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切换机构和含有该按压切换机构的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4184发布日期:2021-02-03 17:1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按压切换机构和含有该按压切换机构的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按压切换机构和含有该按压切换机构的喷雾器。


背景技术:

[0002]
喷雾器是利用空吸作用将液体变成雾状从而均匀地喷射到其他物体上的器具,通常由空气压缩装置、吸管、喷嘴等组成。目前,市面上的喷雾器大多采用单喷头进行喷射,其只能应用于一种液体,然而不能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液体,无法实现两种液体在喷出的瞬间进行混合。
[0003]
在某些场合,需要进行两种以上溶液的混合喷洒使用,在将两种溶液喷出之前,两种溶液是相互独立从而互不影响、互不污染的。例如,在喷洒核酸清洁液以降解核酸时,通常需要先将a液喷洒成雾状,再将b液喷出与a液混合,才能达到核酸降解的效果;同时,a液、b液不能提前混合后使用,需要将两种溶液在同时喷出时进行混匀才能达到最高效地降解核酸的目的。针对上述场合,目前只能采用两个喷雾器来分别贮存并喷洒a液、b液,在操作时需要双手同时握持喷雾器进行喷雾,不仅操作繁杂,同时无法达到良好地混合及使用效果。
[0004]
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切换机构和含有该按压切换机构的喷雾器,该喷雾器能够方便、快速地实现两种不同液体的喷雾及混合,不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能够实现良好的混合及使用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压切换机构,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有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和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包括主动件、间歇运动件、第一按压件和第二按压件,主动件能够带动间歇运动件进行间歇运动,间歇运动件分别与第一按压件和第二按压件连接,间歇运动件在间歇运动状态下能够带动第一按压件和第二按压件依次按压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
[0007]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间歇运动件为不完全齿轮。
[0008]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件为齿条,所述齿条能够与所述不完全齿轮形成啮合。
[0009]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不完全齿轮具有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不完全齿轮在齿条与第一齿组啮合状态下能够带动第一按压件按压第一喷头,不完全齿轮在齿条与第二齿组啮合状态下能够带动第二按压件按压第二喷头。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组与所述第二齿组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齿组与所述第二齿组之间设有棘爪。
[0011]
在一实施方式中,按压切换机构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齿条滑设在所述滑轨上。
[0012]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按压件和第二按压件为基圆方向相反的两个凸轮,在
所述不完全齿轮的中心穿设有连接轴,两个凸轮相对设置在连接轴的两端。
[0013]
进一步地,在所述主动件的外端设有操作手柄。
[001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喷雾器,包括瓶体和上述按压切换机构,所述瓶体具有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按压切换机构的本体盖设在瓶体上,与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连接的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分别插设在第一腔和第二腔中。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按压切换机构在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和切换机构,通过切换机构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的按压操作,不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能够实现良好的混合及使用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设有上述按压切换机构,其能够贮存两种不同的液体,并且实现两种液体的喷雾和均匀混合,特别是在用于核酸清洁a液、b液的喷洒时,处理时间短,消除核酸污染的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切换机构的主视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切换机构的左视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切换机构的俯视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试验结果图。
[0023]
附图标记说明:
[0024]
1:本体;2:第一喷头;3:第二喷头;4:齿条;5:不完全齿轮;51:第一齿组;52:第二齿组;53:棘爪;6:第一按压件;7:第二按压件;8:滑轨;9:连接轴;10: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
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8]
实施例1
[0029]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按压切换机构,包括本体1,在本体1上设有第一喷头2、第二喷头3和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包括主动件、间歇运动件、第一按压件6和第二按压件7,主动件能够带动间歇运动件进行间歇运动,间歇运动件分别与第一按压件6和第二按压件7连接,间歇运动件在间歇运动状态下能够带动第一按压件6和第二按压件7依次按压第一喷头2和第二喷头3。
[0030]
本体1用于与瓶体配合以形成密闭的储液空间,对其具体结构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设置为具有内螺纹的盖体等,此时该按压切换机构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固定在瓶体上。
[0031]
第一喷头2、第二喷头3用于喷射不同的液体,其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喷头结构;可以理解,第一喷头2、第二喷头3通常具有吸管、空气压缩装置、喷嘴等部件,其以常规方式设置。对第一喷头2、第二喷头3在本体1上的设置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具体地,第一喷头2、第二喷头3可以相对设置在本体1上,第一喷头2、第二喷头3的吸管分别自本体1穿出,此时切换机构可以设置在第一喷头2与第二喷头3之间。
[0032]
切换机构的主动件用于带动间歇运动件进行间歇运动,其为喷雾器的人工操作部件,操作人员通过对主动件进行操作,进而实现喷雾器的喷雾操作;间歇运动件用于在主动件的带动下进行间歇运动,通过间歇运动件的间歇运动来实现第一喷头2和第二喷头3的依次按压操作;第一按压件6和第二按压件7用于在间歇运动件进行间歇运动时带动其进行运动,进而实施第一喷头2和第二喷头3的依次按压操作。即,上述切换机构通过主动件、间歇运动件、第一按压件6和第二按压件7的相互运动及配合作用,进而实现第一喷头2和第二喷头3的按压切换。
[0033]
对主动件、间歇运动件、第一按压件6和第二按压件7的具体结构不作严格限制,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0034]
在本实施例中,间歇运动件为不完全齿轮5,其齿数是不完整的,其在主动件带动下能够实现间歇转动。具体地,该不完全齿轮5在第一次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按压件6按压第一喷头2,此时第一喷头2实施喷洒操作;不完全齿轮5在第二次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二按压件7按压第二喷头3,此时第二喷头3实施喷洒操作;同时,第一按压件6在第二次转动过程中不再形成按压作用,此时第一喷头2可以回复至原始未喷洒状态;不完全齿轮5在第三次转动过程中能够再次带动第一按压件6按压第一喷头2,依此进行第一喷头2和第二喷头3的循环喷洒操作。
[0035]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件可以设置为齿条4;可以理解,该齿条4能够与不完全齿轮5形成啮合。通过推动齿条4即可实现不完全齿轮5的间歇转动。
[0036]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的不完全齿轮5具有第一齿组51和第二齿组52,不完全齿轮5在齿条4与第一齿组51啮合状态下能够带动第一按压件6按压第一喷头2,不完全齿轮5在齿条4与第二齿组52啮合状态下能够带动第二按压件7按压第二喷头3。对第一齿组51和第二
齿组52的齿数及设置位置不作严格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只要能够保证不完全齿轮5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003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组51与第二齿组52相对间隔设置,在第一齿组51与第二齿组52之间设有棘爪53。此时,在第一次推动齿条4时,齿条4与第一齿组51啮合并带动第一按压件6按压第一喷头2;在第一齿组51与齿条4脱离时,可以回复齿条4以便进行下次推动操作,由于在第一齿组51与第二齿组52之间的间隔处设置棘爪53,其能够实现单向运动,并不影响齿条4的收回及回复;在下次推动齿条4时,棘爪53与齿条4配合并带动不完全齿轮5转动以使齿条4与第二齿组52啮合,此时能够带动第二按压件7按压第二喷头3。借此,上述按压切换机构可以实现按第一次喷洒第一种液体,按第二次喷洒第二种液体以进行混合,按第三次接着喷洒第一种液体,依次循环。
[0038]
进一步地,按压切换机构还包括滑轨8,滑轨8用于支撑齿条4滑动;此时,可以将滑轨8设置在本体1上,齿条4可以滑设在滑轨8上,从而便于操作的稳定进行。
[0039]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压件6和第二按压件7可以设置为基圆方向相反的两个凸轮(分别称为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在不完全齿轮5的中心穿设有连接轴9,两个凸轮相对设置在连接轴9的两端。
[0040]
在第一次推动齿条4时,不完全齿轮5通过连接轴9同时带动两个凸轮运动,此时第一凸轮的突出端运动至第一喷头2处从而形成对第一喷头2的按压力,而第二凸轮的突出端远离第二喷头3从而不会对第二喷头3形成按压,因此在第一次推动齿条4时能够实现第一喷头2的喷洒操作;在第二次推动齿条4时,第一凸轮的突出端运动至远离第一喷头2,第一喷头2回复至未喷洒的原始状态,同时第二凸轮的突出端运动至第二喷头3处从而形成对第二喷头3的按压力,因此在第二次推动齿条4时能够实现第二喷头3的喷洒操作;其中,第一次推动齿条4时,不完全齿轮5转动半圈,第一喷头2进行喷洒,第二次推动齿条4时,不完全齿轮5转动另外半圈,第二喷头3进行喷洒,如此循环。
[0041]
此外,可以在齿条4的外端设置操作手柄10,以便于操作;对操作手柄10的形状和结构不作严格限制,只要便于对主动件进行操作即可。
[0042]
本实施例的按压切换机构在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喷头2、第二喷头3和切换机构,切换机构通过主动件、间歇运动件、第一按压件6和第二按压件7的相互运动及配合作用实现第一喷头2和第二喷头3的按压切换。上述按压切换机构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第一喷头2和第二喷头3的依次按压操作,不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能够实现两种不同液体的良好混合及使用效果。
[0043]
实施例2
[0044]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喷雾器,包括瓶体和实施例1的按压切换机构,瓶体具有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按压切换机构的本体1盖设在瓶体上,与第一喷头2和第二喷头3连接的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分别插设在第一腔和第二腔中。
[0045]
瓶体用于储存两种不同的液体,两种液体分别储存于瓶体的第一腔和第二腔中;对瓶体的结构、尺寸等不作严格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
[0046]
本实施例的喷雾器设有实施例1的按压切换机构,其能够贮存两种不同的液体,并且实现两种液体的喷雾和均匀混合。
[0047]
将上述喷雾器应用于一种消化核酸污染的喷雾设备,该喷雾设备包括上述喷雾
器,在第一腔中装有a液,在第二腔中装有b液;其中,a液可以是质量含量为0.2-0.4%的过氧化氢溶液,b液可以是金属离子和缓冲剂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为0.5-1.5mm,缓冲剂的浓度为3-5mm,混合溶液的ph值为7.0-8.0。
[0048]
更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a液是质量含量为0.3%的过氧化氢溶液,b液是cuso4和tris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1mm,tris的浓度为4mm,混合溶液的ph值为7.5。
[0049]
使用超纯水将30%的过氧化氢母液稀释到0.3%的质量浓度,即向1份30%的过氧化氢母液中加入99份超纯水,混匀,即制得a液。
[0050]
称取0.25g五水硫酸铜与0.49gtris,加入到1l超纯水中,混匀,调整ph至7.5,即制得b液。
[0051]
将a液、b液分别装入喷雾器的第一腔、第二腔中,即得到上述消化核酸污染的喷雾设备。
[0052]
采用上述消化核酸污染的喷雾设备进行试验,方法如下:
[0053]
先将puc19稀释至1ng/μl,喷洒至工作台上。
[0054]
实验组:按压操作手柄10,齿条4运动并带动不完全齿轮5转动,第一凸轮的突出端运动至第一喷头2处对第一喷头2形成按压,第一喷头2喷出a液,a液的喷洒量为20ml/m2表面;回复操作手柄10后再次进行按压操作,此时第二凸轮的突出端运动至第二喷头3处对第二喷头3形成按压,第二喷头3喷出b液,b液的喷洒量为20ml/m2表面。
[0055]
对照组:以蒸馏水润洗上述喷洒有puc19的工作台的表面两次,随后用干净的吸水纸擦干。
[0056]
分别将经过上述实验组处理和对照组处理的工作台桌面使用无菌棉签蘸取超纯水在台面上涂抹取样,再将棉签浸没到500μl超纯水中,搅拌后涡旋混匀,随后取样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见图5。
[0057]
图5结果表明:在经上述喷雾设备消化核酸污染后的工作台上进行试验时的结果准确性高,不存在核酸污染,说明该喷雾设备能够良好地消除工作台表面的核酸污染。
[005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