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溴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5707发布日期:2021-05-25 12:4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除溴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除溴气装置。



背景技术:

板材在染色时用到的染料需要在溴气的帮助下才能顺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但由于溴气是一种对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的物质,废弃的有机溶剂必须将溴气去除后才能排放,现有的溴气去除装置无法使有机溶剂与戊烷气体充分混合,导致萃取率较低,溴气去除效果较差,而且结构复杂,步骤麻烦,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有机溶剂与戊烷气体充分均匀混合以大幅提高萃取率,从而大幅提升了溴气去除效果,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去除溴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去除溴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托板、顶板、第一撑管、第二撑管、桶体、桶盖、进液管、出液管、喷头、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所述底板的下平面四个转角处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第一撑管;所述顶板横向设于底板的上方,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第二撑管,所述托板横向设于底板的下方,所述桶体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并设于顶板的下方,所述桶盖可拆卸的固定在桶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设于托板与桶体之间,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设于顶板与桶体之间,所述进液管设置在第二转动组件中并与桶体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喷头设于进液管上并设于桶体内部;所述出液管竖直设于桶体的底部并桶体的内部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倒锥形筛筒、第一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在托板的下平面上,对应地,所述第一轴承嵌设在顶板中,所述第一转轴竖直且可转动的穿插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和第一轴承之间,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向上密封穿过桶体的底部中心并伸入到桶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外侧向外形成有托盘,所述倒锥形筛筒竖直设于桶体内部,所述倒锥形筛筒的下端固定在托盘的上平面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下穿过底板并伸出到底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带轮套设固定在第一转轴上并设于第一轴承座和第一轴承之间,所述第一带轮套设固定在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第一皮带套设在固定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

优选地,所述倒锥形筛筒的上端开口,所述倒锥形筛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筛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套筒轴、顶盘、柱形筛筒、第二电机、第三带轮、第四带轮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顶板的上平面上,对应地,所述第二轴承嵌设在桶盖中,所述套筒轴竖直且可转动的穿插设置在第二轴承座和第二轴承之间并与第一转轴同心设置;所述顶盘横向设于桶体的内部并设于倒锥形筛筒的上方,所述套筒轴的下端固定在顶盘的上平面中心,所述进液管竖直穿插固定在第二轴承座中,所述柱形筛筒套设在倒锥形筛筒和托盘外,所述柱形筛筒的上端固定在顶盘的下平面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顶板的上平面一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下穿过顶板并伸出到顶板的下方,所述第三带轮套设固定在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上,所述第四带轮套设固定在套筒轴上并设于顶板和桶盖之间,所述第二皮带套设在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上。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的下端向下穿过套筒轴和顶盘并伸入到桶体的内部,所述喷头设置在进液管的下端并设于倒锥形筛筒的上端开口处内部。

优选地,所述柱形筛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筛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借助倒锥形筛筒和柱形筛筒互为反向的离心力使得有机溶剂与戊烷气体充分均匀混合,进而大幅提高了萃取率,从而大幅提升了溴气去除效果,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去除溴气装置,包括底板1、托板2、顶板3、第一撑管24、第二撑管25、桶体4、桶盖5、进液管19、出液管23、喷头20、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底板1的下平面四个转角处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第一撑管24;顶板3横向设于底板1的上方,顶板3和底板1之间设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第二撑管25,托板2横向设于底板1的下方,桶体4固定在底板1的上平面上并设于顶板3的下方,桶盖5可拆卸的固定在桶体4的上端开口处,第一转动组件设于托板2与桶体4之间,第二转动组件设于顶板3与桶体4之间,进液管19设置在第二转动组件中并与桶体4的内部相互连通,喷头20设于进液管19上并设于桶体4内部;出液管23竖直设于桶体4的底部并桶体4的内部相互连通;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座6、第一转轴7、第一轴承17、倒锥形筛筒12、第一电机9、第一带轮10、第二带轮8和第一皮带11;第一轴承座6固定在托板2的下平面上,对应地,第一轴承17嵌设在顶板3中,第一转轴7竖直且可转动的穿插设置在第一轴承座6和第一轴承17之间,第一转轴7的上端向上密封穿过桶体4的底部中心并伸入到桶体4的内部,第一转轴7的上端外侧向外形成有托盘71,倒锥形筛筒12竖直设于桶体4内部,倒锥形筛筒12的下端固定在托盘71的上平面上,第一电机9固定在底板1的上平面一侧,第一电机9的转动轴竖直向下穿过底板1并伸出到底板1的下方,第二带轮8套设固定在第一转轴7上并设于第一轴承座6和第一轴承17之间,第一带轮10套设固定在第一电机9的转动轴上,第一皮带11套设在固定在第一带轮10和第二带轮8上,倒锥形筛筒12的上端开口,倒锥形筛筒12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筛孔121;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座18、第二轴承16、套筒轴15、顶盘14、柱形筛筒13、第二电机21、第三带轮22、第四带轮26和第二皮带27,第二轴承座18固定在顶板3的上平面上,对应地,第二轴承16嵌设在桶盖5中,套筒轴15竖直且可转动的穿插设置在第二轴承座18和第二轴承16之间并与第一转轴7同心设置;顶盘14横向设于桶体4的内部并设于倒锥形筛筒12的上方,套筒轴15的下端固定在顶盘14的上平面中心,进液管19竖直穿插固定在第二轴承座18中,进液管19的下端向下穿过套筒轴15和顶盘14并伸入到桶体4的内部,喷头20设置在进液管19的下端并设于倒锥形筛筒12的上端开口处内部;柱形筛筒13套设在倒锥形筛筒12和托盘71外,柱形筛筒13的上端固定在顶盘14的下平面上,第二电机21固定在顶板3的上平面一侧,第二电机21的转动轴竖直向下穿过顶板3并伸出到顶板3的下方,第三带轮22套设固定在第二电机21的转动轴上,第四带轮26套设固定在套筒轴15上并设于顶板3和桶盖5之间,第二皮带27套设在第三带轮22和第四带轮26上;柱形筛筒13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筛孔131。

使用时,在桶体4中放入一定量的戊烷气体;再将含有溴气的有机溶液通过管道通到进液管19中,进而通过喷头20向下喷出在倒锥形筛筒12的内部;启动第一电机9以使其转动轴旋转,进而借助第一带轮10、第一皮带11和第二带轮8带动第一转轴7在第一轴承座6和第一轴承17之间转动,从而借助托盘71带动倒锥形筛筒12转动,此时,喷出的含有溴气的有机溶液先滴落到倒锥形筛筒12的底部,再在倒锥形筛筒12的离心力作用下向外经由多个第一筛孔121向外甩出,同时,启动第二电机21以使其转动轴旋转,进而借助第三带轮22、第二皮带27和第四带轮26带动套筒轴15在第二轴承座18和第二轴承16之间转动,从而带动顶盘14和柱形筛筒13一起转动,柱形筛筒13的转动会带动戊烷气体环向流动,柱形筛筒13的转向与倒锥形筛筒12的转向相反;此时,从倒锥形筛筒12中甩出的含有溴气的有机溶液与环向流动的戊烷气体相互混合,从而萃取出溴气;萃取出的溴气积聚在桶体4内部上方,萃取后的有机溶剂在桶体4底部汇聚,并从出液管23向外排出。

板材在染色时用到的染料需要在溴气的帮助下才能顺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但由于溴气是一种对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的物质,废弃的有机溶剂必须将溴气去除后才能排放,现有的溴气去除装置无法使有机溶剂与戊烷气体充分混合,导致萃取率较低,去除效果较差,而且结构复杂,步骤麻烦;本实用新型借助倒锥形筛筒12和柱形筛筒13互为反向的离心力使得有机溶剂与戊烷气体充分均匀混合,进而大幅提高了萃取率,从而大幅提升了溴气去除效果,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