的前部。第二条空心转臂11上的吸尘管7均伸入至尘笼4的中部且其上的尘笼吸嘴8设于其后部并能清理尘笼4的中部。第三条空心转臂11上的吸尘管7均伸入至尘笼4的后部且其上的尘笼吸嘴8设于其后部并能清理尘笼4的后部。
3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条形吸嘴的宽度为1-3cm,其长度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31.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尘笼吸嘴8(环形橡胶圈10)紧贴对应侧的尘笼4。
32.其中,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端面吸嘴9的两端至吸尘管7后端的外缘的相邻内侧,其与后端面14的距离为0.2-0.5cm。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端面吸嘴9的两端可与对应侧的尘笼吸嘴8的后端连接构成“凵”字形孔。
33.优选地,参见图7-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环形橡胶圈10相对于吸尘管7向外凸
出0.2-0.4cm(最高处)且其由条形吸嘴向四周逐渐变薄。
3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环形橡胶圈10由四条锲形橡胶条(由内至外逐渐变薄)粘接固定在条形吸嘴的四条边上围成。
35.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仅起区分作用,无其他特殊意义。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