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快速充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4398发布日期:2021-04-21 04:07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快速充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反应釜快速充氮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聚丙烯酰胺的生产中,常用到反应釜充氮控压,传统的充氮方式是直接送入氮气置换,直至反应釜内混合氮气、空气排尽后,冲入氮气保持压力完成操作。该方法置换、充氮时间长,且浪费氮气,不利于工业化节能降耗、控制成本。另外,在制氮供给氮气时,氮气具有一定的自身温度,对于反应釜中温控严格的反应环境,直接送入与反应温度不一致、或温差较大的氮气,极易影响反应釜的反应,造成不可逆的化学变化,影响到产物生成、产物得率以及纯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满足快速充氮要求以及充氮温控的反应釜快速充氮装置。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釜快速充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氮控制柜、充氮接头、抽吸管、真空泵、供氮管、供氮止回阀、供氮泵,充氮接头内端外周螺纹旋接反应釜顶部预留接口,抽吸管螺纹旋接充氮接头中心呈抽吸管内端置于反应釜内、外端置于反应釜外的状态,抽吸管内端外壁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抽吸管外端接真空泵,充氮接头上非中心穿接一根供氮管或绕中心均匀穿接多根供氮管,供氮管在反应釜内的口部设置温度传感器,供氮管上依次设置电加热毯、微型风扇、供氮止回阀和供氮泵,真空泵、供氮泵、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毯、微型风扇均连接充氮控制柜。
5.进一步地,所述抽吸管上螺纹旋接密封压盖,密封压盖压接密封垫片压接在充氮接头中心位置外端面。
6.进一步地,所述抽吸管内端的端部外壁阵列均布多个抽吸孔。
7.进一步地,所述抽吸管、充氮管的外端端部设置快速接头。
8.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毯包覆于供氮管外壁。
9.进一步地,所述微型风扇经支架固定支撑连接在供氮管上,且微型风扇的风向与供氮管长度延伸方向垂直。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充氮接头上分别设置的抽吸管和供氮管,由抽吸管内端伸入反应釜内抽吸真空、供氮管供给氮气,分多次不同真空度抽吸后供氮管供给氮气,多次抽吸供给后完成充氮以及压控要求,并且通过抽吸管、供氮管在反应釜的温度传感器监控反应釜内反应温度以及供给氮气温度,由充氮控制柜控制选择电加热毯或微型风扇对送经供氮管内的氮气进行加热升温或风冷降温,针对反应釜内原始或温控要求下的温度调节,送入氮气温度对反应釜内反应温度要求无影响,有利于确保反应的进行,以及产物的稳定生成、产物得率以及纯度,适合化工工业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图中:反应釜1、预留接口2、充氮接头3、抽吸管4、真空泵5、密封压盖6、密封垫片7、压力传感器8、第一温度传感器9、供氮管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电加热毯12、微型风扇13、供氮止回阀14、供氮泵15、快速接头16、充氮控制柜17。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14.图1所示:一种反应釜快速充氮装置包括充氮接头3、抽吸管4、真空泵5、密封压盖6、密封垫片7、压力传感器8、第一温度传感器9、供氮管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电加热毯12、微型风扇13、供氮止回阀14、供氮泵15、快速接头16、充氮控制柜17。
15.充氮接头3内端外周螺纹旋接反应釜1顶部预留接口2,抽吸管4螺纹旋接充氮接头中心呈抽吸管内端置于反应釜内、外端置于反应釜外的状态,抽吸管外端上螺纹旋接密封压盖6,密封压盖压接密封垫片7压接在充氮接头中心位置外端面,抽吸管内端外壁设有压力传感器8和第一温度传感器9,抽吸管4外端接真空泵5,充氮接头3上非中心穿接一根供氮管或绕中心均匀穿接多根供氮管10,供氮管在反应釜内的口部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11,供氮管上依次设置电加热毯12、微型风扇13、供氮止回阀14和供氮泵15,电加热毯包覆于供氮管外壁,微型风扇经支架固定支撑连接在供氮管上,且微型风扇的风向与供氮管长度延伸方向垂直,真空泵、供氮泵、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毯、微型风扇均连接充氮控制柜17。
16.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氮气轻于反应釜内空气,抽吸管内端下伸,能快速抽吸空气,且抽吸管在反应釜内伸入深度可经在充氮接头上螺纹旋接调节。
17.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为了提高作业便捷、准确,可在抽吸管、充氮管的外端端部设置快速接头,用于对接管道以及外部设备。
18.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为了提高抽吸管的抽吸效率,可在抽吸管内端的端部外壁阵列均布多个抽吸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