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硅油用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4591发布日期:2021-05-18 23:2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硅油用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硅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硅油用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产硅油过程中,在缩聚和合成反应时其温度较高,反应溶液容易蒸发,为了避免物料浪费同时防止污染环境,需要对蒸发的气体进行冷凝回收。现有生产硅油用冷凝装置的冷凝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生产硅油用冷凝装置。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生产硅油用冷凝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反应机构、除沫机构、冷凝机构;冷凝机构包括并列向连的冷水罐、换热箱、出水罐,换热箱的下方连通收集罐;换热箱包括箱体,箱体上方设置上弧腔、下方设置下弧腔,上弧腔、下弧腔分别为上拱、下凸的弧形结构,箱体的左右侧分别与冷水罐、出水罐相连,冷水罐顶端设有进水管,出水罐底端设有出水管;箱体内上部设有若干组微通道扁管、下部设有若干组换热管,微通道扁管、换热管均为一端密封贯穿箱体左侧壁与冷水罐相连通、另一端密封贯穿箱体右侧壁与出水罐相连通,微通道扁管均为倾斜设置,两两微通道扁管之间首尾相应且不相接,各组微通道扁管组成折形分布且两两微通道扁管之间留有空隙。
6.进一步地,除沫机构包括下斗、若干层上下平行间隔的丝网、上筒,下斗与上筒组成除沫机构容器,丝网安装在上筒内,反应机构的蒸汽出口与下斗的上部连通。
7.进一步地,丝网为2或3层,且上方的丝网孔径小于下方的。
8.进一步地,换热管为螺旋管。
9.进一步地,微通道扁管与垂直面的夹角为10~45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11.(1)本实用新型采用除沫机构与冷凝机构,冷凝机构内设微通道扁管、换热管形成上下分段式地冷凝,提高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微通道扁管设置为折形分布并采用螺旋管作为换热管,增加了气体与冷却水管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冷凝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换热箱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示说明:1

反应机构,2

除沫机构,21

下斗,22

丝网,23

上筒,3

冷凝机构,31

冷水罐,32

换热箱,321

上弧腔,322

箱体,323

进气管,324

微通道扁管,325

下弧腔,326

冷凝液出口,327

换热管,33

收集罐,34

出水罐。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生产硅油用冷凝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反应机构1、除沫机构2、冷凝机构3。
20.其中反应机构1为硅油生产时缩聚和合成等反应的容器;除沫机构2将反应机构1中蒸发的气体进行初步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油沫等杂质;冷凝机构3利用热交换原理使气体冷却凝结为液体。
21.除沫机构2包括下斗21、若干层上下平行间隔的丝网22、上筒23,下斗21与上筒23组成除沫机构2容器,丝网22安装在上筒23内,反应机构1的蒸汽出口与下斗21的上部连通,当蒸发的气体进入下斗21后向上漂流,在丝网22除沫作用下分离出气体夹带的液滴、油沫等,净化后的热气向上流动通过管道进入冷凝机构3。丝网22为2或3层,且上方的丝网22孔径小于下方的。下斗21与上筒23的组合式设计更有利于分离的液沫落下。
22.冷凝机构3包括并列向连的冷水罐31、换热箱32、出水罐34,换热箱32的下方连通收集罐33;换热箱32包括箱体322,箱体322上方设置上弧腔321、下方设置下弧腔325,上弧腔321、下弧腔325分别为上拱、下凸的弧形结构,上弧腔321为引导进气的,下弧腔325为引导冷凝液体排出的;箱体322的左右侧分别与冷水罐31、出水罐34相连,冷水罐31顶端设有进水管,出水罐34底端设有出水管,冷水罐31为冷却水进入后临时存储的容器,出水罐34为换热后水体容器;箱体322内上部设有若干组微通道扁管324、下部设有若干组换热管327,微通道扁管324、换热管327均为一端密封贯穿箱体322左侧壁与冷水罐31相连通、另一端密封贯穿箱体322右侧壁与出水罐34相连通,具体实施中冷却水通过微通道扁管324、换热管327流动,经过箱体322时与气体换热,使得使气体冷却凝结为液体。微通道扁管324、换热管327形成上下分段式地冷凝,提高效率。微通道扁管324均为倾斜设置,两两微通道扁管324之间首尾相应且不相接,各组微通道扁管324组成折形分布,同时两两微通道扁管324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增加了气体与微通道扁管324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冷凝效率。冷凝后的液体落入收集罐33统一处理。
23.换热管327为螺旋管,进一步增加气体的接触面积,优化冷凝效果。
24.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冷却水的制冷设备、输气管道等,其采用常规机构,在此不再赘述。
25.微通道扁管324与垂直面的夹角为10~45度,该范围保证了有效且合理的坡度。
26.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
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