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7306发布日期:2021-02-26 23:2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染料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服装制作过程中需对其进行染色,在染色时需要将所需的染料、辅料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匀搅拌。一般都需要用到染料搅拌机,通过搅拌桨的高速运转,使染料与搅拌桨之间产生强烈的剪切撞击与摩擦,使染料达到迅速乳化、溶解、均匀混合及分散的目的。染料搅拌机主要由容料桶以及搅拌装置构成。其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和旋转电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搅拌桨下伸至容料桶的内腔,且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绕其中心线进行旋转运动以完成搅拌动作。在现有技术中,容料桶在搅拌过程中处于敞口状态,极易使得灰尘等异物自由落体到染料中,且搅拌过程中产生的负压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上述问题的严重性。杂质的混入会破坏染料的均相体系,从而严重影响了染料的生产品质,进而影响了服装的成色。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利于进行制造成型,且避免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搅拌腔的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其包括机架、容料桶以及搅拌功能部。容料桶置放于机架的正下方。搅拌功能部由机架进行支撑,且与容料桶相对位而置。搅拌功能部包括安装基座、减速电机以及搅拌浆。减速电机装配于安装基座上,且整体连接、固定至机架上。容料桶包括相互扣合的桶体以及盖板。在盖板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搅拌浆穿越盖板,直至完全插设于桶体的搅拌腔内,且在减速电机的驱动力作用下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转运动。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还包括有排气板。在排气板上阵列地开设有一系列针状孔。在盖板上还开设有排气孔。排气板即扣盖于该排气孔上。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搅拌浆包括有搅拌轴和搅拌件。搅拌件包括上承力板、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以及下承力板。上承力板、下承力板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进行布置,且均焊接固定于搅拌轴上。第一螺旋叶片围绕搅拌轴的周向进行螺旋状延伸,且其上、下端分别焊接固定于上承力板、下承力板上;第二螺旋叶片亦围绕搅拌轴的周向进行螺旋状延伸,且与第一螺旋叶片相互错位一定角度,其上、下端亦分别焊接固定于上承力板、下承力板上。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搅拌浆还包括有第一辅助支撑杆、第二辅助支撑杆。第一辅助支撑杆的数量至少设置为1个,且连接于搅拌轴和第一螺旋叶片之间。第二辅助支撑杆的数量至少设置为1个,且连接于搅拌轴和第二螺旋叶片之间。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第一螺旋叶片以及第二螺旋叶片上
均设置有耐磨涂层。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搅拌浆还包括有传力件以及插销。传力件由套接部和插接部沿着从上至下方向依序连接而成。套接部套设于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且借助于键联接实现与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周向旋转运动的同步性。由搅拌轴的顶壁向下延伸出有与插接部外形相适配的容纳腔。在搅拌轴上开设有横穿上述容纳腔、且与上述插销外形相适配的第一插孔,相对应地,在插接部上开设有横穿、且与上述插销外形相适配的第二插孔。插销同时穿过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内,以将动力由传力件向着搅拌轴进行传递。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在对染料进行搅拌的进程中,搅拌腔始终保持于非敞口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车间环境中灰尘等悬浮杂质混入到染料中,确保染料的纯净度以及最终成品品质。另外,搅拌功能部完全由机架进行支撑,相对于容料桶始终保持于分离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了容料桶抗压强度的要求,且割断了减速电机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量传导至容料桶的路径,进而降低了整体工作噪音。
附图说明
[001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13]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4]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0015]
图4是图3的i局部放大图。
[0016]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隐去容料桶)。
[0017]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18]
图7是本实用新型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中容料桶的爆炸示意图。
[0019]
图8是本实用新型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中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0]
图9是本实用新型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中排气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1]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中搅拌浆的立体示意图。
[0022]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中搅拌轴的立体示意图。
[0023]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中传力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4]
1-机架;2-容料桶;21-桶体;22-盖板;221-进料口;222-出料口;223-排气孔;23-排气板;231-针状孔;3-搅拌功能部;31-安装基座;32-减速电机;33-搅拌浆;331-搅拌轴;3311-容纳腔;3312-第一插孔;332-搅拌件;3321-上承力板;3322-第一螺旋叶片;3323-第二螺旋叶片;3324-下承力板;3325-第一辅助支撑杆;3326-第二辅助支撑杆;333-传力件;3331-套接部;3332-插接部;33321-第二插孔;334-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图1示出了本
实用新型中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可知,其主要由机架1、容料桶2以及搅拌功能部3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容料桶置2放于机架1的正下方。搅拌功能部3由机架1进行支撑,且与容料桶2相对位而置。如图2、3、5中所示,搅拌功能部3包括安装基座31、减速电机32以及搅拌浆33。减速电机32装配于安装基座31上,且整体可拆卸地连接、固定至机架1上。容料桶2包括相互扣合的桶体21以及盖板22(如图7中所示)。在盖板22上开设有进料口221和出料口222。搅拌浆33穿越盖板22,直至完全插设于桶体21的搅拌腔内,且在上述减速电机32的驱动力作用下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转运动。在对染料进行搅拌的进程中,桶体21始终保持于非敞口状态,这样一来,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车间环境中灰尘等悬浮杂质混入到染料中,确保染料的纯净度以及最终成品品质。
[0026]
另外,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搅拌功能部3完全由机架1进行支撑,相对于容料桶2始终保持于分离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了容料桶2抗压强度的要求,且割断了减速电机32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量传导至容料桶2的路径,进而降低了整体工作噪音。
[0027]
已知,染料大部分都是有机物,因此,在对其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必不可免地会生成挥发性气体,长此以往,极易导致容料桶2内气压增大,进而引起“鼓肚”现象。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作为上述非敞口式染料搅拌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其还增设有排气板23。在排气板23上阵列地开设有一系列针状孔231(如图9中所示)。相对应地,在盖板22上还开设有排气孔223(如图8中所示)。排气板23即扣盖于该排气孔223上(如图6中所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从而可及时地将挥发性气体通过针状孔231进行排出,进而始终将容料桶2内的压力值维持在安全值以下。
[0028]
出于便于后期维护,降低使用成本方面考虑,作为搅拌桨33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将其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包括有搅拌轴331和搅拌件332(如图3中所示)。如此一来,当搅拌件332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发生磨损后仅需单独对其进行更换即可,而无需连同搅拌轴331进行更换。
[0029]
作为搅拌件332结构的进一步细化,其包括有上承力板3321、第一螺旋叶片3322、第二螺旋叶片3323以及下承力板3324。上承力板3321、下承力板3324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进行布置,且均焊接固定于搅拌轴331上。第一螺旋叶片3322围绕搅拌轴331的周向进行螺旋状延伸,且其上、下端分别焊接固定于上承力板3321、下承力板3324上;第二螺旋叶片3323亦围绕搅拌轴331的周向进行螺旋状延伸,且与上述第一螺旋叶片3322相互错位一定角度,其上、下端亦分别焊接固定于上承力板3321、下承力板3324上(如图10中所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从而使得染料颗粒受到数值更高的剪切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且剪切、碰撞频率亦得到增加,进而有效地细化了染料的最终成型粒度,且提高了染料的混合均匀性。
[0030]
当然,出于降低磨损速率,尽可能地延长上述第一螺旋叶片3322以及第二螺旋叶片3323的使用寿命方面考虑,还可以在第一螺旋叶片3322以及第二螺旋叶片3323上均设置有耐磨涂层(图中未示出)。
[0031]
出于提高第一螺旋叶片3322、第二螺旋叶片3323的结构强度以及连接可靠性,且降低其在运行过程的振动量方面考虑,上述搅拌浆33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有第一辅助支撑杆3325、第二辅助支撑杆3326。第一辅助支撑杆3325的数量至少设置为1个,且连接于搅拌轴331和第一螺旋叶片3322之间。第二辅助支撑杆3326的数量至少设置为1个,且连接
于搅拌轴331和第二螺旋叶片3323之间(如图10中所示)。
[0032]
最后,上述搅拌浆332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有传力件333以及插销334(如图3、4中所示)。传力件333由套接部3331和插接部3332沿着从上至下方向依序连接而成。套接部3331套设于减速电机32的动力输出轴上,且借助于键联接实现与减速电机32的动力输出轴周向旋转运动的同步性。由搅拌轴331的顶壁向下延伸出有与上述插接部3332外形相适配的容纳腔3311。在搅拌轴331上开设有横穿上述容纳腔3311、且与上述插销334外形相适配的第一插孔3312,相对应地,在插接部3332上开设有横穿、且与上述插销334外形相适配的第二插孔33321(如图11、12中所示)。插销334同时穿过上述第一插孔3312、第二插孔33321内,以将动力由传力件333向着搅拌轴331进行传递(如图4中所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在确保搅拌桨33得到稳定动力输出的前提下,有效地简化了其设计结构,且提高了其装配以及后续换新操作的困难度。
[003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