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滤芯液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4352发布日期:2021-04-30 09:3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双滤芯液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滤芯液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过滤器主要用于将杂质从原液中剥离,而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体现了过滤器的过滤能力,过滤器的过滤精度越高,杂质从原液中脱离的更加充分。在相关技术中,传感器通常采用单滤芯结构,通过一滤芯单独对原液进行过滤,导致过滤器的过滤精度较低和滤芯更换周期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滤芯液位传感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的过滤精度较低和滤芯更换周期短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滤芯液位传感器,包括安装座;外壳,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外壳上设有吸液管、出液口和空腔,该吸液管和出液口分别连通所述空腔,并与所述空腔间隔设置;第一滤芯组件,安装于所述吸液管上;所述第一滤芯组件用于初步过滤箱体中流入所述第一滤芯组件内的液体;及第二滤芯组件,密封地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滤芯组件用于过滤所述第一滤芯组件初步过滤的液体。

可选的,所述第一滤芯组件包括:第一滤芯主体,密封地连通所述吸液管;及第一滤网,安装于所述第一滤芯主体内;所述第一滤网上设有多个用于过滤的第一过滤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滤芯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滤芯组件的顶部;所述第二滤芯组件包括:密封盖,密封地盖合于所述外壳;及第二滤网,环设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第二滤网上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第二过滤孔,该第二过滤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孔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孔的直径≤70微米,所述第二过滤孔的直径≤30微米。

可选的,所述第二滤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末端,并沿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脱离。

可选的,所述外壳内设有冷却流道;所述双滤芯液位传感器还包括连通所述冷却流道的冷却管,该冷却管沿所述吸液管的长度方向缠绕于所述吸液管的外周上,以与所述吸液管及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进水口处和出水口与所述外壳采用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双滤芯液位传感器实施例中,外壳安装于安装座上,设有吸液管、出液口和空腔,该吸液管连通空腔,并与出液口间隔设置,该第一滤芯组件安装于吸液管上,第二滤芯组件密封地安装于空腔内,溶液通过第一滤芯组件初步过滤后进入第二滤芯组件进行精细过滤,实现了双滤芯液位传感器的多级过滤目的,提高双滤芯液位传感器的过滤精度,延长第一滤芯组件以及第二滤芯组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第一滤芯组件以及第二滤芯组件6的的更换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双滤芯液位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双滤芯液位传感器的第二滤芯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双滤芯液位传感器的第一滤芯组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冷却管1、安装座2、冷却流道3、出水接口4、出液口5、第二滤芯组件6、进水接口7、外壳8、空腔9、吸液管10、第一滤芯主体11、第二密封圈12、第二滤网13、密封盖14、轴套15、第一密封圈16、第一滤网17。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相关技术中,过滤器通常采用单滤芯结构,通过一滤芯单独对原液进行过滤,导致过滤器的过滤精度较低和滤芯更换周期短。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双滤芯液位传感器,该双滤芯液位传感器包括安装座2、外壳8、吸液管10、第一滤芯组件和第二滤芯组件6、第二密封圈12和冷却管1。

安装座2作为双滤芯液位传感器的支撑座,用于连接其他部件以实现双滤芯液位传感器的定位固定。具体的,安装座2上设有一体成型的卡口,该卡口用于定位连接其他部件。

外壳8安装于安装座2上,且位于安装座2的上方。外壳8上设有出水接口4、进水接口7、出液口5和空腔9。

吸液管10用于输入待处理液体,出液口5用于排出过滤后的液体,出液口5与吸液管10间隔设置。其中,出液口5与外壳8一体成型并向上延伸,一体成型的设计既减少材料消耗又增加了整体强度;不锈钢材质的吸液管10内嵌与外壳8之中,由外壳8下面向下延伸;出液口5连通空腔9,该空腔9用于提供其他部件的安装空间。

外壳8上设有冷却流道3,该冷却流道3用于供冷却水流动。该冷却流道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接口7和出水接口4。具体的,进水接口7和出水接口4与外壳8一体成型并向上延伸。

外壳8内的空腔9置于出液口5和吸液管10之间,连通出液口5和吸液管10。吸液管10安装有第一滤芯组件,该第一滤芯组件可选的位于吸液管10的最底部。

参阅图2所示,第一滤芯组件用于初步过滤由外界输入的液体,包括第一滤芯主体11和第一滤网17。

第一滤芯主体11上设有连通吸液管10的进出口,可选的,第一滤芯主体11与吸液管1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6,通过第一密封圈16实现第一滤芯主体11与吸液管10的密封连接。具体的,第一滤芯主体11通过轴套15螺纹连接吸液管10。

第一滤芯主体11内设有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容纳由进液口21输出的液体。

第一滤网17安装于第一滤芯主体11内,并处于容纳腔中,用于对由进液口21输出的液体进行过滤。

第一滤网17上设有多个用于过滤的第一过滤孔,该第一过滤孔,具体的,第一过滤孔的直径≤70微米,主要过滤直径大于70微米的微粒,以实现由外界输出的液体的初步过滤,通过第一滤网17扩充了双滤芯液位传感器的过滤滤面积。具体的,第一滤网17每2年清洗或更换一次。

参阅图1所示,第二滤芯组件6位于第一滤芯组件的顶部,第二滤芯组件6设置于外壳8的末端,并沿外壳8的长度方向脱离,从而便于维护。

第二滤芯组件6包括密封盖14和第二滤网13。第二滤芯组件6用于过滤经第一滤芯组件输出的液体,结合第一滤芯组件实现对待处理液体的多级过滤,而第一滤芯组件有效地减轻第二滤芯组件6的压力,从而延长第一滤芯组件和第二滤芯组件6的工作寿命和更换周期。

密封盖14密封地盖合于空腔9,具体的,密封盖14与外壳8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2,通过第二密封圈12实现密封盖14与外壳8的密封连接。具体的,密封盖14与外壳8螺纹连接。

第二滤网13环设于空腔9中,用于过滤经第一滤芯组件输出的液体。第二滤网13上且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第二过滤孔,该第二过滤孔的小于第一过滤孔的直径。

具体的,第二过滤孔的直径≤30微米。第二滤网13实现精细过滤,对直径在30~70微米之间的微粒具有良好的拦截作用,具体的,第一滤网17每1年或5万里更换一次。

双滤芯液位传感器还包括连接冷却流道3的冷却管1,冷却流道3内的冷却水用于加入解冻空腔9内的溶液。不锈钢材质的冷却管1内嵌与外壳8之中,该冷却管1沿吸液管10的长度方向缠绕于吸液管10的外周上,以与吸液管10进行热交换。

其中,冷却管1的内圈设有电子管10。流动冷却管1上的冷却水对第二滤芯组件6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或解冻的同时也可以和周边环境进行热交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双滤芯液位传感器实施例中,外壳8安装于安装座2上,设有吸液管10、出液口5和空腔9,该吸液管10连通空腔9,并与进液口21间隔设置,该第一滤芯组件安装于吸液管10上,第二滤芯组件6密封地安装于空腔9上,通过第一滤芯组件初步过滤外界的液体和第二滤芯组件6过滤经第一滤芯组件输出的液体,实现双滤芯液位传感器的多级过滤,从而提高双滤芯液位传感器的过滤精度,便于延长第一滤芯组件以及第二滤芯组件6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第一滤芯组件以及第二滤芯组件6的的更换周期。

虽然已参照以上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