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活性炭粉尘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2664发布日期:2021-06-01 23: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心式活性炭粉尘净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回转圆筒(1);回转圆筒(1)的内部空间构成风洗室(2);回转圆筒(1)的外部设有风腔罩(3),风腔罩(3)与回转圆筒(1)的外壁之间构成风腔室(301);风洗室(2)和风腔室(301)之间设有多孔分布板(4);回转圆筒(1)倾斜设置;风腔罩(3)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布风器(5);回转圆筒(1)在水平位置较高一端的侧部设有活性炭进料口(6),在水平位置较低一端的下部设有活性炭排料口(7),在水平位置较低一端的侧部设有烟气出口(8);该系统还包括与回转圆筒(1)连接的驱动装置(9),驱动装置(9)驱动回转圆筒(1)旋转;

其中,回转圆筒(1)的外直径为2~20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与活性炭排料口(7)连接的排料通道(l1),排料通道(l1)的另一端连接至粉尘净化检测室(10);所述粉尘净化检测室(10)设有进风口(1001)、出风口(1002)和活性炭出口(1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净化检测室(10)的出风口(1002)处设有粉尘浓度检测装置(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回转圆筒(1)底部两侧的第一托轮(1201)和第二托轮(1202);第一托轮(1201)和第二托轮(1202)用于支承回转圆筒(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油缸(1301)和第二油缸(1302);其中,第一油缸(1301)设置在第一托轮(1201)的下部并与其连接,第二油缸(1302)设置在第二托轮(1202)的下部并与其连接;第一油缸(1301)和第二油缸(1302)用于调节回转圆筒(1)的倾斜度。

6.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圆筒(1)倾斜设置;回转圆筒(1)的倾斜度为2~1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圆筒(1)倾斜设置;回转圆筒(1)的倾斜度为2~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回转圆筒(1)的倾斜度为2.5~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回转圆筒(1)的倾斜度为2.5~8%。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回转圆筒(1)的倾斜度为3~6%。

11.根据权利要求1-3、5、7-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圆筒(1)的转速大于10rpm。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圆筒(1)的转速大于10rpm。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圆筒(1)的转速大于10rpm。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圆筒(1)的转速大于12rpm。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圆筒(1)的转速大于12rpm。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圆筒(1)的转速大于15rpm。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圆筒(1)的转速大于15rpm。

18.根据权利要求1-3、5、7-9、12-14、16-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分布板(4)的开孔率为0.2~1.2%。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分布板(4)的开孔率为0.2~1.2%。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分布板(4)的开孔率为0.2~1.2%。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分布板(4)的开孔率为0.3~1%。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分布板(4)的开孔率为0.3~1%。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分布板(4)的开孔率为0.3~1%。

24.根据权利要求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孔分布板(4)的开孔孔径小于3mm。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孔分布板(4)的开孔孔径小于1.4mm。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孔分布板(4)的开孔孔径小于1mm。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分布板(4)与风腔罩(3)均为环形。

28.根据权利要求1-3、5、7-9、12-14、16-17、19-23、25-2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与回转圆筒(1)的活性炭进料口(6)连接的布料装置(14)。

2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与回转圆筒(1)的活性炭进料口(6)连接的布料装置(14)。

3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与回转圆筒(1)的活性炭进料口(6)连接的布料装置(14)。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装置(14)为螺旋给料机或皮带。

32.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装置(14)为螺旋给料机或皮带。

33.根据权利要求1-3、5、7-9、12-14、16-17、19-23、25-27、29-3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回转圆筒(1)底部的风机;所述风机通过回转圆筒(1)底部的中心布风器(5)为系统提供除尘风量。

3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回转圆筒(1)底部的风机;所述风机通过回转圆筒(1)底部的中心布风器(5)为系统提供除尘风量。

3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回转圆筒(1)底部的风机;所述风机通过回转圆筒(1)底部的中心布风器(5)为系统提供除尘风量。


技术总结
一种离心式活性炭粉尘净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回转圆筒;回转圆筒的内部空间构成风洗室;回转圆筒的外部设有风腔罩,风腔罩与回转圆筒的外壁之间构成风腔室;风洗室和风腔室之间设有多孔分布板;回转圆筒倾斜设置;风腔罩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布风器;回转圆筒在水平位置较高一端的侧部设有活性炭进料口,在水平位置较低一端的下部设有活性炭排料口,在水平位置较低一端的侧部设有烟气出口;该系统还包括与回转圆筒连接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回转圆筒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活性炭的离心式运动,使活性炭沿回转圆筒的圆周形成均匀的分布床层,再结合流化风洗,从而提高活性炭粉尘净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温荣耀;魏进超;王跃飞;刘克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7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